
【江山·根与魂】【东篱】红色油田(散文)
一
清晨,大雨如注,天空如泼墨般浓重,却无法阻挡我们对红色油田镇的热切向往。在吉安县作协的邀请下,我们踏上了一段红色采风之旅,去追寻那些被时光雕琢的革命记忆。
雨滴打在车窗上,仿佛是历史的鼓点,引领我们走进丁田村,一个在革命岁月中,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深深红色烙印的地方。历史的烟云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鲜明,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在这片土地上,肖氏宗祠静静矗立,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它见证了赣西南特委北路行委、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北路办事处以及延福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为革命的指挥部,孕育了无数英勇的儿女。
走进肖氏宗祠,仿佛能听到那些激昂的演讲和热烈的讨论声,这里不仅是培训的课堂,更是信念的熔炉。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们沉默不语,却以其存在讲述着那个动荡年代的故事。占地200平米的红色历史展馆内,陈列着烈士名录,每一页都记录着一段英勇的事迹,每一次翻阅都是对过去的回望,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些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牺牲的先烈们。1930年,黄公略将军的到来,使得肖氏宗祠再次成为焦点。联席会议的召开,决策的制定,如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着丁田乃至整个赣西南地区的革命进程。祠堂内外,红军的身影穿梭,他们的决心和勇气,如同祠堂门前那两棵挺拔的老樟树,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肖氏宗祠,这个红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丁田村的记忆中,也铭刻在了每一位来此寻访的人心中。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这里的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丁田村乃至整个油田镇红色历史不可或缺的篇章,它们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激励着新一代继续前行。
雨,依旧在下,仿佛是天公在为这段历史默哀,也为我们的旅程洗礼。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继续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追寻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
二
在遥远的土地革命时期,延福革命根据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革命的星空之中。这里,是无数英雄豪杰的摇篮,是革命火种的发源地。在这片热土上,一场波澜壮阔的“延福暴动”如同惊雷般响起,震撼了整个革命战场。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开国元勋,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耀着革命的道路。其中,蔡顺礼将军的事迹尤为感人。他早年求学,后投身革命,历经风雨洗礼,终成一代名将。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蔡顺礼将军的革命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在晋察冀根据地长期工作,与河北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南北,参与了众多重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除了蔡顺礼将军外,延福革命根据地还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曾光明少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早年参加红军,历经磨难,终成一代名将。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屡建战功;在和平时期,他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还有一位老红军值得我们铭记——刘海滨。他虽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屹立不倒。他长期在边区保安处工作,为保卫革命成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当我们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延福革命根据地的英雄们依然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丁田村的历史长河中,1928年边界六县党员训练班的举办,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夜空。这个训练班,如同一座知识的灯塔,为迷茫中的革命者指明了方向。它不仅在丁田村的肖氏宗祠内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更深远地影响了边界六县的革命进程。当时的丁田村,虽地处偏远,却因这场训练班而成为了革命的熔炉。来自边界六县的党员们,聚集在这座百年古祠中,接受着思想的洗礼和斗争的磨砺。他们在这里学习革命理论,探讨土地革命的策略,共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蓝图。这些受训的党员,如同星星之火,带着丁田的红色精神,回到各自的家乡,点燃了土地革命的熊熊烈焰。
训练班的举办,使得六县的党员们在思想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他们在实践中领悟到革命真理的力量,明白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种思想的觉醒,极大地推动了边界六县的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使得革命的烽火迅速蔓延开来。
红色小镇,秀美油田,它们在新时代的篇章中,依然熠熠生辉,因为那场在肖氏宗祠中举办的训练班,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土地的灵魂深处,成为了一种无法磨灭的精神象征。
今天,当我们走进丁田村,那些历史的记忆仍然鲜活。肖氏宗祠内的红色历史展馆,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每一个展品,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着那次联席会议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回溯过去,感受那份炽热的革命热情,理解那份为了理想而不惜一切的决心。这是丁田村,一个红色小镇,它的历史,是一部壮丽的革命史诗。
三
在油田镇的怀抱中,“延福记忆”红培基地,如同一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红色瑰宝,它的诞生,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是时光的桥梁,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与新时代的精神追求紧紧相连。这座基地,曾是那个年代人们娱乐生活的象征——一座老旧废弃的电影院。如今,它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焕发出新的生机。经过精心设计与改造,它已变成占地2000平米的红色文化圣地。每一砖一瓦,每一道光影,都在诉说着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延福记忆”,这个名字本身便寓含深意。延福,既是这片土地的名字,也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这里,不仅记录了延福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光辉历程。五个展区,五大主题,通过丰富的实物、生动的图片、震撼的影像,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身临其境,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基地的建立,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鼓励人们重温革命历程,领略革命人物的风采,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得以延续。每一个参观者,无论是老一辈的革命者,还是新一代的接班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找到力量,找到那份永恒的红色烙印。
走进“延福记忆”红培基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都凝固了一个瞬间。从党的创立到延福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再到红军长征后的斗争,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辉煌。英雄们的风采在这里重现,他们的事迹在这里传颂,红色的记忆在这里永续。
在油田镇,红色文化不再只是历史的碎片,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新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这里,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每一位参观者,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在重温革命历程中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感动,感受那些英雄人物的风采,从而更好地理解并珍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延福记忆”红培基地,就像一首悠长的诗篇,诉说着过去与未来,诉说着历史与梦想。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憧憬未来。在这里,红色的记忆如同不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了那份永恒的红色梦想,为了那份对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四
在新时代的篇章中,油田镇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绘制了发展的壮丽图卷。丁田村,这片曾经的革命烽火之地,如今以它那独特的历史积淀,化身为一座鲜活的红色教育基地。岁月的磨砺,让那些激昂的故事,如同古老的碑刻,深深烙印在每一寸土地上,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油田镇,这个曾经的革命摇篮,如今以崭新的面貌,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历史的记忆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学校里的红色课堂,社区里的红色故事会,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红色精神,让每一个居民都能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边界六县党员训练班的影响却如一道永恒的光束,穿越时空,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丁田村的红色记忆,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新时代的动力。
红色小镇,秀美油田,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红色文化的深远影响,让过去与现在交织,让历史与未来对话。红色基因,如同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激励着新一代人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延福记忆”红培基地,便是这一转型的鲜活注脚。昔日熙攘的电影院,如今化身为承载历史记忆的殿堂,不仅保留了旧时的痕迹,更注入了新的生命。这里,每一块展板、每一段影像、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着油田镇乃至整个延福地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也能体验到红色精神如何穿越时空,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
油田镇的转型,并非简单的旧貌换新颜,而是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红色旅游的兴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追寻历史的脚步,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同时,这种转型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服务业的繁荣,使小镇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
在这个红色小镇,过去与现在交织,传统与创新相融。油田镇的红色转型,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来访者的心中,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4年5月27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