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木渎古镇(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木渎古镇(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44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4发表时间:2024-05-27 13:50:18
摘要:苏州木渎镇游怀

苏州吴中区的木渎镇是一个面临太湖,背倚灵岩山的江南古镇。木渎镇同苏州一样,不单风光秀丽,还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沉淀下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古风古韵悠然。
   木渎古镇厚重的历史,可以从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胜说起。文种和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想出了很多对付夫差的计策,其中闻名于世的当属卧薪尝胆和美人计。范蠡为了懈怠和削弱吴王夫差的斗志,就把越国最美、也是自己最心爱的美女西施贡献给了吴王夫差。传说是范蠡亲自护送西施到吴国的首都吴的,也就是今天木渎镇这个地方,把西施交给了夫差。我们可以设想当时范蠡的心境,如果是常人,是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的,范蠡以政治家特有的无情秉性做到了,也达到了他的预期目的。
   西施入吴后,深得武王夫差宠幸,为她大兴土木,在木渎建造了姑苏台、馆娃宫、春宵宫。据说,征运的木材把河流都堵塞了,形成了长长的木头河渠景观,由此诞生了“木渎”之名。木,指得是木材,渎则指得是沟渠,木渎,就是“塞满了木材的沟渠”。
   果然,好计谋取得了好效果。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和文种、范蠡再度起兵征讨吴国,被西施削弱了斗志的吴王夫差战败,在成为俘虏后,自刎身亡,吴国灭亡。范蠡功成名就后,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便毅然辞去越王勾践赐予的高官厚禄,带着西施泛舟太湖,弥补被政治耽搁了的爱情遗憾。后来,二人北上来到山东的定陶,进行商业活动,成为了富可敌国的豪富,过上了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被后人羡称为“陶朱公”。
   这样的故事是一定会被载入史册,传之于后世的,承载这故事的所在也一定会超越时空,被历史铭记。木渎的厚重历史文化也由此而发轫,馆娃宫、姑苏台、春宵宫这些古迹,几经毁坏,几经修复,至今还是木渎镇引以为傲的景观。
   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曾经来过一次木渎古镇。这里有一个制氧设备制造厂,生产的医用氧设备在全国是一流的。我来这里,是为厂里购买制氧设备。那时,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不久,北方的集体和个体工商业刚刚起步,但木渎镇就有了技术和生产都已经相当领先的集体企业,这让我为之震惊,也看到了南方人的经营和商业头脑,自己甚至想,改革开放不但需要政策,更需要有象木渎制氧机械厂这样有远见和进取心的企业家。由于来去匆匆,加之没有对木渎古镇的文化储备,除了这个制氧机械厂外,脑海里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愧对两千年多年的古镇,愧对木渎古老文化。
   没有预料到的是,几年之后,我所在的厂子真的迎来了一位木渎人主持全面工作。木渎古镇也就渐渐进入了我的视线,并越来越为我关注。这就是后来和我一起共事三十多年,亦师亦友亦领导的顾和元先生。他是地地道道的木渎镇人,平时说的南方口音的普通话,遇有乡亲相聚,立马转换成一口正宗的吴侬软语。我虽然不能听懂,但能从中感受到音腔音调的轻清柔美,仿佛悠悠流水之意境。
   木渎镇的山山水水,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听他讲江南木渎古镇的故事,就像听童话一样,新奇而富有意趣。特别是这木渎的特色菜肴,不仅听他讲,还不少次地品尝过。如肉皮烧茨菇、蒸咸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方肉、煮干丝……还有大闸蟹,这些菜我几乎都和顾先生在一起品尝过。有的还得到过他的亲传,抽出时间来自己做上一次。虽然比不得顾先生的手艺,但糊弄一下草原上吃手把肉的牧民朋友还是绰绰有余的。
   我学的最拿手的是肉皮烧茨菇和蒸咸肉。烧茨菇的肉皮加工很是费事,新鲜猪皮买来,要把附着的油脂彻底清理干净,然后放到阴凉处阴干,之后再用油炸,油温控制极为关键,将猪皮炸至微黄的海绵状为最佳。然后,将炸好的猪皮和茨菇、竹笋、五花肉一起烧制。据顾先生讲,这道菜是木渎人除夕家宴上必不可少的美餐。学得最到位的应该是蒸咸肉。第一次吃顾先生做得蒸咸肉感到不像是南方菜,因为这道菜咸中蕴藏着酱味,瘦而不柴,很有一些北方的味道。我问他制作的方法,他笑着说,不能轻易让渡专有技术,要让我喝一杯酒。喝完酒他告诉了我做法,回去一试,果然成功,原来就是酱油腌肉。
   木渎镇不仅有吴王、范蠡、西施,还有很多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历史故事。在一个镇里,有如此众多的历史名人足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韦应物、李商隐、白居易、唐伯虎、范仲淹、康熙、乾隆、沈德潜、严家淦等都与这个镇有过不浅的交集,并有诗词歌赋传世。据说,乾隆六次下江南,六次都来到木渎,题字吟诗,不亦乐乎,似乎很流连这座小城。
   木渎虽小,还诞生过不少艺术家。宋代泥塑名家袁遇昌、元代银器巨匠朱碧山、明代琢玉大师陆子冈、清代苏绣圣手沈寿等手工艺品顶级大师,都是出自木渎镇,木渎镇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手工艺名品之乡。其实,我的朋友顾和元先生也是一位“名人”,名气不能与他故乡木渎镇的先贤相比,但也是为故乡增过光,添过彩的人物。在近二十年来中国石油机械制造行业内,这位毕业于燕山大学锻造专业的机械设备制造专家,带领着一支优秀的科研制造团队,填补了中国一系列石油钻井防喷器的制造空白,多项高压产品替代了美国进口,并出口美国等世界各个产油国家。他所启动研发的“水下防喷器”,历经十五年,成功打破了美国近一个世纪的垄断地位,在自主研发生产高端石油机械的道路上,迈出了独立自主的坚定步伐。对于朋友的故乡,每个人都会附着一种朋友的主观识见,产生一种另眼相看的情谊来。说起来,看到后,都会有一种亲切感,爱屋及乌是可以推及这种感受的。这次来苏州,选择旅店时,恰好优选在了木渎镇,这也许是天缘巧合吧。
   我兴致勃勃地在古镇游览,这次可不能再犯年轻无知的错误,要好好品读木渎古镇的古韵。木渎镇的景点,诸如太湖湿地、灵岩山、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小桥流水人家,尽在计划之中。
   宾馆的对面是一家“江浙老菜”饭馆,打着“告别预制菜”的招牌,每天都在这里就餐。可惜的是,既没有蒸咸肉,也没有猪皮烧茨菇,方肉和煮干丝虽然都有,但已经有了适合大众化口味的经营味道,少了些许的江南居家特色。
   2024.5.26
  

共 24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苏州还有一个木渎古镇,这让多次去过苏州的我大吃一惊。木渎古镇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面临太湖,背倚灵岩山,堪称太湖的大门。这里不单风光秀美,更是古韵悠悠,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胜说起,闻名于世的卧薪尝胆和美人计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沉淀下来的文化,经过传承,很容易打动人心。比如,木渎古镇的风味小吃,蒸咸肉猪皮烧茨菇就成为传统饮食文化,足以勾起木渎人的乡愁。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然是人才辈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手艺人做着精益求精的营生,木渎镇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手工艺名品之乡。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可以体现在当下的木渎人身上,于是顾先生的事迹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感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古镇的底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美文共赏,推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8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7 13:53:34
  一篇由古及今的散文,描写了江南古镇木渎的历史文化,也讴歌了木渎人秉持文化传承,在当下作出新的业绩。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1 楼        文友:李旭        2024-05-27 18:06:06
  谢谢老师的选稿,更要谢谢老师专业且富于文采的雅正!感觉到您不是专业编辑出身,就是文学老师起家,或者二者皆有,不论是修改还是点评都非常到位,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我是退休后才用写作打发时光的,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您的指点和帮助受教了,谢谢!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7 13:54:17
  感谢李旭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7 18:34:00
  李旭老师过誉了。我和你一样退休老头,不会书法绘画乐器等艺术形式,只有靠写作打发时光了。我对文字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也许是与我在机关二十多年的文字综合工作有关吧。有时,对老师作品理解不到位,还望多谅解。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李旭        2024-05-28 06:50:47
  您客气,还需多多指教,真挚地谢谢!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5-28 12:06:05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