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酥雨熏风布碌仑(散文)

精品 【云水】酥雨熏风布碌仑(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619.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71发表时间:2024-05-28 05:32:30
摘要:初夏小满,细雨绵绵。漫步纽约布鲁克林街巷,路旁人家的花园,花团锦簇,故浮想联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唐代大诗人韩愈的两句脍炙人口的佳句。虽然这首诗描绘的是皇都长安早春的雨景,但走在异国纽约布鲁克林五月的街巷,却油然令人生发联想。吟早春诗句,咏这里的初夏,竟还是那样形象贴切。
   季春已过,迟滞的浅夏,好像总不情愿把温煦带给人间,甚至还时不时勾结春寒来料峭一回。但当值天差,总不能逆天意而为之,于是就请来小满妹妹莅临人间。想着她既不太满,又不过亏,也正好给自己的慵懒,寻了一个不前不后,恰到好处的理由。可还是惟百密而漏一疏。没想到小满竟与天空中那总有一副火爆脾气,迫不及待要发散热量的太阳公公,不谋而合了。
   在农村,小满倾注了大地母亲般的柔情专注,备至入微地守护着田禾的生长。尤其是那已经开始灌浆儿的麦穗儿,关心是满了还是未满。在城里,她又与阳光牵手,温抚着百花,给她们的蓓蕾,敷上晶莹剔透的润肤霜露,像“夏之音”交响乐团的指挥一样,指挥着,提点着百花仙子,适时“起舞弄清影",井然有序地点染人间秀色。把这个时令的大苹果城纽约,妆扮成了一年中最是美丽动人的世界。
   细如丝缕的小雨,沾衣欲湿。柔似岚气逸动的熏风,轻吻脸颊。我没有撑伞,就是沿着居民区纵横交错的小街巷陌彳亍而行。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遇雨,只要不是下暴雨,我总不喜欢打伞。母亲申饬,不怕淋感冒了,快把伞拿着!我的回答都是,皮实着呢,淋淋爱长!而如今,却再也喊不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了,光淋不长,早已成定势。但淋淋清爽,怡神赏心,却还是恒久未变,老天也奈何不了。
   布鲁克林,最早是荷兰殖民者在北美洲控制的地方,1898年才并入美国,成了纽约市的一个区。早期移居这里的华人主要是广东人,通用的粤语译音就叫成了“布碌仑”。在西欧移民的心目中,布鲁克林,一直被誉为“树之城,家之城,和教堂之城”。她虽没有曼哈顿岛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的现代繁华,却也没有皇后区,尤其是华人聚居的法拉盛那么拥挤不堪。相对而言,这里所独有的亦城亦乡,不一样的都市气息,和更具魅力的自然环境,一直都为不少欧洲裔移民青睐。常能见到的意大利人,甚至几代人都住在这里。
  
   二
   布鲁克林大部地区街道的布局,工整有序。主干商业大街的两侧,呈棋盘状分布着许多静谧素雅的小街小巷。每条小街的房屋,多为两家庭共有的别墅,或是少部分多户连体的两层楼房。房与房之间,都有共有的车道,通向房后的车房。除了房后那各有的一块面积不大的草坪之外,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像一个人的脸面一样,家家门前窗下,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花园。尽管面积也不过五平米见方,却都是风格有别,异彩纷呈。眼下,这浅夏微雨中那带有湿爽氤氲的美,正在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感染着路人。
   或许是西方人,尤其是西欧裔移民更重视营造家宅周边,宜居环境的文明传统,小小花园里的绿化彩化,多数人家都不含糊。虽方寸之地,俱生机盎然。各种灌木,应季花草,一直都是这里的主角,尽展风流。
   霪霪丝雨中,紧跟着花魁牡丹的脚步,被誉为花相的芍药,此时正亦步亦趋,粉墨登场。紫、白、黄、粉,还有月白与淡绿兼而有之的洇润清雅,好花色,好花形的复瓣儿品种,都在各家的小园子里,风姿绰约,尽呈妩媚妖娆。偶露峥嵘的单瓣儿芍药,也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以自己朵大一号,瓣儿肥一圈儿的飘逸,色泽艳丽的娇嗔,争妍斗宠。与颇以为花高品极的重瓣儿姊妹,自信地一竞高下。
   与芍药的一丛丛争先恐后,像践行着约定,井喷似的绽蕾放花,立争浅夏之首,欲夺园林之冠的热烈不同,小园里的玫瑰,却仍是那样含蓄蕴藉,不愠不火,稳健从容。如同大自然创编的夏秋两季活剧中的主人公角色,按照导演安排的出场次序,或一朵一朵,或三五成簇地现身于枝头。低调却又宣示着自己骄矜,和略带有羞怯的笑靥。
   旅居纽约数年,百花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花,不是国人引入的牡丹,也不是形同姊妹的芍药,而是既美丽端庄,又富有内涵,还带有温婉可人馥郁幽香的玫瑰。国人不是有一句俗话,对于从未见过的景物,不都好用“西洋景”的词一言以蔽之吗,而初来纽约,漫步街头,这里的玫瑰,就是曾让我惊诧不已的第一道“西洋景”!
   用姹紫嫣红,已经不足以涵盖她的品种之多,用五彩斑斓,更无法表述她的花色之众。
  
   三
   东北家乡的高寒,固囿了人们对这种暖温带大自然奇葩的想象和认知。一直以来都是为能见到栽种在室内花盆儿里,那应该是与玫瑰同类的月季,一开花时感到欣喜。而在这里,众多的玫瑰花树,居然跟冰城哈尔滨街头的丁香树一样普遍,生长得也几乎能与丁香树齐眉并肩。但就花朵种类而言,丁香却只能是小巫见大巫,甚至连“巫”的资格都不具备,就只能望尘莫及了。丁香只有一季之花,花皇花相们也不过数日,即芳容枯槁。而一如丁香香尽花残,偃旗息鼓之际,玫瑰们却依旧源源不绝地育蕾孕花,默默无闻继续装点着这个世界。
   “赤橙黄绿青蓝紫”,不独这彩虹的色调一应俱全,那由主要颜色衍生出的各种各样过渡色,更是举目可见。我曾经专门关注过,可数到了接近二十种,也没有数尽。得知纽约的别称是大苹果时,我竟有些惊讶,为什么不是玫瑰?应该叫玫瑰之城才名副其实,还为玫瑰没能胜出而打抱不平。后来上网一查,才不禁哑然失笑。
   原来,这个别称并不是比大苹果的花美果甜,玫瑰犹为不及,而是一个赛马运动为纽约城引来了这个称谓。上一个世纪初,赛马在西方大有市场。而美国的骑师驭手,都口称所得的赛马奖项为“Apple”,这跟苹果是同一个单词。更因为在纽约举行的全美比赛中,所给予的奖金最为丰厚,因此在赛马界都称纽约为“around the big apple”。后来,《纽约晨报》引用了这一赛界词汇,“Big Apple”,也就是“大苹果”。纽约由此便荣膺了这顶代指成功机会多、投资报酬率高城市的桂冠。这真是一个与植物界品评高低优劣风马牛不相及的趣谈,想来一向雍容大气的玫瑰,和忠诚于她的“粉丝们”,也不会再慨叹天道不公了。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这是两宋交际时的诗人陈与义的名句。霏霏细雨中的布鲁克林小街,真是步移景换,处处律动着诗情画意,道不尽的海棠惊艳胭脂色。偶然间又发现了一个树与花“奇妙”的组合,倒是很有意思。一个绿植拥挤的小园子里,我竟然看到了两棵无花果,与一株滞后了花期,刚刚开放的牡丹,被紧紧密植在一起的情形,真不知房主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创意”。
  
   四
   我一直深信不疑,植物界的臣民们,也一定有她们共同的语言,也应该心心相通。想民间不一直都有女皇武则天,隆冬驾临上林苑,命百花齐开,而唯牡丹不服,遂被贬配洛阳的故事吗?眼前,牡丹也一定心有灵犀,你看她正用她那浅耦合色童子面般丰满的脸庞,和像是嵌上了金丝线的黄色花蕊,斜视着,那就要把状如手掌的肥阔叶子,霸道地伸展到她头顶之上的无花果树,仿佛随时都可能发出呐喊以示抗议。而无花果树们呢,却是我行我素,只顾展示着那挂在枝杈之间一个个已经有了乒乓球大小的青色“作品”,仿佛是在不屑一顾地回应着牡丹,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余无花,尔有果乎……
   可能是绵绵细雨洗涤了夜空,那天晚上真是明星朗月,天宇澄澈。刚过去农历十五,广阔无垠的碧空,还悬挂着一轮皎洁的大圆盘月亮。留恋着雨中漫步布鲁克林的余思,此时徘徊于庭院之中,月光下,那盛开的杜鹃、芍药、木槿,还有鸢尾,和刚刚定植花盆儿里的串儿红、矮牵牛、小丽花,都在安然和谐地分享着月色。都在孜孜以求,吮吸着坪草发散出的沁心爽腹的清香,我不禁想起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心如止水,波澜不兴。就想此时此刻,静静地,默默地打坐一刻,当是人生不可多得的美好时光。
   屋内电视的新闻播报,若断若续地传入耳鼓,以巴冲突,俄乌战局……唉,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不禁又生感慨。汤显祖,那位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剧作家的巨著,“牡丹亭”中的名句,泛上了心头,“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4年5月于纽约
  

共 32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抒写五月的纽约布鲁克林的精美散文。布鲁克林,最早被荷兰殖民者统治,后来成为美国纽约的一个区。因早期华人移民为广东人,布鲁克林的粤语译音是“布碌仑”。布鲁克林虽然是纽约的一部分,但这里安静,自然环境优美,兼具城乡优点,所以被称为为“树之城,家之城,和教堂之城”,颇受欧洲移民喜爱。五月的布鲁克林,夏天姗姗来迟,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尤其是雨中漫步,观赏异彩纷呈的居民区,别有一番心境。作者在雨中一边走一边看,不习惯打伞,但回味起小时候下雨天母亲让自己打伞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者介绍布鲁克林的建筑布局特色,尤其是门前窗下的小花园,牡丹、芍药、杜鹃、木槿、鸢尾、玫瑰等,在初夏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特别是西洋景玫瑰,品种繁多,五彩斑斓,随处可见,让人惊叹。在作者的想象中,纽约应被称为玫瑰之城,却没想到它被誉为“大苹果”,原来大苹果的称呼另有大来头,跟赛马奖项有关。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还在一家花园发现了树与花的奇妙组合,两棵无花果树与牡丹紧挨着,让人匪夷所思,或许是一种新创意,让人浮想联翩。文章构思精巧,文笔优美细腻,作者移步换景,描写了布鲁克林浅夏的美景,尤其在雨中更有一番意境。清风徐来,空气清新,花香鸟语,给人带来好心情。作者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画面唯美,赋予花儿灵动活泼的姿态,拉近了植物和人的距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作者观察仔细,想象丰富,联系广泛,情景交融,感悟深刻,作者积极乐观,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灌园痴叟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浅夏快乐,佳作不断。【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8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8 05:34:49
  文章构思精巧,文笔优美细腻,作者移步换景,描写了布鲁克林浅夏的美景,尤其在雨中更有一番意境。清风徐来,空气清新,花香鸟语,给人带来好心情。作者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画面唯美,赋予花儿灵动活泼的特色,拉近了植物和人的距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给人带来阅读新体验。作者观察仔细,想象丰富,联系广泛,情景交融,感悟深刻,作者积极乐观,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生活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灌园痴叟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感谢老师支持,祝老师浅夏快乐,佳作不断。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8 05:41:52
  文字清新淡雅,犹如一副意境开阔唯美的风情画,让人神思悠远,回味无穷。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美都眼睛,将五月布鲁克林的美景尽收眼底,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5-28 08:07:42
  淡淡的云彩老师,感谢你占用宝贵时间编辑小文儿。老师的评点让痴叟汗颜。小文儿写的还很粗糙。没有认真思考和打磨。尽管用良辰美景形容纽约的五月天,比较贴切,的确引人浮想联翩,但心臆却难平静。“良辰美景奈何天,”或能客观表达一二,谢谢云彩老师辛苦编辑、推出按语并热情留评。
4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5-28 09:33:27
  通过作者申请笔墨的描绘,布鲁克林的美景犹如一幅画展现在眼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舒适、祥和的感觉。作者观察仔细,联想丰富,感悟颇深。可以看出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作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文章情感细腻,笔触细腻娴熟,构思独特,想象丰富,描写生动,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好文章拜读欣赏了,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幸福!每天都有个好心情!
梦在何处
5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5-28 11:13:05
  梦在何处老师,说实在话,文章写得有多好,这是老师过奖了。比比老师和社团其他文友老师,还有挺大差距。老师们都是老作者,都已经出了相当多佳作精品,痴叟自当勤勉,努力学习了。老师说到热爱生活这一点,应是切合实际。既在有些时候认真,又大多是一个比较简单,易于感动的人。于是才有了看纽约五月街景,产生联想的这篇小文儿,但想多了,却又让自己有些高兴不起来了。谢谢梦在何处老师热情留评。
6 楼        文友:云水社团        2024-05-28 19:43:20
  纽约的布鲁克林,建筑风格独特,风景优美,闹中取静,带来清新唯美感受。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支持。
7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5-28 22:19:27
  云水寓禅心,社团寄情深。痴叟自益勉,不负锦黄昏。——感谢!
8 楼        文友:阿巧        2024-05-28 22:21:24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连种植的花儿也是那么相似。感谢灌园痴叟老师带来的精美散文,让读者感受到了异国他乡别样的风情!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夏日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9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5-28 22:42:00
  纠正一下,是“深情笔墨的描绘”。不好意思。
梦在何处
10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4-05-28 22:56:44
  梦在何处老师,何用客气,常见的。手机软件儿经常擅作主张改字,帮倒忙。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