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一百六十九(随笔)
◎《黑人白话》
泥儿说自己是“记录者”,没错,她是一位四处记录美好的文化使者、艺术使者、美学使者、社会学使者……同时,她的记录是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代入性的,也可以叫做“迹路哲”,是关于人生道路上各种足迹的哲学思考。所以泥儿的图片和文字都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心灵共鸣。
20240528
◎《黑人白话》
同为小渔村,深圳的发展变化远远大于鲅鱼圈,原因很多,就像贪官层出不穷的原因一样,不能光是割韭菜。一个团干部时期的老朋友在鲅鱼圈做过区委书记,他有理想,有文化、有品味、有能力,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大事……可是后来还是进去了,挺可惜的,朋友故交这样可惜之人不少,于是觉得现在的官场仕途挺害人也挺吓人的,到处都是坑,说掉进去就掉进去。一个个原来大都是挺好的人,却在金钱权力的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是贪污犯也是牺牲品,话题越扯越远,已经和“鲅马”没啥关系,打住。
20240528
◎《黑人白话》
越是在高处危处,越是敬佩那些绝壁之上俯身俯首挥锤挥汗的石匠和民工。当年黑人在三峡行车,曾经亲眼所见修建挂壁公路的农民,看着眼晕,想着心抖,可是他们却从容不迫,如猿似鹰。这种感动与震撼是后来游人难以体会的。
20240528
◎《黑人白话》
即便在江南、在西湖,喜欢出头露面且爱与人分享的也是我们东北人。拍摄曲院风荷的“金黄穿洞”,一个东北爷们儿的指导及其自我感觉也挺爷们儿的。
20240528
◎《黑人白话》
苏东坡对于我们的人文榜样是这样的:心越高洁,人越低朴;情越深厚,志越淡泊;文越丰富;言越简单。学习苏东坡,三分作文,七分做人。
20240528
◎《黑人白话》
很想告诉余昌兄、大福、王杰、石头、毛毛、蓉儿、泥儿等等摄友:一个优秀的人物肖像特别是女性对象的摄影师,一定会具备文学家、艺术家、美学家、哲学家的综合气质。
20240528
◎《黑人白话》
为人民唱歌难,为同仁唱赞歌更难,为友人唱逆耳忠言之歌难上加难,喜欢从艺九十年的郭兰英,敬佩从心一辈子的郑小瑛——长空万里,双鹰比翼!
28240528
◎《黑人白话》
大千世界都在画圈,万事万物都有轮回。如果不是笃信善恶有报、福祸相依,在苦难中顽强生活且不悖初心的我们,就没有了继续坚持理想主义的动力和方向。
20240528
◎《黑人白话》
如果你的朋友变成了亲友,如果你的亲友变成了文友,如果你的文友变成了歌友,如果你的歌友变成了艺友,那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
20240528
◎《黑人白话》
西湖的自然风光不一定是中国最美,而其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内涵+美学表达,应当举世无双。如今婉儿的讲述,更是锦上添花。
20240528
◎《黑人白话》
我们在仲元先生的笔下看到:书法由技术层面升华到艺术境界的重要标准是气度和气韵的出神入化,也是人品和文品的艺术表达。
20240527
◎《黑人白话》
黄州是苏轼的涅槃重生之地。那只火凤凰叫苏东坡。
20240527
◎《黑人白话》
文友+摄友+非友(非线性编辑)=艺友,是档次更高的朋友,也可称作美友。寻美是泥儿的生命方向。
20240527
◎《黑水白沙》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去杭州看望病重的舅舅,住在西湖边北山路的新新饭店,其中有许多民国初年的名人踪迹,秋水山庄便是其一,沈秋水与史量才的故事也被后人述说。于是进出新新饭店,特别是在饭店用餐,看到落地窗外的西湖山水和过往行人,更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感。记得在杭州南山公墓给外婆扫墓时,曾经看到过独立于山林之中的“秋水居士”墓,当时还不清楚这位居士曾是美女、才女、侠女,后来知道了,也再没去过南山公墓,倒是没少去西泠桥边的苏小小墓和秋瑾墓,在杭州,这样纪念和致敬古往今来有情有义奇女子的花冢还真不少:葛岭、花港、断桥、长桥、烟霞洞、万松书院……
20240527
◎《黑人白话》
人与人的感情大抵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论你对他好不好,他都对你好;第二类是只要你对他好,他就一定回报你的好;第三类是不管你对他怎么好,他也不会对你好。这两天心情有些沮丧,但是和这些“第一类朋友”在一起,一阵又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压抑的心情立刻云消雾散。
20240526
◎《黑人白话》
少年为父母活着,青年为爱人活着,中年为子女活着,老年为自己活着。像苏东坡“长恨此身非我有”的遗憾越少越好。
20240526
◎《黑人白话》
一笑一哭便是一生。黄永玉的一生大都在笑,各式各样的笑。
20240526
◎《黑人白话》
长江三部曲:从昌都到宜宾,是高原初生的长江;从宜宾到宜昌,是生命旺盛的长江;从宜昌到上海,是奔赴新生的长江。
20240526
◎《黑人白话》
退休前要放下功利,退休后要放过自己。如果歌厅里憋闷、吵闹,立马起身开门,转身出去。
20240526
◎《黑人白话》
一个人如果不能好好的爱自己,一方面在别人眼里就少有可爱之处,另一方面也缺乏足够的能力去爱别人。
20240525
◎《黑人白话》
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吃饭,能够感受不同的文化,除了饮食文化,还有饮者文化。不喜欢过于冷清的酒席,但也不喜欢庸俗不堪的台面。除了喝酒,总要说点什么,那么说什么好呢?光吃没话不好,胡说八道也不好;光是高谈阔论国家大事不好,那种过于功利目的性太强的敬酒辞也不好;酒桌上的话题太素了不好,荤嗑太多了也不好;一上酒桌就吹牛皮、说大话不好,开口就说闲话、埋汰人更不好……与之相反,朗诵一段李白的《将进酒》或者郭小川的《祝酒歌》挺好;高唱一曲李玉和的《临行喝妈一碗酒》或者杨子荣的《今日痛饮庆功酒》更好;当然,安安静静干干净净尊尊敬敬的说说独属于自己的酒文化最好;实在没有啥说的,高喊“一二三,干!”或者诚祝大家“吃好喝好”也好。总之,我们无法改变那些酒桌陋习,但是可以选择参加与否。
20240525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