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山水吉安,文化庐陵(散文)

精品 【东篱】山水吉安,文化庐陵(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3发表时间:2024-06-01 08:18:53
摘要:江西吉安,位于赣江中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山水秀美,风景如画,是旅游胜地。吉安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与活力,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安居乐业的家园。

【东篱】山水吉安,文化庐陵(散文)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历史与文化。庐陵县衙曾从吉水的石阳迁至孔家湾,仿佛历史的脉络在此处交错、流转。
   庐陵大地,交通便捷。井冈山机场如一只展翅的雄鹰,俯瞰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吉安高铁站,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让人们在匆匆的脚步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速度。
   古村落散落在庐陵的每一个角落,渼陂古村、陂下古村、燕坊古村……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座古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传说,仿佛在诉说着庐陵的过往。
   桥梁是庐陵的又一道风景线。井冈山大桥、吉安大桥、太平桥、习溪桥、螺湖桥……它们横跨在江河之上,见证了庐陵的沧桑巨变。桥上行人如织,桥下流水潺潺,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庐陵大地,人才辈出。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这些历史上的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欧阳修,有了永叔路;因为文天祥,有了文山路;因为杨万里才有吉水诗画小镇等等。这些道路和建筑,不仅仅是地名和标识,更是庐陵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文星塔,坐落在吉州区的骡子山顶上,它不仅是吉安的标志,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塔身挺拔,八角七层,每一层都挂着风铃,每当微风吹过,铃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文塔始建于明代,2010年吉安市委决定重建,后命名为文星塔。虽然历经风雨,但依旧屹立不倒,塔内供奉着圣人孔子及文昌帝牌位,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祈福,期盼学业有成。
   在文山街道的仓口码头,伫立着一棵古老的榕树,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却依旧枝繁叶茂,苍劲古朴。它见证了吉安城的商贸兴衰,也承载了无数行旅的思念与期待。
   曾经,树下热闹喧嚣的榕树码头,是赣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福建会馆矗立在不远处,商贾云集,人声鼎沸。黄金水道赣江,为吉安带来了无尽的繁华与机遇。自唐宋以来,这里便是赣江流域重要的货运中转站,被誉为“粮仓”。
   如今,古榕树依旧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树冠上,斑驳陆离,时间在这一刻静止。那棵古老的榕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守望者。
   白鹭洲书院,静卧于吉州区的沿江路上,书院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三朝兴衰,几度重修,最终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南宋淳祐元年,江万里知军在这里播下了文化的种子,白鹭洲书院应运而生,成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
   风月楼与云章阁并肩而立,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追求。中山院、文山院、红楼错落有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泮月池波光粼粼,复古亭静默守望,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与诗意。
   白鹭洲书院不仅是学子的殿堂,更是文化的灯塔。在它的引领下,吉州县城乡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同书写着教育的辉煌篇章。如今,它依旧屹立在江边,静静地守护着那份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白鹭洲书院可是南宋时期的名校,多少才子佳人曾在这里求学,梦想着能够金榜题名。四周绿水环绕,环境清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院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江南园林的韵味,又不失书院的庄重。藏书楼、讲堂、文昌阁,每一处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白鹭洲书院不仅是读书的地方,更是思想碰撞的殿堂。这里聚集了无数的学者名流,他们在这里讲学、著书、传道,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书院里的藏书楼,收藏了大量的古籍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宝库。而白鹭洲讲坛,常常有全国名家的学术讲座,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照亮了求知的道路。
  
   二
   庐陵,这片古老而诗意的土地,是值得深究的一方天地,这里,有着千年的故事。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如画,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曾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历经千年,庐陵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被誉为“江南望郡”和“文章节义之邦”。
   在宋代,吉安的文化气息尤为浓厚。那时世世代代都读书,才子佳人层出不穷,于是形成了“—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场景。
   众人所熟知的文天祥,这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忠诚和勇气,留下了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不仅成为了吉安人民的精神图腾,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迸发爱国热情,奋勇向前。
   欧阳修,北宋的文坛巨匠,他的散文堪称一绝,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字不仅才华横溢,更饱含着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如今,欧阳修的故居和遗迹依然是吉安地标建筑,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追溯过往。
   还有杨万里,南宋的杰出诗人,他以“诚斋体”闻名于世,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风格质朴自然,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这种纯真而深沉的文学情怀,正是吉安人民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
   可谓是“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庐陵,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人才辈出,铸就了无数传世的佳话。文人墨客们在此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不朽的篇章,使庐陵的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庐陵文化,源远流长,吉安之地,群贤毕至。像代表人物李梦星老师、曾绯龙老师等,皆庐陵文化研究之翘楚,掌握深厚学识,传承文化精髓。他们笔耕不辍,著书立说,让庐陵文化焕发新彩,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财富。
  
   三
   吉安,这座古城,不仅人才辈出,而且文风昌盛。
   吉安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名胜古迹上,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们重视教育,尊重礼仪。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人们谈论着诗词歌赋,分享着读书的心得。节义精神,更是深深烙印在吉安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行为准则的重要部分。吉安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赣江,这条蜿蜒流淌在吉安大地上的母亲河,长达750公里,犹如一条闪烁着晶莹光泽的丝带,静静地、温柔地穿梭在这片红土地上。她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县等地,与长江相连,成为吉安人民的生命之源。在她的滋养下,庐陵大地生机盎然,稻田青翠,果实累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井冈儿女。她不仅是吉安人民生命的源泉,更是这片土地上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
   在南宋时期,赣江见证了吉安造船业的辉煌。那时的江面上,船只如梭,桨声阵阵,吉州窑的瓷器顺着江水漂洋过海,成为连接中外贸易的纽带。商贾云集,市井繁华,陶瓷的清脆声响和商人的叫卖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赣江两岸的繁荣景象。
   赣江,也是吉安革命历史的见证者。她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见证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斗争。那滔滔江水,融入了革命先烈们的血汗和泪水,铸就了从井冈山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也是赣江两岸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曲革命的英雄赞歌。
  
   四
   井冈山与武功山,这两座吉安的大山,就像两位老朋友,静静地伫立在这片土地上,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它们的魅力。
   井冈山,是一座红色的丰碑。1927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那时起,井冈山便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革命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铸就了不屈不挠的井冈山精神。如今,漫步在井冈山的红军小道,仿佛仍能听见当年革命者的呐喊声。黄洋界、茨坪、龙源口,这些历史遗迹无不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和图片,让人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与伟大。
   井冈山不只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还是大自然的宠儿。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夏天,绿树成荫,清风徐来,让人忘记了酷暑的炎热;秋天,枫叶如火,层林尽染,美得让人窒息;冬天,银装素裹,一片洁白,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井冈山的瀑布仿佛是大自然的琴弦,清澈的水流在山间跳跃,发出悦耳的声音。
   而武功山,则像一位豪迈的诗人,以它独特的高山草甸和云海、日出、星空吸引着无数游客。站在金顶之上,你可以感受到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每当夏秋时节,草甸上的野花就像是大地的调色板,五彩斑斓,美得让人心醉。徒步在武功山的山径上,每一步都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那种挑战与乐趣并存的感觉,让人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武功山不仅有壮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山间的古道、寺庙,都是历史的印记。据说,这里是道教名山,许多道士曾在此修行,留下了许多神秘的传说。山脚下的村落,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民俗与传统,那种淳朴的民风让人倍感亲切。
   与武功山相邻的羊狮幕,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胜地。这里的山峰巍峨挺拔,云雾缭绕,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开得如火如荼,红艳艳的花海与绿意盎然的树林相映成趣;夏天,满山的绿树成荫,溪水潺潺,清凉宜人;秋天,层林尽染,红叶如霞,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山峦在一片静谧中显得格外壮美。在这里,游客不仅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体验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后河像是一个温柔的少女,用她清澈的河水和宁静的环境抚慰着每一个疲惫的心灵。夜幕低垂,后河会悄然展露她温柔的容颜。我曾乘一叶扁舟,尝试探寻着夜的魅力。河的两岸灯光如星,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河面,如珍珠散落。
   游船行至河中心可以看到,每个灯箱上分别刻上“礼仪廉耻,忠孝仁义”八个字,那是庐陵文化的精髓。在河中央处,水幕电影正播着历史故事,文天祥的英勇形象和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夜色中回荡。
   后河的凤凰机甲,巍峨耸立,如金属凤凰展翅飞翔。阳光下,它熠熠生辉,冷峻而壮美。音乐起,机甲灵动,仿佛重生。静落梧桐,诉说传奇,招商栽梧,凤舞九天。夜幕低垂,机甲与凤凰灯共舞,古今交融,光影交错,如梦似幻。此景此情,令人陶醉,尽显吉安腾飞之美。
   我被这后河的夜景所深深吸引,心中充满了敬仰。后河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庐陵文化的载体。她用清澈的水和宁静的环境,抚慰着每一个疲惫的心灵。
  
   五
   庐陵,这片古老的土地,还藏着个宝藏般的地方——庐陵文化生态公园。这里不是那些花哨的景点,而是一个能让人放松、感受生活的地方。
   清晨,当阳光从云层中偷偷探出头来,公园就开始热闹起来。文星塔,这座古老的塔,就在公园中间山顶伫立着。小路上,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有的慢跑着锻炼身体,有的悠闲地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路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鸟儿们开始叽叽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欢迎新的一天。
   沿着小路往里走,庐陵湖映入眼帘。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和白云。湖边,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垂钓,他们静静地坐着,等待着鱼儿上钩。偶尔,一条鱼儿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水花,打破了湖面的宁静。而湖边的孩子们则兴奋地尖叫着,他们追逐着、嬉戏着,欢笑声此起彼伏。
   走过湖边,来到了万寿宫前。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庐陵的历史变迁,门前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偶尔有游客走进宫殿,好奇地打量着每一个角落,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穿过万寿宫,就是热闹的西入口广场。广场上的泰山石和古樟树成了人们的休息之地。树下,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聊天,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年轻人们则坐在石凳上,或看书、或玩手机,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傍晚时分,公园的夜生活开始了。音乐喷泉成了最热闹的地方。随着音乐的节奏,水柱跳跃着、旋转着,灯光映照下显得五彩斑斓。人们纷纷围聚在喷泉旁,有的跟着节奏摇摆身体,有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坐落在吉安市城南的后河古绿廊则是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绿廊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人们或悠闲地散步在绿廊中,或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垂钓,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
   绿廊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绿地。清晨或傍晚时分,这里成了运动爱好者的天堂。他们或跑步、或打太极、或做瑜伽,尽情释放着身体的能量。孩子们则在草地上奔跑、踢球、捉迷藏,他们的欢笑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为这片绿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愿山水吉安越来越美、庐陵文化之花常开不败、赣江的清流永不停息,这片古老而诗意的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2024年6月1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49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详细介绍吉安的优美散文。吉安,孕育庐陵文化,古老而现代。有井冈山机场,吉安高铁站,古村,桥梁。建于明代的文星塔,吸引无数学子。古榕悠久。码头曾有过繁华。宋代的白鹭洲书院,兴衰几度,是文化的灯塔,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名人众多,有杰出诗人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坛巨匠欧阳修,更有无数文人留墨宝,群贤发扬庐陵文化。文化渗透进生活里,人们谈论,分享,以节义精神为准则。赣江滋养庐陵大地,经历过辉煌和沧桑。井冈山有红色历史,也有良辰美景。武功山,历史印记无处不在。羊狮幕,风光美,文化氛围浓。后河温柔,慰藉心灵,庐陵气韵处处可觅。凤凰机场有壮美,更有气势。庐陵文化生态公园,清晨与夜晚,人,鸟,音乐,灯光构筑热闹而欢乐的气氛。后河古绿廊,休闲最好。吉安,是一个有山有水,文化气息深厚的地方,会越来越美的。散文如立体画卷,刻画了吉安的城市设施,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描写宏阔而细腻,优美而诗意,富有厚重感。散文勾勒了历史的脉络,字里行间有庐陵文化的精神在跳跃,那么蓬勃,激情而昂扬。散文还展现了吉安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现了吉安的过去和现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吉安,感受到吉安的美丽与深厚。作者致力抒写吉安人文风光,用心挖掘庐陵文化和庐陵精神,这是对家乡的深情,这是乡愁最美最深刻的表达,是庐陵文化渗透的结果,更是一种美好的文化传承,值得学习。请随作者走进吉安,欣赏吉安无限风光,感受庐陵文化的迷人魅力。【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1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4-06-01 08:23:33
  吉安,一个人杰地灵之地,有古典,有时尚;有清幽,有热闹。名人辈出,文化气息处处可见,请随滴善斋老师走进吉安,全面领略这个城市的无限魅力吧。优美之作,感谢老师赐稿。祝创作愉快,工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1 10:06:04
  谢谢简柔老师的精心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给你敬茶。祝你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01 09:50:19
  以这样的大视觉介绍吉安一座城,不好驾驭,往往流于扑光捉影,不得细腻。而滴善斋老师的驾驭,堪称功夫,有大视觉,不乏生动的细节。吉安,堪称人文荟萃之地,涌现了那么多的大人物,出现了那么多的风景,这些风景一律打上了人文的光彩,这就是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样板,也是中国文化的深厚精彩处。庐陵,的确有光,那年我就想从庐山找一个地方,俯瞰江流,目击八野,收取风景,却体力不支,未能如愿。先从吉安始,逐步理解庐陵之美吧。点赞佳作!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1 10:07:11
  谢谢怀才老师的高度评价和精彩解读,吉安庐陵文化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有机会一定要来看看,我做导游!祝你身体健康!
3 楼        文友:枫桦        2024-06-01 12:30:21
  前些日子去旅行,路过江西,特别是路过井冈山,虽然是短短的一段时间,却已经有所感受到这块红色沃土的气韵!走到那里才觉得一切都如书本上描写的那段美妙!今尺读老师的文,更有气象万千的感受!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1 13:46:03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点评,路过江西找我玩哈,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01 13:52:55
  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看老师的文章,我真不知道吉安历史文化底蕴如此丰厚。且不说白鹭洲书院、杨万里、欧阳修,就井冈山、武功山这两座大山就值得大书特书。此外,文章还描绘了吉安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现代化建设成就,内容全面,节奏清晰,文采灼灼。好文拜读学习,祝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1 14:26:28
  谢谢韩格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高度解读,吉安文化底蕴深厚!有机会来吉安玩!祝你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1 16:33:47
  读了善斋老师的文,我身为吉安人,感到骄傲了。我平时没时间,身在吉安,但很少出门,今日跟着善斋老师的笔墨,在吉安逛了一圈,从古逛到今,从山水逛到文化,无所不谈,无所不及,太棒了!好文,大赞!遥握问侯,谨祝旅途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1 17:41:35
  谢谢湘莉美女的精彩评论和夸奖,下次我开车带你逛遍吉安城,祝你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6-01 18:20:44
  吉安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间,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庐陵文化、白鹭洲书院等名胜古迹。吉安人民热情好客,勤劳智慧,世代耕耘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前沿。近年来,吉安积极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环境,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生活在这里,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便捷,同时也不失古朴的宁静。吉安,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好文章,我也去过井冈山,去过赣州,赣州离吉安有多远没注意!好文章,祝老师写作业!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2 07:11:31
  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点评和解读,吉安是一个庐陵文化深厚且红色文化的城市,离赣州200公里左右!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6-01 18:22:32
  写错两个字,点的太快了,祝老师写作愉快!
8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01 18:57:28
  山美水美文字美,庐陵风光笔下来,欣赏!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2 07:12:30
  谢谢南沙潮老师美评,祝你生活愉快!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01 21:41:32
  吉安,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历史上那么多有名的人都是这里人,这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类文章我肯定是写不来的,老师却是轻车熟路一般,驾驭得酣畅淋漓,十分得体。将这城市的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佩服老师,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2 07:13:44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点评,你谦虚了!你在这么多资源丰富的城市,你写的更好!祝你生活愉快!
10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6-02 23:12:10
  一同欣赏美景、美文,美不盛收!学习中∽∽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6 11:55:55
  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