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爱,在这里延续(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爱,在这里延续(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19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0发表时间:2024-06-05 05:47:36

【江山·根与魂】【东篱】爱,在这里延续(散文)
   赣南书画院一间小小的屋子,不足五十平方米,是梁顺老师的画室,也是展室。别看屋子小,这里的世界却是异常的丰富和宏大。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清风与明月,可以领略到文化与精神的温度,可以触到我们的根脉与魂魄。这里,是爱的奉献,是爱的传承与延续。
   屋子除了门窗,四壁挂满了画。图画有展翅欲飞的小鸟,开屏的孔雀。有墨竹,有兰花。有红红紫紫的葡萄,有花开正妍的牡丹。有临风起舞的绿柳,有燃烧的红枫。有展叶的芭蕉,隐着甲虫、飞蛾和螳螂……每一幅图画都栩栩如生,尽显姿态与神韵。
   其实,我最想看的也最想了解的是梁顺老师的烙画。梁顺老师是江西烙画艺术“非遗”传承人。在我还没有认识梁顺老师时,就听过他的传闻,他为了守住自己的那份兴趣,为了“非遗”发扬光大,果断辞去了曾经有着丰厚收入的工作,闷在黑屋子里专心烙画。有时一烙就是大半年,足不出户,等出来时,头发蓬乱齐肩,小儿子见了躲着不敢认。也许,这只是戏传,但我愿意相信,因为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
   梁顺老师告诉我,靠右边的墙上挂着的全是烙画。一幅名曰“风车”的图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虽然以棕、褐、黄为主色调,颜色并不鲜艳,仿佛是又老又旧的夕阳在弥照。但它们像长了磁铁,吸引着我的眼球转不动了。图画上的墙面,石灰的脱落,砖与砖之间的灌浆,对缝,砖头线脚,门窗,门槛,门墩,都展现的十分逼真。“墙上”还挂着撮箕、草帽、镰刀。靠着犁铧,牛丫。风车的出口处摆放着箩筐。每一个物件,形象都十分逼真,让我看得十分出神,我差点伸出手来握住把柄,转悠一下风车的叶扇,这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啊。这幅画,它仿佛又长了一条充满神韵和律动的大长手,一下子把我拉扯到那久远的农村生活。确切地说,它把我的思绪带回了故乡——天色微熹,有人从里屋出来,取了草帽,拿了镰刀,扛了犁铧,牵着牛儿,往田野走去……晚霞烧红了天边,村庄上空,雾霭渐渐浓了,有人拿着撮箕收着稻子往风车里灌,我依稀听见风车吱呀的声音。我能感觉到房顶上升起的炊烟。我能听见鸡鸣、狗吠,牛羊哞哞,那声音是那样缠绵,悠长。我甚至听到院墙内传来的对话,还有训斥小儿的声音……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我的眼角有泪溢出。那就是我的故乡啊!
   就在我收回目光时,被另一幅名曰“井冈老农”的画再次打动了。还是以棕、褐、黄为主色调。一个侧身回望的老农,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一手紧握肩上的锄头。手指上的划痕,指甲盖上的豁口和指甲里的灰尘,纤毫毕现。这些,无不告诉了我们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可难能可贵的是老农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也许是忙碌了一天,望着翻滚着金色稻浪的稻子饱含着喜悦。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朴实、憨厚、善良、纯净和稚拙的美,更看到了农民和土地和生命与共的关系。我甚至感觉到我在红尘中的那颗疲倦的心,在这画中渐渐舒缓了,温润了。不,我不感觉它是一幅画了,我感觉就是一个活着的人,亲切、随意,没有距离,他就是我的一个大叔大伯,自己的爷爷,父亲。我有幸福的感觉,感觉四周的空气,窗外的阳光如棉花糖一样甜蜜。
   梁顺老师的烙画艺术是扎根土地的,扎根在那些和土地有着紧密关系的人的身上,所以,他的烙画永远是鲜活的。
   另一幅画叫“望春”,那是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还来不及穿鼻拴绳,也许牛妈妈被牵去犁地了,主人怕小牛犊出去坏了事,只好把它圈在栏中,小牛犊半弯着身子站在栏里,抬着头,眼巴巴望着栏外的风景。望着此幅作品,我想到了我小时候,母亲要出去干活,再三交待我和弟弟不要出门,不要翻墙,不要玩水……我们懂事地点了头,可母亲还是不放心,最后把我和弟弟锁在房中。为这事,弟弟又哭又闹,我当时心里也很不爽,偷偷地恨着母亲。此时面对这幅“望春”图,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当年母亲的爱,那是多么的无奈与沉厚啊!我一边欣赏着,一边感慨着,这些画,其实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主题,表达得深沉而博大,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如果没有深入农村,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情感投入,没有高超的绘画技艺,是很难成就如此杰作的。通俗地说,如果不爱生活,不爱劳动,不爱农民,是很难创作出如此直抵人心的作品的。我想起我曾经在某篇文章中读过的一句话:“作家的情感、性灵、胸怀、气质,决定了作品的风味神韵和艺术境界。”我想,作家如此,画家亦是。
  
   二
   我突然有了一个强烈愿望,想亲眼看看梁顺老师烙画,梁顺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像螺丝刀一样的东西,尾端安着一截粗笨的木头。他告诉我这是烙笔。在那一瞬间,你们别笑话我,我脑子里快速地闪着屠夫用烙铁烙猪毛的画面,嗞滋响,冒着烟,散发着焦糊味。望着这个粗笨丑陋的铁东西,我怎么也不能与墙上那精美的画作联系起来。我忍不住产生了怀疑。只见梁顺老师把烙笔插上电,找出一块木板,用铅笔快速地在木板上勾勒了几笔,便双手握住烙笔的手柄烙画了。那烙笔一到梁顺老师的手里,仿佛就被施了魔法,落在木板上,如鸟在啄食,发出“嗞磁、咚咚”之声,而那一点一勾也立刻鲜活起来。他把它烙成一座山一座山的模样,层层叠叠,高低起伏,有树木耸立,有花盛开,有小路蜿蜒,有云雾缠绕,有小桥流水人家,有头戴花冠的孩童,有弯腰点豆的妇女,有持锹修渠的男人。画面有崇山峻岭的壮丽,又不缺秀雅柔丽。有迷离朦胧的氛围,又有开阔悠远的意境。烙画的人心醉神迷,看得人也心醉神迷,我的脸上,满满的,全是欣喜与敬佩的神情。
   我一时好奇,是什么样的触动使梁顺老师走上烙画的道路。梁顺老师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在回忆着什么,然后坚定地告诉我,说他的兴趣来自他的父亲。爷爷是木工,后来父亲传承了爷爷的手艺,他们懂雕刻,常常在器件上采用烙画。也许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烙画,只觉得不想让日子失去趣味。那时家乡还没有通电,一把废弃的螺丝刀就是他们的烙笔,总是在火炉里烧红,在器件上络出花草虫鱼,祥云瑞月之类的图案。那时,梁顺老师觉得这些非常好看,从此种下了美的种子,并萌生了学习烙画的想法。于是,墙壁、门板,学校的课桌,都成了梁顺老师的画板。上课画,下课画,放牛在山上画,割稻子在田埂上画,洗澡在河边画。木棍石子是画笔,黄泥野果是颜料。有时会在野外生一堆火,摸一把废弃的镰刀烧红,在树枝上烙,在竹杆上烙,在大地上烙。飞鸟,蚂蚁,背壳的蜗牛,滚粪球的屎壳郎,弹跳的蚂蚱,吹泡泡的小鱼都出来做了模特。绿绿的草,艳艳的花,游走的云朵,起伏的山峦,圆滚的夕阳,如缕的炊烟,高翘的马头墙,奔跑的野兔,嗡嗡叫的打稻机,吹笛的娃,插秧的农民,甚至四野的风,都匍匐着梁顺老师的目光,成了最生动的底稿。对,乡村的一切都是梁顺老师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是他的根,是他的魂。换句话说,是乡村的泥土、树木、阳光雨露的滋养,成就了梁顺老师生命中深沉朴素的艺术。
  
   三
   梁顺老师给我的感觉是那种不善言辞的人。我记得第一次遇见梁顺老师是在某公司开张庆典上。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嬉笑娱乐,可梁顺老师却不说话,总是安静地坐着,开心时脸上露出孩童般腼腆的笑容。可这次,梁顺老师与我聊了很多,他说他难忘三个人。那三个人开始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可他们成就了他,成了他生命中的贵人。
   梁顺老师说自己虽然喜欢画画,但没有系统学过,有幸的是在1990年遇到了程新坤画家。程新坤是当代著名的画家,而梁顺老师只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是程老发现了他这棵小苗子,让他在技法技艺方面有了真实性的认识,也为今后的烙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上真正的艺术道路。由于喜欢,梁顺老师放弃了自己在外面的高薪工作,在家专业烙画。要靠烙画养家是十分艰辛的,在他走投无路时,他把墙上所有的烙画取下,堆在门口处理,从此死心不烙了。可以说,那时梁顺老师已经失去了继续行走的目标和力量。当他要放弃时遇上了人生的第二个贵人——收藏大家小叶(鄢智文)。小叶走来,问一幅画多少钱。当时的梁顺老师已经心灰意冷,一心处理完事,说了一句随便给,没想到小叶买下了所有的画,并邀请梁顺老师去他工作室里烙画。这下,梁顺老师不但解决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在烙画上又得到了进一步修炼,技艺越来越精湛了。可艺术也要宣传的,在梁顺老师苦恼没有方向时,巧遇了当时在“宏标艺术馆”任馆长的康宏忠。说来也是巧,那天梁顺老师在市场上卖画,康馆长在聚精会神地看画,不小心踩到了梁顺老师的脚,从而结缘。次年(2017年11月),康馆长带领宏标艺术馆团队为梁顺老师办了一个烙画展,这展览让人们了解了烙画,也了解了梁顺……梁顺老师说这些话时,很动情,眼睛里多次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最后他说,山川河流再美,我的烙画再美,也美不过我身边那些温暖的人。他们的爱,会温暖我一生。梁顺老师还说,其实,生命贵在坚持,当你觉得走到尽头时,转机往往藏在那里,平凡而艰难的岁月也值得我们热爱和期待。苦难是地狱,也是天堂,有时,就在一念。
   现在,梁顺老师早已是声名远震的烙画大师了。可他依然不忘曾经的苦难,不忘珍藏在心中的那份爱,那份真,那份暖,那份信仰。他除了打理画室外,还抽空去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给孩子们上烙画课。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掌握,并着手写一本关于烙画的教材。对,这本教材不仅为孩子们编写,更是为烙画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做着贡献。他说,爷爷和父亲的烙画技术不能在我这里断流,我有义务和责任传承下去。
   我问为什么选择特殊学校,那些孩子大多数是身心有缺陷的,教育起来很是麻烦的。梁顺老师说,正因为麻烦,我才要去。他在回话时,脸上依然露出孩童般腼腆的笑容。他的话虽简单,但我感觉透着水一样的纯粹,泥一样厚朴。我想,那三位“陌生人”的爱在梁顺老师这里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以后,还会不断地产生连锁反应。
   在我离开梁顺老师的画室时,我要他给我烙一幅画,主题是“爱的延续”,我要把它挂在厅堂,把爱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
   爱,也是梁顺老师烙画的灵魂,生活的灵魂,艺术的灵魂,完全融入了他的烙画。
  

共 40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爱,在梁顺的烙笔尖儿,带着十足的温度,也会汩汩流淌着。灵魂,被加温,艺术被点燃,这是这篇征文最生动的表达。一间不大的屋子,却有着爱的艺术,有着精彩的烙画。那些各色的画作,挂在壁上,琳琅满目。梁顺是烙画的非遗传承人,他的成功是靠着勤奋和聪明。吸引作者的是那幅《风车》烙画,让作者想伸手握住手柄转动起来,画上的场景,让作者直觉就是自己的故乡。那幅题为“井冈老农”的烙画,更是传达出一个作者对老农的深爱,也让作者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祖辈父辈,看得人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梁顺老师的烙画艺术之所以生动,就在于他把艺术的根扎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春望》一幅烙画,表现的是一只牛犊的情态,让作者想到儿时母亲下地把自己和弟弟锁在家中的情形,是牛,也是人,这种艺术的张力,深刻表达出烙画人的情怀。观看梁顺现场烙画,更是难得。在滋滋响的温度里,烙笔也行云流水,那些画面,那些人物,带着被燃烧的温度走出来。梁顺的烙画艺术来自父辈的生活,萌生了学习烙画的想法,广阔的农村风景,有着精彩生活的农人,就成了梁顺烙画的主题。梁顺怎样走上艺术之路,爱上烙画,要感谢三个人,文章在三个人的故事里,举起了一个烙画坚持者的形象。梁顺有着一颗爱心,热心公益事业,选择特殊学校,把烙画艺术技法和艺术创作精神交给了孩子们。作者还获得了题为“爱的延续”的烙画,一下子理解了梁顺烙画艺术的灵魂在于“爱”。这篇散文的题材看,很不好写,因为涉及了艺术鉴赏,没有一定的功夫和鉴赏能力,无法下笔,即使下笔,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作者对烙画艺术有着深度的理解,并喜欢,于是写出的画面就很经典,赏画,不仅仅是画面,画面背后的东西才是读者想知道的,作者能够揭开画板,走进真实的艺术与生活。解读艺术,离不开生活的经验,作者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于是那些画面产生的艺术张力就有了接纳,如作者想到故乡,想到农人,想到山川风景,都是对烙画的深刻解读,是论据,是例证,是画作的内容的深度拉长。写梁顺这个人物,如果单单写他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可能也是肤浅的,作者介绍了三个人,也写了他从事烙画艺术的起始,写出了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写出了他的艺术之心,传达出这个人物身上的艺术和精神的力量。作者惯以描摹农村生活细节见长,这篇文章更好地使用了一些描写技法,再现了烙画画面的风景,具有“上河图”一般的展现,功夫不浅。文笔洗练,语言精致,情感充沛,表达唯美,写出了人物的深度和灵魂,人物鲜活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力荐欣赏,感谢文功!【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5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05 06:37:20
  一个很有成就的烙画家,一个勤奋传承非遗的人,一个在特别的创作路上一直向前的人,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有什么,我们可以从这篇征文里看到,艺术创作的魅力和灵魂,爱是所有艺术的魂魄和东篱,作者以一个人的成功来演绎一个生动而深刻的艺术规律。请欣赏佳作。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7:43:24
  怀才老师好!深谢怀才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编辑小文。其中润色之处全是点睛之笔!按语经典,堪称典范,读来不舍掩卷。再谢老师,让你费心了啊!遥握敬茶,谨祝老师一切都好!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05 06:46:42
  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他会记得自己从哪来,为什么成功,应该感恩什么人;真正的艺术人生,并非完全看他有多少作品,而是看他怎样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爱,怎样把爱延续下去……作者写梁顺这个人物,深刻而闪光!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7:54:24
  深谢怀才老师再次留墨,这份鼓励之情湘莉难忘!感恩遇见!遥握问候,再次谨祝老师一切都好!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5 07:22:57
  这篇散文以梁顺的烙画艺术为线索,深入剖析了艺术与生活、情感与创作的紧密联系。作者通过对烙画作品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些生动的画面之中,感受到了烙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文章也展现了梁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作者的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和人文的关怀。此外,文章还通过揭示烙画背后的生活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总的来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鉴赏能力,也让我们对烙画艺术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祝湘莉美女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8:04:39
  深谢善斋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05 08:51:22
  看过滴善斋的走进赣南书画院,知道梁顺老师的烙画艺术,是赣南乃至中国一绝。滴用的全景铺叙,老师用的是特写,换个角度,将梁顺老师对烙画的爱诠释得深厚而精彩。可谓构思奇妙,大赞!文从解读几个典型的画作开始到梁顺老师给特殊教育孩子上烙画课,行文自然,过渡无痕,最后在一幅“爱的延续”的烙画中升华主题,结构浑然一体,正能量暖热人心。非常棒的美文,拜读学习,顺祝生活工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8:08:17
  韩老师好!深谢韩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5 楼        文友:枫桦        2024-06-05 09:06:29
  烙画艺术的魅力,让人叹服!一个人成功的背后,是充满许多坎坷的!人生的阅历是画外之功!让画面感充满无限活力!文章的语言精美!所表达的意境也高远!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8:08:59
  枫桦老师好!深谢枫桦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6-05 09:42:40
  简单、粗笨、丑陋的工具,融入爱心、温度和热情的执着,烙出了艺术的火花。《风车》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故乡的炊烟袅袅;《井冈老农》是“斗笠蓑衣下,满身泥和土”农人的朴实善良;《望春》是渴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知“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懵懵懂懂。“爱”是梁顺老师烙画艺术的生活之魂,把“爱”的力量和浓浓的乡愁用文字传承下去,是湘莉老师拥抱生活的文学之根。湘莉老师的散文越写越有深度,点赞、问好、敬茶!雪胎梅骨拜读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8:09:54
  梅骨老师好!深谢梅骨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6-05 10:43:52
  拜读湘莉师的大作。长了知识。本人孤陋寡闻,对于烙画艺术,我是头一次,在老师的文中有了了解,而且这门艺术在它的源头,就饱含着深深的情愫。它的延续和发展更是流淌着大爱的暖流,令人感动!老师的文字生动细腻,感染力强。点赞佳作,拜读学习!祝如意,吉祥。
回复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8:11:04
  郑老师好!深谢郑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老师身体健康,一切都好!
8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5 14:17:37
  李老师的文章看似写主人公烙蛋画,却在字里行间满溢着一个字“爱”。“爱是梁顺老师烙画的灵魂,生活的灵魂,艺术的灵魂”,写得多好。是的,生活中如没有“爱”,一切都是空白的。愿李老师的生活永远充满爱!
回复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9:48:24
  婉清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9 楼        文友:简柔        2024-06-05 16:45:09
  梁顺,第二次看到这个名字,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对烙画的勤奋与执着让我惊叹,所有的成功都有无尽的付出。当然他也是幸运的,千里马也需伯乐的欣赏。终于知道什么是烙画,开了眼界。。喜欢湘莉老师的文笔,越发沉厚。深度美文,拜读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19:49:24
  筒柔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10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05 17:07:50
  笔触细腻,想象极为丰富。在老师的笔下,每一幅画都是活的世界,五彩斑斓,生机勃勃,令人向往。语言精当传神,驾驭自如,难得的佳作,拜读!
回复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5 20:44:59
  南沙老师好!深谢南沙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令湘莉汗颜。湘莉权当鞭策鼓励吧。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