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清明时节(散文)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此话的意思是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代代承继!因此,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犹记得,儿时清明,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是“梨花虽好负清明”,我和三哥在父亲的引领下,拿着刀头、水酒,青纸、香蜡纸钱去跟先人挂青。
最先挂青的是埋在牛脑壳坡山腰的黄氏祖婆。
我们沿河两岸秦氏族人,都是黄氏祖婆的后人。每年清明挂青,都会到黄氏祖婆这里来祭拜,以示我们没有忘祖。
黄氏祖婆并非本地人,而是在清朝康熙“湖广填川”时,她领着三个儿子——通圣,通贤,通茂,从湖广麻城县孝感乡,千里迢迢来到四川资中,一个土名叫汪家街的小山村。
黄氏祖婆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那时女人裹脚,三寸金莲,行走都很困难,真难想象,黄氏祖婆是怎么克服千难万险来到这里,开枝散叶的。
关于汪家街这名的由来,父亲和村里年长者,都说不出原因。只是一代一代都这么叫,也就跟着这样叫。想来应是黄氏祖婆他们来到这里,得知这里叫汪家街(当时这里没有人,更别说有姓汪的,只有黄氏祖婆他们这些人),然而他们并未将其改为秦家街,说明他们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风俗。
这是很难得的。因为历史就是拿来篡改的。是以,我们现在得知的历史,有几多是真实面目?
父亲和秦氏长者倒是跟我们说了黄氏祖婆四人来到这里的一个近乎传说的故事。
汪家街前有一条小溪,就像一个卑微的人,无名无姓,黄氏祖婆他们到这里时,恰逢山洪暴发,小溪陡然变身为一条巨龙,倒海翻江,撼天动地,想要过去,根本不可能。
然而黄氏祖婆他们却是要急急地到河对岸去圈地,怕去晚了,对岸的地被别的家族圈去了。
那时,这一带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湖广填川的人来了,用写上自家姓氏的标签圈一片地,这地就属于他们的了。
黄氏祖婆他们向河神许愿,说是能让他们过去,每年初一到十五,都会在汪家街为河神唱大戏,如果不唱大戏,整个汪家街就会遭天火烧。没想到,就在他们许下愿后,那洪水巨龙便偃旗息鼓,黄氏祖婆四人便得以过去。
黄氏祖婆他们信守承诺,每年初一到十五,都会请戏班子来为河神唱大戏,直到解放后,才没唱。主要是当官的和豪绅,镇压的被镇压,管制的被管制,没有人出钱了。
汪家街的秦氏后人,觉得这实属不孝,很是愧怍黄氏祖婆,同时也很是担心,怕汪家街遭天火。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汪家街的大堂屋,不知什么原因,燃起了大火,把大堂屋给烧了。大家都说之前老祖宗许的愿灵验了。
可随着湖广填川的人越来越多,土地不够占,有人便拔了黄氏祖婆他们做的标签,将自己的标签插上,将其据为己有。
黄氏祖婆他们想把这些地方争回来,这得靠武力。于是黄氏祖婆又回去,将通才公带了来。
通才公会武功,一通输出,将那些强占秦家土地的人给打跑,保住了秦家的土地。
不知什么缘故,通才公终身未娶。我们秦氏门中便立下规矩,以后秦氏后人,在清明节祭祀时,都得去祭祀通才公。
黄氏祖婆埋的牛脑壳坡,乃神牛之头,神牛身子是与其相连的那座山,神牛的四蹄,是坡下田里四砣巨大的圆形石磴。神牛头上长有两株巨大的黄柃树,有两三人牵手那么大,是时间的杰作,历史的见证。
在我的想象中,这两株黄柃树,是神牛的一双翅膀。就像《封神演义》中雷震子那对翅膀一样,扇动起来有风雷之音。
神牛降落凡间,也就有了凡性,它得饮水。不是山脚下小溪里之水,而是灵异之水。此水乃从对岸那座山山腰处一拳头般大的石洞喷涌而出,聚集在一石槽里,水尤清冽,冬暖夏凉,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汪家街的人也沾了神牛的光,他们饮用的也是这神水。为此,汪家街三百年来,出了好些人物。
遗憾的是,这两株黄柃树,在解放后,被公社砍去做了油房的榨。不过,在砍两株黄柃树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被砍的黄柃树流出殷红的血,染红周围一大片。大家都认为这两株黄柃树成精成怪了,而精怪出于传说。从此,两株黄柃树便成了传说。
两株黄柃树实在巨大,没法砍断,民兵连长说第二天用雷管来爆,就在这天晚上,扯大闪,打大雷,刮大风,下大雨,两株黄柃树便自行了断。村子里的人说,成了精怪的黄柃树精是借风雨雷电逃走了。
就在黄柃树倒下后,那从石洞里喷涌而出的神水,浑黄了几天,有如泥浆。
待水清澈后,石洞喷涌的水少了大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彻底干涸。
牛脑壳坡失去了两株黄柃树,如同汪家街左边虾子坡失去了金虾子,对面石龙过江的石龙被治死,没了灵性,也没了神奇。
父亲领着我与三哥,除了祭祀黄氏祖婆,还要去祭祀通茂公,他是我们这一支脉秦氏幺房的始祖。大房的始祖是通圣,二房的始祖是通贤。据说,大房不出人(后人少),二房出人才,幺房出人(后人多)。
通茂公葬在牛身子这座山上的。他的坟很大,像一座小山。这可能意味着幺房人丁兴旺吧!
通茂公坟前立了碑,左右各有两个碑侧,显得颇为宏大而有气势。听父亲说,通茂公的墓碑是圆头墓碑,不过被官府给敲掉了,因为圆头是官墓碑,而通茂公是平民,故而不能立圆头墓碑。
后来,破四旧时,邻队一段姓子弟,认为这墓碑是四旧,把墓碑给丢到了山下的小溪里,现在想找也找不回了。
我们都恨那段姓子弟。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他不过是受时代影响罢了。这也体现了他的时代局限性。
我们秦氏家族的辈分是:广居通大道,福寿发天长。然而我们已无法查证幺房大、道、福三代祖先的名字,也不知他们埋在哪里?他们就像丢失了历史的西夏王朝,湮灭于历史风尘中。
我所能知道的是我的曾祖父秦寿家,他跟通茂公都埋在神牛身子这座山,彼此相距给四十来米。
曾祖父时,开有屠坊糖坊油坊,赚了很多钱,铜钱放楼上,把楼都压塌了。
曾祖父有四子,发鲁发聘发辉发际,四个人各有特长。
大祖父秦发鲁会经商,听父亲说,屠坊卖猪肉,大祖父在街上走一圈,回来后,他若是坐下喝茶,说明猪肉下市会涨价,如果他亲自操刀卖肉,说明猪肉下市会降价。
幺祖父是管账先生,所有账目他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二祖父力气大。有人曾跟二祖父打赌,他若能把一头四五百斤重的猪扛到屠坊,那头猪就是他的。结果二祖父二话没说,真把那头猪扛到了屠坊。
我的祖父是老三,他有气管炎,不过他相牛很厉害,能断牛的生死。听父亲说,一财主家有块烂泥田,牛一下去,就会陷在里面,坳弹不得。
财主把我祖父请去,好吃好喝款待他,请他相一头能犁得了这块田的牛。
祖父在财主家吃喝了半年,最后相中了一头牛。
不过,当大家看到这头牛时,都觉得这头牛犁不了这块田,认为我祖父看走眼了。
结果这头牛一下去,拉起犁头,迈着八字步走开来,这可把在场的人惊呆了。
只是曾祖父一死,我们这个大家族一下子衰败了下去,这其中的缘由,说起来近乎于传说。
曾祖父生前便修好了坟,在神牛身子那座山的山腰。曾祖父去世。去开墓时,我的四个祖父不知为什么事发生争吵,他们都没去,只有才十二岁的大爷去了。
那时十二岁的小孩,远没现在十二岁小孩这么聪明,反倒有些傻呆呆的。曾祖父的墓打开时,一道浓浓的白烟从墓中涌出来,白烟散去,墓穴里有许多晶莹剔透、圆润烨然的冰条悬垂着,将墓室衬得冰清玉洁,白玉无瑕,如同一个冰雪皑皑的世界。说明这是一处好地。
谁知阴阳起了歹心,他吩咐大爷拿扫帚把墓室里的冰条全部扫干净。大爷自是照做。
可就在曾祖父葬下去这一年时间,我们这大家族死了十几二十个人,埋都埋不赢。
首先死的是家族中当家理事的大爷爷。
大爷爷一死,大家族倒下了一根顶梁柱,幸而有幺爷爷支撑着,可没多久,幺爷爷也死了,这下子,大家族完全坍塌了。因为幺爷爷是管账的,外面欠的账也没法收回来。
就这样,一个兴旺的家族,眨眼间衰败成一片的凄凉和萧疏,能听到鬼在唱歌了。
再说曾祖父的墓碑,父亲领儿时的我去祭祀时,几乎快倒在地上,连过路都是得侧身而过,整个墓碑漆黑,好像涂了一层墨。
父亲说,这是因为大爷把坟里的冰条扫了,把风水给破坏了,得等到六十花甲才会转回来。
我不相信父亲的话,觉得这是迷信。不过我没说出来,怕父亲骂。
在过了二三十年,这墓碑慢慢地立了起来,也没那么黑了,好些地方泛黄。我觉得挺奇怪的,有些相信父亲的话了。
想来风水之说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说明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存在就是硬道理嘛!
后来,大爷和我父亲去世后,也葬在了这里。如果真有个冥冥世界,他们定会和祖先聚在一起,享受后代子孙的祭祀。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