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寻回的真情(小说)

精品 【柳岸】寻回的真情(小说)


作者:刘国胜 秀才,16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4发表时间:2024-06-05 22:25:00
摘要: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我国向农民收缴“五粮三款”的年代。

一、“老模范”不带头
   豫西南丹西县老河乡代理乡长张子元,一个“代”字在他头上戴了快一年。为摘掉头上那个“代”字,他花钱送礼拉关系,找人托情通路子,日盼夜盼,终于得到内部消息,县委组织部准备在新任书记刘振国到老河乡上任时,宣布去掉他头上那个“代”字。
   张子元脸上的笑容刚泛了个泡泡裂了个缝,这天一乡干部就急慌慌跑进他的办公室汇报说,全乡教师因工资被拖欠,要集体上访。张子元闻听,立刻急出一身汗来。
   这怎么得了,若如此一闹腾,恐怕那“代”字会再换成原来的副字。张子元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他一边向全乡教师许诺,十天内把拖欠的工资补齐;一边紧锣密鼓布置征缴“五粮三款”任务。
   眼看任务下达五天了,全乡50个村没一个交上的。究其原因,是柳林村去年抗粮不交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张子元立刻召开全乡干部员工会,为这事想办法、出点子。会议开得很热烈,可谓争相发言,众说纷纭:
   有的说组织全乡教师开进柳林村,来个集中火力,重点突破;
   有的说组织“杆子”队,到柳林村砸门撬锁,赶猪拉牛搬东西;
   还有的说借“严打”的东风,在柳林村抓他几个;
   ……
   刚调来的信访干事小陈,却站起来摆摆手说:“俗话说顺气丸好吃,翻憋子难咽,我说做啥都不如到柳林村,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张子元本来早憋着一肚子气没处放,听小陈如此一说,气得手指尖点着他的鼻子头,埋汰着说:“陈明汉,你胡说些啥?你知道你咋从县信访局下到乡里来的?你就是老马卖了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你那张嘴上!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有本事你到柳林村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去!”
   众人面前,小陈那张脸被张乡长埋汰得“腾”地红到了脖子根。他想想也真是怨他那张嘴,那天不该在县政府大门上,他指着县人民政府白地黑字牌子责怪阻拦上访村民的门卫:“拦他们干啥?你没看咱这牌子上白地黑字,清楚的写着‘人民政府’,我们的人民进自己的政府,怎能能拦人家呢?不就是进去找信访局吗?再说了,现在老百姓知道从乡下到县里上访找政府论理讨公道,这是老百姓的文明,这是老百姓的进步,这也是老百姓心里有咱们政府。怎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呢!”不料这事被反映到主管信访的县领导那里,县领导立即在电话里批评了县信访局长,小陈也因此被下派到老河乡来。
   张子元气头上说的是气话,但他也觉得有火不该对小陈发。他仔细一想,又觉得小陈这话也不无道理。是啊,何不先去柳林村做王五石的思想工作呢?张子元想到这儿,胡乱给大家讲了几句套话就散了会,一头扎进桑塔纳里,一口气开到柳林村。先找村干部,一个没找着,就直接到王五石家门前停下。
   王五石虽然不是支书、村长,但他是老党员老村干。抗美援朝时,他把爷奶的两口柏木寿材卖钱捐了款,县里和专署里都命名他为抗美援朝模范。从此,王五石在柳林村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几十年如一日永不褪色,不管交粮捐款,只要王五石一带头,全村人争先恐后毫无怨言。张子元想先啃下这块硬骨头,柳林村这两年的缴款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全乡的征缴难题也就好办了。
   这么想着,张子元推开了王五石的院门,王五石正往铁网子鸡笼里圈鸡。“五石叔忙着呢?”张子元说着,一手捂着鼻子,一手端个太空保健杯,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一样,踮着脚尖,生怕院地里的鸡屎粘到脚上。
   “来了?坐吧!”王五石认识张子元,去年催“五粮三款”来过他家一回。王五石不冷不热地说着,顺手递过一把椅子。张子元先用手指尖在椅子上擦了几遍才坐下,说:“五石叔,我今儿找你是关于征缴‘五粮三款’的事……”
   王五石自装糊涂地反问道:“‘五粮三款’?柳林村几百户人家,就俺一家交‘五粮三款’?”
   “不!不!不!”
   “那俺是支书还是村主任?”
   “不!不!不!”
   王五石装得压根就不认识张子元似的,随手从兜里掏出一副老花眼镜一戴,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张子元:“那你是哪路神仙,咋来找我征缴‘五粮三款’?”
   张子元说:“五石叔你不认识我?我是咱老河乡乡长张子元!”
   王五石闻听,顿时装得肃然起敬,惊叹不已地目视着张子元,说:“哎呀,乡长可是个大官,我王五石吃了七十多年的豆米饭,还没曾见过你这么大的官呢。”
   “王叔你……”
   “我怎么?”王五石手指头点着张子元的眼窝子,青筋暴跳,抖动着身子吼道,“难怪老百姓说你们是催‘五粮三款’的干部。平常老百姓像个无娘的孩子,你们一年四季也不进村入户,老百姓麦虫害了,你们不来看看;麦种假了,你们也不来管管。老百姓找到你们门上,你们不是吹胡子瞪眼,就是踢皮球推活船。可等到收‘五粮三款’遇了难,你们就露头露脸变得能说会道了。看人家当年的刘书记,一双脚板走遍了老河乡的村村户户,问寒问暖,和俺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你们不说和俺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你们无事了到村里走走,到田间地头转转,也是好的呀!”
   “五石叔说得对!”张子元红着脸,一边向王五石认错,一边掏根香烟递上,“所以,今天请你老带个头!”
   “请我带头,不说带头我还不气哩,前年我带头交了款,你猜乡亲们背后骂我啥?骂我是汉奸!我不带头,我也没钱交,你走吧
   张子元看一时半会儿劝不动王五石,又找不着一个村干部,就一脸尴尬地走了。
  
   二、“老刘的儿子”回来了
   张子元回到乡里,想着王五石的思想工作做不好,柳林村的“五粮三款”就要抓瞎,这一抓瞎,就影响全乡50多个村的交款计划。眼看六天已过,十天期限迫在眉睫……张子元想了一夜没合眼,等到天明,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又开车来到王五石家。二话没说,先掏出一沓支棱棱的票子递上:“五石叔,我知道你们家有困难,这两千多块钱,你拿去交给村里,就说是你家去今两年的‘五粮三款’,这就算你多年带头缴粮捐款奖你的!”
   只想王五石会接钱答应呢,不料,王五石这头犟了一辈子的老牛,对张子元手里那钱却看也没看,只是冷冷地说:“我们老百姓可不像你们干部,俺们可是山上滚石头石(实)打石(实)!”
   张子元气得差点骂娘,但王五石在柳林村是颇有影响的领头羊,真把他得罪了,柳林村这块硬骨头就更难啃了。张子元又一转念,不,老百姓是属核桃仁的,得砸着吃。别说你问他要钱,就是给他们分钱,你分得不公,他还骂你,对他们非来硬的不可。张子元想到这儿,陡然将脸色一变,冲着王五石厉声吼道:“王五石,别给你脸当屁股打,我现在正告你,这‘五粮三款’,可是皇粮国税,自古以来抗交皇粮国税是要犯法的!我限你今明两天交钱,若不把‘五粮三款’给我交上,我就让派出所来抓你!”张子元的话就像吐出来的冰块块,“扑扑嗒嗒”吐了一地后,出门就走。
   王五石望着张子元小车抛下的一溜黄尘,想着张子元限他两天交款否则就抓人的话,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王五石也有些后怕了。
   这几年,不是天旱就是雨涝,再加上农资涨价,粮食价贱,农民种粮赔本,养几只鸡几头猪,连孩子上学、穿戴、油盐钱都不够。要是再买了假农药、假种子,不说交“五粮三款”,村民们连吃饭都成个问题。王五石前年带头交了款,村民人前背后都骂他是汉奸。去年抗住没交,今年本想再抗抗过去算了,没想到张子元下了最后通牒。现在的乡干部整人不择手段,啥都干得出来,若给他扣个带头抗交“五粮三款”的帽子被抓去,儿子媳妇和孙子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瘫在床上的老伴,还养着鸡养着猪,不说鸡、猪没人喂,门没人看,瘫在床上的老伴咋办?王五石想了一夜,找着钻刺架,不如绕开刺架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二天一早就到村外亲戚家去借钱。
   王五石借钱回来,一看:奇怪了,别着的院门拉开了,拉了一地鸡屎的院子不知被谁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盆泡了两天的脏衣服,也不知谁给洗净挂在院里的铁丝上。王五石正在纳闷,忽然有人走进院门:“老叔回来了?”王五石闻声一看,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担着一担水走进来,年轻人把水担进厨房往缸里一倒,放下水桶担子,走出来望着王五石笑笑,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老就是五石大叔了。”
   “是啊,你是……”
   “我姓刘,你就叫我小刘!”来人应着,没等着让座,自己顺手拉了一把椅子,一屁股坐到王五石的对面。
   王五石见小刘这么客气、亲近,忙掏出一支“黑松”烟递上:“来,抽根黑的!”
   小刘忙说:“谢谢,我不会抽烟!”
   王五石看着小刘,一边把烟点着,一边探问:“你姓刘?”
   “五石叔,说我你不知道,一说我爸爸,你肯定认识!”
   “你爸爸?你爸爸是谁?”
   “我爸叫刘援朝!”
   “刘援朝?哎呀,原来你是老刘的儿子!”王五石激动得一蹦站了起来,双手握紧小刘的手,激动地说,“在我们柳林村,不,在咱老河乡,一提你爸爸,那可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你爸爸当年在这儿,没有半点儿官架子,他走村串户,和咱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为咱老河乡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五石说着,拉着小刘的手,就“噔噔”上到平房顶上,指着河边那条长龙似的石坝道:“这就是你爸爸当年领着我们砌下的。这条坝弯弯曲曲三十多里,再造良田数万亩哪!”王五石说着,回身指着北山边那条大渠,“那条渠穿沟绕岭四十五里,沿渠灌溉数万亩土地!”他又指着北山上那一坡坡、一岭岭黄绿色的橘园,“那都是你爸爸当年带领人们一棵棵栽、一担担挑水浇出的橘子园。你爸在这儿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四十多岁的人,操劳得看上去像五十多岁的人,头发都白了一大半,他大半生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俺这片穷山恶水上了。可他临走时,只带走一根担石头填坝心的山榆木扁担,一根抬石条垒坝的铁姜木杠子和一双拉石头修渠的加重车轱辘……”
   说到这儿,王五石不禁抹了一把眼窝,声音陡然变得有些低沉:“现在的乡干部,他们整天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手在乡里打着种植的幌子,把从外地毛儿八分一棵的桑苗、橘苗,转手几毛钱一棵卖给咱老百姓捞钱;一手还向上级吹拍,歌功颂德,送礼跑关系。”
   王五石说着,突然想起忘了问老刘现在的情况。他往自己的额头“叭”地一拍:“你爸爸现在身体还好吧?”
   “我爸他……”小刘收起笑脸,声音有些低沉,“五石叔,我实话告诉你吧,我爸早想回来看望乡亲们。可那些年他工作忙,说等退休了再回来看望你和乡亲们,谁知,没等退休,他就突发脑溢血走了……”
   “你爸爸他……”王五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这不可能!”
   小刘擦了一把眼泪,说:“他临终时还嘱咐我娘,让我们无论如何要替他来看望乡亲们。这次我娘听说我调到你们老河乡任书记,临走时,她千嘱咐,万叮咛,要我来了一定先到柳林村替我爸看望你和乡亲们……”
   “你来当书记?好啊!”
   “好啥,俗话说一个虱顶不起卧蝉,全靠大家支持!”小刘说到这儿,随手从兜里掏出两张百元大票,递到王五石手里,说:“五石叔,这不是我的意思,这是我娘亲手交给我,让我替我爸交给你老的!”
   两个人从院里谈到房顶,又从房顶谈到院里,越谈越投机。等小刘到河坝上转了一大圈回来,王五石已把酒菜端到桌上。小刘往桌上一看,指着满桌子菜埋怨说:“五石叔,你咋把我当外人了呢?这次我从家里走时,我娘又将我爸过去常教育我们的三本特殊教科书,外加一本补充教材拿出来,又给我认认真真地教了一遍。这三本教科书你一定知道,就是我爸担石头的那根山榆木扁担、抬石头的铁姜木杠子和他拉石头的加重车轱辘。那本补充教材,就是要管住我这张嘴,不能借工作之便山吃海喝!看我头一次第一顿饭,就违反了父规母教,这——”
   “看你娃子说那啥话,现在可不是你爸在这儿那会儿,顿顿就个辣椒水。现在你不来,我一顿也炒个菜,喝几杯酒哩!”王五石说着,用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小刘的小碟里:“先尝尝俺烧的菜!”
   接下来,两个人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边吃菜边喝酒,两人一杯一杯碰着喝,越喝越有滋味儿。王五石边喝边夸小刘说:“看见你就像看见你爸爸,真是啥大人啥娃子,你说话处事就没一点官气,哪像那张乡长,来这儿好几年了,人们都不认识他,只是催‘五粮三款’来过。他哪像个为人民服务的官,简直是个官老爷。”
   小刘羞愧满面,连连道歉:“五石叔,乡里干部脱离群众是事实,现在财政切块,这么大个乡,光老师就几百号人,干部教师发不下工资,不是吵就是告,一向老百姓催粮要款,老百姓就埋怨。他难免会冒出几句粗话。来,我这里借花献佛,敬你一杯,先替张乡长给您道个歉!”
  
   三、“刘书记”算账
   二人喝过酒吃罢饭,小刘又让王五石领着,替他爸爸先后看了张老六、王老八、刘大婶、李大妈,把一包一包包好的见面礼钱送给他们。每到一家,小刘不是扫扫地,就是帮大伯大婶们挑几担水倒进缸里,把老人们感激得大颗掉眼泪。

共 10058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小说讲述了在我国向农民收缴“五粮三款”的年代,由于当地农民对干部有抵触情绪,豫西南丹西县老河乡代理乡长张子元收缴任务完不成,他心生急躁,无奈之下,在刚调来的信访干事小陈提示下,他先到柳林村老模范王五石家做工作,希望他能起到带头作用,不料让王五石教训一顿,尴尬而归。一计不成,张子元又拿着一沓子钱给王五石,希望能收买他心,可谁知王五石还是不买他的帐。眼见软的不行,张子元放下了狠话,警告他,如果再不交,就让派出所来抓他。这让王五石后怕了。他只好出去四处借钱,等他回到家中,院子被人打扫得干干净净,脏衣服也给洗了,一个年轻人正担着一担水走进来,俩人一交流,才得知他是刘援朝的儿子。听说是刘书记的儿子,王五石激动起来,他对“小刘”历数着老书记对乡亲们的好处;听说刘书记不在了,而眼前的“小刘”是刘书记的儿子,乡亲们见了“小刘”也是格外亲,听他给大家讲国家征缴“五粮三款”必要性,村民由不情愿到理解,纷纷自愿缴纳了钱。听说柳林村的‘五粮三款’收上来了,张子元惊喜不已,握着王五石的手表示感谢,可王五石说新来的刘书记做通了村民的工作,张子元有点惭愧;正说着,又来了一位刘书记,可眼前的刘书记并不是王五石说的刘书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出现了俩位刘书记?最后的结局如何?请读者深入文中慢慢解开心中的谜团吧!小说通过叙述在征缴国家“五粮三款”时期,在干部和农民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反映出农村基层干部不同的工作作风。褒扬了优秀干部的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也讥讽了有些干部脱离群众,不顾农民疾苦,用粗暴的工作方式造成的后果。小说语言质朴,主题鲜明,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血肉,故事很有时代特征,读之令人心起波澜,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06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6-05 22:26:36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6-05 22:27:05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4-06-06 08:04:0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