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别样的风景(散文)
一
古稀之年,首次出国,便选定了泰国,这缘于它在我心中的份量。
在上世纪,曾经声名鹊起的“亚洲四小龙”,令全球侧目。四小龙之一的泰国,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令无数人向往。而最摇我心旌的是,在这个国度里,竟有着华人的一席之地!我们的炎黄同族,在这里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挑起了我的雅兴:他们是如何助力这条龙,自由地遨游在东南亚的太空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渐渐地更深入了解到这条龙的“全豹”:泰国本称为暹罗国,1939年6月,才更名泰国。1945年又复名暹罗,而到了1949年再次更名,正式定名为泰国。从中人们可以看出,该国对“泰”的青睐。是取意自由,还是追求一种泰然的境界?其实,从这个五十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部分人信奉佛教来看,或可说明他们在寻求心灵上的一种皈依。因此,佛教在今天,已成为他们的圭臬和信条,佛教也成为他们的国教。泰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也让它在东亚几个国家中,呈现着特殊的韵味。它东临太平洋,西南接印度洋,西部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那种热带气候的滋润,全年二十四到三十度的平均气温,让这个国家植物繁茂,长盛不衰。这样的膏腴之地,岂不令人神往?
然而,当我双脚刚踏上这块炽热的土地时,一次小小的意外,却让我仿佛遭遇到冰雨的袭击……
热带之都,名不虚传!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在四月。中国的北方刚刚乍暖还寒,而泰国已是热浪滚滚!走下飞机舷梯,正值当午,我们到达泰国首都曼谷,那热浪忙不迭将我们热烈拥抱!这是让我们感受那种来自异国的热情么?但我知道,在这里,我们要和夏天来一次火热地邂逅!
按照行程安排,我们的第一站是去往沙美岛,坐落在曼谷东南约二百公里处的这个小岛,据说,是一个原生态的岛屿。上面植被繁茂,翁郁葱茏。我们乘一艘几十人的快艇,在晨曦中向海岛疾进。船上除了一个驾驶之外,还有一个黑瘦的水手。温润的海风,在引擎轰鸣中,把一阵阵清凉融进每个人的细胞,那份燥热早已一扫而光。
开始的时候,船行平稳,行至离岛约有几海里的地方,前方已依稀闪现出海岛的影子。近了,那一团海中的绿色越来越清晰……蓦然,船开始颠簸起来。黑水手跟导游说了几句谁也听不懂的泰语。稍后,导游便对大家说,水手在提示我们:这一带水流复杂,船出现颠簸很正常,要大家抓好船舷,注意安全。
船在抖动中前行,越发颠簸得厉害。我紧紧抓住船舷,任身体在高山峡谷中穿越……此时,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自腹内涌出。咦,这是要晕船吗?我并没在意。平生多次出行,也听说过许多晕车晕船的经历,却从未降临到我的身上。同行我的爱人,她是极易晕车的。早年,一同去往百里外的娘家看望父母,客运车上每每吐的五内翻滚,惨不忍睹。今天,她在我的旁边,却安然无事。我便想,自己这是偶发的反应吧,或许过一会儿……突然,一股强烈的恶心,使我本能的把头朝向船外,“哇”的一声,将一肚子早餐泄向海中——本能地反应:晕船了!
爱人见状,连忙扶住我,却不知如何是好。船上的人们,也把关切的目光投向我。此时,在船尾准备船锚的那位黑水手,立即放下缆绳,几步跨了过来。他先是拿出一个小瓶,把里面的药液涂在我的额头和太阳穴上,尔后拉起我的左手,用它一双粗糙而有力的手,先在我的手掌处摩挲,又开始逐个按摩五个指尖。拇指,食指,中指……刚才一路上,在船上蹦跳若少年的他,此时像一位老成的医师。按完左手,又换右手,如是者三次。说来神奇,经过他的一番忙碌,我的腹内竟然慢慢平复了下来。临下船了,迎着他一直关切的目光,我以泰式礼仪回复: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算是表达了我的谢意,也是我发自内心最真诚的表达。来这里,本来要欣赏大自然之景,却先领略了一道特殊的风景!这个黝黑瘦小的身躯,却异常高大地存储在我的心间!
二
欣赏到又一幕风景,不是在绿茵遮蔽的岛上,而是在大巴车上。泰国独特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徜徉在这里,绿意升腾,意趣斐然,不由感叹:一道绝佳的视觉盛宴!在曼谷市区疾驰的大巴车上,望着窗外那临风的椰树,高大的棕榈,还有层峦叠起,绿云般的热带植物,内心充盈着一种新奇和愉悦。目光眺向城区的远方——曼谷,好大一个城市啊!“国际大都市,名副其实”——我竟然脱口而出。
“那当然!这里可是我们泰国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你们的北京相比,不分伯仲”。答话者,为此次出行的泰国导游阿品。看着他那不无骄傲的神情,我知道,他没有说谎。作为世界知名的大都市,曼谷的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近1/10,服务业总量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在泰国独领风骚。这里多次承办过大型国际文体活动。成为泰人心中的一面旗帜。可我对眼前这位相貌平平的导游,还是有着几分不悦:哼,哪个国家的首都,能比得上我们的北京?
关于这个阿品,他的泰名不知道叫什么。他在开场的自我介绍中,让大家唤他阿品,而别叫导游。他说,这个“导”字,在泰文里是乌龟。我听着大家的哄笑,联想起国内导游的一些做法,心想,这不过又是一种惯用的噱头,了无新意。但很快,我发现自己判断错了。在接下来几天相处中,我渐渐了解了他,在他平和外表下的一些特质,让我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阿品的中文说的有些拗口,夹杂着一些闽南话的长腔。他的谈吐随和,带有几分幽默。跟他我们学会了几句简单的泰语。比如问候语“你好”,用泰语的表述是——萨瓦迪卡,而“老婆”,泰语叫——帕拉雅;“老公”的泰语都有些不雅——傻咪;有些泰语很形象,如询问价格叫:掏来,还有的泰语,在男女口中的表述各不同。“我爱你”三个字,男人嘴里为——捧拉困,女人口中则是——残拉壳……
阿品这个华裔小伙,竟然还是个佛教徒,这让我没有想到。面对大家诧异的目光,阿品告诉我们:“这没什么稀奇。在我们泰国,六千七百万人口中,笃信佛教的人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接着他介绍了自己出家的经历:他十二岁即剃度进入寺庙,开始尝试佛祖对他的磨砺。身穿袈裟,肩挎布袋,负一口三十斤重的铁锅,赤着脚,去四处化缘。日复一日,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无异一种煎熬和痛苦。
有一天,当他实在难以坚持,要把身上的重物放下时,寺庙的住持说:“你想想,当年你的妈妈怀着你的时候,若是也和你今天一样,要把肚中的你放下来,行吗?我们出家人首先要树立一种孝道,以孝来普渡众生。”听着住持一席话,他幡然而悟!三年的时间,一颗坚韧孝悌的种子,在他身上生根发芽;一份大爱,筑下基因!人呐,只有在行进中不断地憬悟,觉醒,才会成长。
听着阿品娓娓地诉说,我们时而缄默不语,时而笑语飞扬。当听到,在这次新冠疫情上,他对重灾区的祖国大陆所施的善举时,车内响起一片掌声。
几年前,当新冠病毒开始在我国肆虐横行的时候,作为第三代华裔的他听到了信息,心急如焚。他立即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防疫物资。他和妻子骑着电动车,跑遍全城的药店。十天时间,筹集了一百三十万泰铢的物资。正当他把包装好的物资准备寄往灾区时,病毒传播的速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泰国也有了感染的地区,防疫物资的价格也开始迅猛飙升:口罩由原来的几泰铢升到了几十泰铢。他粗略一算,自己手上这这些物资,已经有了几十万的升值空间。然而,面对金钱的诱惑和朋友的劝说,他丝毫不改初心。已对祖国的一份责任,毅然把物资发向祖国。
三
漫步在曼谷的大街小巷,那些大大小小寺庙,林林总总的佛龛,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在泰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佛教群体,他们如此笃信虔诚,背后有着怎样的因果考量?像水手,阿品这样的德行,是出自佛祖的教化,还是其内在的“善根”呢?
其实,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众多的信徒。佛是什么?在许多跟风者的意念中,好像就是烧烧香拜拜佛,还还愿,道几声阿弥陀佛,如此而已。这未免太失于偏颇。佛是用独特的语言和方式,为我们诠释生活、关照世界的一种宗教。它的核心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张慈悲为怀,禅修觉悟。无怪乎佛在泰国人那里,成为一门必修课。其实,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说,释迦牟尼作为佛教创始人,主张普度众生,是为被压迫的人说话,而我们共产党也为劳苦大众直言。因此,信佛之人和我们共产党人的合作,在为众生及人民群众接触压迫痛苦的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因此。在泰国,最高的权利是僧王而非国王。在这里,村村有寺庙,家家有佛龛,人人带佛牌……
在阿品的讲述中,我们认识了佛,也认识了佛祖荫护下的泰人。在他们心中,一切行动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并在世道轮回中不断地循环。因此,他们注重安抚好自己心灵,辨明生活中的真伪,谨慎选择自己的事业。
阿品告诉我们,泰人崇尚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它指着远方矗起的一栋约二三十层的高楼,问道:“你们知道这栋楼从施工到完成需要几年吗”?“需要七年的时间”!未等我们回复,他已给出了答案。面对我们惊诧的目光,他又向我们列举了许多慢生活的实例。比如曼谷国际机场的修建,从九世皇开始,直到十世皇登基才修完,前后用了四十六年时间。泰人的日常生活节奏缓慢,你不能催,那结果会更慢。他们称之为“待因因”(泰语:慢慢来)。
好一个待因因!从中透出的意蕴值得我们思考:一者,沉下心来,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应当干些什么。有些事情其实可以不做;二者,欲望太强,背负太多,只会让自己疲于奔命,忘记生活的初衷。再好的人生风景,也会熟视无睹。
我似乎已经明白,泰国曾经几度反复的国名,最后还是不舍“泰”字的缘由。——安之若泰,任随天外云卷云舒……
四
在泰国,除了泰族和老挝族,就是华族,华裔在这里占了相当的比重。我知道泰国有一个华人街,但行程上没有安排,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又听说此地商业气息浓厚,不去也罢,悬起的心也慢慢平复了下来。我为自己的定力而欣喜:真是身处东方佛国啊,定是沾了佛家平静之气!不过,又一个关于华人的记忆倏然涌入脑际,内心就再也无法保持平静——
那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南桥机工的故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沿海各重要港口,屡被日军攻陷,国际军援运输线频频告急!为缓解危机,1939年新开辟了一条滇缅公路,成为大后方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可在当时,国内驾驶维修人员匮乏,于是南桥华侨领袖陈嘉庚,号召东南亚各国(包括泰国)的华侨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到国内抗日活动中。他们中的很多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成为汽车司机和修理工,组成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即南桥机工,他们分批回到祖国,支援抗战。有一次,有50余名南桥技工组成的车队,驾驶50辆载满军援物资的卡车,沿滇缅公路而行。途中遭遇日机猛烈轰炸,道路被毁,眼看着回国无望,日军又虎视眈眈。为了不让武器落入敌手,全体人员一致商定:把全部卡车开入悬崖绝壁!他们以玉石俱焚的壮举,奏响了一支惊天动泣鬼神的慷慨悲歌!
听到过泰国华人首富、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的故事:中国遭遇疫情期间,他毅然捐款五千万及几百吨医用物资;
还有那些身在泰国的华裔们,他们心系祖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动人之举……
正所谓“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至此,我已经找到,与阿品、南桥机工、谢国民及华裔们慷慨行动相互因果的联系所在——正是祖国这棵大树,它们是大树上的一条绵长的根脉!祖国这棵大参天大树,正是得益于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力滋养,才使我们民族得以日益发展壮大,最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归国的那天傍晚,漫步在被称为泰国最炫城市芭提雅的岸边,阳光已收起它炽烈的光芒,把一色柔和的余晖洒向波光粼粼的大海,洒向那些沙滩上正在收拢泳有着黑红皮肤的经营者,撒向岸边鳞次栉比的的楼宇馆舍……身旁,椰树临风,棕榈吐绿,好一幅美丽的风景!
然而,我觉得,最美的风景,深藏在泰国人民的心中,也永存中国人民心中……
6月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