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漫谈《诗经》内外的“葛文化”(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漫谈《诗经》内外的“葛文化”(随笔)


作者:婉清扬兮 白丁,9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9发表时间:2024-06-09 05:46:54
摘要:葛在现代主要是体现了它的“吃文化”和医药价值。但在《诗经》时代却是女性的代名词。其中“葛屨”可以兴起婚姻爱情。

很久以前去过一趟千岛湖,买过一包葛粉,印象中泡起来透明偏淡黄色,入口微微清凉。
   有一次全家去瑞安野外郊游,看到一棵葛藤缠绕在大树上,足有两米多高,枝繁叶茂,而且还开着紫红色的花。花儿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绿叶中飞舞,颇为养眼。
   葛是多年生的蔓生植物。它对气候的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多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较温暖潮湿的坡地、沟谷和向阳矮小灌木丛中。在现代,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吃文化”和药用价值上。葛根、藤茎、叶、花、种子及葛粉均可入药,葛根药用价值最高。葛根味甘辛、性平,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之功能,用于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诊不透、高血压、心绞痛和耳聋等症的治疗。另外,葛粉和葛花还用于解酒。
   在《诗经》时代,葛却不是用来吃、解酒和治病的。那时候没有棉花,我们的祖先用葛做衣服和鞋子等。因为葛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它被写进《诗经》里,并在《诗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诗经》共有七篇诗歌提到葛,分别是《周南·葛覃》《邶风·旄丘》《唐风·葛生》《魏风·葛屦》《齐风·南山》《小雅·大东》和《王风·采葛》等。
   《诗经》时代,像葛这类长而柔条且需攀缘或缠绕而生的植物,因与传统观念中处于依附地位的女性形象异质同构,所以往往可以互喻,如女萝、女青和女萎等皆是,而葛尤其是其中的典型。
   《周南·葛覃》是一首描写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诗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意为是,葛藤枝儿长又长,蔓延到,谷中央;叶子青青密又旺。割了煮,自家纺,细布粗布制新装;穿不厌,旧衣裳。这里将葛煮后取其纤维,用来织布做衣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诗以葛之生此而延彼,兴女之自母家而适夫家。”以葛喻女主人公。
   《邶风·旄丘》是闺怨诗,对方是个流亡在外,离别已久而多情的贵族男子。诗云:“旌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意思是,葛藤长在山坡上,枝节怎么那样长?情郎啊,情郎啊!为啥离别这么久?多情的女子以葛藤自喻,思念长长。
   《唐风·葛生》是一首妇人哀悼亡夫的诗。诗云:“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意思是葛藤爬满荆树上,蔹草蔓延野外长。我爱人已离人间去,谁人伴我守空房!诗人以葛藤爬满荆树起兴,用来比喻女子必须依靠丈夫而成家立业。
   《魏风·葛屦》《齐风·南山》和《小雅·大东》均提到葛屦。
   弗洛伊德在《释梦》中通过临床观察所得经验,认为一切中空的物体在梦中均可作为女性性器的象征;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又特别指出鞋和拖鞋都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云:“夏,公如齐逆女。何以书?亲迎,礼也。”一笔带过,不及其礼如何。刘向《说苑·修文》叙此事后言:“其礼奈何?曰:诸侯以屦二两,加琮。大夫庶人以屦二两,加束修二。曰:某国寡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屦,礼夫人贞女。夫人曰:有幽室数辱之产,未谕于傅姆之教,得承执衣裳之事,敢不敬拜祝。祝答拜。夫人受琮,取一两屦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尔舅姑,以顺为宫室,无二尔心,无敢回也。女拜。乃亲引其人授夫于户。夫引手出户,夫行女从。拜辞父于堂,拜诸母于大门。夫先升舆,执辔,女乃升舆。毂三转,然后夫下先行。”《说苑·修文》中并未说明亲迎是何种鞋子,洪之渊和林维民先生认为是葛屦,并证明了亲迎礼中葛屦是妇顺观念的象征物,象征性爱,可兴起婚姻。可信。
   《魏风·葛屦》是一位贵族女子爱上一位心地狭窄没有气量的男子所唱的歌。诗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意为是,送你一双缠缠结结的葛草鞋,它可踏寒霜?纤纤细细我的女儿手,可为你缝下裳?缝好衣带上好领,我来试新装。女子借送葛屦来传递她对男子的爱情。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言外之意是,我送你一段爱情,我们的关系可以经得起任何困难的考验吗?
   《齐风·南山》是一位齐国诸侯亲自到鲁国定亲后,听说别人仍在追求自己的未婚妻而发感慨所作的诗。诗云:“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表达的意思是,葛鞋两只配成双,帽带一对垂旁。鲁国大道平坦坦,我将由此娶她回家。既然我将由此娶她回家,为何你还追求她?“葛屦五两,冠緌双止”也确系兴起婚姻无疑。
   《小雅·大东》一诗的基本内容是倾诉东方人民对西周统治者怨恨与不满的情绪。其实,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个哀怨的爱情故事。诗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诗中的东方人民(女子)爱上了西周统治者(佻佻公子),于是,她在织机布帛都被西周统治者搜刮空的情况下亲手做了一双“葛屦”送给“佻佻公子”,并且她还羞羞答答地问“佻佻公子”:“我们的爱情可以经得起任何困难的考验吗?”可是“佻佻公子”却只顾自己走在大路上,往来不绝征赋税,对她不理不睬。不幸的遭遇使这位女子忧伤心痛并发为歌唱。
   最后,我们看一下《王风·采葛》。这是一首男子思念女子的情诗。诗云:“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认为这里的葛并无引申义,只是男子思念采葛的女子而已。一日三秋这个成语便源自此诗。
   长在郊外不起眼的葛居然是如此文艺的植物,以后碰到它多看一眼哦。
  

共 21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去千岛湖买了包葛粉,入口微微清凉。去瑞安,看到攀援在大树上的葛藤,开着紫红色的花。花儿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绿叶中飞舞,颇为养眼。由此,对葛多了份关注。葛,藤本植物,一身是宝。它可以入药、制衣和鞋,是当时人们不可或缺的物质来源之一。不仅如此,它的内涵在岁月的长河里不断丰富和延伸。由于它依附树木而存在的特性,被比喻为女子。古时候的女子没有地位,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就像葛藤。这是其一。其二,葛的制成品如鞋子等,还被当作表明心迹和爱情的信物。也因此,葛成了被推崇和歌咏的对象,屡屡见诸《诗经》。葛,寻常之物,在作者笔下,带着五彩纷呈的历史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人觉得进了葛的博物馆,窥视并了解那时的生活场景和习俗,实在难得。葛的各方面利用,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葛的一切,称之为葛文化应是名至实归。本文引经据典,纵横古今,信息量大,耐读,强烈推荐。【东篱编辑:南沙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09 06:01:05
  本文不仅介绍了葛的作用,更是突出了它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赋予其浓厚的人文色彩。文章描述生动,层次分明,把我们带进了久远的过去,了解老祖宗在那时是如何生活的。深度好文,值得细细咀嚼。
回复1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06:08:08
  感谢南沙老师的美评,辛苦了!遥祝端午安康!
2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09 07:17:09
  上学时候读过《诗经》,觉得里面的情感迂回曲折缠缠绕绕。中华民族情感含蓄是不是来源于此。今读老师文章,茅塞顿开,古人的婉转多情,竟然和葛缠绕在一起,老师博学多识,令人佩服,点赞祝福!
回复2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07:40:2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性灵,《诗经》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诗经》对后代诗歌的影响非常大。《诗经》里的爱情诗还是蛮多的,所以会给您感情缠缠绕绕的感觉!先秦诗歌的双壁是《诗经》和《楚辞》,《楚辞》的表达也是很含蓄的。我认为中国人的情感含蓄跟《诗经》和《楚辞》有很大的关系1感谢美评!遥祝夏祺!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09 07:39:00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葛这一寻常之物的非凡之处,从葛粉的清凉口感,到葛藤的绚烂花色,再到葛在文化历史中的深厚底蕴,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葛的世界。葛的多种用途令人惊叹,无论是入药、制衣还是制鞋,都体现了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葛被比喻为女子的独特视角,更是让我对葛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文章引经据典,纵横古今,不仅展示了葛的实用性,更揭示了其在文化、历史中的丰富内涵。阅读此文,仿佛置身于一座葛的博物馆,让我对葛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强烈推荐这篇文章,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葛的种种妙用,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祝婉清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07:46:11
  感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寥寥几句评价也能看出您才情飞扬,佩服!遥祝夏祺!
4 楼        文友:战旗如画        2024-06-09 09:06:00
  你的佳作非常好,才情横溢,文采飞扬,精彩佳作欣赏拜读,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战旗009
回复4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09:40:26
  感谢战旗如画老师美评!互相学习1遥祝夏祺!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09 09:53:21
  老师心思细腻,从诗经中能抽丝剥茧,提炼出“葛”文化,本身就值得点赞。写作的视角,常常决定一篇文章是否成功,老师做得很好。文章解读精彩,拜读学习,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10:05:56
  感谢韩格老师点赞!遥祝夏祺!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09 14:55:29
  原来“葛”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湘莉拜读学习了。大赞!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回复6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15:09:06
  感谢李老师美评!遥祝夏祺!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09 17:04:11
  从婉清老师的简介看到了,是研究诗经的专家,所以才有如此精彩的鉴赏文字。诗经,是一部将远古和现代连接起来的巨著,它的传承会越来越有深度。一草一木,怎样成为诗,怎样成为一个世界,在婉清老师的文章中,有着深刻的表达。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18:00:05
  感谢怀才老师的美赞!我是研究《诗经》的“砖家”!爱好而已,谈不上研究!遥祝夏祺!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09 17:25:56
  好像可以做葛粉,我吃过,草木,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啊。老师的文章很有趣味。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09 18:05:47
  葛根确实可以做葛粉,吃得很好的。研究草木确实很有趣,我认识的所有花草几乎所有都是药材,好多都有美丽的故事和花语。和花草交朋友,不错哦!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1 20:29:07
  一篇有关葛的文化,老师的知识面很广,引经据典写的很详细,也很有说服力。很美的文章,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