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树下随想(散文)

精品 【东篱】树下随想(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86.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76发表时间:2024-06-10 05:49:15
摘要:我相信树有树的语言,读懂一棵树,要比读懂一本书更难,也更有趣。


   崮山前的南溪,两岸杂树投影,溪水戏着杂树的碎影,有趣地流淌着。溪外的田园,垄畦清晰,地埂处也有嘉木葳蕤,一棵树下坐得倦了,便可再选一棵树下坐。每棵树摇着风,都像欢迎着我。
   我突然觉得,我和树木就像是同窗同学,都在聆听大自然的课。
   作家三毛在《来生做一棵树》里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每读,我觉出三毛写这段话之前,是叹息自己没有读懂树,突然幡然醒悟,只能寄托来生。没有三毛这么大的奢望,改变我为人的属性而成为树,但喜欢坐在树下的我,希望跟树一起成为日常的风景,多一些这样的从容时日,不必待来生。
   我不相信“来生说”,当下有树,我就去和树为伴,不求与树站成永恒,悲欢,树木不懂,而我在树下却能生随想。
   绿叶如书页,片片都写着文字。树干如笔,把树的诗根植在大地上。我坐在树下,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溪岸三株玉兰树,卓拔繁茂,把南溪的一湾水遮蔽得成了一处地下洞穴一般,唯听潺潺,不见溪影。我把“东风第一枝”的雅名送给玉兰树,冷落了春梅。在这里,披风先放的是三株树的紫乳黄三色玉兰花。至夏季,玉兰树葱茏蔽日,占偌大的地面为领地,阳光只能从枝叶间投光,画些黑白的抽象派的画。
   喜欢坐在玉兰树下,静听叶子飒飒,鸟儿婉转。走神的时候,居然端详三株树的间距。应该不是很规矩地植树,两株保持合适的距离,一株则依偎在另一株的怀里的样子,但很委屈。或许是同时栽植,但各自的长势不同,那株喜欢依偎的紫色玉兰树,没有窜出来,去争得同一片天空。
   最好的相处就是保持距离,那两棵树,有时被风摇得枝杈相碰,叶子亲吻,风止则恢复常态,各不相扰。有时候我觉得是有意避开我们的眼目,它们是在谈一次树木的恋爱……
   我不知玉兰树是雄雌同株还是雄雌异株,属性并不影响我的随想,更不会制约我的浪漫遐思。
   这是一种情调,我们理解一棵树,往往不是从植物的属性去看,人文的情感,总喜欢在树上找到寄托吧。同一物种,也存在种内的竞争关系,有着自己的势力范畴。对阳光、水分、养料等的占有,从不以蛮力倾斜的姿态掠夺,地下应该也不伸出根须去另一棵树的地盘吸取什么。如果小小的根须越境,也可能是一种问候吧。我这样猜测着。它们保证彼此所需,共同成为风景。想起作家白落梅说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话,在两株树上得到了验证,岂止是给林徽因的赠语,也是给两株树的留言。
   我有过行走原始森林的经历,那些树木,从不挨挨挤挤,独立地保持着自己的状态,它们拿捏着树间距,于是构成了一片森林,成为一道疏密有致的风景。我想到我们人类的“一米线”,是否是从森林的树间距得到了启发,文明精神的获得,人类在一点点学习,于是才拥有了彼此的“晴天”。
   树的姿态,就是从容而不争。也许三毛所说的“永恒”含义就是这样吧?争,才有了一树的“欢”一树的“悲”,总要争出个天地,甚至以打败一树为目的,这是假想。我不否定自然界有着最为残酷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成全共生,也是树木成长告诉我们的生命密码。
   那株紫色的玉兰树并不甘于委屈,它没有利刃,也不能从体内释放出毒素,将身边的树弄死。但它在长到一米半高时,突然斜逸,拉出了与那株树的距离,我看不出人为迹象,应该是树木的自然选择使然。它的天空可以让出,重新获得自己的一片天空。再没有一种解释是合理的。它在争取天空,努力向上,它可以转弯,但不会低头。天空足够大,并非你占有了,我就没有。紫玉兰是委屈的,但又是一个倔强的姿势。这棵树的高度一点也不比那两株树矮,它选择了一段曲折的生长路线,就像我所见的残疾者,但我不能把“残疾”两个字给他们。我想起指路人常说的“拐个弯就到了”的话,明明是九道弯,却谈吐若轻。你能视为一句谎言?人们常说“拐弯处有风景”,却被这株紫色的玉兰树领会得那么透彻。拐个弯,光线就射来,天空就敞亮了,多么生动的哲理,原来就这么简单。
   善意是互相将就的。哪怕一树委屈着,不必抱怨。另一棵树未必感觉到。为什么要表白呢,更不会昭告天下。时间的法官不会听,一切都不会耽搁成长,只是看愿不愿意。另一棵树更不会沾沾自喜,得意自己的处境。或许它更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愿用身躯撑起一片遮蔽风雨的天空。
   我想安慰那棵斜逸的树,那棵树从不听信怜悯,更不落泪,只顾生长。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
  
   二
   仲夏时节,田埂上的几棵杏树,挂满了黄杏,我喜欢坐在树下,举目看见一穗穗的黄,就像一条枝子穿起了一串的甜。其实,我因为疾病是忌讳杏子的甜,但我喜欢这种甜蜜的风景。
   特别奇怪,此时有鸟儿并不惧我在树下,它一定看得见我。在美好面前,很多情况是能够改变的。我相信此时的鸟把我视为体形不同的同类了,在美好的世界,很多东西都可以走到一起的,尽管我们表达美好的行为方式不同,彼此也难以理解,或许,杏和幸同音,我遇到鸟是幸运,鸟遇见我也是幸运。这种逻辑,鸟分辨得清楚?美好的东西从不用语言和逻辑去解释标榜,我们都会发现和认识。吹一声口哨,就像鸟啼叫一声。多么笨拙啊,在美好面前,人选择了抒情,鸟选择了站在枝头,都是最好的表达。
   有趣的是,几棵杏树长出的杏子却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株杏树,杏果的成色和大小也有异。有的青青,很呆萌,就像闪着猫眼的绿,注视着;有的绿中泛黄,耐不住阳光的濡染,一定要把温柔送到我们的眼中。有的如鸡蛋大小,笑得压弯了枝杈;有的则十几个紧紧地抱住一枝,就像很多的小猴子在枝上打着秋千。
   朋友建泽说,一个妈妈生的,脸庞还不一样。这是建泽跟我卖关子。他在这五六年的春天,坚持做一件事。跑遍崮山村,剪下那些结果好的杏枝,嫁接到了这几棵杏树上。我想起了,今年春天我去看玉兰树开花,他在一棵杏树那捣鼓什么,原来是嫁接。
   建泽过了古稀年纪,他说,从小就盯着人家的杏子,偷着摘一兜子,老了去剪人家的杏枝,不过这个时候他懂得怎样回报别人了。他记得哪一枝是谁家的,每年都要摘下几个送人家尝尝,一定要尝出嫁接的味道。他给这几棵杏树一个名字“百家杏”,听说过“百家饭”、“百家衣”,他创造了“百家杏”。他说,老了,干了一件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嫁接“百家杏”。
   是否是一种救赎?建泽曾不止一次说起“偷杏”,他不原谅自己那时不懂事,其实别人都已经忘记了,甚至那些年被“偷杏”的人家主人早就过世了。我想起小时候偷门口邻居七四叔的杏,我曾跟七四叔的儿子说起这事,开了个玩笑说“七四叔的杏总惹我”。这是颠倒逻辑的狡辩。别人早就原谅了我们,建泽却始终没有原谅自己。人性的光辉,不是一直都闪光,有过黯淡的时候,但要懂得怎样点亮自己的人性。
   我称建泽是“嫁接大师”,他喜欢这个称呼,跟我说起嫁接的方法。我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三
   能不能把梨枝嫁接到杏树上?
   我跟他解释,梨花白,“梨花枝上层层雪”,雪花融化在杏枝头,肯定能成活。惊蛰一声雷,梨花便带雨。梨花属于多情物,肯定有着相依相恋的情怀。梨花清新一树白,不与桃李争春艳。杏树生性兼容,用枝头举起几朵梨花,它一定喜欢……
   他说,大户人家的小姐嫁给穷书生的故事影响了我吧?可以一试。每一朵梨花都载着一粒善良的种子,每一根杏枝都有挂果的愿望。只要我们有心,很多东西都是能嫁接移植的。我的那番话,完全是天方夜谭,居然被建泽认可了。他说,梨嫁接苹果枝,梨树为砧木,效果很好。反之也应该可以。
   嫁接的双方,都有一次阵痛。为了诞生一个崭新的风景,它们选择了愈合。愈合伤口,向好而生。这是树木的坚强。有时候我们受到伤害,就像一次破皮嫁接,但喊痛的是人,而不是树木。我关注到杏树嫁接处,已经长了疤疥,愈合了伤口,不顾疤疥,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好了伤疤忘了痛,不一定说的是不记取教训,还有一种淡然面对的生存态度。
   嫁接,是一个生命在砧木上得到涅槃而延续。树木或许并不懂得这样的生命哲理,但它依然输送着水分养料,供给着一个生命体。人与人何尝不是如此,那些不曾相识,或者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也成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嫁接,是树木的一种拥抱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拥抱,应该是一次供暖供热的方式,也是爱的最美形式,传递的不仅仅是一次体温,还有一种爱的语言。
   美好,常常在一个大胆的想法里酝酿。尼采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没有一次大胆的美丽尝试,就不会看到一棵杏树还会结出令人惊目的果实。生活,是不断追求完美和新鲜的过程,当然,不完美是生活的形态,安于这种形态,可能我们永远不能得到一种崭新的生活。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沿着美好的方向,去做一件感到新奇的事情,这也许也是人生的应有之义。
   建泽说,嫁接要等明年的春天三月,还要等三四年的愈合期,我们才看见一棵杏树的精彩。有些东西,我们希望赶快结束,而真正美好的东西就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期待,去观察。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艺术中写道:“房屋的周围若没有树木,便觉得光秃秃的如男女不穿衣服一样。”他从美化的角度,表达美是互相成全的含义。其实,我还觉得,树木常常带给我们最生动的哲学思考,人生感悟。
   当我们还没有得到树木的哲理意义,坐在树下,也是坐在风景里。或者随着树行行走,看看映在溪水里的影子,也能激悦我们内心的情绪。
   我总觉得,树木是妆点大自然的精魄,树木是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的,读懂一棵树,医愚生智吧。
  
   2024年6月1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我”坐在崮山的南溪。溪岸三株玉兰树。两株保持合适距离。风来,枝杈相碰,叶子亲吻。风止,则恢复常态,各不相扰。而另一株,因距离太近,没有窜出去争得同一片天空。而它并不甘于委屈,在它长到一米半高时,突然斜逸,拉出了与那株树的距离,让出天空,重新获得自己的一片天空。它选择了一段曲折的生长路线,让“我”想起指路人常说的“拐个弯就到了”的话,明明是九道弯,却谈吐若轻。仲夏时节,田埂上的几棵杏树,挂满了杏黄,就像枝子穿起一串甜。有趣的是几棵杏树长出的杏子都是不一样的。朋友建泽五六年的春天,坚持做一件事,跑遍崮山村,剪下那些结果好的杏枝嫁接到这几棵杏树上,建泽说小时没少偷人家杏子,老了去剪人家杏枝。不过,现懂回报,记得哪一枝是谁家的,每年都要摘下几个送人家尝尝。建泽不原谅那时不懂事偷杏,现在干起了嫁接“百家杏”。其实,别人早就原谅了。嫁接的双方,都有一次阵痛,为了诞生一个崭新的风景,它们选择愈合伤囗,向好而生。本文作者从玉兰树上看到了高雅、纯净、道义、格局和努力向上的样子。从嫁接的杏树上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和闪光点。文章不仅仅写树,而是时时注重与人联系起来,得到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作品上,作者并没刻意追求宏大主题,但字里行间无一不显示着生命的强劲和灵魂的美丽。文章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有着较高的文学性,给人指导性和启迪性。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10 06:01:09
  描写细腻,语言活泼,画面感极强,看似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但在怀才老师的笔下却显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给人思想与启迪!好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端午安康!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06:48:45
  谢谢湘莉老师的美编,谢谢美评。问候湘莉老师端午节快乐。可能过去一直不是很成熟,觉得坐在树下就是遮日取个阴凉,想法很单纯。可坐久了,看到树木的不同样子,便有了一点思考,于是就写作这个小文。关于陌上杏树的嫁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写写嫁接,很多道理可能都是老生常谈,但对于我,却是那么新奇。读懂树的语言,不容易,我学着读。前天去青州的范公亭公园,在李清照故居前的一段路看到一棵大树斜着从道路中间伸向湖水,那种亲吻的样子,多么像婉约的词。树木在不同的地方,语言是不同的,我觉得。遥握,期待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烟水一袖        2024-06-10 07:19:28
  树木本是平常之物,看树也是司空见惯,老师笔下的树却是能医愚生智。作者写了斜逸的紫玉兰、杏压枝头的杏树、建泽的嫁接树,托物言志,字字在写树,句句写人生。细致如画栩栩如生的描写如同工匠精雕细刻一件艺术品,画龙点睛的议论揭示出含义深刻的人生哲理。作品妙语生花,字字珠玑,是上乘之佳品,有幸拜读,受益非浅。顺祝安好!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07:42:40
  遥祝烟水一袖老师端午节快乐。谢谢你的美评。我常常觉得,人的聪明与愚钝,并非是能不能解开一道X+Y=?的方程式,人生大部分时间是不断调整和丰富着自己的认知过程,我相信树木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比树木高明,属于灵长类,其实,我们的思想有时候不如树木表达的通透。人生如树,能够活出一棵树的样子,可能是很多人的向往。一袖老师给怀才抱器这篇小文那么高的评价,我视为鼓励,也感惶恐。好好做一棵老树,年年还生枝散叶,就觉得时光的好。遥握,问候夏祺,期待一袖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6-10 07:26:34
  嫁接是树木的拥抱方式,这种语言很悲怆又极赋感染力。我们可以拥抱爱情,拥抱生活,甚至拥抱痛苦。树也有情,愿为一人站成永恒。树与春风相拥,与飞鸟相戏。与雨中独舞,忽然在老师文章找到树的灵魂,清晨点赞,祝福老师安康!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07:36:07
  谢谢本真老师的美评。问候端午节好!有时候,我们需要从自然界中汲取生活的感悟和力量,否则我们总是无法跳出人类的思维,陷入惶惑。本真老师说,拥抱爱情,拥抱生活,甚至拥抱痛苦,这也是树木在不断告诉我们的。你的认识很深刻,受益了。树也有情愿为一人站成永恒,这是爱情的真谛,一旦选择,无怨无悔。收到了本真老师的投稿,创作辛苦,你坚持用文学精神砥砺自己,让我敬佩。遥握,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婉清扬兮        2024-06-10 07:51:44
  让我坐在树下,我顶多乘乘凉,然后抬头看看花,看看果实。但是怀才老师就不一样了,他的思维很活跃,有哲学思考有人生感悟。字里行间无一不显示着生命的强劲和灵魂的美丽。学习了!遥祝端午安康!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1:39:22
  婉清老师客气了,谢谢你的美评。你的文章也是对风景有着很特别的感触,读着获益。有时候闲着,就观树而思,有所感悟,成这篇小文。灵魂在沉静的时候,才安顿,也使思维活跃起来。文学是我们的生活一部分,相伴而行,总有美好可待。问候端午节安康,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0 08:21:14
  这个题目多见,写的人很多。但能将老主题写出新意,才考验一个人的写作功夫。看过老师的文,为老师无与伦比的文笔拍案叫绝!尤其第二段和第三段,将杏树的解读、嫁接的含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用朴素形象的语言讲述出来,这味道岂止是吃个杏、吃个梨能代替的!?老师写作,保持高产,又高质,令我感佩不已。精彩美文,大赞!祝端午安康,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1:43:16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这篇散文,是根据我的观察仪式感而写,不是空谈大道理,但生活的哲学不能回避,所以就有感而发了。谢谢韩老师的谬赞,能够从找到一些我们生活的启发,我觉得风景就有了意义。关于嫁接,我想法很多,觉得很多事情在这样的启发下就有了新解,有的东西想不开,谢谢嫁接蛮有意思的。出发去青州之前的文章,最近旅游了,没有新作品,加紧写作中……祝你端午节安康,期待韩老师的大作!
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0 08:25:56
  这篇关于崮山南溪玉兰树与嫁接杏树的散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对玉兰树生长姿态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向上;而嫁接杏树的故事,则温暖地呈现了人性的闪光与回报。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强劲和灵魂的美丽。作者并未刻意追求宏大主题,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成功地引发了读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这篇散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启迪性。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玉兰树一样坚韧向上,像嫁接杏树一样懂得回报与感恩。强烈推荐品读,感受其中的经典与智慧!祝怀才老师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1:45:41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深度解析和美评。我生活的空间,非常平民化,所以,很多文章都是采取平民化的叙述风格,是否表现出宏大主题,倒不是很在意,我觉得,我们生活需要不断用文学思维来思考和表达,所以就喜欢这些小东西了。遥握,问候端午节安康,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万事胜意!
7 楼        文友:战旗如画        2024-06-10 09:25:39
  树木平常,看树常见,然老师笔下之树具医愚生智之力。作者写斜逸紫玉兰、满枝杏树、建泽嫁接树,借物言志写人生,描写细致如画卷、栩栩如生,议论画龙点睛揭示深刻哲理,作品妙语连珠、字字珠玑,乃上乘佳作,拜读受益匪浅,顺祝安好。
战旗009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1:36:36
  谢谢战旗如画老师的美评。刚刚又从崮山前的玉兰树下回来,摘了4枚杏子。就像去看老朋友一样,还有收获。有时候读读一棵树,心情好,也有感慨,精神生活的丰盈,可以抵消日子的平淡。遥握,期待你的古韵佳作。谨祝端午节安康!
8 楼        文友:枫桦        2024-06-10 13:24:44
  由树木想的了人,想到了某些事情的切合,在文章里所表现得非常贴切。树木与人的关系是最好的关系,于树木之中领悟人生,是个高境界。它在那里不动不摇,根植于土地,却有非凡的境界。老师的领悟还是深刻的,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5:11:14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我始终觉得,有时候树木就是人,是有着语言的,我们只是未把树木的语言读懂,所以才并不理解树木。荣枯,黄绿,等变化,它一概经历过,这种轮序,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也是规律,演绎的是生命的特征。那天,我在一棵女贞树下,为为什么死了,不得其解。简单地说,是生病了,树干被虫子蛀蚀了,为什么得病……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生命之问。有一天,对面楼的邻居阿林锯掉了树木,为之安寝,这是不分是否是树木主人的善事。说多了,有些东西我们还是不能理解。遥握,问候夏祺,祝你端午节安康,愿枫桦老师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0 19:37:14
  这篇树下随想,想的够多的了,有极强的画面,极真的情感。从三毛的文章联想、深思,写树的同时写人,用极美的语言写了“百家杏”杏的嫁接,人又何尝不是呢?老师的文让人深思,感悟!好文,祝老师端午安康!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19:51:00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有时候,和树木相处,反而受到感染,所以,坐在树下,就像跟朋友处。遥握,期待红花草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问候端午节安康!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6-10 21:04:33
  树下随想,由树带来的思考,灵动又深刻,一棵普普通通的树,我们从不会去想太多,更写不出这么深的体会。因为怀才老师,树也有了灵性,有了智慧,有了人生的哲理。好文拜读学习了,佩服老师才情,遥握问好老师,端午安康!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0 21:08:46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鼓励。可能是我经常在树下坐,有时候闲静,就想多了,发生了人文思考吧,总觉得树给我了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我就以为树是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的,也在和我们对话。尤其是那棵会拐弯生长的玉兰树,很有意蕴,我便联系到我们的人生,很多相似啊,发了一通感言,希望给我们的人生以参照。欣然老师最近恶补稿子,十分辛苦,悠着点,别太累了。谨祝编创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