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文韵】走进杨家埠年画(散文)
在杨家埠,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我清晰地记得那个早晨,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形成一道道光影交织的图案。我沿着这条绿树成荫的街道漫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古老而神秘的年代。
街道东侧的年画店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每家店铺的门头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装修,透露出浓厚的艺术气息。有的门楣上雕刻着吉祥的图案,有的门两旁挂着大红的灯笼,彰显着生活喜庆。店内的年画更是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店铺里。
我踏入其中一家店铺,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墨香。这种香味仿佛有种魔力,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店内的年画品种繁多,有祈求福祉、驱逐灾祸的吉祥图案;有展现美丽娃娃、传递吉祥欢乐的喜庆场景;有描绘人间情感、男女辛勤劳作的写实画面;还有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的人物肖像,故事场景。每一幅年画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人流连忘返。
老板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深入我心。他告诉我,年画并非仅仅是节日的点缀,它更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瑰宝。年画的制作,是艺术家们想象力的自由翱翔,是智慧的璀璨结晶。通过年画,人们弘扬正义,诠释美德。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世间万物的美好变迁。
在年画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心,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承不息的力量。年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展示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老板的话语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画卷之中,那些年画在我眼前仿佛有了生命,它们跃然纸上,成为我眼中流动的风景。我欣喜地穿梭于古今之间,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穿行在美好的大道上,仿佛与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老板深情的讲述,让我对年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些看似平凡的艺术作品,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们不仅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和追求。
我仔细观察着这些年画,它们不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且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和打磨,让人感受到艺人们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技艺。
更让我着迷的,是年画制作的过程。我亲眼见证了艺人们如何在一块块木板上刻画出精美的图案。他们手持刻刀,在木板上轻轻划过,一道道线条便跃然板上。接着是印刷、上色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艺人们精心制作和耐心等待。最终呈现出的年画作品色彩斑斓、栩栩如生,让人惊叹不已。
在杨家埠,我仿佛看到许多年画艺人。他们不仅技艺精湛,更对年画艺术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他们告诉我,杨家埠的木版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制作艺术。从最初的刻版到最后的印刷、上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艺人们精心制作和反复打磨。这些艺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的年画作品,为杨家埠带来了无尽的荣誉和财富。
其中,我特别敬佩已故的杨洛书老先生。他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杨家埠年画艺术的瑰宝和灵魂。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年画事业,不仅技艺高超,更是一位致力于年画传承和创新的艺术家。他珍藏的1000余块画版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孤版珍品。这些画版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杨家埠年画艺术的瑰宝和传承的见证。
然而,长期的刻板生活也给杨洛书老先生的身体带来了很多伤害。他每天都需要长时间地坐在刻版前,手握刻刀在木板上不停地刻画。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让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痕,但他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即使身体疲惫不堪,他依然坚持创作不辍,为年画艺术奉献着自己的全部。
杨洛书老先生的离世让我感到无比惋惜和悲痛。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和传承者,他的离世意味着杨家埠年画艺术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领军人物。但他的年画艺术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杨家埠的骄傲和自豪。
在杨家埠的街头巷尾,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和人文气息。这里的人们不仅热爱年画艺术,更将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他们在年画上寄托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将年画作为了传递情感和祝福的载体。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感受到了杨家埠这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村落的独特魅力。
除了年画之外,杨家埠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这里有古老的民居建筑、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手工艺品等等。这些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了杨家埠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旅游。
站在杨家埠的街头巷尾,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些精美的年画不仅是杨家埠的文化名片和经济支柱,更是杨家埠人世代传承的骄傲和自豪。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还传递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每一次来到杨家埠,我都会被这些年画所吸引和感动。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对杨家埠这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村落产生了更深的喜爱和敬仰。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