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 】走(小说)

精品 【星月 】走(小说)


作者:璧青 童生,514.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7发表时间:2024-06-13 12:53:49
摘要:塌了的天,她要自己补。

那应该是1958年或1959年的冬天。
   接连下了几天大雪,屋顶上,院子里,操场上,路面上,都分不清边界了。田野里更是白茫茫一片,连田埂的起伏都没有了。这样的大雪之后,即使天气放晴,那轮慢慢爬上来的太阳,也像是一个大号的鸡蛋黄,然后,再变成一个惨白惨白的圆球,没有一丝丝温度。如果感觉里有一点,也应该被横扫来的西北风一并给扫到天边去了。
  
   一
   清晨,天还没亮,嘹亮的起床号就在清冽的空气中突兀地荡起,尖利又高亢。冷凝的风都被惊醒了,它们立刻翻身狂卷起来,比那些从宿舍里匆忙跑出来的学生的动作可快多了。
   这是栾城师范的校园。
   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分别排列在校园的东西两侧,中间才是两排整齐而宽敞教室。再往前去,穿过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门和门两侧的几排杨树,就是简陋的操场。操场上,也早被白雪覆盖的严严实实的,看不出跑道的形状,连一点点缝儿都没有,更别说脚印了。大雪后的第一天跑操,大家只能凭着感觉去跑了。只有几副篮球架子还顽强地矗立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冻僵了似的。
   各班的同学陆续跑过来,在雪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一簇簇的人头晃动着,黑影幢幢的。按照惯例,在体育老师的指挥下,各班先在篮球场整队,然后,中师班在前,初师班在后,绕操场三圈。
   赵小双就跑在中师一班的队伍里,耳听着体育老师一开始的时候还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圈下来,就改成哨子的滴滴滴了。莫不是喉咙也给冻住了?还是让雪沫子给糊住了?随着脚下“咯吱咯吱”一阵乱响,她悄悄地暗笑了一下。跑过篮球架子旁边时,她又在心里嘀咕:也不知道会安排哪个班来清理篮球场上的雪,跑道上的不清理还说得过去,这个面积太大,也用不着,像这样踏在雪上跑步也别有一番滋味,还不用踏出尘土飞扬来。篮球场就不同了,如果任雪融化,那一片泥泞!啧啧!如何上体育课?听说下周还要和幼师那边的校队打比赛呢。
   唉!这每天三个菜饼子的热量怎么够这三大圈儿的消耗?正腹诽着,就瞥见从那个方形的大门里走出来一个人影,像是班主任李老师。跟着队伍跑远开去,赵小双还是看到李老师直冲冲地进了跑道的圈里,眼镜摘下又戴上,眼睛在队伍里辨认着自己班里的学生。
   这一个个喘着粗气而跃动着的影子,实在是让李老师眼花,他只好回身抓住那个体育老师,大声说:
   “王老师,王老师,先别吹了,你帮我把中一班的赵小双给喊出来!”
   立刻,体育老师那洪钟一般的声音就响起来:“赵小双!赵小双!中一班的赵小双!”
   “哎!哎!”赵小双猛然一惊似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斜刺里冲出队伍,直奔李老师这边。这几步倒比她在操场上跑了一圈还费力气,戛然停在李老师面前时,忍不住弯下腰去,手握成拳,在自己的胸前敲打着,来缓解喘不上来的那口气。
   “老……老师!”
   “赵小双,你快跟我来办公室一下!”李老师没等她喘匀,手一指,就往回走。
   赵小双回头看了体育老师一眼,转身紧跟上去,心里有疑惑也没来得及提出来。
   二人急步走回办公区,李老师在前面,一边伸手开门,一边半转着身子,对后面跟上来的赵小双说:
   “你得准备一下,想办法赶回家去看看。”
   赵小双心里一突,刚才跑出来的细汗瞬间凝固,脊背一阵冰凉:“什么?!”
   李老师悄悄吐出一口长气,刚才赶得有点着急了,他要让自己先平静一些,尽量地放缓一点语气,重新组织着语言。
   “嗯,刚才,嗯,有人捎信儿来,你父亲,病了。”
   “刚才?捎信儿?半夜里?!”赵小双感觉脑袋“嗡——”地一声,一阵眩晕,心思却急速转动。“那...那应该是...是昨夜的信儿啊。电报吗?谁拍的电报?为什么昨夜没送到我手里?等等……父亲?父亲他...他怎么了?”
   电光火石之间,一百个问题在她的脑海里闪过,她急得直想跺脚,却问不出来一个字。看着李老师拿出火折子,点亮桌子上的气灯,又轻轻地罩上玻璃罩子。
   她也顾不得等,上前一步抓住李老师的衣袖,张口想问,却连自己也控制不住“哇——”地一声哭出来,抽抽噎噎地还是问:“我爹……我爹他……他怎么了?啊?他怎么了?!”
   李老师转身扶她坐在办公桌边的凳子上,自己也坐回办公桌前,缓声道:“你先别急,听我说。昨天半夜,电报局送来了电报,我们考虑到,大半夜里,你又不能走,还空牵挂一夜,就等一早起来通知你了。”
   说着,他拉开抽屉,取出那封简单的电报。小双急忙接过来,抖抖地展开,抬起袖子擦了一把眼泪,看到那上面除了地址和姓名,只有四个字:父病速归。
   盯着这四个字,她反倒是迅速地让自己冷静下来,又抬袖子擦擦眼睛,对李老师说:“老师,那我,这就请假,准备回去了。”
   李老师站起来,说:
   “你这样,先想想看,怎么走。两县之间没有通车,这个天儿,这个道路,连要转的车也没有了。哎,你们来的时候,是几个同学一起走来的吧?那时还是夏天,可你看,现在……”
   李老师说着,也踌躇起来。
   “不怕,老师,我走回去!”赵小双抬起头来,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语气里,格外冷静。
   “那怎么行?你一个姑娘家!”担心是担心,可是,一说到车,老师仍是一筹莫展,“一百多里路,你一天走不到家,这冰天雪地的……”
   “又不是没走过,我尽量抄近道,走快一点。”赵小双很坚决。
   “走!我先带你去伙房,把今天的伙食领上,要走,也得趁早,能赶在天黑前到就好了。”李老师仿佛是在对赵小双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祈祷。
   不由分说,李老师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低头吹灭了油灯,先她一步跨出门去。
   赵小双立刻跟着,还不忘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院子里的轮廓清晰起来,赵小双顾不得看那树叉上是不是还挂着霜雪,雪地里的脚印是不是零乱,只管跟着老师一路小跑。
   很快,师生二人转过教室的墙角,直奔后面的伙房。
   几盏马灯分别挂在廊柱和墙壁上,大灶里呼呼地燃着木柴,锅里不知是米汤还是菜汤,锅盖还严严实实地盖着。蒸锅的大灶已经熄了火,一笼屉一笼屉的菜饼子刚刚抬下来,一股子玉米面、红薯面和着干菜叶子的味道扑鼻而来。
   李老师走上前去,对那个正在往大箩筐里拾菜饼子的大师傅喊道:
   “呵呵,陈师傅,我们这个学生,家里有急事,要请假,可否把今天的口粮先发给她?”
   那个陈师傅朝这边看过来,手里没停,嘴上应着:“李老师啊?好啊好啊,你在班级名册上帮着勾一下。”他左手指了指旁边的名册,右手抓起三个菜饼子,就要递给赵小双。
   “给!三顿的,三个!”
   赵小双赶忙向前走了两步,正要伸手去接,又听李老师说道:“这样吧,陈师傅,反正她请假也不可能只一天两天,索性,让她多领一天的,把明天的也领了。这要走一天都不一定能到家呢!”
   陈师傅的手在空中顿了一顿,笑笑说:“这个……李老师,她一下子领这么些,怕是其他人的不够了哇!本来,一次领这三个,这一顿就紧张了哦!”
   知道在这艰难的时期,每顿饭都是严格定量的,多余出来的量很小很小。李老师也只好陪笑道:“陈师傅,通融一下。不行,就把我那一份先领给她,明天,我再吃双份的。”
   “我看情况吧,”陈师傅嘴里说着,另一只手又抓了三个菜饼子,有点拿不住了,顺口就问:
   “你怎么拿?”
   “我……我……”赵小双吱吱唔唔,不知怎么接。
   只见陈师傅转眼四下里打量了一圈儿,试了试一只碗,又放下,另找了一块干净的苫布,把那六个菜饼子包了,才递过来。
   李老师打完勾,朗声道:“谢谢陈师傅了!”
   又催着赵小双:“快接着了,谢谢人家师傅!”
   赵小双赶忙躬下身去,小声说道:“谢谢陈师傅!”双手接过那个布包。
   “嗯,拿好了。”陈师傅把包递给她“这是什么急事啊,这么一大早的,就请假?”
   “父亲,病了。”她声音里有点颤抖。
   “哦,哪里的?”
   “无极。”
   “嗬!这路可不近,冰天雪地的,怎么回?”
   陈师傅还嘟囔着,她和李老师已经向他摆摆手,转身出来了。
   天已经全亮,跑操回来的学生们都陆续涌向了教室。
   赵小双的脚下又急又乱,也不等老师,直奔宿舍。李老师急赶几步,对她说:
   “你,决定了?”
   “嗯。”
   “那,你这样,先把今天早晨的那份吃了,趁热乎。然后,再收拾东西。”他们说的快,走得也快“早晨出发时,要穿棉鞋,也要背上一双单鞋。走热了,或是太阳出来后,路上的雪一化,就换一下,自己走起来也轻松一些。天黑后,冷了再换回去,不至于把棉鞋弄湿。”
   赵小双嗯了一声,点点头。
   到宿舍门口,李老师停下脚步:
   “我也该去上课了,你尽快地收拾一下就走吧。越快越好,但愿你天黑时能到家。”
   赵小双听出来,老师的声音里有太多的担忧,还有些许的无可奈何。最后,听着老师轻叹了一声,转身走向教室去了。
   赵小双没有犹豫,她迅速冲进宿舍,打开自己的布包袱,三下五除二地,捡出要带的衣服,还有床下的单鞋,一并打到背包里,揣着那六个菜饼子,走!
   这一年,赵小双十七岁。
  
   二
   一脚踏进那个白茫茫的世界,赵小双的眼睛里,也是一片迷茫。
   天亮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脚下的雪是松散的,踏上去,“咯吱”一声,鞋子就看不见了。分不清哪里是田地哪里是大路,好在平原大地上,没有太多的沟壑,白雪覆盖下的,是过冬的小麦田。深一脚浅一脚,摔倒了,也是倒在雪上面,弄一身雪,爬起来,拍打拍打,再继续走。
   一路向北,向东。
   北风一阵一阵地横扫过来,卷着生硬的雪粒子,在这无遮无拦的大地上肆意地撒欢儿,发出唰啦啦的声响。那雪粒子打在人脸上,生疼。
   有风,便没有雾气,赵小双庆幸着天公的眷顾,用那双戴了自己缝制的棉手套的手,捂了捂像被刀子割破了的脸颊,又把被吹出围巾的头发往里塞了塞,重新系紧一些。嘴里呼出的白气,一团一缕的,似乎给自己的面部也增加了一团温暖,但眼睫毛上却也沾上了一层薄雾,它们迅速凝结,眼睛眨动之间,感觉像是在上下眼皮处沾了浆糊,如果闭眼不睁,就会被粘在一起,再也睁不开了。这样想着,她赶忙掏出手绢,轻轻地从上到下地撸一撸那些看不见的冰碴儿。这样撸了几次,眼皮就开始疼痛,不敢再撸了。只好用手绢摁在眼皮上,等那些冰碴儿融化,被手绢吸收。
   小双把注意力放在脚下,好让自己少摔倒一些,也尽量的不去想那封电报和电报上的那四个字。但是,那四个字却是固执地在她的眼前晃动,让她的眼眶一阵阵发酸,噙在眼里的泪水,热热的,又迅速成冰,粘得眼睛不敢眨动一下。
   父亲的身影在她的脑海中交叠浮现,一幕又一幕。
   母亲去得早,父亲是又当爹又当娘,带着她和大她两岁的姐姐大双。
   那年,她患了病,全身浮肿,最严重的腿脚处皮肤破裂,脓水渗流,药石不济。春耕时节又不等人,父亲只好背上她,赶着老牛去犁田。
   在地头上,父亲在大树下的阴凉里,铺上一块草席,把她安置好,再去耕田。
   日移影动,晌午,父亲赶着老牛回到地头时,她腿脚处的黄水都被晒干了,破裂处,干皮翻卷,露出细嫩的红肉......
   父亲扑过来,一把抱起她,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秋末,六岁的小双和八岁的大双,涉过村东的那条小河,到对岸的田地里摘棉花。早晨,河水清冽,刺骨冰凉。她们先脱掉鞋袜,搀扶着,从没过小腿的河水里淌过去,牙齿打着战,急忙抓起包袱皮擦干腿脚,再穿上鞋袜。
   中午,姐妹俩坐在大树下吃完带来的窝头,没有心思去追赶几乎是停在草地上的蚂蚱和蜻蜓,因为后妈给限了数量,摘不够斤两,回去等着她们的,除了饿饭,还有一顿好揍——后妈裁衣服的尺子是竹木做的,打到手臂上、肩膀上,几下子下去,胳膊就能疼得几天抬不起来。被打时,还不能哭喊,否则,那把尺子就停不下来。
   直到天色暗下来,两姐妹才各拖着一大包棉花,分两趟,涉过那条小河。扛不动,就用一根木棍抬着走,抬不动,就先抬一包,往前走一段,放下,再回去抬另一包。往前走出一段路去,放下,再转回去抬先前那一包。如此往复。
   小小的个子,包都抬不起来,就在地上拖拽着,半拉半挪。
   父亲去给人家做门窗了,常常是天断黑了回家来,才发现两个闺女还没到家,扔下手里的工具,急忙跑出村去迎接她们。黑蒙蒙的村头上,便响着他那洪亮的呼喊声:“大双——!小双——!”
   父亲的木工活儿在十里八乡名头响亮,除了农忙时,都被人家请去做工。那个笑起来眉眼弯弯、笑声响亮的父亲,年轻时,脑后曾留有一条粗壮油亮的长辫子。后来,人们都把头发剃了,他的那条长辫子就编成了他手钜的绞绳,黑亮亮地,一直跟着他,不知道帮人家做了多少桌椅门窗。

共 993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走》,走出了大爱,走出了亲情,走出了父女情深。故事围绕栾城师范学生赵小双,在一个雪后的早上收到班主任李老师转过来其父亲病重的电报开始“走起”。先走出了浓浓的师生情。班主任李老师的小到一双单鞋,大到今后的规划,每一笔都体现了老师的细心,耐心和关心,是小双在回家的路上有了温暖的保障和信心。而后通过小爽对家里每一件事情的回忆,展现了父爱,父亲的勤劳,勇敢,见识和大气。父亲鼓励孩子读书,哪怕在后妈的干预下也不妥协。历经千难万险,在这个白天和黑夜里,小双终于见到了病重的父亲。虽然累的小双的躯体,但是幸福了小双的心灵。一篇浓浓亲情的文章,倾力推荐共享。【编辑:咸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咸菜        2024-06-13 12:56:57
  浓浓的亲情,浓浓的爱,加上老师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父女情深,人间有爱。拜读老师佳作,学习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璧青        2024-06-13 21:35:15
  感谢老师的肯定!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6-13 20:57:18
  亲情,赋予了小双坚强的毅力和无限的勇气,靠“走”诠释了父女深情。一篇饱含亲情的小说,点赞支持!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璧青        2024-06-13 21:35:45
  谢谢碧柳!
3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4-06-14 22:12:40
  爱,是一种力量,能让人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文章感人至深。
最好的是下一个
回复3 楼        文友:璧青        2024-06-14 22:42:32
  感谢小鹿!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6-17 07:55:31
  浓浓亲情,感天动地。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璧青        2024-07-13 09:22:05
  谢谢彩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