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承】人是会变的(散文)

精品 【宁静·承】人是会变的(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50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0发表时间:2024-06-13 14:11:27


   2010年的暑假,阳光如烈火,炽热而耀眼,青山苍翠,高耸而陡峭。每当傍晚时分,晚霞挂在天边,倦鸟飞回巢穴,我总喜欢换上短衣短裤,带上两瓶矿泉水,骑车几公里,到宁静的校园里,约上三五人打篮球。
   那是个偏远的地方,算是大山的尽头,壮劳力外出打工,白发苍苍的老人忙于田间地头,年轻人成了稀有物种,打篮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爱篮球,乐此不疲,不辞劳苦。尽管汗流浃背,脸颊通红,肌肉磕伤碰伤,难免酸痛,我还是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
   偶尔,约不到球友,没有人打球。怎么办?我不改初衷,就一个人抱着篮球在操场上蹦跶,兴致勃勃地唱独角戏。看到有熟悉的同事经过,我发出热情的邀请:“来,打一会,就一会。有伴。”同事朝我微微一笑,摇摇头。我忍不住心里直嘀咕:这人啊,居然不爱篮球,居然不喜欢运动,真想不明白。因为,在我的认知世界里,似乎全天下的人都应该爱篮球,喜欢这项运动。
   开学了,校园的银杏树枝叶茂盛,我对篮球的热爱和执着不减。每天放学后,都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篮球场,与同事、学生、朋友一起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我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每一次的比赛都充满激情与竞争。
   篮球场是我的乐园,是释放青春活力的地方。大家在场上奔跑、跳跃、投篮、传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美感,彼此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与困难,每一次时欢欣鼓舞,失败时更加坚定信念。
   一直以为,篮球会陪我一辈子,不离不弃,不死不休。没承想,时间的河水哗哗流淌,我通过考试,离开宁静的乡村,来到繁华的县城。孩子出生,工作忙碌,时间竟不再充裕,篮球似乎从我的身边消失。
   开始,路过篮球场,内心还是澎湃,忍不住停下车,站在球场旁边,想着站上去,加入战队,三分投篮,三步跨篮,但看看时间,该接孩子了,还有工作没有完成,只好悻悻然,转身离开;后来,再看到打篮球的身影,骑车而过,一刻不停,眼不斜视,已经无动于衷。曾经的球友打电话给我,说来打球,缺人。我看看自己略显雍肿的身材,无奈地回上一句,算了,你们多打会,开心点。
   原来,人是会变的,我从一个不折不扣的篮球痴,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篮球盲。
  
   二
   二十年前,我年轻气盛,有着不服输的个性,这种个性像一座坚固的城墙,支撑着我不甘沉沦的信念,希望借此出人头地,成为人中之龙。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走上写作这条道路。
   作家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个理论对我来说,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看到希望的曙光。
   我坚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用超越常人的毅力,加上无限的拼搏精神,就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于是,我发誓每天至少写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可多不可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
   从此,我每天坐在桌旁,在纸上涂涂抹抹,像拼命三郎一样写作。即使面临困境,即使才思枯竭,我也会坚持完成一篇文章。为了丰富词汇量,我背诵字典和词典;为了增强观察力,我仔细观察一只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为了构思好的创意,我在路上停下来苦思冥想,甚至在骑摩托车时也会陷入沉思,差点发生危险。
   每写完一篇文章,我迫不及待,一秒钟也不愿意等,立刻投稿出去。我像一只刚刚下蛋的母鸡一样,不停地“咯咯”直叫,生怕别人不知道我的成果。
   现实很残酷,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投出来的文章要么石沉大海,要么收到冷冰冰的几个字“暂时不用,谢谢”,中稿的几率为零。从2003年到2005年,整整三年的时间里,我写了将近一千篇,却没有一篇文章被录用。虽然如此,但我借着拼劲,仍然坚持不懈地写着,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背负着沉重的石头不断前行。
   我曾经以为,写作会是我一生的伴侣,陪伴我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如今,我却变得懒惰起来。我不愿意去构思新的创意,不愿意动笔写下文字,更不愿意去修改已经写好的文章。尽管有时思路已经成形,结构已经搭建,临下笔时还是当了逃兵。
   除非是领导布置的任务,否则我根本不去触碰笔尖。同事们找我帮忙时,我也是能推就推。尽管我对各种写作技巧了如指掌,词汇运用得心应手,文字表达流畅自如,但我却一个字也不想写。
   原来,人真的是会变的。我曾经是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狂人,如今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什么原因造成,也许是岁月的流逝,也许是生活的琐事,也许是内心的疲惫,更也许是一个字“懒”。
  
   三
   曾经的我,对于小孩有着无法理解的反感,一见到就想着远离。他们的无理取闹,他们的索取和依赖,让我心烦意乱。餐厅里,孩子们的尖叫声,像针一般刺破我的耳膜;公园里,他们放肆的奔跑和吵闹,打破我寻求的宁静;居民楼里,他们蹦蹦跳跳,似乎在把楼板踩塌,让我只得离家……
   隔壁有个小孩,常在半夜啼哭,声音穿透墙壁,让我辗转难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无法入眠,内心的怒火升腾,真想着冲过去,让他立马住口。一位差不多年纪的玩伴讲,幸好没有小孩,可以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带着拖油瓶,真好。对于他的话,我十分认同。
   生命总是充满意外和惊喜。当一个小小的生命悄然来到这个世界,我的所有坚持和信念开始动摇。他是我的儿子,一半来自于我,一半是个独立的个体。他的第一声啼哭,穿透我内心的坚冰,那双清澈的眼睛,似乎在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开始期待每一次他稚嫩地呼唤“爸爸”,期待每一次他伸出小手要我牵引的动作,期待每一次他躺在我怀中要我“抱抱”的感觉。
   我不再厌弃孩子,变成一个因为儿子的一个小小进步而欣喜若狂的父亲。我懂得那些看似啰嗦的需求背后,隐藏的是对父爱的渴望和依赖;开始理解那些“无理取闹”,只是成长必经的过程。
   每当看到儿子跌倒后,在鼓励下又勇敢地站起来,我心中充满骄傲;每当他面对新事物,表现出好奇和兴奋,我感受到探索世界的美好;每当他站在花朵面前,停下脚步,伸长脖子去闻,我看到孩童心中的纯真。我渐渐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并非我之前所理解的单一和无聊,而是充满无限的可能。
   我开始享受和他一起度过的每一个瞬间,哪怕这意味着要牺牲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一同在公园里追逐,享受着阳光和微风;我们一起翻阅画册,探索着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一同牵着手外出散步,在白云下找寻潜藏起来的“大狮子”……
   我变了,从一个不喜欢小孩的人,变成一个视子如宝的父亲。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无私。
   如今,我感恩每一个与儿子相伴的时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真正的自己,一个更完整、更富有爱心的自己。我知道,这份爱将伴随我一生,无论他长大成人,还是我老去消逝,这份爱都将是我最宝贵的回忆。
   原来,人真的是会变的。我变了,因为我经历了生命中最美好的转变——成为一个父亲,一个真正意义上爱着自己孩子的父亲。
  
   四
   小时候,我的嘴巴总是闲不下来。只要口袋里有钱,我就会忍不住去换成包装鲜艳的零食。那时候的我,对零食有着无尽的渴望,仿佛每一次的品尝都能带来新世界的发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是在小卖部门口驻足,目光在琳琅满目的零食间游走,幻想着各种味道在舌尖的绽放。
   课间休息时,同桌拿出一包新零食,总能引得我垂涎三尺。我会不由自主地凑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包零食,嘴角的口水都要流下来,直到他慷慨地分我一些,我才满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享受难得的美味。
   记得1996年左右,姐姐外出打工,回家时带回一串香蕉,大概十几个吧!看着金黄的表皮,弯月般的外形,闻着诱人的香气,早已忍耐不住,掰下一个撕开皮就开吃,一个接一个,最后一串都被我干完,没给爸妈留一个。之后,还意犹未尽,看着香蕉皮吞咽口水,想着捡起来品尝,要不是姐姐阻止,承诺下次再买些来,我真成为吃香蕉皮的第一人。
   那时的我,似乎永远吃不饱,对零食与水果有着无法抑制的热爱,喜欢零食的香味,喜欢听撕开包装袋时“嚓”的声音,喜欢把零食塞进嘴里,上下牙齿咬合,带来的满足感。每次家里有零食时,父亲总是留给我们,自己却不吃一口,我觉得很是纳闷,人活着不就是一张嘴吗?这世上,居然还有不爱吃零食的人。
   岁月如潮水般流逝,我的口味和欲望也在悄然改变。长大成人后,面对曾经心爱的零食,我竟能淡然处之。超市的零食区不再吸引我的目光,家里囤积的小食常常被我遗忘。朋友们聚会时,他们热情地分享各种新奇的小吃,我只是礼貌性地尝一小口,微笑着拒绝:“你们吃吧,我不太饿。”
   妻子还年轻,不过三十出头,每个周末,总要带着儿女逛一下超市,买上一大袋零食,各种口味都有。回家后,你一包,我一包,坐在沙发上,“咔嚓咔嚓”,像三只小老鼠。他们塞给我一包:“来一点,尝一下吧,很好吃的。”我摇头,直到他们固执地塞到我嘴里,我才迫不得已吃上一点。
   家里的一些水果,有时候妻子想留着给我吃,说吃水果对身体好,有益于身体健康,我点头后数次拿起,又放下,直到腐烂了,散发着一点臭味扔进垃圾桶,真让人觉得惋惜。
   原来,人真的是会变的。我变得远离零食,远离简单的口腹之欲。那些包装鲜艳的零食,那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已经变成一种遥远的回忆!
  
   五
   一直以为的以为,其实只是你的以为。时间是个无形的杀手,岁月是个不讲理的魔术师,可以毁灭一切,可以改变一切。
   我们常常以为永远年轻,皱纹已经悄悄爬上脸庞,岁月的痕迹无法抹去。我们以为父母永远都在,未曾察觉门前老树可能新枝不发,“春天”再也没有来临。我们以为幸福永远陪伴,不曾想到苦难已经站在山冈睥睨,等待着我们的挑战。我们以为子女永远年幼,可能远方已经向他招手,他已迫不及待背起行囊,迈向人生的新阶段。
   没有什么不能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适应。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要学会接受和适应变化。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不能固守着曾经的美好回忆,而是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明白,生活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也要随之而变。
   让我们拥抱变化,迎接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只有适应变化,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所以,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未来,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共 42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极富哲理的散文,读罢让我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河水是流动的,其实人的一生亦如河流,变化、发展、改变。作者从自己的生活落笔,紧紧围绕改变这个主题,娓娓讲述自己若干改变的故事。年轻时,酷爱篮球,却渐渐成为“篮球盲”,视而不见。从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狂人,到如今失去了对写作的热情。(这点,或许只是作者阶段性的改变,因为作者目前写作热情还是高涨的,精彩之文屡屡见诸江山网上。这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又一次改变)从喜欢吃零食,到塞到嘴里才勉强吃点,从不喜欢小孩,到变成一个对孩子亲不够的父亲。诸多的改变,也许有个理由,也许就是无厘头的改变,所以作者的亲历证明人是会改变的。当然,作为老师此文的第一读者,小编也是可以例举自己诸多的改变,可以说对本文主题思想感同身受。改变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大概是不能适应变化,如同河水遇到高山阻隔是可以蛇曲蜿蜒前进的,而不是不要淹没高山。如同作者所言:“只有适应变化,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散文立意高远,通过层层深入,不断深化主题思想,使主题深刻而鲜明。文章布局合理,谋篇有序,撷取生活故事真实而生动,蕴含其间的情感真挚朴实,形象生动地阐释了生活中的道理,令人回味。美文共赏,力荐文友阅读,一起思考自己改变了哪些?又该如何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3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3 14:13:49
  一篇极富哲理的散文,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以自身亲历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清一个道理,令人回味。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6-13 14:15:26
  人是会变的,希望我们在变化中,适应生活,愉悦生活。感谢单培文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乡笛        2024-06-13 20:53:50
  此文立意深,结构巧,感情实,形象生动描写了生活中的人生哲理,令人回味,引人入胜。文章耐品耐读,读而受益。
4 楼        文友:永远的汤面        2024-07-02 21:56:18
  真情实感是内功,结构文笔技巧是外功,先有内功,再练外功,作者老师可见一般,有此功力,实属不易,已学习拜读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