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承】技巧遇到力量时(随笔)
经商的技巧被世人称之为套路。若经商没有套路,是很难挣到钱的。这是许多人的看法。于是,套路就成了经商的法宝,被商人们当成金子去崇拜,似乎有了经商的套路就无所不能。但是,经商套路也有被限制之时。
我退休后,发现不一个实体店,其销售商品的价格特别便宜。我常到那里去买菜、去买生活用品,并渐渐发现了这个实体店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网络销售迅猛兴起,导致了实体店的销售式微。一些实体店甚至因资金不足、服务态度不好或销售技巧不佳等劣势,而倒闭、关门。可是,这个实体店,却一反常态、异军突起,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这个商店内,销售人员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有时间清闲。装菜的,手总是不停歇地工作;收银员,总是紧张地为顾客结算;监管者,则分散于店内店外,眼睛四处打量着购物者的举动。而购买者总是排着长队取菜、交钱,遇到紧俏商品时,购买者排的队就更长,以致排到了店外的马路上。每到此时,就会有几个店员来到店外维持销售秩序,交警部门也会派三四个交警来协助。
这是一家以“炒货”为名头的私人实体店。但是,销售的商品却远不止炒货,有蔬菜瓜果、饮料、食品、各种食品加工机器,还有玩具、烟酒等生活用品。炒货是起初经营的商品,其名称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这个商店的销售价格不是一般的便宜,甚至低到了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比如,冰糖麒麟西瓜,这几天的零售价只有七角五分钱一斤,而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却在一元钱以上。再比如,一些快到保持期的饮料,价格特别低,低到了几毛钱一瓶,让顾客们都惊到了掉下巴的地步。
这个商店的销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微信群宣传,而且力度强劲,能把商品信息及时传递给顾客。该实体店建有很多微信群,具体有多少个,我并不知道。我加入其中一个群,是第五十九群,群成员有近三百人。一有什么商品要销售,就显示在群里,而且销售的宣传语很接地气,却无任何夸大其词。如:比红牛(饮料)还厉害,虎泵,战泵,无糖能量更健康,6月7日下午现货到店。出差,出行,旅游,司机朋友必备。原售价59.9元/件/12瓶,日期到7月份,现特价优惠9.9元/件/12瓶,有6瓶一件的小包装,9.9元/两件。此宣传语抓住了大众的需求特点,而且销售价格低得惊人。由于这样做微信广告,让商品的低价特点及时传出,进而成就了其成功的经销。
其实,这个商店的营业员也并非十全十美,有的态度还让顾客不那么舒服。一次,我到此店购买果冻橙,有个顾客违反服务规则,装货员便大声呵斥,你若自己挑选大果装,就翻倍价格卖给你,你继续挑吧!那位顾客听得刺耳,很不满意,却也只能无奈地停了手。这样戏谑地讽刺,却能让这位顾客不反抗,究竟是为啥?是便宜的价格利益拿住了这位顾客,是大幅的让利让这位装货员变得霸气十足。
商人的行为是为了赚钱,也就是通过贱买贵卖来赢取利润。很多商人都致力于销售技巧的不断提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商人中再普通不过的经销手段。近年来,商人们把这段“王婆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又延续和发明了有奖销售、打折销售、连锁店销售等手段,宣传广告遍及网络和街头,各种销售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可炒货实体店却并不注重这些商业技巧,而是狠心去让利,薄利多销。结果赢得了顾客的大力支持,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出类拔萃,即便在大雪纷飞、大雨滂沱之时,也有顾客到店购物。其销售技巧尽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让自己的商店门庭若市。
相邻的商店见此情景,无不眼馋模仿,但在销售上始终不能狠心让利。尽管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运用了五花八门的销售手段,强化了各种商品宣传语,却无济于事,只好自愧不如,眼巴巴地看着顾客进了炒货店。它们为何这样苦心经营自己的商店,却以失败而告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商品销售价压不下来。它们凭借着五花八门的销售技巧,却不愿狠心让利给顾客。其实只是商人一方主观地使劲,并未去激发出顾客购买之力,形不成销售的合力。有的商店甚至因此生发出强烈的嫉妒心,埋怨炒货店是害群之马。
炒货店的销售“秘诀”归根结底就是一条,那就是走了群众路线,激发了顾客的购买力,形成了销售上的合力,这种力量来自广大顾客的购买需求,是炒货店敢于让利的勇气所致,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其销售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这个绝对优势的力量面前,销售中的技巧就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力量对事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体现于炒货店,也曾出现于中国的历史上。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借助了各种爱国力量、社会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合力。尽管日军有先进的军事设备,有过硬战斗力的军队,但在抗日合力面前,只能认输,我军的“小米加步枪”条件,照样能战胜武装精良的日军,让其举起了投降白旗。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也是如此注重统一战线合力,即便国民党反动派有绝对的军事优势,有先进的军事装备,有善于运用战斗技巧的军队悍将,但在我军强大正义的合力面前,均难以施展其优势,被赶出了大陆。
这种力量的决定性作用还体现于很多文艺作品的镜头和台词中,记得我看过一个电影,名字记不清了,其中有个镜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让一位儿童团成员掰一支筷子,儿童很轻松就掰断了。领导又让儿童掰一束筷子,儿童费了很大的劲,试了很多角度和方法,却怎么也掰不断。这位军事领导笑着语重心长地对儿童说,这就叫力量,只有团结起来群策群力,才能赢得胜利。
看来,力量的决定性作用不仅适合于战争,也适合于经商。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道理,是一种群众路线的体现,力量的决定性作用适合于各种各样的事物。
当今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再多的技巧都是徒劳。这句话极具哲理性,更有现实杀伤力,它捅到了一些商人的软肋,也捅痛了这些商人的心。我们应记取这个教训,学习弘扬炒货实体店的经验,在生产和生活中,把力量的积聚作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首选,决不能撇开力量空谈技巧,决不能对这种合力有丝毫的忽视。否则在做事时就会碰壁撞墙,甚至惨不忍睹。
2024年6月13日
力量雄浑气势昂,狂澜可挽自威扬。
纵然技巧称精妙,难抵雄力压众芳。
力可开山凭勇毅,技能破局赖思量。
但观世事情形变,力大之时技似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