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蜀道上的明珠(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蜀道上的明珠(散文)


作者:五十玫瑰 举人,580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1发表时间:2024-06-18 17:13:11

从剑门关出来,驱车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翠云廊。一下车,轰的一下,我就陷入了热浪中。
   是仲秋,秋阳却热情似火,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头上直冒汗,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广元比西安热得多了。
   走进翠云廊景区,满眼都是绿色,路边一树一树的红豆,在蓝天下摇曳着,散发着耀眼的光。我兴奋不已,举起手机就拍,边拍边诵读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天发枝,秋天结果,当下正是红豆收获的季节。
   绿树与红豆,红的妖艳,绿的葱茏,相互印衬,煞是好看,“翠云廊”三个字,又那么雅致,那么有情调,充满了诗情与画意。美丽的翠云廊,怎么可能是剑门关的一部分?剑门关险峻威武,古蜀道陡峭凶险,李白曾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汉中石门栈道如此,剑门关蜀道也如此,而翠云廊却是如此的优美,如此的优雅。
   拍够了红豆,收起手机,我踏着木道向前走。走过郁郁葱葱的树木,走过汉德驿,又走过张飞的雕像,踏上了古蜀道——金牛古道,这才真正地走进了翠云廊。
   道路两边古柏参天,氤氲着树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古柏遮天蔽日,我像走进了遮阳棚里,霎时,一股清凉漫过了全身,古柏挡住了火热的太阳,让人凉爽舒适。
   抬头仰望,一棵棵古柏,像一个个垂暮的老人,胡须飘逸,老枝遒劲,却挺立着苍劲的身姿,扑簌扑簌着枝叶仿佛在说,别小看老夫了,老夫还能为你们挡风雨呢。
   从简介上得知,翠云廊在古代叫剑州路柏,老百姓称为“皇柏”,也有称“张飞柏”的。如此,翠云廊的确是金牛古道的一段,是最精彩的一段。最早的植树,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皇柏以翠云廊为中心,西到梓潼,北到昭化,南到阆中,在这三条路的两边,全部种植的是柏树,三百里路,有十万棵柏树,蔚为壮观。
   植树要追溯到秦朝。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显示皇威,决定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通往四处的驰道,把全国连接起来。在驰道两边载上柏树,这样即可保护道路,还能作为路标、计里程,也可起到遮阴的作用,老百姓称其为皇柏,把驰道称为皇柏大道。
   我踏着石板古道,边走边看,两边尽是些高大的古柏,树冠庞大,树身粗壮,两人伸开手臂都难以抱拢。树坑都用砖头砌了,防止泥土流逝,露出树根,即使这样,有的古柏也露出了树根。
   这些古柏弯腰驼背,像耄耋的老人,颤巍巍地站也站不稳;有的古柏,用木棍顶着树干,防止其倒下;有的古柏,用绳索拉着斜枝,防止其断裂;还有的古柏,又是顶树干,又是拉斜枝的,依然挺立在苍穹下。这些古柏胸径大都在两米以上,是秦朝种植的,树龄都在两千年以上了。
   古柏虽老态龙钟,却依然枝繁叶茂,像苍翠的云霞,在苍穹下漂浮着。忽然,我读懂了翠云廊三个字,这个名字太贴切了。
   翠云廊来源于清朝,在剑州知州乔钵的诗中:“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作为剑州的父母官,乔钵最熟悉翠云廊,也最了解翠云廊。所以,他在诗中形象地描绘出了翠云廊的美,翠云廊的壮观。比喻苍翠的古柏像云朵,蜿蜒的驿道像长廊,古柏遮天蔽日,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感到凉爽。想象力极为丰富。三百里路十万树,犹如苍龙蜿蜒,是何等的壮观,又是何等的震撼人心啊。
   然而,创造这美景的李壁,功不可没。李壁,就是乔钵诗中的李白夫。当年,李壁到剑州上任时,战争刚刚平息,城池一片破败,百姓涂炭,他做了许多有利百姓的实事,又倡导整修三百里官道,补种柏树,颁布不许采伐的禁令。为此,李壁深受后人敬仰,为他树碑立传,建祠堂纪念。
   向前走不远,一棵裸露树根的古柏映入了眼帘,旁边石头上写着:张飞柏。这难道是张飞种得树吗?简介揭开我的疑问,这是张飞在阆中任太守时种下的,当然不是他亲手所种。
   那时候,剑阁是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是军事要道,驿道中的重中之重,守住这段驿道,也就守住了中原入川的门户。那么,就要加强驿道管理,保护驿道。这时候,离秦朝植树已过去了二百多年,血雨腥风的洗礼,有的柏树死去了,有的柏树断裂了,有的柏树生病了。所以,张飞责令战士、当地百姓又种了些柏树,也算是补种吧。这样一来,驿道两边树木就密集了,也更加郁郁葱葱了。凡是古柏胸径在一米八以上的,都是张飞柏。
   张飞植树后,翠云廊又经过了五次植树。东晋时期,剑阁这个道教发源地,引发大家种植了许多“风脉”树,有尚书郎郭璞写的《种松记》为证,还刻了石碑。由于年代太久,风雨腐蚀,到了宋代,苏东坡还重书了碑文,碑刻流传至今。凡是胸径在一米七左右的古柏,就是东晋所种。
   接下来,北周,北宋,唐朝,明朝,都以各种理由,对剑阁蜀道补种了柏树,最终使驿道两边柏树达到了十万棵,十分壮观,让人震撼,让人叹为观止,引得清人乔钵写出了《翠云廊》。
   有记录的大型植树七次,无记录的也不少,历代官府都重视翠云廊的植树。各朝各代都严令砍伐,责令补种,对树木保护,设立专项资金专人管理树木。皇帝继位都要去拜谒柏树,为自己、为朝廷,也为国家带来好运。百姓也维护翠云廊的柏树,积极植树,保护树木,不去砍伐,也制止别人去砍伐。在他们看来,保护古柏,是一种美德,是在造福子孙后代。他们相信,柏树是有灵性的,你呵护它、善待它,它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如果你破坏它、砍伐它,你就一定会走霉运。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在修路时,破坏了翠云廊一些古柏,老百姓深恶痛绝,向政府告状,要求惩罚破坏者。蒋介石得知后,责令在古柏上挂牌,牌子上写着:破坏古柏者一律枪毙!老蒋也知孰轻孰重,他才不愿做历史的罪人,更怕遭遇祸端。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也非常重视翠云廊古柏的保护,派人清理、登记、编号,然后挂上牌子,还要防病虫害,以及枯萎的柏树进行加固,并精心去呵护。
   有历代官府的保护,有当今政府的重视,这些千百年的古柏,才能挺立于此,才能为我们遮风挡雨,守护着我们的安危。
   走过张飞柏,见许多人围着一棵树,我也上前去看。这棵古柏的头顶,分出两根粗壮的枝桠,像一对鸳鸯在交颈而眠,因而叫鸳鸯树,传说是一对鸳鸯的转世。树前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是为爱情而来的。
   走过鸳鸯树,还看到了许多著名的古柏,什么罗汉树、观音树、姊妹树、白象吞石、帅大柏、状元柏、寿星树、阿斗柏、石牛树、望乡柏、仙女树等。这些根据树木形状,历史传说,衍生出的名字,形象逼真,带着美好的寓意与愿望。
   走过了阿斗柏、夫妻柏等,我不再去关注两边的古柏,而是静静地漫步在古道上,感受着那份静谧,那份美好。两千年,对人类来说,是漫长的,当年栽树的人,早已作古,而树还在。我认为,树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让后人来铭记他们的。
   可当今社会,人总喜欢为物欲而活着,这无可厚非,人毕竟要生存,要有物质作为基础。但不能过度迷恋于物质,迷恋那些身外之物,那样会迷失方向的,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人生苦短,我们要快乐地活着。
   有的人,在生命的几十年中,拼命地赚钱,有的人在拼命的建功立业,大有人为财死之嫌。忙其一生,赚的盆满钵满,拼的名声赫赫,又能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赤裸裸地走,名声也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逝去,还不如种棵树,美化了环境,也能为后人遮风挡雨,为他们留个念想。
   走着想着,想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夕阳从树梢滑到了山下,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我们陷入了昏暗中。一阵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阴森森的感觉。
   我们一直向前走,可能错过了出口,四处林海茫茫,找不到出口,游人也走光了,也许我们走到了景区外围。我有点慌乱,想起了额济纳的黑树林,天色黑下来,一个游人迷路,冻死在了树林里。想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颤抖着声音说,如果走不出去,今晚就麻烦了。我先生说,咱们有四个人,怕什么?向着有光亮的地方走,总能走出去的。
   哪有光亮?只有黑漆漆的一片,看不清路,怎么去找出口呢?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向前。走了十多分钟,看到了一束光,还听到了说话声。这是另一个出口。这时,天已经黑透了,我们也从古柏中走了出来。
   过后我想,恐惧是多余的,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古柏已不是一般的树了,是神奇之树,是灵魂之树,在黑夜来临之前,在冥冥之中,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翠云廊,是古老的行道树,经过历代官府与民众的精心呵护,千百年来,变成了珍贵的艺术品,历史珍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
   翠云廊,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共 34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自古以来,美景都在绝处。“蜀道上的明珠”即是绝处的风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属于剑门关一部分的翠云廊上屹立着的古柏,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热浪中走进古柏森森的翠云廊,欣赏千年古柏的同时,也为读者简介了这些古柏的由来,及为翠云廊的古柏所付出心血的植树者们。剑州柏又名皇柏、张飞柏,作者追根溯源,从秦朝的统治者始皇帝开始,李壁、张飞等,经历了东晋、北周、北宋、唐朝、明朝、上世纪三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到现代,经历代官府及现代人的维护及补种修缮,柏森森的翠云廊才会呈现在游人的视野,才会留下如罗汉树、观音树、姊妹树、白象吞石、帅大柏、状元柏、寿星树、阿斗柏、石牛树、望乡柏、仙女树等形态不一的千年遗产。作者说,这是“千百年来,变成了珍贵的艺术品,历史珍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一篇用心之作,行万里路伴万卷书,才能深思历史的厚重,作者巧用之,用心写之,佳作也!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1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06-18 17:22:26
  欣赏一处风景,深挖此处风景所留下的历史遗迹,及创造此处遗迹的建设者们,姐姐有心之人也!
   蜀道,是听雪神往了好久的远方,读姐姐此文,又勾起了想去一游的冲动,计划中。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6-19 21:12:38
  感谢听雪的精美编按,问好,祝福夏日安康!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6-21 07:44:4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7-05 18:21:41
  感谢雪,感谢流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