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渼陂古村寻迹记(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渼陂古村寻迹记(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7发表时间:2024-06-19 05:26:52
摘要:吉安青原区渼陂古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古宅错落有致,青石小道蜿蜒曲折,处处透露出古朴典雅的气息。漫步古村,回到了那个静谧而美好的年代。渼陂古村,是品味历史、感受乡愁的绝佳去处。

【江山·根与魂】【东篱】渼陂古村寻迹记(散文)
   渼陂古村,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小村庄,它就是一部厚重的古书,翻开每一页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故事。漫步在村中,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和文物遗址,它们默默诉说着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作为国家4A级景区,渼陂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得到了高度重视。许多古建筑和文物遗址得以修复和保护,使得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体验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洗礼。正因如此,渼陂古村被誉为“江南古村博物馆”,成为无数游客心中向往的文化圣地。
   这里,牌坊林立,每一座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两座贞节坊。它们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凄美的故事。一个叫菊的女人,在丈夫早逝后,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对母女,女儿的未婚夫也早早离世。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终身未嫁,直至老死家中。
   为了褒奖这对母女的贞节,时人特设大小贞节坊两座。如今,我们只能看到女儿的那座贞节坊,它静静地屹立在村中,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由于女儿未嫁而寡,牌坊的明次间(注:明间,即外间。一般比里间大而敞亮。其左、右侧的称次间。)均以砖墙填实,不开门户,只在明间现出拱门的形状。坊顶刻着“冰清玉洁”四个大字,这是对母女二人高尚品德的赞誉。
   站在贞节坊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旧社会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桎梏是何等惨烈,它们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女性的身心。然而,这对母女却用她们的坚韧和执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贞节。贞节,也包含这对命运的不屈服,如果停留在不再嫁上,意义就浅显了,留给我们的思想内涵也不足了。
   渼陂村的牌坊,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它们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美好的品质和精神都将永载史册,成为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
  
   二
   进入渼陂古村牌坊可以看到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是梁氏宗祠——永慕堂。另有万寿宫、文昌阁、书院、阁楼等。永慕堂的正门上方,高悬着“翰林第”的匾额,匾额上的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一股书香之气。据说,这块匾额是清代一位翰林所书,代表了梁氏家族在科举考试中的卓越成就。
   永慕堂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古代赣派建筑的精髓。大门两侧的红石柱子,巍然屹立,上方的飞檐牌楼层层叠叠,勾勒出优美的弧线。红石柱子上雕刻着龙凤图腾,象征着吉祥与尊贵,细腻的雕工令人叹为观止。
   步入祠堂内部,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厅堂。厅堂内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精美绝伦,细致入微,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墙壁上的照壁、天花板上的藻井,无一不透露出古代建筑的繁复与精致。尤其是藻井的设计,既有实用的通风功能,也具有美观的装饰效果,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永慕堂不仅是梁氏宗族祭祖的场所,也是族人聚会、议事的重要场地。这里曾经见证了无数次家族的兴衰荣辱,也记录了梁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篇章。如今,这座古老的祠堂静静伫立在渼陂古村,成为后人瞻仰、追忆历史的精神家园。在中国,一个个家族组成了村庄,一个个村庄构成了行政单位,一个个城市,汇成一个大中国。每个家族都是中华民族血脉上的细胞,这些细胞不死,这些细胞活跃,就可以支撑一个健康的躯体。
  
   三
   翰林第旁,有一株连理樟,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传说的神秘。这树,也被乡人称作“夫妻村”,屹立于此处已有六百载,它在诉说着古村一段段未完的故事。
   昔日,两樟并肩,绿叶遮天。然而上世纪初,它们却相继步入暮年,枝叶凋零,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幸的降临。然而,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些奇迹般的转折。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国民党将领张辉瓒成了人民的罪人,被捕获于永丰县,并在东固遭受了正义的制裁。他的头颅,竟被悬于樟树的枝头。自此,那株曾近枯死的樟树竟奇迹般地复苏,绿叶重新茂盛,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有人说,在张辉瓒的故乡湖南,他的墓穴里只有身躯而无头颅,这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株樟树的复苏。莫非,真的是他的头颅赋予了樟树新的生命?这样的传说,在乡间流传甚广,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而那户因挖树根而遭遇不幸的人家,更是让人们对这连理樟充满了敬畏。七任妻子,无一育有子嗣,最后竟落得个无后的下场。这难道是对他们破坏自然和谐的惩罚?我并不相信因果报应之说,但如果是作恶之人,一定不会逃脱历史的惩罚。有些东西属于巧合,但巧合中的因素,也不能不让我们揣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连理樟依旧屹立不倒,而那二十八口水塘也依旧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们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也承载了乡人们的记忆与情感。在这翰林第旁,连理樟与水塘共同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自然、历史与传说的故事。
  
   四
   沿着渼陂古村的古街漫步,感觉踏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脚下的青石板路面,被岁月磨砺得光滑如镜,每一块石板都像是一页书,记录着无数个日夜的变迁和村民的故事。古街全长约900余米,现存600余米,两旁的店铺静静伫立,透着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
   古街上的小店虽少,但却宁静悠然,与世无争。走进一家卖茶的小店,店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品尝当地的红茶。茶香四溢,沁人心脾,将人带回了那个茶马古道上,商贾云集的繁华年代。
   在渼陂这条古街上,曾经拍摄过多部著名的影视剧。最为人熟知的要数《闪闪红星》了。潘冬子翻米牌的情景就发生在这里。街道的转角处,依然保留着那块米牌,虽然岁月已让它斑驳,但它见证了这条古街的许多重要时刻。游客们常常在这里驻足拍照,都在追寻那段红色记忆。
   不仅如此,《决裂》《山重水复》《井冈山》等多部影视作品也曾在这条古街取景。这些电影的拍摄,不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渼陂古村,也让这条古街的历史文化更加厚重。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这条古街的独特风貌,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阳光透过树荫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村民们在街边闲聊,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
   渼陂古村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还因其独特的风貌和浓厚的历史氛围,成为众多影视剧的理想取景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处处散发着一种古韵悠长的魅力,使得它成为影视拍摄者们心中的“天然摄影棚”。
   每一部在渼陂古村拍摄的影视剧,都是对这个古村历史和文化的再一次传播和弘扬。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更多的人了解了渼陂古村,爱上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五
   渼陂古村不仅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更因其深厚的红色历史背景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村内保存着许多重要的红色遗址,这些遗址不仅是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四军军部旧址是渼陂古村著名的红色遗迹之一。这里曾是红四军的重要指挥中心,见证了不少重要的军事决策。走进这座旧址,你能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豪情壮志。墙上斑驳的弹痕,依稀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二七会议旧址同样是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地。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和策略做出了关键性的调整。旧址内保存着会议时使用的桌椅、文件和照片,参观者可以通过这些历史实物,重温当年那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历程。
   九打吉安,工人群众齐心抗暴,罢工声震天。渼陂的万寿宫在烟火中倒塌,敌军惊惶失措。红一方面军挥师破城,吉安城重见光明。十万民众欢聚一堂,庆祝吉安暴动之胜。历史铭记这一刻,工人之勇,红军之威,共谱革命新篇章。
   此外,村内还保存着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这些旧居如同一座座无声的历史博物馆,记录着那些为革命事业付出一切的英雄事迹。每一件陈设、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他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
   渼陂古村的红色遗址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珍贵保存,更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通过实地探访,他们不仅能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还能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使得渼陂古村成为了一座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六
   在渼陂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孕育出四位共和国的将军,他们是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这四位将军,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开国中将梁兴初家族显赫,祖孙三代同村同姓同族,却不同辈。梁仁芥为爷爷辈,地位尊崇;梁兴初为中坚力量,功勋卓著;梁必业则为孙辈,后起之秀。三人年龄相仿,共同谱写了家族传奇。在农村,这样的家族故事传颂不衰,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梁兴初将军,生于1912年,逝世于1985年,是一位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拥有中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军长,被赞誉他为万岁军。他的一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多个重要历史阶段。在抗日战争中,他担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官,为抵御外敌入侵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职务,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奉献,曾任多个军区司令员,并荣获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永载史册。
   梁必业,1916年出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不仅是军事科学院原政治委员,还是中央军委列席常委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梁必业将军在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为人民军队的建设及军事科研的繁荣做出了突出成就。他曾在第三届全国人大担任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荣获中将军衔,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他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彰显了他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不朽贡献。
   梁仁芥,生于1912年,他的革命生涯波澜壮阔。1930年,他毅然投身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革命的烽火岁月中,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从宣传队分队长到省军区政治委员,展现出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全国解放后,他积极参与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更是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梁仁芥同志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的生动写照。1991年11月8日,他在西安因病逝世,享年79岁。他的逝去,是党和人民的一大损失,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将永载史册。
   梁必骎,1939年出生于文陂乡渼陂古村,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杰出研究员,1999年荣获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尽管未统领过千军万马,但他在军事领域的贡献同样卓越。自幼聪慧,梁必骎早年便展现出非凡的学术才能,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顺利考入西安航空学院。毕业后,他选择投身军队,深耕军事研究,成为军事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造诣深厚,为我国的军事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梁必骎将军的故事,是智慧与奉献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这四位将军,虽然性格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赤诚之心。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铭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渼陂古村,这个看似普通的村落,却因为诞生了这四位将军而显得不同凡响。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渼陂古村,是一处有着灵魂的村庄,这里从不缺少故事,故事不断推陈出新,村庄的灵魂异常活跃,代表了村庄的人性力量的强大。
   渼陂古村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古村落,更是一部鲜活的革命史书。那些红色遗址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场景。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遗址,都在诉说着那段光辉岁月,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观一村庄,眼界可能是局限的,但打开中国的每一部村庄史,我发现,无论村庄的历史厚度是多少,但都会在新中国的怀抱,不断上色,上着一抹鲜亮的美丽颜色,一定会慢慢注入一个个生动的灵魂,在有灵魂的村庄里活着,这才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2024年6月19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502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近期善斋老师的游记佳作,呈现井喷之状,令人目不暇接!他以一支灵动之笔,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绝佳的人文景观,展示着一道道久远的古韵和芳华。此篇作品亦不例外,以《渼陂寻迹记》为题的一篇游记,记录了作者寻访江南一个千年古村,而得到许多不同审美意趣和心理感受的过程。寻迹,是一种对古代景观的。溯源和开掘,让我们通过一座座历史遗迹,体味一种丰富的韵味和内涵。这也是从作者的许多同类作品中体现出的主旨。毫无疑问,作者笔下的这个古老村落,是一部厚厚的古书。每页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故事。不管是引人瞩目的两座贞洁牌坊,还是体现赣派风格的永慕堂,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佐证。而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近代的革命风暴在此流下的深深的印迹——古村里那株神秘的连樟树下的前世今生,使人感叹。而古街成为影视剧的外景,却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连接。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的足迹,让我们今天深深的回味和缅怀,古村走出的4位将军,让人们看到了古村所具有的极强盛的生命力……作者擅将古韵,注入新的内涵,把历史与现实进行巧妙的连接,在娓娓的叙述中,不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也注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好文,力荐赏读。遥致问候,创作辛苦。【东篱编辑·郑德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6-19 05:34:25
  一座千年古村,被作者善哉老师以灵动之笔,描摹得古韵厚重悠长,现实风景依旧。不仅有着令人唏嘘的历史悲凉,也跳动着现代洪流的铿锵脚步,值得一读的游记佳作!力荐赏读之。祝快乐,夏祺。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07:42:38
  谢谢郑老师的精心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你的编按写的很精彩,让我的拙作锦上添花!渼陂古村红色资源丰富,写起来顺手点,祝你一切顺利!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6-19 07:08:26
  梁兴初将军的英名传遍世界,抗美援朝的卓越功勋,至今都把传颂。三十八军的威名至今不倒,“万岁军”的美名让人津津乐道。想不到的是,将军与古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不能不万分敬仰。红色之旅,是非常值得的!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07:44:07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评论和高度解读,说得对,梁兴初作为38军军长,为抗美援朝作出了卓越贡献!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6-19 08:10:15
  说实在话,渼陂这两个字,我查了字典才确认怎么读,也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一个村子,出了四位将军,足可以说明其人杰地灵。老师的文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底蕴丰厚、山水优美的古村画卷,读之品之,收获颇丰。拜读学习,顺祝安好,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08:12:14
  谢谢韩格老师的精彩评论和夸奖,作为吉安人必须把这么好的红色资源用文字记录下来!祝你一切顺利!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6-19 08:11:32
  渼陂,一座千年古村落,古韵悠悠内涵丰盈。走进古历史的小村庄,如同翻一本厚厚的古书,每一页都有说不尽的故事,看不完古迹,令人感慨。尤其惊呆革命史,从古村走出的四位将军,令人起敬。文章铺陈有序,文学功底深厚。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08:13:09
  谢谢吴老师抽空为我的拙作点评,谢谢你的美赞!祝你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6-19 10:44:06
  一个村庄,能够有这么厚重的历史,不多见。去村庄寻迹,寻找历史的痕迹,寻找村庄的红色过去,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梁氏将军,在中国红色历史上的闪光的存在。作者是追溯历史之旅,也是再走红色路的一次经历,作品非常厚重,打开就如一部史书,文字精准,表达深刻,对于写村庄史,有着很好的启发。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11:33:43
  感谢您的精彩评论,让我深感荣幸。您对这部作品的认可,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这部作品的创作,既是我对村庄厚重历史的追溯,也是我对红色岁月的深情缅怀。梁氏将军的闪光存在,不仅照亮了村庄的过去,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您提到这部作品如一部史书,文字精准,表达深刻,这正是我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我尽力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注入对村庄的深情厚意。再次感谢您的怀才抱器拜读,您的肯定是我前进的动力。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启发更多人关注村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感谢怀才老师的精心润色,祝怀才老师身体健康!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6-19 13:38:15
  渼陂古村,历史悠久,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圣地,从一个村庄走出四位共和国将军,非常鲜见。滴善斋老师以优美细腻的文笔,饱含着深情的笔墨,带给我们如此厚重的美文佳作,令人赞叹!贞洁牌坊令人感叹唏嘘,永慕堂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遗迹也是时代的缩影,双樟树的故事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四位将军更是为这个古镇增添了无上的荣光。滴善斋老师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果有机会的话,将来去老师的家乡看看。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滴善斋老师,遥祝幸福快乐!万事顺意!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14:48:37
  谢谢琳达老师抽空为我的拙作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佳华        2024-06-19 14:20:52
  渼陂古村,单看名字就挺不寻常,跟随作者的视角走进村里更不寻常。这里有风景、有文化、有历史、有传说,每一个拎起来都很厚重。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梁兴初将军的名字,原来他老家在这里。我记得三十八军被彭总称为“万岁军”,原来还有一个“万寿军”的说法?拜读学习,祝老师文丰!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14:51:42
  谢谢佳华老师的犀利眼睛,写错字,是万岁军,见笑了。谢谢你的精彩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6-19 15:24:02
  这又是一篇上乘的游记散文,渼陂寻迹,寻到了曾经的历史岁月的故事,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母女贞洁牌坊,神秘的樟树等。老师的文以独特的视觉和非一般的叙述,给读者太多的震撼。美文,点赞学习,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15:57:58
  谢谢红花草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的拙作点评,辛苦你了!祝你生活愉快!
9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6-19 19:09:30
  过去和现在,美景与故事,尽在笔下。有厚度,有韵味,好文!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19 19:18:27
  谢谢南沙潮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一切顺利!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6-20 05:05:55
  渼陂古村,我到过几次,几次想提笔写,最后放弃,因为那个村落在我心目中太厚重了,我一时难以读透,加之我笔力稚嫩,所以迟迟不敢为之。今日拜读了善斋老师的渼陂文,很是感动,心生佩服之情!好文,每一笔都是那么生动,每一笔都是那么动情,每一笔都在诉说,每一笔都表达了深厚情意。大赞!遥握问候,谨祝夏祺,一切顺利!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6-20 11:57:23
  谢谢湘莉美女老师抽空为我的拙作点评,评论很精彩,你抽空再去逛逛,一定写的更好,祝你生活愉快!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