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品读《仙女湖》(随笔)

精品 【流年】品读《仙女湖》(随笔)


作者:虞臣 童生,56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7发表时间:2024-06-20 14:14:12

一杯茶,一本书,一窗暖阳。手捧浦仲诚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仙女湖》,这是他连年创作丰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我和作者来往较多,此前在他电脑中,先睹过部分章节。原来的书稿前面,还有人物谱、地名谱。光看那么多的人物和地名,就足于让我惊叹了。我向来对文学以及从事文学的作家心存敬畏,长篇小说作为极具难度的文体,更是令一般作者却步,是对作者才华、学识、技巧、功底、思想等素养的综合考量,一句话,靠的是综合实力。
   “仙女湖”“拴牛山”“宜阳城”,书中这些地名,很容易让本地读者与家乡山水风物相对应。就是陆家庄、陈家墅这些自然村名,也明显带着水乡的印记。按作者介绍,这部作品“以江南水乡为大背景,展现一幅跨度三十多年的当代社会生活真实图景。”
   社会背景作为长篇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为众多人物提供活动舞台,也为事件的起始,情节凸显,依托时间的牵引,走向历史性地完成。《仙女湖》以一九六一年写到世纪之交,横跨近半个世纪,这个时期,恰逢中国社会重大变革。其间以空间的拓展为横标,在全面建设、文革、徘徊期、现代化建设等各个时间层面上,让各色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渐次抖露开来。
   小说从一个极小的切口自然进入。西凹湾山坡的一个小村陆家庄,村里都姓陆。这天是名医陆一帖七十二岁生日,也是他孙子陆伯顺十八岁的生日,这天陆一帖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让这个孙子随他学医。然后是陆伯顺学医、娶妻、生女。这个小时候被祖父强迫学医的青年,因祖父过于严酷而得了自闭症,隐伏了他英年早逝的人生悲剧,陆伯顺非主要人物,一则作为人物链的完整,二则援引主角,即陆百顺的妻女。作完这一铺垫,时间又过了十八年,跳至一九七九年,与此同时,小说的另外两个主要人物陆金顺、陆玉良父子渐次登场。
   小说真正的浓墨重彩应该从一九七九年开始。一九七八年末,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其主题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如今修路架桥算不得什么,但在那个时代,封闭了几十年的山坡,忽然要修一条路,在村里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小说的上篇,重点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田桂珍家和陆金顺两个家庭作为叙述主体。因丈夫长期病卧,在家务农的田桂珍不得不托人找关系,去建材厂(实际是窑厂)谋职。与此同时,陆金顺与集体签订承包耕垦山地的合同,并带着二十五户本来单干的村民,集中经营办农场。下篇始于九十年代初期,以田桂珍的女儿亦花、亦柳成长为主干。姐妹俩人个性迥异,选择的人生道路也决然不同。亦花骨子里叛逆,交友不慎,不好好读书,高中毕业后突然失踪,跟着不三不四的人闲荡于游乐场所,后来滞留在一个录像厅放录像。妹妹亦柳内秀,朴实、勤奋,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进入文化局工作。两人的人生观不同,恋爱观也不同,姐姐找的是名叫叶清的纨绔子弟,妹妹相中了有志青年徐成平。尾声部分,亦柳结婚,琴瑟和鸣,亦花被亲情唤醒,叶清也改邪归正,步入循规蹈矩的生活,熟料他昔日狐朋的魔爪正悄然伸过来,故事在令人扼腕的悲剧中结束,留给读者无尽的遗憾。
   《仙女湖》基本以时空转换为纵横轴,但并非直线式的的结构。大凡长篇,在作者安排结构时,考量多种因素,比如故事长度、作品容量、主题的复杂程度。结构的明晰与丰富是一对矛盾,每个作者都会竭力以自己的构思,使得作品华丽具有可读性,这个取决于作者的经验和文学观,也关乎作者设置复杂结构的能力和耐心。我读过余华的几个长篇,觉得《在细雨中呼喊》的结构远比《兄弟》复杂,整体的故事链要在读完后才能拼接。《仙女湖》汲取了当代优秀作品的营养,在结构布排上颇具匠心。大倒叙式的小引,一开首就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电话,亦花遭遇车祸,在医院抢救,这一个悬念一直留到最后。上篇入笔后,花了一个章节追述自乾隆二十五年,陆家流落到此并成为中医世家的来龙去脉。小说对文革前后这一段历史的记述很少,只在陆金顺承包山地后,补述他的资本主义尾巴由来已久,为他如鱼得水的魄力胆略提供了历史依据。小说人物众多,在不影响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许多人物的出场与背景都需要交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时间关联,要在适时的篇章,以适量的笔墨,适当的角度交代。这一点,《仙女湖》作了很好的安排。
   小说有两条线,田桂珍一家与陆金顺一家三十多年的悲欢离合为明线,以陆家庄为视角,周围的农副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为暗线。汇社会家庭、法理人伦、城乡文化等冲撞,既有苦尽甘来的渴求,又有革故鼎新的困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的经历。深刻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构成长篇小说的心灵范式,心灵的积淀,源自生活的投影。浦仲诚当过村干部,当过农民,窑厂工人,在企业、文化站、机关都担任过领导。由于父亲的关系,全家受过冲击。《仙女湖》的选材与他人生经历有关。他通过对生活记忆的发掘,将个人体验与民族的思考结合起来,揭示人性的复杂,个性与共性交织的“伤痛”,他的体验能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
   田桂珍这个人物,是作家倾力打造贯穿始终的角色,使用的笔墨最多。这个人物最复杂,她身上有着农村妇女所有的传统美德,勤劳、贤惠、隐忍、要强,有责任感。她以敦厚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其实内心很苦。在建材厂工作时,她在车间主任陈惠荣的软硬兼施下出轨,在陆金顺的真情邀请下,她几乎不假思索就离开建材厂,到农场工作,后来担任茶厂副厂长。如何看待她这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有无奈,也有身心的饥渴,但她过后便在自责中很快自拔。作者对这个人物寄托了同情和钦佩。
   陆金顺是这一辈农民中的典型代表,苦干加巧干,脑子好使。陆金顺年轻时就小规模试种过桃树、梨树,在湖甸里下过鱼簖。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才能始终得不到发挥。那些年先富起来的农民中,不乏陆金顺这样的活络人,但如他那样义气,带着乡亲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毕竟少数。可见,作者在他身上,寄托了理想化的人性诉求。
   这两个人物的同龄人,如金正强、张春鸣、苏志英等等,着墨不多但形象鲜活。作者对陈惠荣这个人物,是无情鞭挞的,陈惠荣最后的下场,既是作者道德取向的坚守,也是人性走向的必然。
   小辈人物以亦花、亦柳姐妹及陆玉良为代表。这一代人与我同龄,沐浴改革的春风,也处在由开放而泥沙俱来的风口。如今,我们返身回望各自走过的路,能在他们身上找出影子。亦花、亦柳的典型意义已在前文有所表述。陆玉良是陆伯顺堂兄陆金顺的儿子,与陆伯顺女儿亦花、亦柳属同辈。这个人物,传承了父亲的优秀基因,比父亲更有远见卓识,所以后来当工区的领导也在情理之中。借这些人物,姐妹俩的对照,陆家人和城里以陈欢为代表的小混混的对照,作者告诫我们:人生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谁欺骗生活,谁就会受到生活的惩罚。
   写平凡人,写琐碎事,是当代长篇小说的普遍走向。关于创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如下表述:“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作者浦仲诚,正是秉承这一理念,通过反思、过滤、构建,从普通人物的悲欢离合中挖掘文学元素,使得《仙女湖》集文道于一体,为我们所鉴赏、受益。
   当下文学有两个应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正能量和接地气。自发走向自觉,浦仲诚并非以俯视苍生式的高高在上,而是把自己放得很低。愿浦仲诚的文学路越走越宽广。

共 29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浦仲诚的小说《仙女湖》,写得是平凡人,平凡事,小说有两条线,以田桂珍为代表的一家,与陆金顺一家三十多年的悲欢离合,以及以陆家庄和周围农副工业的发展为视角、还有城市化进程为暗线。家庭伦理,城乡文化等的冲撞,有渴求,有困惑,有阵痛,社会的转型,阵痛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文章中写道:“人生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谁欺骗生活,谁就会受到生活的惩罚。”小说极具正能量,也接地气。小说题材,是作者对生活记忆的发掘,并将个人体验与民族的思考结合起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人性的阵痛。作者对小说《仙女湖》从点到面,对其中人物与社会背景,做了全面的深刻的剖析。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20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6-20 14:17:58
  评论有深度也有广度,全面解析了《仙女湖》这部小说。感谢作者的分享,祝夏安!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6-21 07:44:5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