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端阳花市(散文)

精品 【晓荷】端阳花市(散文)


作者:如歌四季 布衣,24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98发表时间:2024-06-21 17:25:52
摘要:端阳花市是家乡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花卉盆景争奇斗艳、人们通过“赏花”“斗花”交流经验,值得我们传承……

从我记事起,端午节就是家乡最隆重的节日,比过年都隆重,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可以吃好吃的、可以逛花街等等。
   每年端午节期间,保山都要搞“端阳花市”,在主大街两边扎花架(相当于展台),每个展台有一定空间摆放花卉,参展者还可以打个地铺,晚上就睡在那。展台摆满各个参展者精心侍弄的各式各样的花卉、盆景假山,因为保山市花是兰花,所以兰花参展的居多。一般持续一周,有时从开始搭花架到拆完,可以持续半个月,结束后,还可以评奖。游客可以欣赏或购买自己看上的花卉、盆景。除了花卉展,还有卖草药的、卖小吃的、卖衣服的等等。我们高兴的是,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可以一路逛着去,一边欣赏花卉一边吃着各种小吃。有时(放学后有时间时)还可以在花街观看某个摊位播放的录像(那时大多放港台武侠片),常常忘了回家的时间,后来回到家少不了被父母一顿骂。而这种日子可以持续一周甚至半个月,别提多开心了。
   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因战乱尸横遍野,加上时逢炎热天气,导致瘟疫流行。百姓到处遍采花草煮吃药汤,以防疫病传染。时值端午节,各乡村民持花药入城,人们争相购买,花药一时供不应求。以后每逢端阳节,花木药材逐渐充盈,备受百姓青睐。时间一长,保山城的端阳街便被民间呼为“药街”,经过百年的发展演变后称为“花街”、“花市”。每年端午节,全城家家户户包棕子,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城内街头巷尾,各种花、鸟、鱼、药材、小吃、土特产等竞相举市,大家观赏、成交,规模渐大,端阳赶花街就成了保山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到端阳佳节,我们小孩脸上都被涂上雄黄,大人要喝雄黄酒,以防蛇防虫;家家门前悬挂蒲草、艾蒿,以避邪祛病。
   勤劳的母亲是包粽子的好手,每年她都要带着我们包很多粽子,送给亲戚朋友。先把糯米用水泡起来,再去市场买来新鲜的粽叶和棕树叶(撕成细条状作绑带)。包粽子是个技术活。我们一起学着母亲,把泡软的糯米舀适量放在粽叶上,再把粽叶打折,紧紧包住糯米,折出尖角,最后用绑带绑住粽子,使它成为一个有四个尖角的立体形态。除了大姐,我们一直包不好(现在直接不会包了),包不好的就可能在蒸的时候破裂、散开。我们当玩一样,边包边听当过记者的父亲绘声绘色地给我们将屈原的故事。包完了就上锅蒸,然后在一个小炉灶上熬糖稀、炒芝麻。粽子蒸熟,糖稀也熬好了。打开一个粽子,洋溢着粽叶的清香,在洁白的糯米饭淋上适量糖稀,再撒上一小撮芝麻,咬上一口,哇,软糯香甜,美味无穷。再配上煮大蒜、毛豆等,可以化解甜腻。
   有一年端午花街时期,正值读初中,生物老师给我们放半天假,让我们带着笔记本,到花街上去采访、记录参展花木的名称、种类、习性等等。不用上课我们就已经很开心了,还可以去花市逛吃,我们马上飞奔而去。当然,我们首先要做好小记者的工作,打破砂锅问到底地询问每一个摊位的摊主,这种花叫什么、那种花有多少品种、习性怎么样。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学到了很多植物花卉知识,给我们学好生物打下一定的基础。花市展出最多的就是兰花。保山兰花居多,品种众多,谓为“兰城”。名贵兰花有鬼兰、荷之冠、蝴蝶兰、翡翠兰、石斛兰、莲瓣兰、飞鸭兰、兜兰、春兰、蕙兰、素冠荷鼎、墨兰、君子兰等等。在炒兰花最鼎盛时期,一苗素红顶可达到3000元到7000元,而荷之冠曾经高达几十万一苗,令人瞠目结舌。因为炒兰花赚钱,兰痴们就着了魔,成天在各座山上转悠,寻找兰花,有人甚至不惜摔下山而亡。曾经看过报纸报道过一个真实笑话:一个倒兰花的行家在一处小集市,被一个小孩用一株玉米苗骗了8000元。还听传言说,家里有兰花的一定不要外传,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真可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然,因保山气候宜人,所以这里可以培养出多种多样的花卉。各色各样的鲜花香气扑鼻,有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绣球、天竺葵、杜鹃、山茶、海棠、夜来香、茉莉、栀子、荷花、睡莲等等以及造型各异、生机盎然的各种盆景假山,真是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直看得我们目不暇接、啧啧赞叹。正如诗云:“牡丹倾城魅无限、兰花名贵质高雅。百花争艳竞相开,粽叶艾草香万家。”最后,我们掏出自己有限的零花钱,买上一、两盆小花苗,喜滋滋地抱回家去。
   还有一年的端阳花市,政府组织人们扎了一条超长的龙,在保山花市主大街舞龙,引来成千上万的居民围观。人们摩肩擦踵、小孩架在大人的脖子上才看得见,充满节日的喜庆,听说还申请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呢;当时,保山一家有钱的单位邀请当时最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和赵炎来表演。他们针对保山人讲话的特点(在云南,人们把保山口音叫“小京腔”或“假京腔”,源于保山一部分人的祖先是古代从南京等地发配过来的),说保山姑娘讲话像唱歌,连打喷嚏都带着抑扬顿挫的唱音,把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忍俊不禁,那真是一次精彩难忘的端阳花市。
   端阳花市发展到如今,“赏花”、“斗花”已成为保山端阳花市里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之一。每年都邀请专家评委为参展的花卉、盆景打分,设一、二、三等奖。参赛者们在此过程中可以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彼此交流经验并分享养花种树带来的喜悦和成就。人们以花为媒,以花会友,通过花卉艺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端阳花街这个传统节日的传承。
   随着时间推移,花街也从原来的上巷街(原政府中心街)转移到城北的五洲国际广场或城东的青华湖广场,范围更大、地域更开阔。除了鲜花锦簇、盆景斗奇,多了小时候不太常见的多肉植物,更多了国际商贸展,多了来自东南亚的药品、美食、香料等,比以前更热闹、更有趣,真是名副其实的“吃喝玩乐赏花一条街”!
  

共 22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首先讲述了在作者家乡保山,端午节比过年还隆重,有热闹的“端阳花市”,包括花卉展、卖草药、小吃、衣服等,花市起源相传与张志淳有关,后经历演变发展至今,已成为保山人民的传统节日,且有诸多相关习俗。接着描述了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送给亲戚朋友,作者回忆了包粽子的过程以及父亲给他们讲屈原故事的情景,还介绍了粽子的美味吃法。文章还回忆了初中时生物老师让同学们到花街采访记录参展花木信息从而学到很多知识,介绍了保山兰花的种类以及炒兰花的一些现象,还描述了保山花市有各种各样的花卉、盆景假山等,回忆了曾经在端阳花市上的舞龙活动、知名相声演员的表演等热闹场景,以及如今端阳花市的“赏花”“斗花”特色文化活动和评奖情况,还提到花街的变迁及现在的新特点,如出现多肉植物、国际商贸展和来自东南亚的物品等。文章通过对保山端午节习俗特别是端阳花市和包粽子丰富内容和发展变化等活动的详细描述,展现了保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传统节日氛围,以及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喜爱和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1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6-21 17:26:14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6-21 20:17:21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7-20 14:35:28
  恭喜精品!姐老棒了!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4-07-26 21:51:35
  感谢社长推荐及鼓励,敬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0 15:44:31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4-07-26 21:52:20
  感谢老师编按, 问好,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