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实力写手】弃儿(小说)
丽萍送走妹妹后,重重地关上了单元门,回到客厅,将自己的身子放进了懒人椅,身体深深地陷了进去,和椅子融为一体。她觉得,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发明,让人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放松。望着墙壁上养父母的照片,她深深地叹了口气。
福福像是体会到了主人情绪的变化,屁颠屁颠地跑到主人跟前,匍匐在地上,一双反光的小眼睛直直地盯着主人,尾巴在不停地左右摇摆,让人担心会不会摇断。福福像是在讨主人的欢心,又像是在逗主人开心。
这一天,丽萍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兴奋,一会忧郁。期待已久的出国深造已经尘埃落定,宝贵的两个名额,丽萍争取到了一个。就在自己最兴奋的时刻,妹妹突然来到,这可是几年都难得来一次的主。当自己把高兴的事告诉妹妹,希望和妹妹一起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喜悦时,妹妹却反应冷淡,觉得这事和她无关,这让丽萍大为扫兴。
妹妹不关心出国的事情,却很在意父母的事。在丽萍面前,三番五次地提到自己的父母。丽萍最不愿意提的就是她的亲生父母,她努力地想把自己的世界和亲生父母的世界隔开。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养父养母相继离世,幸福的三口之家就剩下丽萍一人,好在还有福福的陪伴。福福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四十出头的丽萍依然孑然一身。虽然也处个几个男朋友,最后都分手了。丽萍天生有些洁癖,在交男朋友方面也是如此。碰到合适的就结婚,碰不到合适的,也就这么过,丽萍总是这么安慰自己。等到年龄大了,成了别人所说“剩女”,也就觉得更加无所谓了。有了福福的陪伴,丽萍觉得这样的生活,其实也很不错。
养父母过世后,丽萍一直在寻找新的平衡点。这次出国深造,丽萍似乎又找到了新的阶梯,新的希望。她慢慢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十年前,丽萍就知道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爸爸妈妈只是自己的养父养母。但是,她们早就是亲亲蜜蜜的一家人了。从丽萍懂事开始,就和养父母生活在一起。丽萍知道,是养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是养父母给了自己幸福的港湾,自己美好的童年,花样的少年,奋斗的青春,都是陪着养父母渡过的。这跟亲生不亲生又有什么区别?丽萍宁愿相信这就是自己的亲爸亲妈。
养母在去世前多次提到了她的亲生父母,要她一定要去找他们一次。
丽萍却不这么想,当年父母忍心抛弃了自己,现在自己长大了,自立了,为什么还要去找他们呢?
亲生父母只是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没有担负起养育她的责任,没有给她实质性的爱,反而让她背着一个沉重的精神枷锁—一个弃儿。枷锁越来越沉重,沉重到已经影响到丽萍的自信。她甚至怀疑自己生理上有什么缺陷。为此,她在医院做过几次检查,事实上,她在生理上没有任何的问题。丽萍已经从医科大学毕业了,现在是一名医生,这也证明自己在智力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也许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吧?可是他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妹妹,妹妹为什么没有被抛弃?
丽萍反复的思考着,寻找着,仿佛一定要找出一个答案来,越是这样,她自己变得越痛苦。
她已经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那是养母多年前带她一起去。
人是血脉亲。丽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就从她母亲的相貌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需要信物,也不需要其他的证明,她知道那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父母俩都哭得稀里哗啦,但是丽萍只有短暂的激动,紧接着的就是心里的怨恨,她觉得自己很无辜,她甚至想,当年就是这两个人把自己狠心的丢在了垃圾桶。她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丽萍,想把这一份亲情高高地收藏,重新开始自己以往的平静生活。
妹妹来访的意图也很十分明显,那就是希望她从心里接受亲生父母。
一想到自己被父母无情的抛弃,像被扔废物一样扔在垃圾桶里,丽萍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三天后,她妹妹再一次来到了丽萍家,妹妹身后还跟着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亲妈妈,在丽萍看来,那人贼头贼脑,像是做了错事的小学生。
丽萍心里满是疑问,但她还是很客气地招待了她们。临走的时候,丽萍还将自己珍藏了很久的一饼普洱茶送给她们,毕竟,母亲来了这一趟也不容易,也许以后就不会来了。丽萍把那饼普洱茶塞到妈妈手里的时候,从她妈妈激动的声音里似乎觉察到一丝的惊喜和悔意。丽萍像是找到了打开自己心结的钥匙。
经过反复地思考,丽萍决定出国前还是去一次,算是完成养父母的嘱托。
这一天,丽萍来到了她亲生父母家,这是她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他的亲生父母住在乡下,和丽萍的哥哥在一起。丽萍从内心还是看不起农村,她总觉得那里的路太糟糕,人也太土,见了面就知道傻笑。
她给自己的父母买了城里都很时尚的衣服,一到家,就给他们换上了,邻居看了,都羡慕不已,称赞老人家有个好女儿。
丽萍从邻居们的赞赏中找到成就感,事实证明她是父母三个儿女中最棒的,最有出息的,最不应该抛弃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丽萍连续给父母送去了很多好的衣服。吃的,用的,她都挑最好的买。他甚至计划要在城里给父母买上一栋豪华的房子,她想让她父母能意识到当年抛弃她是多么的愚蠢,多么的错误。
出国的日子越来越近。福福该怎么办?带它出国肯定是不可能的,丽萍又多了一件烦心的事。
送人吧,丽萍怎么也不愿意,福福已经跟她三年了,她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别说把它卖掉。
最好的方案就是有人能帮她照顾一段时间。但在丽萍的朋友圈里,没有一个喜欢宠物的,更没有愿意帮她照顾一段时间的。
丽萍将自己的烦恼和自己的妹妹说了,妹妹倒是给她出了一个主意:把福福交给她妈妈,要她妈妈照顾福福一段时间。
丽萍不想因为这点事去求妈妈,但是眼下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她通过妹妹把这个事传给了她妈,她妈自然是满口答应。
丽萍为福福准备了狗粮、几套衣服、绳子,她把这些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准备一起带过去。她还不放心,担心她妈照顾不好福福,便拿出了一张纸,在上面专门写下了需要注意的事情:
一、福福不喜欢吃生食,肉要煮一下再给它吃,块头不要太大;
二、每天至少要带它出去遛两次,每天要拉屎一次;
三、福福胆子小,不宜带它去人多的地方。
丽萍一边写一边想象福福在乡下的生活,福福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它能适应吗?她妈妈会不会照顾好它?当它受到欺负的时候,妈妈会不会保护它?越是这样想,心中越是充满着不舍,一种伤感突然涌上心头……
丽萍又联想到自己被抛弃的事,那时候,父母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丽萍百感交集,现在她能肯定,当年父母把自己抛弃的时候,肯定也是不舍的。她意识到父母肯定也是不得已才将她送给别人。
她决定不再犹豫,无论如何也要亲耳听听父母当年为什么把她送人。
当她再次见到妈妈的时候,她鼓起勇气向妈妈提出来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
丽萍的妈妈听到女儿这个问题后,心情沉重地讲述了以往的事情。
养母和亲妈妈从小是好朋友,还沾亲带故的。养母当年很幸运,嫁到了县城,有了自己的工作,吃上了商品粮,但是最大的遗憾就是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小孩。
这时候亲妈也结婚了,已经生了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
不久,丽萍也出生了,养母来看望亲妈,见到了丽萍,心里非常喜欢,自己开口说要认丽萍为女儿。
妈妈很不舍。但是亲妈说,如果她把丽萍带到城里,就可以让丽萍吃上商品粮,可以变成城里人,甚至以后还可以接班。
丽萍还不知道商品粮是什么意思,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她妈也解释不清楚,只是说,吃上商品粮就是国家的人,国家会安排住房,国家会安排工作,是真正的城里人了。
亲妈一听养母这么说,也就心动了。
经过了一个月的心理斗争亲妈终于同意了,把丽萍送给养母。
亲妈为丽萍准备夏天和冬天的衣服,装在一个包袱里,里面还装着一张纸条,上面有丽萍妈妈写得歪歪扭扭的几行字,这几行字,亲妈至今还能背出来:
一、我的宝宝叫丽丽,是美丽的丽。
二、记得每天给丽丽喂四次米糊,十点之前要睡觉,我的丽丽很乖,从来不尿床。
三、记得要把丽丽的衣服洗干净,给她穿脏衣服,她会哭的。
听母亲讲到这些的时候,丽萍意识当年自己的妈妈也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前程才送人的,自己错怪了她们,自己并不是弃儿,而是宠儿。她又联想到福福,丽萍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大哭。自己多年的委屈也哭了出来,哭完后,她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丽萍最后亲了亲自己的妈妈,从容地走上了出国深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