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第二章《资治通鉴》一点彻悟

编辑推荐 【文璞】第二章《资治通鉴》一点彻悟


作者:严新伟 白丁,2.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2发表时间:2024-06-25 21:22:00

近日闲愁,亲阅《资治通鉴》。倍感静怡,性生渐温,少许乱评,概数颠倒,不成正文。
   辛丑十二月,疾患身心,卧床捝虚,笔墨迹无,甚是泛读不开页。听医嘱咐我,静养候光,视已弱体,仰夕阳晖宏,素点清淡,以品书营养餐食,时光匆匆,日月共途,不易乐乎!
   司马光勤学志智,北宋墨龙,一代匠人,撰著《资治通鉴》,整篇二百九十四卷,考异三十卷,目录三十卷,一部编年史书,值得购买,值得敬畏。从战国至秦期,撰有八卷,史记《通志》,间距有文员参与修补图像,受变法王~王安石之命,完善全本。概时十九年之久。
   史记清晰,自周烈王二十三年403年,直叙后周世宗大王显德六年间959年,所发朝廷内外,军团战事,以及民间故事,均材料人物经历丰富,概可敌天下第一。
   《资治通鉴》史记,囊括百家谱表,正集,别集,墓志,碑碣,行状,別传,以及官达艳史和小记等。更是文史宝库。不可多得之宝。
   《资治通鉴》清析多数史件,帄上前因后果,叙述事由年经。细节处理,按史实编码,于:《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以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距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吾用时二年,走马观花,浅解书意,大至于下:时事于古还是于今世,历史为鉴,对社会发展,对军事战略,对政治价观由为难舍:鉴于往事,资于法治。
   又后得有如此之谓:固步自封,传统旧思,忠孝两全,明争暗斗,腐败恶毒,伤天害理,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孤意逆行,好逸恶劳比比皆是,于难助于兴邦治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无止境,常念于喜好。
   乐乎!安乎!静乎!
  
   《战国史记》之十一
   继往事追溯194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太后吕雉掌政右相崇敬刘邦未搏于吕皇心悦被免吕用亲党亲族为诸王剔有功之臣屠汉政党又灭刘邦与戚夫之子刘如意封左相陈平,太尉周勃各掌军政事年180年驾崩吕䘵吕产作乱齐王兄弟兵伐吕氏族诛吕产吕禄恢复刘邦政权史称荡涤诸吕即诛灭诸吕。
  
   《战国史记》之十二
   继往事追溯149年匈奴入侵雁门功上郡李广领兵出战骑兵百余敌众我寡李广谋高摆势布局解鞍下马匈奴惊恐以为诱兵意恐埋伏不敢围攻各自撤退平安归营传为佳话
   又继往事128年匈奴列兵二万入汉杀太守围攻汉年壁垒又入渔阳雁门略杀三千馀人右军安国数月疯死天子召李广阻匈奴闻李飞将不敢深入对阵久远是年119年卫青出塞李广与之左右联军战时地域复杂敌众失败意天朝问责受损将军战事七十场有余场场凯旋独此域失利愁一生高官厚禄无缘朝当勾心斗角贪婪腐朽不愿初心惧念立刀自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少皆为垂涕
   诠释失之猛将天下之损汉王挽奠飞将李广
  
   《战国史记》之十三
   继往事追溯139年世宗考武皇帝建元二年匈奴入侵汉上谷刹民掠夺卫青摔车骑出兵上谷郡公孙敖摔骑出兵从代郡公孙贺摔轻车出兵云中郡骁骑李广上雁门郡是域卫青俘虏匈奴七百财物数万公孙贺为零战果公孙敖败北损兵七千李广被俘示众于网袋后脱缰意朝加罪而自刭卫青独胜帝王封其内侯爵位古评卫青出身小户善于骑射智勇双全先身士卒心容万物施恩于人指挥若定机动灵活七次反击匈奴皆胜始祖评之古代骑兵作战创始者汉朝擊匈戰爭勝利之奠基人司馬迁(史記)與(佞幸列傳)高評由衷敬佩~~大將卫青也
  
   《战国史记》之十五
   继往事追溯23年淮阳王更始之年
   绿林军举刘玄为帝恢复汉制年号更始
   王莽旗政后施独统治违自然而然轻耕田制造扩张主义官内相斗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众叛亲离风雨飘摇农民揭竿为旗
   绿林军北上功南阳王凤王常刘季功昆阳定陵南郾形合围之势王莽挽局而对决官吏死士卒气虚一败涂地逃命纷纷积尸遍地余生窜入洛阳起义军乘胜长驱直志长安王莽大败政权瓦解
   诠释此役号天下有道之战即昆阳之战告诫世人尤为帝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独统必不久流
  
   《战国史记》之十六
   继往事208年东汉建安十三年
   200年操击败袁绍归类吕布一统北方野心南下积极训练水军接拢马腾马胖人众势不可挡
   孙权立场车东吴荆州东汉之地坚固险阻百姓殷完富足爱之拥周瑜智囊易有谋将黄盖精心用兵上下齐聚建安十三年冬与孟德决战曹操军众生疾孙刘推进与曹操相遇赤壁操失利退至长沙北周瑜驻扎南谋将黄盖献计操军战船相连风阵急可用火烧之即调数只船只载干芦获枯柴浇油蓬布包裹立黄盖旗帜设假投降临近同时点火风急火急船往如箭烧尽北船烧至北岸营所顷之烟火张天溺死无数周瑜第继后雷鼓大张北军大败操军退华容道途中风雨交加人马蹈藉死者无数刘备周瑜水陆并进操大败只能引军此还
   诠释事战赤壁之战又疑问矶山战无可考证孙刘大败操对三国鼎立埋下源头也谓火烧赤壁。史上记著名之战以少胜多
  
   《战国史记》之十八
   继往事追溯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各取域郡曹操据南阳江夏北刘备取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孙权占南郡江夏南曹操野心天下兵强马壮意取关中凉州一带210年刘备请求鲁肃规劝孙权无计后果借长江北岸刘备防操肉包相送有去无回刘把控荆州得势取得汉中势力大增211年孙权取广州广西易是扩张欲讨回荆州刘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拒之矛盾日渐加剧
   域区汉中荆州于蜀江要地北门潼关可功洛阳北上可功许昌东可直击吴国进退自如功守相得刘备不安
   219年建安24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功襄阳樊城曹操大胜关羽命死孙权遂占荆州刘孙联盟破裂引发夷陵之战
   为实施战略退却东吴陆逊主将制防御之略让与峡谷险地于刘集中营力刘备败逃白帝城是时二年刘气病一命归天一代英雄而止就此夷陵之战结束
   诠释从太祖高三年203年韩信破赵汉太祖四面楚歌高后元年诛灭诸吕孝景皇帝中元年飞将李广威武世宗孝武帝建元二年骑射大将卫青常胜将军也征和二年巫蛊之乱天下省察天子感㲾荒谬绝伦接昆阳之战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后夷陵战败刘备白帝城边古木疏收魂归西一代天骄英雄末路史为汉纪结束
  
   《战国史记》之十九
   继往事追溯239年景初三年太子即位魏明帝临终托司马懿与曹爽护左右初各尽其职249年嘉平元年曹爽欲横天下排挤司马懿安插亲信党同伐异任意更章司马懿则韬光养晦识破其野心最后除掉曹及同党几乎是在谈笑之间完成控制了曹魏政权消灭了所有支持曹氏的势力为日后替代魏立晋纪奠定了基础
   诠释239年249年为司马懿韬光养晦坚定信念坚定意志时期消除敌党结束魏纪统归司马懿
  
   《战国史记》之二十
   继往事追溯345年永和元年桓温任荆州剌史次年攻击蜀汉顺势得逞威望而上加封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封临贺郡公桓隐形狡诈用人疑人同等不待也熟几片兵法三次北伐胜少负多且有先胜后败北伐系桓企图树威名为取晋室而为之会稽王司马昱联盟扬州剌史殷浩抗衡桓温
   东晋时期君为保安意图割江自保寄望桓温北伐成功桓温成功361年~373年桓握军权废除司马弈另立司马昱为帝桓温独揽朝政大权后到死没有兵变称帝以史册记为迷难
   诠释申胤说“以桓今日之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微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史记为:桓温废立
  
   《战国史记》之二十一
   继往事追溯382年太元七年西晋灭亡后南北各据司马睿建东晋北部分裂永兴元年357年秦苻坚统一北部逐渐强盛忽略王猛大将劝告383年出兵伐晋反对者无数秦苻坚孤意行之淮南淝水之战开打苻坚兵马九十七万晋只八万苻坚大败统一南北成泡影随之东晋解体是至二年苻坚被姚苌俘斩至此混乱局面成现先后十国形成
   诠译淝水之战以少胜多著名战例兵家门道:战争观点围绕决战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违者败也
  
   《战国史记》之二十二
   继往事追源公元399年刘裕起义平乱南方割据势力南国百年统一永初元年420年魏主回宫
   秦王炽磐立子暮末为太子自领统治,改元建弘刘裕受禅即位集文武百官曰兴复帝室定国号宋庙之高祖武皇南征北战平四海定江山封各爵位引民造福桓玄之时已无天下宣禅诏书抑制豪强劝课农商从宽法治注重教育二十年帝才严整洁序世界和平繁荣
   诠释凡有宽仁智君定制繁荣昌盛凡能法治节度定聚上下同心
  
   《战国史记》之二十四
   继往事追源公元467年齐纪开元称皇兴元年魏孝文帝出生3岁立为太子5岁受禅即位南北朝第六位少皇由祖母养大太后乃汉族人口汉文化造诣颇丰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平城)从此掀起全面实施革新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当代民族融合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社会经济文化得以稳定发展孝文皇帝因本人为鲜卑人族染中原土风轻视武人祖母仙逝后露出本原士风封官命爵等级排名一改汉化运动奖惩不明上下左右以望生怨由怨起愤管理出现比奢斗富贪婪成性割权聚敛北魏自治锐气大减社会矛盾激发北魏之朝于公元500年归于灭亡魏孝文帝都迁洛阳洛阳从此为帝都而闻天下史记此魏朝称之为齐纪
  
   《战国史记》之二十六
   继往事追源公元572年周武帝即位举中央集权制招兵充源养兵护民灭北齐一统北方
   周武帝西去周宣帝继位不继前王优政个性暴虐猜疑左右屠杀大臣宗族用刑严酷至于女人至于百姓至于汉族宣帝即位二年后而卒扬坚应诏入宫辅政周静帝王年仅八岁杨父杨忠乃军大臣女儿乃宣帝正后杨坚一改前君暴刑制法用法宽容恢复汉人地位汉人得以正名社会之本族公元581年杨坚全改周制称号隋朝
   从此汉族在朝正名立下根基
   诠释杨坚取消北周官制删除《刑经圣制》制定《刑书要制》立行节俭亲汉护民形象至尊于官民颂之最终“杨坚篡周”成为佳话陈纪得以计时开始
  

共 38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自身的经验向读者讲述观看《资治通鉴》的缘由和感悟。缘由是卧床捝虚、听医嘱咐、以书养性。书也是药,治病的另一种良药。读古史,宜心平气和,适合修身养性,在病榻上看此类书,最合适不过。然后,作者还简介该书的体例、大致内容和创作主旨,以及自己读书的深彻感悟。这读书感悟作者采古文写法,一个一个章节来写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沿袭《资治通鉴》的语言,不加断句。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了如指掌,以及深厚的古文功底,甚是难得。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或各位老师欣赏。【文璞书苑:飞不高蝴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