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家园论坛 回复本帖
雁过无痕

雁过无痕 举人

  • 37

    主题

  • 53

    帖子

  • 3973

    积分

临潼 ,那一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

2013-07-31 17:46:20

 

【一】

初到西安那天,它是以一片蔚蓝的明净迎接我的,以至于让我心里到现在都还有些沾沾自喜。可是从第二天开始,便又是稀稀疏疏时下时不下的小雨一路相伴了。

按照行程的安排,今天我们是要去走一走东线的那些景点了。

导游站在车厢的最前边,颇有几分自豪地介绍着:今天上午领着大家要去看的,是闻名于世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说到这儿,他故意迟缓着拖长了声音,似乎在期待着大家的反应。果然,没等他再开口,前排座位上的一个小男孩已脆生生地给出了答案。

呵。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啊,来趟西安如果不去看看兵马俑,那也真是此行最大的遗憾了。

【二】

来西安是必须要带着历史一起上路的。今天我们要去的景点大多都集中在西安市的临潼区

说到临潼,相信了解历史的人可能立刻就会想到“仰韶文化”;想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还会想到秦始皇登基初始就为自己修健的大型陵寝,耗工耗时耗材,让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状。看到而今矗立在游人面前那成对成排、面态各异的兵马俑们,相信每个人的心里起伏着的绝不仅仅是波澜了。那是怎样一种用言语和文字都难以形容的震撼啊!

其实,临潼的精彩还绝不仅仅是这些。

还记得曾经学过的那篇《鸿门宴》么?想没想到《鸿门宴》里的故事也同样是发生在今天的临潼?还有每次读到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奇故事。其实,他们的故事也同样是发生在这里。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每次读起,都会想象着他们曾嬉戏游玩于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夜夜笙箫歌舞欢唱,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不悔誓言。但,除了历史能长久,还有没有什么也是长久的?而今那些誓言仿佛依旧在耳,但曾经的恩爱缠绵却早已随风消散不见了影踪。不得不承认,好多时候誓言也就仅仅是几句实现不了的空话罢了。但值得世人欣慰的是,君王贵妃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过往曾经留下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千古绝唱。

这一个个堪称经典的故事,都是在临潼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到了近代,这里更成为了决定中国历史命运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的所在地看来,临潼实在是一片蕴藏着太多故事和历史的土地啊!以至于还未走近它,我便忍不住开始想象了。想象着它的古老和神奇,想象着它的深刻和厚重,那般人杰地灵雨润天泽的,让我迈向它的每一步,都带着凝重,带着对历史的探寻和叩问。

【三】

说实话,来西安之前对兵马俑的认识,也就仅限于网络上的一些文字和图片了。但即使是仅仅看那些图片,心里也会忍不住跟着浮起一种专属于它们的历史凝重和沧桑感,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在眼底和心头蔓延着,久久都不能退去。但当我真正站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我根本寻不到一个看似合适的字眼来形容我波澜翻滚的情绪和心情。

我不知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是该想到当时秦王朝的强大,军队的威严、训练有素?还是该想到秦始皇的自私和暴戾,为了自己死后的享乐而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完全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

据史书记载“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来看,当时为了修建陵墓,秦始皇全国共有的2000万人口中征集了不下72万人来修陵墓。陵墓自他登基就开始修,整整修建了36年之久(也有说3738年的)。从现今发现的帝王陵墓来看,秦始皇陵墓规模之大工程之繁陈设之豪华,这一切也都足以证明秦始皇为政时的暴戾和昏庸了。

如今,我们国家把兵马俑博物馆定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地安排了一些管内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给游客们讲解兵马俑的相关知识,以让人们去了解曾经的那段历史。只记得我们的导游小名叫燕子,很爽快泼辣的一个中年女子。虽说不上有多好看,但我们却一致认为她的讲解是一流的。她说,你如果不是带着文化和历史来参观兵马俑,你会轻蔑地说这有什么,无非就是两辆破车和三个土坑子。但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历史渊源,你就一定不会再这么认为了。这里集中了当时普通劳动者们最伟大的智慧和才干。我们每一个讲解员有义务和责任让你们了解这些,从而更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我们馆长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是爱国?对于你们来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

随着燕子的讲解,我们先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地上部分,也就是刚刚才提到的那两辆“破车。”这是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名字分别叫做高车和安车。它们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相信好多人在历史书上曾见过它们。当它们真正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完全摆脱不掉心底浮上的那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谁也别小看了这两辆车,当时它们的出土立刻就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了。正是因为它们的发现,我们后人才更清楚地了解到秦王朝时期的手工工匠们的技艺达到了多么高深又精湛的地步。他们的手艺精确的甚至一点也不逊色于现在的机械制造,这一点实在是让我们这些后人们叹为观止了。

参观完两辆青铜马车,随着燕子的脚步我们又来到了著名的兵马俑一号陪葬坑。燕子把我们集中在一号坑展厅外边的一个长廊里,先具体给我们讲解了一号坑被发现的来龙去脉。

原来兵马俑的发现是这里的村民结组打井的意外所得。听着燕子的描述,还真是挺让人感慨的,临潼这地方虽然看着不算大,倒真是遍地皆宝啊!

总感觉一号坑展示给我们的景象,算是这三个坑里最恢弘壮观的了。我们平时所见的关于兵马俑的图片,也大多都是拍于一号坑。它的前半部分专供游人参观,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马俑,有兵士,也有长官,表情和服饰以及发饰的不同,让他们的身份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的手里或攥或握的,但却早看不见了手里的兵器。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见到的兵马俑也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毁坏。一号坑的后半部分,那些考古专家们正冒着酷暑在工作。他们将挖掘出的兵马俑运到不远处的平地上,编好号码。然后再在俑坑里寻找残余的俑片,对号入座的把他们一个个都修复完整。这项工作的艰辛,以及需要付出的细心和耐性真是可想而知了,我满怀敬意地拍下了他们辛勤工作着的身影。

在燕子的带领下,我们又分别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在博物馆里,这三个陪葬坑分占不同的展馆,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我睁大眼睛寻找着,却发现二、三号坑入眼的景象除了一道道明显隆起的黄土岭痕,能看到的兵马俑却很是寥寥。

其实,二、三号坑的不挖掘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刚被开采出的兵马俑一般都有着鲜亮的色彩。眼睛黑白分明,小脸也是粉扑扑的真人一样,身上的服饰也着了鲜亮的颜色。但让人遗憾的是,刚一出土的兵马俑因为环境因素的变化,立刻就跟周围的空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而失掉了原本鲜亮的色彩,变成了我们眼中现在看到的凝重的灰白颜色。对于如何留住兵马俑的原貌,工作人员们还一直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国家为了保护兵马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二、三号坑的开采还一直处在研究和保护中,所以我们能看见的只是它们大体的轮廓。但即使这样,站在他们面前的我们依旧能感受到恢弘的气势。那般整整齐齐的队列和阵势,庄严又肃穆的,总是带给心灵太多的震撼和触痛。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来到兵马俑参观,感觉这里的老外也还真是不少。猜他们也是带着一种好奇又崇拜的心理,不远几千里的来到这里参观世界著名的第八大奇迹吧。看到的一霎那,他们是否也如我们这般感到情绪被别人抓住般的窒息和震撼呢。

默默收回视线,步履匆忙地走出兵马俑博物馆,却无论如何都收不回自己正澎湃着的思绪。真心期待着我国的考古研究工作能取得新的突破,万盼着有朝一日能让彩色的兵马俑安然地矗立于世人的眼前。但愿那一刻来临时,我们心里能有的也不再仅仅是沧桑、沉重的震撼感了。

【四】

华清池位于临潼区骊山脚下的北麓,距兵马俑博物馆还隔着一段距离。车子一路穿行在绵绵细雨中,透过淋漓的车窗,感受着从身边依次掠过的那些景物。

道路两旁成片的石榴树正缀满着大大小小的石榴;还有路两边不时出现的美轮美奂仿唐式的建筑;以及偶尔映入眼帘精美又带有大唐色彩的雕塑。

视线里的一切都是新奇又飘渺的,我知道此刻的雨是下得更稠了。

奈何雨也阻止不了内心对她的向往,在我心中华清池早已成为了那个女子的象征。没来的时候,就听曾经到过西安的同事说,华清池根本不值得一看,就是几个看上去脏兮兮的破洗澡池子。

是吗?那般闻名的一个景点难不成竟是这般对付?!

我虽然不尽相信他的说法,但却还是受了一些影响。印象里,未见的华清池终是被我想象成了一处简陋古旧的池子,也或许当中还应该有一些带着绿溴的水吧。或许它根本不像史书上描写的那般美好,不然怎么会让同事发出如此失望的感慨呢!

因为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缘故,女儿对这个景点也是早就心心念念的。来西安一趟,无论如何是要亲自去看看的。我怕她看过之后真像同事说的那般让人失望,未出行就开始先给她打预防针了。因为只是耳闻,我只说,或许西安并没有你期望中那般美好呢!但女儿人虽然不大,做事却历来都是最有主见的,她认准的即使碰了南墙也还不一定回头呢!

其实,有一点我俩的认识倒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怎样我们非要亲自去看看。毕竟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么!

待真正到那的时候,才明白原来华清池指的并不是几个简单又可怜的洗澡池子,它实际上倒是一大片恢弘又气度的皇家园林呢。

实际上它也叫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绝对算是一块风水宝地,不可多得了。它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古代离宫。历史上的周、秦、汉、隋、唐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他们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后来是唐玄宗决定将其命名为华清池。

呵,看来真实的华清池真是与自己的想象相去甚远了。这不,刚一走进它便是已苍莽青山为背景的亭台楼榭,竹影荷香,水光潋滟,垂柳如烟。

导游此刻颇带了几分遗憾地告诉我们:你们来得早,要是晚上能来这儿,水面下会浮出一个舞台。全国唯一的一部以真实风景为背景的舞台剧《长恨歌》将在这里倾情演出。

唉,看来是有些遗憾了。不过心里还是很兴奋,感觉这园子真是好大啊!

导游特意把我们集中到了一起,怕一会人太多不小心会走丢了。他嘱咐着大伙一定先跟他走,由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分散开自己看,五点准时到停车场集合。

虽然我们心里都是兴奋又好奇的,但还是很听话的先跟着导游走了。

往里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左手边一个很抢眼的建筑,门廊上龙飞凤舞两个大字——梨园。

梨园?这个貌似还懂一些哦。人们不是通常把跟戏曲有关的东西叫做梨园么?我不禁在心里猜测着,估计这该是那时留着唱戏和看戏的地方了。

但导游的说法与我的猜测却不尽相同了。

原来此梨园非彼梨园也。这里不仅仅代表戏曲这么简单,这个梨园可是由当时的唐玄宗和杨玉环联手创办的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是一所集音乐、舞蹈、戏剧活动为一体的艺术中心。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这里曾为大唐朝培养出源源不断的艺术人才呢。

看来这里是曾经的唐代音乐舞蹈、戏剧艺术的发源地啊!

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外来音乐文化大量的交流融合。而玄宗“尤知音律”,贵妃“弹唱娴熟”他们两人真可谓珠联璧合,共同创作了许多经典妙曲和舞蹈。有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得宝子》、《凌波曲》等等,唐玄宗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正像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描写的。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再往里走穿过了一条两边植满竹子的夹道,左手边高一些的坡上同样有亭台阁宇,貌似里边正展着一排排的石碑,碑上有雕刻或者书法。其实想想,西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的书法和石碑雕刻艺术都早已流传几千年。在这座城市里行走,你几乎随处可见精美的雕刻,或人或兽的,都是那般古旧又精致的,寄托着当时人们的美好祈望和不尽幻想。所以到了华清池景区,看见这么多碑海书林矗立着也实在不足为奇了。

因为咱的书法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倒也没敢冒充内行地提了兴趣走近前去细心观赏。还是乖乖跟着导游择道它途了。

继续往里,竟感觉视线忽然变得这般豁然了。

更多的楼榭亭台,海市蜃楼般矗立在面前了。远远观望着,竟生出恍若隔世之感。仿佛自己也已穿越到了那曾经的年代里,倒忘却今夕该是何年了。

四面环顾,最先见了“华清池”的题字碑石正卧在一座亭子。亭子棱角飞翘的依旧是仿唐的建筑。已经有好多人在那排队等着拍照了。之于华清池,这或许也算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了,毕竟合影留念比在某某古建筑上刻个“XX到此一游”更令人讨喜。亭子的斜对面就是一座在园子里颇显巍峨的建筑了,导游称那叫环园,他说之于环园倒颇有些故事了,大家且随我来,听我慢慢讲解。

我们跟着导游的介绍一路走进了环园。虽然是在北方,这个园子建的倒颇具有了几分江南特色。与去年在苏州看的狮子林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多“狮子”,呵。

导游介绍,环园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临潼有个县官叫沈家桢的,生出重修此园作为一家人居住享受的宅子,建好后改名“环园”。不得不承认,名字起得倒颇是有几分熟悉和雅致感但他并没能住多久就又被赶出来了,因为有比他更势大的人看上了这里。那个人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他们二人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

但发展到此故事却并没有结束。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引发了当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前后有这么多名人伟人的都惦记着这块风水宝地,看来华清池还真是树大招风啊!

走进环园,最先入目的是一荷花池。池边斜倚着的是一棵历经岁月沧桑的老石榴树。光看那斑驳又蜿蜒的树干就很是看出了些年岁。枝上却依旧缀满着一颗颗的石榴,看上去还真是活力四射的,与那斑驳又沧桑的树身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为什么,同为北方这么多年来老妈家种的石榴树就不能这样每年随意的生长,娇气的什么似的。每年只要一到冬天,都要费心费力的把它从地上挖起来藏到地窖里过冬。到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再把它取出来种到陆地上。不管树长得多大,要是有一年偷懒不挖了,到第二年春天就一准被冻死了,让人后悔都来不及。我猜或许真是因为西安这块地下有温泉的缘故吧,望出去哪都是石榴树。西安市的市花定为火红的石榴花,看来也真是名副其实了。那就祝愿古城西安一直如这怒放的石榴花般红红火火吧!

站在环园里四下环顾,池南是荷花阁,池东是白莲榭,沿着荷花池西岸走到荷花阁背后,就是著名的五间厅。

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据传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驻跸于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为高级官员游览休憩的场所。1936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使华清池成为震惊中外的“双十二事变”所在地。

而今的五间厅依旧还保留着蒋介石在此居住的旧貌,包括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茶具、火炉、地毯、电话等,均按原貌复制摆放。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如果你走近细看,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有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

参观完环园,我领着女儿便径直去了唐御汤遗址博物馆。

这里作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演绎爱情罗曼史的历史舞台,令文人雅士竞相吟咏,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其中的名篇佳作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描绘真是带给了人们无尽美好的想象,也为这个遗址增添了更多神秘的传奇色彩。

刚一踏上那些曲曲折折的台阶,便看见了矗立在亭台楼榭间的美人沐浴的白色雕像。那般神态饱满柔和,轮廓曼妙婉转的一个女子。好一个“温泉水滑洗凝脂”。虽然仅是一个雕像,却似乎让人已经感觉到了她肌肤的细腻柔滑,那般剔透玲珑的富于着质感。

有涓涓的细流正从雕像的四周汩汩流出。好多游人都禁不住诱惑,脱掉了鞋子坐在雕像周围高一些的石阶上,把双脚浸进了温润爽滑的水里。看那欣喜又满足的表情,倒还真是挺享受的。

带着女儿分别走进了那些遗址博物馆。这里共有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别的可能都好懂,特别介绍一下“尚食汤”。它是皇上专门给那些御厨们设置的,也算是对他们搞好后勤服务的一种奖励吧!

一路看过来,每一处都是一个或大或小一些的青灰色的池子,想必便是同事嘴里说的洗澡池子一类的了。感觉如果是对那些历史不太感兴趣的人,也确实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懂得曾经的那些历史,走进去脑海里便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相关的画面,而那些画面正被绘制在四周的墙壁上,所以一边观遗址,一边看那些传奇故事,倒真是有一番别样的感悟呢。

每个池子里都没有一点水,或许是为了让游人们看得更清楚吧。

看完这些“洗澡池子”,我也特意走到外边的一处正淌着的温泉边用水洗了洗胳膊和脸颊。还真别说,华清池的温泉果真是名不虚传。那水温和水质,淋到皮肤上慢慢干涸后的感觉还真是一个爽啊!

数千年来,“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早被誉为了东方“第一神泉”。而那时的唐玄宗和杨贵妃视华清宫为第二帝宫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飞霜殿,就是他们的爱巢寝殿。

其实,之于华清池完全可以把她当做是御花园来游览,也可以把她当做园林建筑来赏阅,但是就是不要把她当温泉景点,因为所有的温泉遗迹都是当年引水而入以供沐浴的澡盆而已。不过,想洗温泉澡倒也不难,华清池景点边上有数不尽的高级温泉会所正张开双臂等着你呢,也许到那得到的享受比当年“温泉赐浴”的标准一点都不以下呢。

华清池园内现存的唯一一口唐代水井遗址我也有幸得见了据传唐代帝王驾幸华清宫时,汲取净水,饮食利用尤其是天宝年间,它更是成为杨贵妃在华清宫的专用井。那也是一眼不朽的温泉,我从袅袅蒸腾着的雾气中便可感知它的温润了。可能是因为崇拜或者信仰吧,那水里已经被一些游人抛进了一枚枚的钱币。

这样一路走下来,感觉华清池其实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般可怜。它实际上是一个气势宏大布局严谨、富丽堂皇的大宫殿建筑群。

这里记载着君王贵妃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日日夜夜,也铭刻着烽火战乱、剑拔弩张的惊心时刻。声名远播的她早已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我走出华清池的时候,天上的雨依旧还在稀稀疏疏的下着。在这样的炎炎夏日里,有细细的雨滴淋到脸上和身上的感觉倒还真是很惬意很清爽的……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