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文学 回复本帖
樱雪

樱雪 进士

  • 40

    主题

  • 757

    帖子

  • 8948

    积分

诗词创作方法探微之诗的立意、诗的用字(摘录)

2017-10-11 09:37:15

 

 

 

魏文帝曹丕云:“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

文意的表现是行文的最终目的,因为我们写东写西总是要为了写出一个意思出来,而不是为了堆字而堆字。魏文帝此言,道出了写文的真谛。这里说的以气为辅是指着文之造势,什么样的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至于这个以词为卫,则说的是言词是基本单位。这里用了等级的比喻来说明一文之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句话呢?前时我也谈过了意先和是词先的问题,我甚至提出了词先于意的说法。那么,舍得所说的和上面这句话是否有矛盾呢?我们在这先理清这个问题,不怕罗嗦,目的是端正我们学习上的认识,重视该重视的,使我们在诗学的路上走的是正途。

舍得说过,欣赏和写作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我们欣赏一个作品,当然首先要领略的重点是文所表现出来的,先品味如何,然后再去看这意的表现是通过什么手段完成的。而写作的过程则完全与之相反,写作的目的是创造出表现出这个。但是非无着无落的孤魂野鬼是需要有实际依托的意象的组合效果,是要落实在每一个字上的。所以,对于创作过程来说,所谓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对字词的运用之上,是表现在对的重视上的。

实际上,在创作过程中,就是,每一字每一句以及对每个意象的处理都是对的处理和提炼,这点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重视文之是对的,但是在写作时的重视角度和欣赏时的重视角度是不一样的!写作时重视的处理就是对的重视!千万不要错位理解这种重视角度。很多人动辄喊到意在词先,强调为了的表现,可以不管词的运用规则以及可以不管格律等形上的表现,这其实就是对这种认识上的错位理解。他们没搞清自己在干啥,把自己放在了读者的位置而不是放在了作者的位置。换言之,这是不懂艺术创作规律的乱弹琴。

好,无论是意先还是词先,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文意的重要性和主体性。写诗是为了达意,而达到什么样的意,才是我们要考虑的。说句通俗点的话,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让人一看知道你想说什么。在上一讲,我们说了性情和诗的关系。那么,我们在写诗时所要达到的实际上也就是性情的一种体现。

 

 

 

比如我们举例说的写思念,那么这思念就是我们要表达的,而思念又是我们是性情所导致的产物。所以,意,广义的说也不仅仅是指某种意思而言,也具有某种意味、韵味、品味或者是风味的意思。这种风味的表现,也是的属性之一。

我们再结合一下意境这个词来理解一下,所谓的意境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一首诗词作品的意境所在,不是仅仅说它要表达的是什么具体内容含义,也是由诗境给我们的一种情感上的感受决定的。比如我们读到一首诗词作品,感觉到了他表现的是一种哀婉凄凉之意境,那么这种哀婉的感觉,也是。再如我们读到岳飞的《满江红》,他写的驱除鞑虏的决心是一种,同时,这种决心体现的那种恢弘大器的气势本身,也是的一种体现。再换个比喻,我们听一首乐曲,我们只听到一种音乐的旋律而没有歌词,我们不通过歌词的解读,也会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的铺展而会进入一种感觉状态,其实,这就等于我们品味到了一种意境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一种。所以,诗意之,其实就是诗词作品带给你的一种感觉!那么,找到这种感觉,塑造这重感觉,把这种感觉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创作了一个

我们看杨万毕《闻梧桐夜雨》里的这句千里暮云山已黑,一灯孤馆酒初醒,写的是境,透露出的却是一种孤寒寂寞之感受,写的是景,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我们再看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一夜风雨后,吹落许多花。写的是自然景观,却表达出了一种内心的感叹,花开花谢的自然变迁,岁月流逝应该珍惜青春的一种感叹。景色的变化给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给人以联想和深思。那么,这种感觉就是诗意!

这诗意是怎么来的?这感觉是怎么来的?还是要落实在景色的塑造上,还是要落实在用言辞描写的景色上。那么,言辞重要还是诗意重要呢?说到这我们就明白了,言辞就是诗意组成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一个是皮,一个是毛;一个是体,一个是魂,谁能比较自己的身体重要还是思想重要呢?没有身体承载的生命,思想从何而来?

首先你要活着,要吃好穿好,有了延续生命的能力,才有你发挥思想的机会。创作诗词作品是同样的道理,不管(不拘)言词的合理处理而只求诗意如何,你求得来吗?!通俗简单的道理,却常被人为的扭来扭去,本就不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不是同类性质的东西,非要拿来强行比较谁更重要,不是很滑稽的事吗?

 

 

 

 

我们一再提到过的《诗二十四品》,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中的含蓄,这所谓的诗品,其实也就是诗意所在。对于诗这种文学体裁来说,相对于诗歌品味而言,诗文要表达的具体情节内容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塑造一种诗之味道,这种味道带来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们举例过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们读后,我们会感到那种思念的情绪,这种情绪对我们的感染,要远远大于他具体是写给妻子还是写给谁的思念事件本身。这种感染,会使我们有一定的联想,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我们自身,尤其当我们也处在某种思念的状态时,我们更会感受到这种感染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这种诗境情绪氛围的感染力量,要远大于诗文内容所叙述具体情节对你的影响。这种感染具有一种通感之美的力量,这才是诗歌的真正魅力所在,也才是真正的诗意所在。所以,恰如人常说的是诗言志而不是诗言事

有了上面这些认识,我们就该知道了,如何重视一言一词的塑造,如何重视一景一物的安排。记得我在做《词学基础讲座》说到词的煞尾方式时,说过几种辞与意的关系,是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等各种煞尾的方式。其实说明的就是要体现这种诗词的味道感觉,言辞有限而诗意无限。

做诗做到佳处,诗要具有不尽之意才是好的。诗写完了,要表达的意思也说完了,感觉如果也跟着没了,那这作品其实就不算成功的作品。如果读完了你的诗,读完了也就完了,一点回味的感觉都没有,那这诗就等于白写了。哪怕你诗种有一句引发人的感受,令人拍案叫好的,那这诗也不算白写的。

如何处理好诗的立意,是诗之谋篇的首要之重。力求达到不尽之意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怎么做到呢?其实,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含蓄二字就是一个很你好的表现途径。我们知道人们有句俗话叫话到舌前留半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什么要留半句呢?那意思是说点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把话说的那么直白赤裸。这种留半句就是一种含蓄的辞尽意不尽的说话艺术。点破不说破,让人意会悠长而无须说的太明白。这样的说辞效果往往是更好的。

诗之文体表现的性质就是这样,千万别说破,说破就没意思了,给人留有余味那才叫诗!做到这点,我们往往借助的就是用景语来说话,我们常常采用的是比兴的修辞手段。用景语说话,就是一种间接的说,比如我们前面例举的《春晓》,写的就是春夜之景,一觉醒来处处鸟语啼晓,翻看满院落花,方知夜来风雨侵扰。写的是景,表达的是心境和感觉。这总比直接说岁月如流水,青春不可还这类直白的表达要艺术的多。

 

 

  

关于诗意,《休斋诗话》中有一句是诗要有野意,再看《诗史》中说要有索寞之意,其实,强调的都是一种诗味。诗之品位是和人的性情有关的,可以高古哦,仿古风而拙朴大意,近楚词而长谓高歌。可以雄浑大气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还可以委婉委曲,还可以疏淡典雅等等。纤细柔情之性格,你要他大气也大气不起来,粗犷豪放之心界,强做扭捏女儿态也同样做不来的。一是根据自己的性情习惯和审美口味来,二是要依据自己即时所感受的情绪气氛而来,顺其自然最好,不可为了某风格而强自做诗。豪放或纤秾、悲慨或委曲、旷达或缜密,均要依时依势而来。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性情,才可以真实地写出那个来。

说诗意,说性情,说韵味,其实还是要落实在具体的用字上来。相关的内容,舍得在讲炼字的讲座时说了很多了。这里只着重说几点要注意的地方。诗之用字,分为两大类,一是实字,一是虚字。特别强调的是,诗学里说的实字虚字是不以现代汉语语法的概念而来的。实字就是指名词或代词,其余的都归到虚字的范围里来。诗学上主要常用的虚字是动词、形容词及副词,很多其他的词性常被省略掉了。

诗学上所谓的炼字(或称下字)主要是针对虚字而来的。还有,所谓诗的诗眼也多是指所炼的虚字而言的。古来《诗话》颇多炼字之法,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多参考学习,但是舍得强调的炼字之法是换位思考法,算不上多新鲜的舍得发明,只能当做一种思路吧。

关于实字和虚字,其实也不是很绝对的,有时是可以转化的,古诗话云诗有实字,而善用之者以实为虚,以实为虚也许比虚字为虚更为灵动虚妙。间或,也可以以虚为实,虚虚实实本有定义,但是脱离死板的概念限制,活而用之就活色生香了。比如字是个形容词,红花绿叶,这颜色是做形容修饰而用的。但是把它名词化也很好啊,一片红”“一点红,均很自然。炼字之法,重在一个灵活,要活,要响,要动,要飞,要敢于炼。字炼的好会形成精彩的诗眼,精彩的诗眼,就托起来精彩的诗意,或者说,精彩的炼字本身就是在炼诗意。

总而言之,今天说的两点都是对诗写作很重要的。一是命意,一是下字。要清晰地认识所谓诗表现的到底是指什么,还有,要知道通过什么手段来锻造这个。这两点的把握,是学诗的根本所在。舍得的总结就是,诗之意,就是诗之境,塑造好这个境,就是在塑造诗意。切不可以意为先为借口来马虎对待诗语及用字,切不可以意为先的借口,来放松格律等诗之体裁形式的要求。

其实是不可能害到的,找不到好词你就换个思路再去找,你能有多金贵的呢?中华数十万的汉字还不够你用的?真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字就换句,就换位置,就从谋篇上再考虑。

樱雪

樱雪 进士

  • 40

    主题

  • 757

    帖子

  • 8948

    积分

2017-10-11 09:38:33


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

精辟之至!

娇娇

娇娇 进士

  • 95

    主题

  • 1685

    帖子

  • 6379

    积分

2017-10-11 18:22:03

好深刻的创作理念,好友用处,大家都来学习,提高创作水平!谢谢樱雪社长!很棒!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