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星月】炉灶的变迁(随笔)

精品 【江山·根与魂】【星月】炉灶的变迁(随笔)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7861.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1发表时间:2024-07-01 12:34:29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那么制作食物的炉灶也就成为每家每户不可或缺的物件了。
   古往今来,炉灶经历了很多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原始社会,刚刚得到进化的人类茹毛饮血,自然不会使用炉灶。当无意之中吃到了被雷火烤熟的动物,他们就开始学会了用火。用火让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学会用火之后,他们就开始建造简单的炉灶,垒几块石头,搭上一块石板,下面烧起柴火,就可以烹制食物,这就是最初的炉灶。
   后来,人们有了固定的住所,制造炉灶的技术也渐渐提高,那时人们主要是烧干草和木柴,炉灶是用泥土做的,随着陶艺的发展,人们制造了锅碗盘盆等炊具,再加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人们的食物种类渐渐丰富起来,身体也变得强健,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了。
   后来,采矿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煤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人们用煤做饭,用煤取暖,冶炼。煤的出现使火种得以长时间的保存,人们建造出了更高级的炉灶,可以烧煤块,煤泥,让制作食物变得更方便。冶铜冶铁业的发展也让人们拥有了更加高端的餐具和厨具,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渐渐提高,使得人类的文明也在不断发展。
   小时候,我的家里就是烧的煤泥。那时候村里很多人都会建造炉灶,我们叫“盘火”。这种炉灶一般依墙而建,呈长方形,台面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出火口,直通底部,下面是几根铁条搭成的炉子,炉子下面是空的,方便掏炉渣,炉子外面也留着一个方形的出口,这个出口既可以保持通风,维持燃烧,也可以把燃烧过的煤渣排出去。心灵手巧的村民会在炉灶台面上多建造一个出火口,能同时给两个锅加热,或者在炉灶中间建造一个通道,可以加热馒头,红薯等食物。
   这种炉灶烧的是煤泥,煤泥是用煤粉和土按照一定比例和成的,和成糊状,用的时候把煤泥从出火口塞进去,中间用铁制的火杵扎一个小孔,如果做饭需要用大火猛火,就用铁杵把小孔破开,让空气从下面的出口进入,火苗就腾腾升起;晚上不需要火了,就塞进煤泥,扎一个小孔,这样可以支撑一夜。这就是以前农村常见的炉灶。
   还有一种炉灶是做大锅饭的,或者是专门烧柴火的,一般盘在室外,这种炉灶不需要留火种,也是用泥土盘成一个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台子,上面留出锅的形状,里面是空的,下面也有铁条做的炉子和一个长方形的出口,做饭的时候,把柴火从出口塞进去点燃,就可以使用了。这种火也可以使用煤块,特别是家里办事的时候,会盘一个很大的炉灶,上面架一口大号铁锅,先塞进去柴火,等有了底火后再使用煤块,做饭特别方便,别说几十个人的饭,就是几百人也是不成问题的,这种炉灶是用完之后就熄灭了,无法保留火种。平时村民们经常用这种炉灶蒸馍,或者人多了用它做饭,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屋里的炉灶做饭。
   后来,人们开始用煤加工成煤球,煤球炉应运而生。煤球炉轻巧,方便移动,后来就在农村流行起来。当然,还有很多村民盘起了可以烧煤球的炉灶,就是在原来的炉灶中间加上了可以烧煤球的炉芯。从烧煤泥到烧煤球,是炉灶的一个很重要的变迁,村民们再也不用自己辛辛苦苦和煤泥了,煤球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用煤球机打,一次打好几百个煤球,晾干以后收起来,可以用上一个冬天。
   我上初中时,家里用电比较方便了,村里有人用上了电炉子,这电炉子非常方便,而且干净卫生,可是耗电太厉害,一般人还真用不起。又过了几年,液化气灶开始进入流行起来。液化气灶做饭比煤球炉快多了,而且干净,方便,很快就取代了煤球炉进入了千家万户。可是到了冬天,老百姓还是要用煤球炉的,一则可以做饭,二来可以取暖,算是一举两得。
   十几年前,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炉灶——电磁炉。电磁炉比起液化气,更加方便了,液化气灶要烧液化气,需要经常换气,如果哪一天气没了就做不成饭了,而且液化气的价格是一路飙升。而电磁炉,只要有电,就可以使用,比液化气灶更加干净卫生,使用方便,所以,电磁炉很快又取代了液化气灶,成为人们的新宠。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新型炉灶开始面世,让人目不暇接。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城乡居民开始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干净卫生,使用方便,出火旺,大大提高了做饭速度,因此天然气灶具开始称霸厨具市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使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炉灶就有着崇敬的心理。正因为有了炉灶,人们才可以加工食物,才可以吃上饭得以生存,所以,就有了很多关于灶王爷的神话传说,现在很多人家都敬着灶爷。每年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就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买来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炉灶上面的墙壁上,还专门买来芝麻糖,供在灶台上,意思是用芝麻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见了玉帝多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些习俗都表现了人们对炉灶的敬重。
   小时候,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大部分人家的炉灶不是面向东方就是面向西方,我问母亲:“为什么人们盘炉灶不面向南北方呢?”母亲说:“咱们经常说吃东西,你听过吃南北吗?”哦,原来盘炉灶还有这个说法,这也算是搞建筑的讲究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化的普及,炉灶的样式也越来越多,人们制作美食也越来也方便。炉灶的变迁,从侧面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变革,成为人们饮食文化从原始走向文明的真实写照。

共 21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碧柳把人类烧火烤熟食物的进化过程详尽讲述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聪明才智改善了人类自己的饮食文化,渐渐走向更文明。从见到火煮熟食物,再到用电只感觉热看不到火煮熟食物,让善于做饭的人远离了烟的侵害,功能不变,改变的是有利无害的煮饭用具。碧柳看来做了很多功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和经历过的炉灶演变。强烈推荐共赏!【编辑:江南柳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01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7-01 13:26:46
  我们家一直用木头取暖做饭,
2 楼        文友:江南柳烟        2024-07-01 13:28:01
  小兴安岭找烧柴容易,还不用花钱,花点力气就可以了。
回复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7-05 20:52:53
  感谢柳烟老师的精心编辑!辛苦了!
3 楼        文友:乡鹤        2024-07-02 07:09:59
  碧柳老师的这篇随笔,把人类制造熟食的过程讲解的透彻而全面。让读者了解到从初始的炉灶到社会发展后的灶具,是一个温暖而有年代感的演变过程。从侧面解说了炉灶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全文主题明确,语言隽永,叙述流畅。学习了!碧柳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7-05 20:53:13
  感谢曹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07-04 22:19:25
  炉灶的变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欣赏好文。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4-07-05 20:53:32
  感谢彩蝶妹妹的欣赏美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