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嘎拉哈(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嘎拉哈(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2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66发表时间:2024-08-01 13:40:58

嘎拉哈,是东北方言,也是满语的译音。嘎拉哈是羊或猪的膝盖骨,是后腿中间连接大腿骨的那块骨头,是东北儿童和妇女传统游戏的道具。
   说起嘎拉哈,南方朋友一定会感到很陌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的妇女儿童中非常流行。也许是东北冬季太长的原因,不知道哪位高人发明了这个游戏,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我小时候,也曾经痴迷于这种游戏,而且不是一般的痴迷。
   记得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女同学们都玩歘嘎拉哈。嘎拉哈的形状非常可爱,羊嘎拉哈是四方形的,它的四个面分别叫“坑、背、针、轮,”猪嘎拉哈是长方形的,没有羊嘎拉哈好看,也没有羊嘎拉哈好玩。但是,嘎拉哈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谁有一副嘎拉哈,那可让人羡慕了呢,玩伴儿们都会讨好地围在她的身边,争取能参加到游戏里面来。
   嘎拉哈分为羊的和猪的两种,羊嘎拉哈为上品,那乳白色的羊噶拉哈有的被染成红色或者蓝色,玩起来也特别容易上手;猪嘎拉哈呈长方形,比羊嘎拉哈稍微大一点儿,歘的时候不容易上手。但是,拥有一副嘎拉哈就是特别令人开心的事情,犹如现代对孩子们有了一个电动的大型玩具一样珍贵。
   歘嘎拉哈,一般是四个人一起玩,也有两个人玩的。主要玩法是:四个嘎拉哈配一个布口袋或者小皮球。先把四个嘎拉哈随手抛在地上或者炕上。一般都是在火炕上玩,这四个嘎拉哈就会出现不同的面,先把布口袋往上扔,然后趁着口袋落下来的时差,赶紧把相同面的嘎拉哈抓在手里,同时接住落下来的布口袋。再把手里的嘎拉哈在往上扔口袋的时候,撒在炕面上。如果没有相同面的,就要扔起口袋,赶紧把嘎拉哈搬成想要的那一面,然后再扔起口袋,把相同面的嘎拉哈抓起来,接住口袋。根据抓到的面的数量计算分数,一般都是“坑”和“针”计分高。如果嘎拉哈没有成对的面,那么就用手扒拉一下,等到出现有成对的面了,再抓起来。还有把嘎拉哈都变成针面,叫“搬针”,如果这四个针面全抓起来,就会得到最高分值。所以,歘嘎拉哈的高手都会在“搬针”上下功夫。还有把两副嘎拉哈放在一起玩的,抓到手里的越多,得到的分值就越高。如果抓错了,不是相同面的抓到一起就是失败了,如果接不住布口袋,也是失败。用小皮球玩也是这样的方法,先把皮球抛起来,利用皮球落下的瞬间,赶紧抓起相同面的嘎拉哈,用皮球玩难度大一些,没有布口袋那么容易接住。歘嘎拉哈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既锻炼眼、手的协调,还能锻炼整体的反应能力。
   我非常喜欢歘嘎拉哈的游戏,遗憾的是我没有一副嘎拉哈。这东西没地儿去买,只有在民间互相转换者玩。当时我就想,哪管我有一副猪嘎拉哈也行啊。我只能跟着小姐妹们凑成伙儿一起玩。但是我可以有布口袋,于是我就用旧布裁成二寸见方的小块,一共六块,缝成一个口袋,然后装上苞米粒、高粱米粒,自己扔着玩。缝了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布口袋,等待着自己拥有一副嘎拉哈。
   嘎拉哈必须杀羊、杀猪才会弄到,我在县城生活,根本就遇不到杀猪宰羊的机会。有同学有了新嘎拉哈了,就会把原来的嘎拉哈淘汰,送给小姐妹们,有一次我得到了一个猪嘎拉哈,喜欢的不得了,但是一个嘎拉哈不能玩儿啊,就留着吧,不知道那一天,我会得到第二个嘎拉哈呢。慢慢地,我也攒够了四个猪嘎拉哈,没事儿就和妹妹一起玩儿,也和同学们一起玩儿,虽然猪嘎拉哈有点儿大小不一,颜色也不一样,还是非常开心的。
   后来上了中学,家务劳动也多了,就不再玩嘎拉哈了,我也舍不得丢掉,装在一个小口袋里收藏起来了。
   到了七八十年代,每到入秋,人们就开始买羊、杀羊,喝羊汤,我却惦记着收藏羊嘎拉哈。我把四四方方的羊嘎拉哈清洗干净,收藏起来,几年下来也够两副嘎拉哈了,如今,人们早已不玩这个游戏了,可是我对于嘎拉哈依然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发自内心地喜欢。虽然错过了最盛行的时期,还是觉得它是那么惹人关注,它承载着儿时的情趣,散发着时代的气息,特别有年代感。也弥补了当年期盼自己拥有一副羊嘎拉哈的心愿。
   有人说,嘎拉哈是清代满族人发明的游戏,可是我看到一个自媒体博主在介绍嘎拉哈的时候,说东北人玩的嘎拉哈具有千年的历史。她在黑龙江省绥滨县一个博物馆见到了两个嘎拉哈,一个是水晶的,一个是白玉的,是大金朝的物品,我相信这个史实。
   前几日,我到梅里斯达翰尔族区哈拉新村参观,在民族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个用羊嘎拉哈编成的小筐,让我眼前一亮,太有创意了!那洁白的羊嘎拉哈一个挨着一个地组成一个小筐形状,晶莹剔透,洁白无暇,朴素无华,却浸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呈现出一种民间智慧的博大精深,更寄托着远古时代的深邃与久远。我悄悄地把这个小筐拿在手里,反复地把玩,舍不得放下。好在游人不多,没有人发现我的举动,后来,还是百般不舍地放下了那个嘎拉哈编成的小筐。我真佩服编织者的创意,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小筐有什么寓意,却感受到了一种时代气息,它记载着民间智慧的深蕴,散发着历史文化的光芒。
   嘎拉哈,对于现今的年轻人来说,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游戏其中的乐趣。而我却特别佩服先人的智慧,创造了这个游戏。我真想再玩玩这个游戏,找回儿时的乐趣。我更期盼这个游戏能重新回到生活中来,因为它是一个有利于开发人们智力的游戏,有利于锻炼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的健身游戏。
   2024.8.1.

共 21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东北的广袤土地上,有一种古老的游戏,它的名字叫做"嘎拉哈"。嘎拉哈,源自满语,原指羊或猪的膝盖骨,后成为东北儿童和妇女的传统游戏道具。文章中,作者对嘎拉哈的描述充满了情感和细节,从嘎拉哈的形状、颜色到玩法,每一个方面都透露出作者对这个游戏的热爱和怀念。羊嘎拉哈的四方形和猪嘎拉哈的长方形,不仅仅是游戏的道具,更是作者童年时光的见证。作者回忆起小时候与同学们一起玩嘎拉哈的情景,那份纯真的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笑声,仿佛就在昨天。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嘎拉哈游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在作者的心中,它依然是那段美好时光的象征。无论是自己制作布口袋,还是收集嘎拉哈,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游戏的热爱。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作者对一个游戏的怀念,更是作者对那段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儿时时光的怀念。一篇语言流畅、主题深刻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81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8-01 13:42:42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谢老师的无私分享!向老师学习,敬茶!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01 15:23:44
  谢谢芹芹森老师辛苦编按!感谢老师对那个年代的解析。敬茶!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8-02 13:25:52
  朴实的文笔,读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佳作点赞!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02 17:58:49
  谢谢社长的支持和鼓励!敬茶!
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8-02 20:48:25
  竹雅老师人雅文雅,拜读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02 22:05:26
  谢谢十月枫叶老师鼓励支持!敬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20 10:07:1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08-20 10:40:17
  谢谢小雨老师鼓励!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