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流年】结缘烹饪的校园时光(散文)
常言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吃饭向来摆在民生首位。古今中外,不管政权如何更迭,吃饭都是避不开的话题。人是有味觉的高级动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既要吃饱,也要吃好,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美食文化。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何将这些东西捏合在一起,让人们的味蕾得到美好的享受,这是烹饪的技巧,是一门学问,那是有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的。凑巧,我就在这样的学校待过。
不过,我学的并非烹饪。1985,高考毕业的我考上了商校。报到那天才知道,我们学校和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合署,也就是一套领导班子挂两块学校牌子,就如一个母亲两个儿子,都在外自立门户,关起门来大家都是一家人。烹饪专业是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的招牌,在全省美食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做饭属于下九流行业,从业者被蔑称为“厨子”,地位之低下可想而知。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厨师地位彻底改观,得到了人们应有的尊重。受新思潮的影响,那年报名烹饪专业的学生趋之若鹜,有幸被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录取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记得那时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报名有门坎限制,须是非农业户口才行,像我这种农村孩子,连报名的条件都达不到。所以,貌似高人一等的我,在技校生面前,那是有些自卑的。而那些技校生则恰恰相反,非农户口决定他们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面对我们这些农村人,往往表现得趾高气扬,仿佛他们才是上等人一样,这就是城乡之间的差别。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群来自城市的“公子哥”。
凡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是需要一个过程。随着慢慢的接触,我对他们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厨师是美食文化的缔造者。经他们的妙手,普通的食材完成华丽的蜕变,成了人们餐桌上诱人的美味。舌尖上的味蕾由此触发生命的律动,厨师无疑是美好生活的“接生婆”。可谁知道,这光艳的背后,他们又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和牺牲呢。
作为厨师的摇篮,烹饪班的学生就像取经僧,历经了无数的痛苦和磨难。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战士,入伍第一天,拿到的武器就是菜刀和炒勺,刀功和勺功就是他们苦练的本领。
和我们室内练珠算不同,他们的“战场”在室外,天天拿着炒勺颠沙子,练的是翻炒的厨艺。厚重的铁勺,加上勺内的沙子,算起来近十斤重。颠个一下两下的还好,时间一长,肌肉发酸,手腕肿胀,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
一天下来,累个半死,好不容易盼到晚上,可以休息了吧?不!练刀功的时间又来了。作为未来的厨师,切菜是必备的技能,出道以前,必须练到娴熟,这是行业要求。他们的寝室就在我们的头顶,每晚都叮叮当当的,吵得你心烦意乱。饱汉不知饿汉饥,打牌的我们,哪能想到他们此刻心里的苦啊。
他们的工作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实习期间,岗位就是灶台。冬季好说,到了夏天,气温本来就高,炉火前的滋味更是难受,手中的活儿又不能停下,站着还不能“挪窝”。一番操作,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看着就让人心疼。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也真是拼了。
谁能想到,一群娇生惯养的城市公子哥,在技校这座熔炉里,经过浴火的淬炼,一个个是如此的坚强。脸晒黑了,人变瘦了,但在人生的路上,他们却树立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苦心人,天不负。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丰厚的回报。当香喷喷的饭菜端上餐桌,从客人沉醉的笑容里,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见证了烹饪生奋斗的历程,我们分享到了他们的快乐,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有句俗话叫“陪着黄鼬能吃鸡”,饮食技校的食堂,自然独具特色,美食非其他学校可比,色香味上说,明显要高一档次。当时,学校在繁华的中山路上开了家饭店,招牌“乐口福”,名副其实,在青岛那是如雷贯耳。
自家的地盘好办事,烹饪生进店,实习经商,两全其美,可谓皆大欢喜。只是实习的饭菜是不能端给客人的,那样就砸了饭店的招牌。如此,这些“下脚料”就流进了学校食堂,便宜了我们这些穷学生。
这些饭菜虽说是“练手货”,但味道还可以,有的还配上精美的雕工造型,给人唯美的享受。更主要的,这些价格便宜,学校赔本赚吆喝,穷学生能负担的得起。享受这物超所值的饭菜,也算是和饮食技校同校的福利吧。
总不能老是坐享其成吧?有时候,我们也亲自下手。那时伙房定期改善伙食,包水饺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只是吃饭的嘴多,干活的人少,一时忙不过来,于是,我们就被临时“抓丁”。当然,抓丁不会像葛优“薅羊毛”似的抓住一个不放,而是各班轮流坐庄,机会均等,谁也说不出什么。
说实话,我们这些人在家都是“少爷羔子”,饭来张口惯了,坐下来女人似的包饺子,还真是强人所难。但事儿逼到那了,只得硬起头皮,你总不能说我会吃不会做吧,那多没面子!赶鸭子上架,后果可想而知。
望着那些奇形怪状的作品,我们哭笑不得。但也无人计较,我手进我口,彼此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会笑话谁。反正馅子是师傅调的,不影响口感,饺子进肚都一样,又不是相媳妇论丑俊。
经此一遭,我也体验到烹饪生的不易。本领是练出来的,什么行业也是如此。奢求一夜得道,只能是白日做梦!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