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丹枫】游济南三绝(散文)
说起山东省会城市济南,大多数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她有“泉城”的美誉,因其趵突泉、千佛山和大明湖三绝美景而蜚声中外,这几年,国内旅游热情高涨,将济南作为出行目的地,已成为众多人的选择。这其中,我就是如此。
一、情系大明湖
盛夏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伴着如织的人流。我慕名来到大明湖,穿行在绿荫下,倍感丝丝凉意。走进大明湖,仿佛来到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这里波光粼粼,流金溢彩,洁净的湖水倒映着蓝天,蓦然,我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大明湖水面宽阔,岸边杨柳依依,宛如少女的秀发,楚楚动人。微风拂过,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湖中偶尔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划着桨,三三两两的,充满欢声笑语,水中不时有野鸭掠过水面,受到惊吓时,倏然钻进水里,再也找寻不着,圆晕一圈接一圈荡开,与湖面的波光相映成趣。岸边看热闹的人们兴奋地望着这场景,有的拿出手机捕捉着快乐的镜头,把美好的瞬间定格。
大明湖景区内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平添了许多历史的韵味。在时代进步的今天,许多地方深入挖掘文旅和景点的发展结合,大明湖景区也在这方面做足文章。漫步在景区,亮点不时呈现在面前。
大明湖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对它的记载频频见于文史典藉之中。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为大明寺,东西两面则湖”。可以说,这是最早对大明湖的描述,由此可见,大明湖得名由来已久。
明净滢澈的湖水,飘浮在碧波之上盛放的荷花,加上周围郁郁葱葱的林木,典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的曲径回廊,着实有着非凡的意境之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朝学者刘凤浩的对联,形容得非常贴切,它反映的是大明湖风光的真实写照。
大明湖风光之美,令人流连忘返。每一处景点,都有游客赞不绝口,心满意足。枝繁叶茂,别致的建筑,青砖黛瓦,一派派繁华盛景,令人应接不暇。漫步在大明湖,丝毫不觉得枯燥和单调,可以说,大明湖景区内已做到移步换景,给人一种精神愉悦和享受。
来到景区内“济南战役国民党守军临时指挥部旧址”前,我心中越发想追寻和体会一下风雨过往。进入展馆内,被旧址内复原的氛围吸引,一幅幅老照片,似乎在诉说着过去那段难忘的岁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洪流锐不可挡。幸甚至哉,我们处在和平年代,生活美好,时代美好,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地奋力追梦,做自己想做的事。业余时间,到处走走,看看山河美景。
大明湖景区游客熙熙攘攘,盛夏时节,带着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是很多家长共同的出发点,欣赏美景,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风光之美,从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学习到一些历史文化,增加知识的积累,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明湖是泉城济南风景名胜之一,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它集水上风光、古园林胜景以及古道观等特色建筑融为一体,放松身心的同时,丰富人生阅历。
关于大明湖的成因,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大明湖的水源来自珍珠泉、濯缨泉等泉水,有“众泉汇流”之说,我不禁啧啧称奇。
二、情迷趵突泉
在有古老神韵又有现代美丽的城市济南,有个地方令我心驰神往,它就是趵突泉。它吸引我的地方,国家5A级风景区金字招牌,不只是在于它独特的自然风光美,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趵突泉景区南大门,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趵突泉”三个大字,是乾隆御笔,书法苍劲有力,颇有王者风范。这里是天南地北的游客来济南的网红打卡地,可见一斑。
走进趵突泉景区,清幽的意境,仿佛进入人间仙境。泉水清澈见底,甚至连水里面游来游去的鱼儿都清晰可见。在泉水汇聚成水塘的四周,是枝繁叶茂的绿树,走在绿荫下,倍觉丝丝清凉,十分惬意。
我在泉池边选择了一个好的观赏位置,看趵突泉水喷涌而出,观赏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对喷溅的水花品头论足。趵突泉的喷涌,堪称大自然一大奇迹,它来源于地下的石灰岩溶洞,经过地质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趵突泉。
据悉,趵突泉得名来自文学家曾巩的《齐州二堂记》:“自崖以北,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趵突泉水质优良,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至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大加赞赏,改换从京城带的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喷涌着,像是水下有条大鱼张着嘴巴,正向上吐水,突突地向上冒。在水面上滚动着千万颗洁白的珍珠,飞花溅玉,场景蔚为壮观,喷涌而出的泉水汇集成一片碧波荡漾的泉池。周边的亭台搂阁,站满了前来观赏美景的人们,他们驻足拍照留念,记录下美好的瞬间。人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清冽的泉水,带来的凉意和安宁,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环境,在这炎炎夏季的确是纳凉的好去处。趵突泉弹拨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乐章,置身此景此地,平日里忙碌的疲倦和生活的琐碎顿时烟消云散,让人体会到闲暇与舒适。
趵突泉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比如泉香亭、观鱼亭等,各具特色。除趵突泉公园的自然景观外,里面的古建筑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建筑艺术的精湛展示。
我来到李清照纪念堂,由衷肃然起敬。李清照是我国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当高的地位和评价,她的词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在她的诗词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兴趣与快乐,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韧与豪壮,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情调等,李清照一生凭借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较深的人生感悟,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令人景仰。
纪念堂内,设有李清照塑像,栩栩如生,这位端庄清秀的女词人,似乎是穿越时空,在和前来拜访她的人近距离进行对话。
趵突泉景区内的设置全然不会感到单调和无味,在饱览美景的同时,仿佛是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之旅,我打消了之前袭扰心头关于很多景区千篇一律的顾虑,有的地方打造旅游景区,比如修建设古城,多是雷同的复制,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令人不免产生厌烦之感。
趵突泉景区则不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人们还可以增加知识,增长爱国主义情怀。“济南五三惨案纪念馆”位于趵突泉西北角,由入口牌坊和警世钟台组成,这里为纪念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制造的“五三惨案”而设,在纪念堂内有蔡公时烈士的铜像和资料,供参观者们追忆和怀念,如今这里已成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情醉千佛山
我对千佛山,很早就产生过仰慕之情。从多种媒体了解到它的地理和文化特色,更加令我念念不忘。攀登千佛山,成了人生出行梦的一个愿望。
千佛山古称历山,历史典藉有记载“舜耕历山”,可见,历山在古代的地位早已是享誉盛名。隋朝时,山东佛教盛行,信徒们在历山镌刻众多石佛,建千佛寺,历山因而得名千佛山。承载了千百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佛山早已成为山东乃至中国的名山。山上供奉的佛像众多,香火鼎盛,气势非凡,佛教文化闻名于世。
进入景区,千佛山三个大字赫然镌刻在大门牌坊之上,庄重大方,此刻,心中有种如愿以偿的感觉,近距离接触它的美,心跳稍稍有点加速,又有些迫不及待。
周围树木郁郁葱葱,恬淡舒适。沿着石阶缓缓而行,鸟鸣山幽。不大会儿,一尊弥勒大佛呈现在面前,笑容满面、慈眉善目、神态安详的大佛端坐山腰,形象高大无比。大佛浑身金色,线条简约柔和,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的光辉。大佛目光炯炯有神,在俯瞰人间万物,希望人间吉祥如意,和谐平安。
我来到千佛洞内,望着里面的佛像,喜怒哀乐,形态各异,为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深深折服。这是祖国雕刻艺术的一块瑰宝,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特有的风格,令人眼界大开,赞不绝口。
到了陡坡地段,我累得有些气喘吁吁。千佛山海拔285米,属于泰山的余脉,和名山大川相比,高度不算太高,可对于从小生活在大平原的我来说,爬山确实是种考验。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现实中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困难,还有什么迈不上去的坡,跨不过的坎。我暗下决心不要打退堂鼓,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梦向前冲。
终于到达山顶,心底有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胜利之情油然而生。挑战自我增加了勇气,我有些洋洋自得。站在大雄宝殿前,向远方眺望,车水马龙的济南市区尽收眼底,高楼大厦好像积木玩具,错落有致,别有一番趣味。
兴国寺给我印象较深,门口有幅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佛教文化的传播,对百姓而言,能够形成精神寄托,它影响深远,对人类的视野有指导作用,让人心胸开阔。
相信,许多人和我想法一样,趁节假日外出游玩放松身心,缓释平时紧张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带来的倦累。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庆幸与济南三绝的相遇,欣赏美景的同时,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底蕴。大明湖的碧波,趵突泉的泉水,千佛山的佛像,都让我流连忘返。在济南这片热土上留下足迹,是人生中一次十分难忘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