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小人书(散文)
每年三月初三,家乡铜山村街道上总要“逢会”,至于逢会起于何时,因何逢会我不得而知,反正打记事起一直就有。平日里逢集,汪桥乡街道逢双日,铜山街道逢单日,赶上逢会,铜山街道上就连着几天的商贸交流,摆摊设点的,说书唱戏的、杂耍卖艺的,应有尽有。一条通往县城和信阳市之间的狭窄泊油路街道上,能够摆设摊位的地方全部挤占,不能够挤占的地方也想法挤占,连街道南边的河滩两面也挤满小商小贩。每逢赶会,父亲会给我一两毛零花钱,钱放在上衣兜里,被我攥在手心,生怕飞了。从我家地走六里路到会场,路上我一直攥着钱,以致钱被攥得汗津津的,可惜也没能使数额变多。会场上诱人的物品实在太多,香喷喷的油条、麻花,酸脆的冰糖葫芦、好看的糖人,带着花纹的小巧皮球、带着皮盖的塑料小手枪、塑料太阳镜……好吃好看好玩的都让我着迷,走到每个地方都挪不动脚步。我精确计划着手里的钱可以购买的东西,反复合计买了喜欢吃的和玩的以后,总要留下几分钱去小人书摊看小人书。
小人书摊摆在河对面的沙滩上,过河没有桥,来回就要脱掉鞋光着脚涉水。河滩和水里的沙子很干净,水流平缓清澈,可以清楚地看见游鱼。马口、白条最多,和往来过河的人群一同在水中嬉戏,它们迎着水流游动,有时停驻,有时箭一般倏忽间射出好远,追逐赏玩可以,想抓住绝无可能。我总要看过吃过,然后在河水里尽情玩够以后,才走到小人书摊前进行最后的享受。小人书摊简直是一个故事宝库,被人反复翻看的小人书看上去破旧,许多封面上的字画模糊不清,可里面的故事却从不过时。书摊周围散开坐着和我一般大小的孩童,将小人书放在并拢的双腿膝盖上,全都不错眼地翻看。看一本小人书要二分钱,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手中剩余硬币的价值,我总仔细审视打量,挑选出最想看的小人书。一旦沉浸在小人书的故事中,美食、玩具和喧闹的世界就消失,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我只感到自己像融化了一样,与天地春光同在。
虽然能够在逢会上看到的小人书不多,可家里父亲的书柜中许多书籍总能够满足我的缺憾。众多书籍中,有两套精美的小人书,一本是根据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改编的系列画书《智取张家寨》,一套是上下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智取张家寨》讲叙地是李自成陕西南原大战兵败后退守商洛山的故事。时值冬天,天灾人祸让地广人稀的商洛山农民生活苦不堪言。李自成部队为了养精蓄锐,既要解决吃饭问题,还要接济百姓,于是把目标瞄准为富不仁的地主张守业的堡垒张家寨。经过仔细侦查,深入张家寨不断周旋,李自成最后依靠智谋以微小代价攻下张家寨,解决了部队给养,同时让百姓过了一个喜庆年。父亲见我看《智取张家寨》时,会即兴说,毛主席评论李闯王,起义时是流寇主义,进北京后骄傲自大,贪图享受,导致失败,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绝不学李自成。我并没有在意父亲说的话,而是被小人书中李自成坚毅、智勇、亲民的形象深深折服。
《中国古代科学家》中讲叙了中国许多朝代中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有鲁班、蔡伦、僧一行、徐霞客等众多人物。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过程不仅艰苦卓绝,发挥出的聪明才智让千古之后的人始终为之叹服。我想象着故事中的景象,在家院外东侧坡坎处的树林里修筑起自己的“都江堰”。依坡挖出曲折连绵的道路,沿道路挖出水渠,和泥巴做出房舍放在道路旁边,在房子旁移栽上天麻果,用木块当车在道路上手推着行驶。我在自己建造的伊甸园里欢度时光,一场雨后这些印迹全无,然后我重新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快乐。玩乐时,我的脑海里会想起许多科学家的故事,心里常常生出羡慕。华佗给人看病,两个人同样患了伤寒,他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分别开出不同药方治理,结果两个人的病很快都好了。建造赵州桥的李春,不仅巧妙地运用了建筑学知识,还将美学思想以雕刻形式融入其中。郭守敬在大都(北京)及全国各地建造的观星台观测记录天象,编订的《授时历》在当时领先世界。每个人物在自己的领域里书写着传奇,小人书绘制的图画和他们的事迹一样细腻精美,简洁生动地文字讲叙更是对他们最大的尊敬。这两套小人书伴随我长大,百看不厌。我时常跟随书中人物故事产生满脑袋的幻想。
我在姥姥湾子里看到电视剧《西游记》时,我们湾子还没有电,也没有电视。当时稀有的下乡放电影是难得的文化娱乐享受,看电视剧更是无法想象的奢侈。有些风靡的电视剧被印刷成小人书,湾子里比我大些的黄道财手里有一套小人书《血疑》,就是根据电视剧图像印刷的,墨黑的图像搭配墨黑的文字,一点也不精美。黄道财向我夸耀他的小人书,我更喜欢的是《烈火金刚》、《杨家将》系列故事。顺着大湾子中狭窄的小路才能走到最里面的黄道财家,顺低矮的前茅草屋走进院子,黄道财将他的一摞小人书借给我时,有些不舍地说,一定别弄脏了,赶紧看完还我。我接过小人书,愉快地答应。
《烈火金刚》中的抗日英雄肖飞令人神往,《杨家将》的故事更让我着迷,画中的英雄们衣带飘飞,甲胄鲜明,一幕幕激烈战斗厮杀的场景好像带着强烈的动感走进我的眼里。宋太宗御驾亲征幽州一战实在凄惨,杨家将在此战中死伤惨重,让我痛恨宋太宗的无能,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的书柜中有一套《杨家将》我早已看过,和小人书形象的画面比较起来,还是有明显差别。父亲也爱谈说杨家将人物故事,他说自古忠奸不能两立,水火不容,没有忠就显不出奸,没有善也分不出恶。好人难当忠臣难做,可从古至今人人还是愿意争做好人忠臣。
我在父亲的话语和小人书的故事之间一点点蓄存营养。当我积存些硬币以后,我在汪桥街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小人书,书里有两个故事:《狼王洛波》和《不来梅的乐师》。狼王洛波极其聪明狡猾,带领群狼给牧民造成很多损失。牧民用尽办法也抓不住洛波,后来使用陷阱逮住洛波最钟爱的母狼,利用母狼作为诱饵,终于抓住洛波。洛波拒绝牧民的喂食,最后毅然赴死。洛波有超出一般动物的智慧和情感,着实令人惊叹。不来梅的乐师说的是一只衰老的驴子要被主人杀掉,驴子逃走想去不来梅当音乐家,路遇一条被主人遗弃抓不住猎物的老猎狗作伴,然后又碰见一只抓不动老鼠的老猫和一只将要被主人宰杀的公鸡。四个同病相怜的伙伴一起向不来梅进发,计划共同去当乐师。它们半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华美的居所里美食财宝丰沛。驴子、猎狗、猫和公鸡一同发出嘶吼,奇怪的声音吓走强盗,于是它们就在那里过起快乐的生活。洛波和这些可爱的动物故事在我面前展现了另外一番世界,让我明白任何生命都不允许践踏,值得尊重。故事中那些新奇的想象让我的思想仿佛也长出翅膀飞出很远。以至于后来,我常在品味小人书里的情节,揣摩出一些感悟。小人书只是浩瀚的书海间的一道佐餐开胃菜,看起来很不起眼,却是营养丰富,滋味十足。
长大后我在城市扎根,成家立业,曾经带着儿子偶尔路过书摊,看见许多书籍论斤售卖,其中盗版居多。有四大名著一类的小人书,全部设计成A4纸般大小的开本,一篇中印着四幅插图,绘画简单粗糙,少有人翻阅购买。这样的小人书再也不是我小时候看过的样子,小人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现在的孩子有他们的喜好,也有属于他们时代的欢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