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我欠您一声谢谢(散文)
岁月匆匆,蓦然回首,宛如一场旧梦。已近不惑之年,总喜欢自我反思生命中会有哪些无法弥补的遗憾,对某个人,对某件事。细细想来,很多人或事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只留下一片苍白无力的回忆,化为生命之旅难以褪去的疤痕。
2000年暑假结束,开学后,我正式成为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除任课老师外,原班人马不变,教室还是二楼最东侧,只是从最后一排教学楼换到了中间一排。班主任王老师作为年级主任继续留下带初一新生。
分开近两个月的同学们,好像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笑着闹着,喧嚣的声浪仿佛要把楼顶掀起来。我坐在座位上,情绪有点小低落,懒散了整个暑假,被抓回笼子还有些许不习惯。这时,教室走进来一位瘦瘦的,高高的身影。头发蓬松着却很有规律,像被风刮着偏分向两边,一撮鲁迅先生式的小胡子,横亘在鼻子与嘴巴中间,黑黑的面孔略显滑稽,却没有任何笑意,冷冷的眼神在教室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瞬间安静下来,因为大家对这位老师早有耳闻,对他严厉的施教方法更是谈之色变。同学们小声嘀咕着“真倒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个学期可有苦日子过了。”
他走上讲台挺直身子,两手按着讲桌,再次横扫一遍教室以及各个角落,像一名捕猎者举起黑洞洞的枪管,让人不寒而栗。随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名字说道:“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同时兼职语文老师,你们的任务是学习,我的任务是教课,在这里我郑重地希望大家不要给我出难题,多了我也不说,现在点名。”冷冷的几句话,仿佛是给大家来了一个下马威。当喊到我的名字时,我赶紧站起来喊到,这也算是我与张老师的第一次交流。
随后两个月里,同学们因对张老师有所忌惮,大家也算相安无事,但我把它理解为暴风雨前的宁静,几天后我就做了典型。我从小就顽皮,但本性绝不坏,喜欢打打闹闹开玩笑,一次课间和女同桌闹了点小别扭。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我也没就当回事,后来她又纠集另外几个女同学,对我群起而攻之,这让我很恼火。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人不犯我,我不是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一时冲动撕坏了她的书,踹坏了她的课桌,被她告到班主任那里。第二节上课时,张老师把我叫出教室,一句话没说就是一巴掌,我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我抬头瞪大眼睛与他对视,表达着心中的愤怒,还没撑半分钟,就被他犀利的眼神反杀,气势瞬间小了下来。他冷冷地说道:“打你这一巴掌也不冤,我观察你不是一两天了,回家叫家长。”
“有啥事冲着我来,干嘛动不动就叫家长?”我随口嘀咕出来。
“冲你管用吗?愿念就念,不念收拾东西走人!”听他这么一说,我怒火中烧,黑着脸回到座位上提起书包跑出教室。
回家后,看到一身疲惫的母亲刚从田地里回来,那句“我不念了”如鲠在喉。在她一再盘问下,还是把当日情况详细地叙述出来。母亲倒也没过多说什么,只是最后淡淡地说了一句“唉!学还是得念。”第二天早上晨读时间,我心怀忐忑地跟在母亲身后,来到老师家属院。张老师正在做饭,看我们来了停下手里的活,热情地和我母亲含蓄几句。并递上马扎,母亲也没有说太多,只是不停地对张老师说着一些抱歉的话语,说着回家一定如何如何的对我严加管教,像是犯错的不是我而是她。我直绷绷地杵在张老师狭小的厨房里,如芒刺背,令我意外的是,张老师并没有像昨天那样严厉地批评我,说话也很平和,看我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并没有向她控诉我在学校里的顽劣,不急不躁地对母亲说道:“大嫂子,你看在这农忙时候,我作为老师,让你跑一趟,首先表示歉意。但想到初中阶段,是孩子比较叛逆的时期,所以想着面对面聊一聊要好一些,还有就是,孩子交给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管好他,这是我作为老师的责任,再说孩子本性并不坏嘛!”母亲只是连连点头。
张老师随即转头看向我说:“听听你妈说得这些话,再看看你自己怎么做的。初中学期是个很重要的阶段,不要让青春时光浪费在无聊的事上。记住,未来不会辜负你今天的每一份努力,咱们都是农村的孩子,起跑线低,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即使你将来不是最优秀的,至少能找个体面的工作,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就比如我,虽然工资也不是太高,至少不用像你爸妈这样辛苦,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如果觉得自己做的对,就继续下去,如果觉得不对,该怎么做,不用我说吧?”
听张老师说完,我再次抬头看向他那张冷冷的脸,心里却像是在寒冬腊月喝了一口烈酒,泛起阵阵暖意。此时,我竟然很庆幸这次犯错误而被请家长,从而有了重新认识张老师的机会。当他得知我和同学闹别扭,也不全是我的责任时,还劝我和女孩相处,要拿出男子气概来,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以后还怎么找个好媳妇,说完和我母亲对视一笑。这是我第一次见张老师笑,瞬间有了冬日暖阳的舒适感。
后来整个学期,我总感觉张老师对我有特殊照顾。上课提问,他总会把目光投向我,像是期待我举手。收到信号我会主动举手,即使有时候答错了,他打个手势让我坐下,然后认真地讲给我们听。班里包括他自己有点小事,也总喜欢让我去帮忙,这让我内心受到了很大鼓舞,感觉在张老师心中有我的立足之地。也就是那一年,我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从此之后,我最喜欢在学校与张老师打个照面,感觉他身上散发一种催促我前进的动力。
初二学期结束后,初三所有班级打乱重新分班。而张老师还是在初二任课。平时在校园里遇见他,我会远远的就打招呼,他也会还以微笑,顺便加一句“臭小子!好好学啊!别捣乱哈,不然我会怂恿你班主任请家长。”我会撇撇嘴给他扮个鬼脸,笑着跑开。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校园见到张老师,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他得病住院,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天在校园里寻觅着他的身影,满心期待他康复归来,期待那声“臭小子……”
周末回家,我把这件事说给母亲,她也是一脸震惊。我试探地问能不能去看望一下张老师。母亲表示同意,但当时情况确实不便,因为他在省城治病。别说省城了,就是市区我们都没怎么去过。母亲安慰我说,等张老师出院回来再去看望也不迟,这事就先撂在了一边。不久后,我没有得到张老师出院的消息,却等来了他去世的噩耗。“张老师去世了!”当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头一紧,浑身一阵发冷,无比难受。他的音容笑貌言犹在耳,我却再也等不到他了。在整个初中阶段,张老师是我精神上的支柱,虽与他经常见面,得到过无数次鼓励,却从没认真地跟他说过一句谢谢。自此这件事也成了我一生中的遗憾。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他,我心底都会泛起一丝愧疚之感。虽然得到他的认可之后,成绩还算不错,但我偏科很严重,最后没能如愿考上一所好大学。与张老师相遇,让我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那个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谢谢!也只能在多年后的今天,以这种方式说给他听。
他去世时比我现在年龄还小,在我的记忆里他还是那么年轻。此时我也站在同龄人的视角反观当年,自己是多么的无知与冲动。在我整个求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老师。有的教过我两三年,有的教过我几个月,但令我念念不忘的却是同学们谈之色变的张老师。
在文末,我诚挚地对记忆里严厉的张老师说一句“张老师,谢谢您!”虽然这句感谢迟到了二十多年,但我相信张老师在某个未知空间里,一定会接收到这份迟来的讯息。
这是一篇亲历感人文章,张老师为师之道,可取。又可敬。真成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好文,是触动一个学生長魂的好文张,饮水不忘挖井人。在天之灵的张老师一定能收到你这个迟了二十年的问候。佳作,拜读。
每个人都有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冬阳老师的这段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在作者懵懵懂懂的青春期,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当时还是学生的作者在心理上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而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这位良师对作者的一生都有着巨大的正向的影响和引导,没有机会对他说一声谢谢成了作者心中的遗憾,但是相信看到自己的学生今天如此优秀,这位老师在另一个世界一定特别欣慰。其实,不论任何时候,不论是教育学生还是教育孩子,正确的方法是特别重要的,读此佳作,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