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连鱼”(散文)
一
三里长街,是城里摊贩谋生的地方,我没事喜欢走一走,听听商贩的吆喝,看看琳琅的商品。一段时间,我自诩“美食家”,一定要有好奇心,遇到特别的,要弯腰下手采购一点。
我的这个情趣,完全是受到两个人的话的影响。
汪曾祺说,去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武侠小说家古龙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他们都说到了生命。看来并非是无聊才逛街逛菜市,我喜欢看菜市场的人生百态。
“连鱼”,一张纸壳写了这样两个字。错字!我第一感觉,应该告诉卖主,她却一直吆喝,我插不上嘴。“花鲢,15块钱一条啊!”我四下搜寻花鲢的鱼筐,什么也没有。这样的市场,卖的是商品,喊空卖空,不多见。我左瞧右看,直看到卖鱼人后面的一排店铺,一个“鱼铺”招牌也不见,更无海鲜水鲜的字样。
旁边的摊主说这个叫“新业态”。哦,原来,女子是“连”姓,所以就把“鲢鱼”写成了“连鱼”,这是她的品牌,当然预订的都是花鲢。邻摊还告诉我,昨天预订出16条,今天又来了。眉眼间还带足了羡慕的光。她也是卖鱼的,却很少有人光顾。或许她卖的是海鱼,连家卖的是淡水鱼,两不相干吧。
我看到,昨天的顾客在挑选花鲢,连家女子满脸堆笑,嚷着:“大叔好,你看好哪条就拿哪条,捡大的拿,都有6斤以上的份量呢。”
不论斤,不管两,论个卖,这本身就吸眼球。大叔在不断掂量斤两。挑选权交给顾客,效果还真的好。
连家女人也懂得老一辈人说的“挑了了也卖了了”的生意经,满足了别人,这就是生意的内涵。
蹦蹦跳跳的花鲢,就像进了游乐场,拥拥挤挤的。顾不得大叔把鱼抓进袋里,还给连家女子鞠个躬,算算也合适,关不上三块钱一斤,还是第一手的鲜。
二
我凑近连家女人,攀谈起来。她告诉我,连着三五天,每天就是一两条的订单,都是跟潮流的年轻人不怕“骗”,衣兜里掏钱的,喜欢“一手交钱,一手交鱼”的都怕被骗呢。但这几天生意好转,就像遇到了毛毛雨,挣得还不少。毛毛雨?她应该想把这个生意弄成大雨滂沱啊。
走过来一老太太,操着地道的方言:“闺女啊,你是空手套白狼?套着没有?”
连家女人说:“我们都是按单交货呢,奶奶。”
老太太道:“我们交了钱,你跑了咋办?剩下个不够斤两的小鱼咋办?不认识你,骗了上哪去找?”老太太连着三问,姑娘说,奶奶,我们微信都有凭据的,我也跑不了,就是十里外的崂山。
“看我这个老太太,你觉得我能跑十里地去找你?”老太太的话,每个字都是不看好。
误解,总会让人生气,感到不适,连家女人却依然满脸春风。老太太嘟囔着“被骗了会怎样,也不就15块钱?”她的防线好像松动了,手里攥着票子,我知道她为难,没有微信,是无法成交。老太太玩线上支付肯定不如我。
邻摊女人拉过老太太说:“把钱给我吧,我给你代付。”生怕老太太疑心,又道,“我在这摆摊,可不是一年两年了,认识我吧,我跑不了。”
“是……”老太太的话咽回去了。我知道后面的潜台词,应该是一个“托”字。看来,老太太看电视“防骗”真有用,不说那个字,也是一字如刀。邻摊女人说:“奶奶,你不放心,拿不到鲢鱼,你明天来我的摊尽管拿鱼。”
生意的确靠谁做,老太太蹲下还挑了两斤小杂鱼(海鱼)。帮人也是帮己,拆台没有生意,互相帮衬成就了买卖。卖海鱼的不说淡水鱼太淡;卖淡水鱼的不说海鱼咸。淡和咸,每人的口味不一样,但在生意场上,可能就有了彼此诋毁的理由了。成就别人,也是在成就自己。这话在生意场上同样适用。
原来连家女子是在读大学生,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她的叔叔承包了养殖鱼塘,遇到鱼不好卖,她正在为高校布置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而犯愁,一般都是到某单位某社区找一个志愿者的差事,应付一下。她要开启自己的一个“不一样的实践时代”,和叔叔商量要薄利多销,打开销路。于是有了这个主意。
三
小连是第一次垂钓。她说,看不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第二天要及时交货,否则就失信于人了。
垂钓要“打窝子”,备好饵料,学会抛竿抛线。池塘垂钓,有规律,早晚时间是垂钓的最好时辰,趁着塘里的鱼活跃,喜欢觅食,要不失时机。一旦遇到阴雨天,垂钓就不容易了,鲢鱼不喜咬钩,就是坐上一两个小时,浮漂也丝毫不动,考验的是耐心。一旦遇到鱼上钩,那就要忙活起来,摘下一钩又一钩,很过瘾。遇到阴雨天,小连也不敢贸然预订,有的主顾通过微信加订,她也只能尽力而为,不敢应承。这样的生意,相当于她学习的期货贸易,一旦失信,损失的就不是这一次,而是影响今后的生意。
为何她敢保证每条花鲢6斤以上?一旦钓上小一点的,就马上放生,她的叔叔更不舍得钓上来,怕损失了鱼苗。必须让主顾拿到多出承诺斤数的实惠,否则生意就是“缺斤短两”。小连说,这才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最新版,是啊,钓上了顾客的一颗心,比什么都重要。我给她纠正说法,是“赢得”,不是“钓上”。
小连感到最自豪的,她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一把,我前些日子还走进了崂山屯,在村子后面的崂山之东,已经有临朐人老刘来承包的“宋香园”,满山种植了薰衣草,建成了种植加工养生观光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她的母亲就在宋香园打工。她的叔叔与人共同投资,经营鱼塘,她希望用自己的经营销售模式,给鱼塘产业带来生机。如今的农村,看似波澜不惊,却也是激流涌动,每个人都在这条淙淙的激流中,逢石飞花,遇跌积潭。农业产业链不断外延,不仅是网络效应,更吸引着像小连这样的心沉家乡放飞梦想的大学生。一个人融入振兴乡村这股洪流,一定会考让人生溅起一朵精彩的浪花。
四
小连问我喜不喜欢钓鱼。年轻时,有过几年海钓,塘钓没有过。她说喜欢钓鱼就到她叔叔的塘里钓,我们一起做个“钓友”,我说先加微信好友吧,顺便预订一条鱼。
她的微信群名叫“连鱼”,进入的人都知道这是卖鲢鱼的群,她所以改“鲢”为“连”,一来姓氏为“连”,二来她想用自己的诚信,连起千家万户,连接产销关系。生意经里也有文学,一个谐音字,让人生疑有了求解之趣。文学修辞,对于生意,不亚于投资做一个广告的效果。
到底是大学生,她告诉我,这是老百姓理解的“互联网+”,她想跟乡亲推广这个经营模式。这的确是产业新形态,“按需出鱼”,有计划地生产。她准备教会她叔叔,也用微信预订。如果开学了,她接到老客户的微信预订,就马上转给叔叔,送货上门。
我问小连,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加盖公章,不然学校不能认可。她笑着说,想把微信的买卖记录截图保存,应该抵得上一枚公章吧?是的,印章,也就是一个证明,其作用也在渐渐弱化,这些微信记录,就是她的印章。
老太太还没有走,大概是在看着预订的人有多少,让自己放心。小连凑近她说,奶奶,你看这条街的路口的路标了么?
这条街叫“立信街”,小连要做的事的主题就是“立信”,在这条街树立自己的人生信用,这是多么重要的实践意义。20几年前,我给我所在的城市街道小区命名,走到这条街,就考虑过,太多的摊点,怎样通过街名来引导人们的生意行为,于是就有了“立信”两个字,如今,成了小连这样的临时生意人的信条。命名这些街道名,人们总是给与这样那样的评价,我突然觉得,“立信”能够成为一个年轻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一个人怎样融入社会信用建设,可能这个话题太大,其实,从我做起,并不觉得离自己很远。2016年荣成市荣获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称号,而且列大城市的前面,是少见的县级市入选。2018年,荣获“信用创新城市”称号。这座城市创造的“信用+”的模式,已被推广到全国。小连还告诉我,她也在支持“信用+”这个模式,第二次微信预订鲢鱼的,再减两块钱,要让信用可以当钱花,让自己的信用保持良好。
我一直对荣成市的城市广告中的“自在荣成”理解不深,“自在”是一种独到的体验,是一种活得有滋有味的哲学状态,信用是“自在”的动力。站在“立信街”,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群谋生的百姓,还是一个居住群的人生风景,是最有魅力的风景,如果没有和鱼贩站在一起,这些风景,就被错过,或者只能停留在风景的浅层上。
五
我是生在海边的人,海鱼淡水鱼吃过不少,唯有这次的“连鱼”给我印象清楚,感受特别,看来,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有围绕食物的故事,也是成就美食的因素。“鲜”,也不应该仅仅是口感的滋味,还有怎样获得的满足吧,鲜,又是惬意的意思。
一个人,应该对草木虫鱼有兴趣,小连不乏兴趣,而且在兴趣之中,求取生活的真趣。
来到这条街,践行着信用的人很多,而能够用信用设计商业模式的,“连鱼”是我见到的最生动的案例。能够将诚信变成一种生活态度,需要的是不去斤斤计较的智慧。国外有人说,生意最初就是一种游戏,有道理,不断改变着游戏的规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生意的“生”字是“活”的意思,墨守,“活”不起来,就是要诚心实意地搞活。
我还是觉得“连鱼”这个词对于买卖不是很合适,小连把背面给我看,是“卖鱼”两个字。卖鱼,是她暑假的行当;“连鱼”是她的金子招牌,她正在用心用信用打造擦亮。
多少生意人,我却记住了一个刚刚出道的卖鱼人。最近重读汪曾祺的书,想起他的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呼啸着前进,身上带电的人!”(《买蚯蚓的人》)小连,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走在时代的前面,但她跟上了这个时代的潮流,身上也带电,这种“电”是正电,她的青春一定是一路放电,一路火花四射……
我忘记问她的大名了,无妨,我就叫她“连鱼”吧。我在她的“连鱼群”看着她像一条鱼游弋着……
在“连鱼”面前,我还是想送给她一段诗意的话——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致美丽的你》)
2024年9月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