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七夕】垂钓往事(散文)

精品 【绿野•七夕】垂钓往事(散文)


作者:一渔夫 探花,15454.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0发表时间:2024-09-17 20:12:25

在黑龙江边长大的男孩子,几乎都会钓鱼。尽管那时钓具十分简单原始,可那时江河没有后来这样严重污染,更是没有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当时,黑龙江里的鱼还很多,哪次到江河岸边钓鱼的收获都很不错,只要在黑龙江边待上一天半日,都会满载而归。要是碰巧了,还能钓到几斤重的大白鱼、鲶鱼,甚至可以钓到十几斤重大鲤鱼呢!
   那时候人们钓鱼,还没有海竿、手竿之说,更没有如今的台钓、海钓等各种各样钓法,钓鱼也只有漂竿和甩底钩两种钓法。要是有点权势或人脉的话,还能借到船,可以在黑龙江下钝钩。不过,多数人只能在江边甩底钩钓鱼了。
   底钩由钓鱼线、钩和坠三部分组成,钓线多在四、五十米到五、六十米之间,下拴2到3把钩,再系上一个铅坠或石头,钩上挂饵,随后可以甩线垂钓了。当时很少有用铅坠钓鱼的,当时一斤铅价值好几角钱,到一二元钱呢!再加上江底石挂又多,很少有人舍得用铅坠钓鱼,多用废弃的铁锁或大螺丝疙瘩充当铅坠钓鱼,还有人随便在江边找一块合适的石头拴在钓鱼线上当铅坠垂钓。
   用石头充当铅坠不仅好找,随处可见以外,至少还有以下两点好处:其一是经济实惠,即使把钓坠挂掉也不可惜,再找一块拴上就可以了。其二,石头比重比较轻,尤其是片状石头快速往岸上拽线时会漂浮起来,轻易不会上挂。当然了,石坠儿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比重小,阻力自然也比较大,用这种鱼坠甩不远,三四十米是一个大关。好在江里当时鱼多,而在靠近岸边的稳水湾里不仅是嘎牙子的天堂,还是那些斤把重的小鲤鱼和鲫鱼等觅食的场所。每次在江湾甩钩垂钓,肯定都能钓到几条半斤左右的鲫鱼,或斤把重小鲤鱼。
   当时,钓鱼不仅钓具原始,鱼饵也没有现在这样多种多样名堂,除钓鲤鱼、鳊花用豆饼或三合面(白面、苞米面和豆饼面)以外,多数还是用蚯蚓钓鱼。要是钓鲶鱼,还可以用青蛙、泥鳅或地蝲蛄等东西当鱼饵。那时挖回来蚯蚓,为了更能引起鱼的注意,不马上用来到江河岸边钓鱼,而是把蚯蚓罐里加一些潮湿的沙子然后将其放在水缸下等比较阴凉处喂养上几天,以让蚯蚓把肚里的泥土吐干净了,使蚯蚓浑身呈粉红色,再到江边钓鱼。开春后一个星期天,我和两名同学想去钓鱼。可黑龙江刚开江,鱼还不爱咬钩,到江边钓鱼肯定也没有戏,我仨一合计,想到大亮子西的水泡子边去试试运气?
   看能不能在那里钓到嘎牙子、鲶鱼或鲫鱼?即使这几种鱼还不咬钩,在那里钓几条老头鱼,肯定还有一定把握!
   老头鱼又称山胖头或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老头鱼喜欢栖息于江河支流的稳水湾,尤其喜欢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泡子。老头鱼活动性不强,在极度缺氧的条件下也能生存。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那些生活在浅泡子里的老头鱼,到了冬天还可潜伏在泥土里过冬,即使在冰里冻僵,等到来年开春后还能活过来,因此也有人把老头鱼叫:还阳鱼。
   这个水泡子里的老头鱼个头都不小,不像现在市场或饭店里那些老头鱼,一条条头连着尾巴。我们在那里钓上来老头鱼,小的有二三两,大的可达半斤重以上。老头鱼咬钩很凶,简直像饿死鬼托生的一样,经常把钩吞进鱼胃里。
   不到小半天功夫,我们每个人都钓二、三十条老头鱼了。
   天近中午时,鱼不怎么咬钩了,一个个注意力也没有那么集中了。我坐在早春温暖的阳光下,昏昏欲睡。突然听见有人喊:“有鱼咬钩了!”
   听见同事的喊叫声,睁眼一看,前面的浮漂已经沉在水里不见了,我赶紧抓住钓鱼竿往上提——结果还是一条老头鱼。
   不过,这个鱼可真不小,足有一斤重左右,脑袋比三四岁孩子的小拳头还大呢!
   我把鱼甩上岸,看见那条老头鱼的背鳍和胸鳍都扎煞起来,鱼鳃随着也鼓了起来,露出满嘴尖牙利齿,很是威风。可它再使威风,再使威风,到了这会儿也没有用了——只要离开了水,一条鱼毕竟就是一条鱼,还能怎样呢?不过狐假虎威吓唬人罢了。
   这个早春的水泡子,只有老头鱼和柳根子咬钩,一条鲫鱼也没钓到,我们几个很快失去了兴趣,刚过晌午就回家了。尽管那天我们每个人至少钓了五六斤老头鱼。不过当时黑龙江边还没人吃老头鱼,拿回家只能将鱼切碎,喂家里养的鸡、鸭了。
   再过十天半月,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还是不到钓鲤鱼季节。在黑龙江畔钓鲤鱼,要等到六月,在这段时间只能到亮子河边钓嘎牙子、鲫鱼或鲶鱼。
   亮子河距离村庄不过三四里地而已,翻过一座山坡就到了。尽管河水还有点凉,可一冬都没有进食的嘎牙子和鲫鱼早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咬钩也特别疯狂,把钩甩进河里,随即看见浮漂在水面上点了几点,一旦有了一个较大动静,赶紧提竿吧,肯定有一条或两条半斤左右的鲫鱼或嘎牙子被钓上来了,重重地摔在身后的枯草丛。
   黑龙江的鲫鱼不仅长得秀气,还很老实。被钓上岸后,也是一声不吭,只是在草丛里不停地来回翻滚。嘎牙子则不然,离开了水,立刻把脊鳍和腹鳍的三根硬骨刺扎撒起来,不停地“吱吱嘎嘎”地呻吟,好像在向钓它的人提抗议一样。要是浮漂在水面上惊呆了,然后猛地沉了下去,不用说,肯定是条鲶鱼吞钩了!赶紧提竿吧,立刻感觉到钓鱼竿一阵剧烈地颤抖,稍微僵持了一会儿,躲在水里的鲶鱼终于坚持不住了,随后一条两三斤的鲶鱼被钓了上来。
   不过,钓像鲫鱼和嘎牙子、鲶鱼都嫌有点不过瘾,那些鱼毕竟太小了,即使鲶鱼也不过才两三斤重。而所有的钓鱼人几乎都具有这样的心理,希望能够钓到一条大鱼,而且越大越好!这样的一天终于被钓鱼人盼来了,刚进六月,鲤鱼终于开始咬钩了。
   那些垂钓者背着底钩和豆饼来到黑龙江边,开始在江滩上甩钩钓鲤鱼了。在那时钓鲤鱼,一天钓几条五六斤重的鲤鱼,极其平常;钓几条七八斤到十几斤重的鲤鱼也不稀奇,碰巧了还能钓到二十斤重以上大鲤鱼呢!
   只是那个时期,物质十分匮乏,各家各户的生活都很困难,别说孩子们了,成年人想有几盘像模像样的钓线也不容易——舍不得花钱是一个方面,关键也不好买呢!
   要是哪个人能弄到几十米八号线下钝钩,这个人简直能的有登天的本事了!绝不是啥样人都能办到的。记得我曾经在江边看见有人在江边下钝钩,而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谁可能都猜不出来他们下钩的钩纲竟是一根用椴树皮搓成的绳子;那人下钩时也没有船,每次遛完钩,再用一根二三十米的长长木杆把钝钩捅进江水里。到了地方,猛地往回一扽,卡在棍头的钝钩的石头顿时掉了下去——一杆钝钩就这样下好了。
   钓鲤鱼的底钩和一般底钩有所不同是,每隔一米半左右拴一枚钩,一根钓鱼线上至少拴七八枚钩,多者可拴十几把呢!星期天到江边钓鲤鱼,则在每盘钓线前插一根柳枝,然后把钓线系在柳枝中下游部位上,一旦有鱼咬钩,那根柳枝则不停地晃动起来,钓鱼人发现有一根柳枝在疯狂地摇晃,赶紧朝那里跑去,一下下把咬钩的鲤鱼拽上岸。要是不休息,只能在头天傍晚,把钓线一头拴上一块石头将钓线扔进江里,随后试一试,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再把挂好豆饼的底钩全部甩进江水里,等到第二天早晨带着拉锚子前去遛钩。有鱼则直接把钓线拽上岸,没有鱼则更换一下饵料。
   这种钓法不用有人总守候在江边,钓几条算几条,也叫下夜钩。下夜钩,要是早有鱼咬在钩上,时间一长,那条鱼挣跑了也不知道。记得一次我下了几盘夜钩,等到第二天早晨遛钩时,发现有一把钩上只挂了一个鱼唇,而另一把钩上则钓到了一条没有唇的鲤鱼。那条鲤鱼不大,只有三斤左右。看样子,这条鲤鱼先咬在头一把鱼钩上,后来终于挣脱了。那时,那条鲤鱼本该摇头摆尾地离开,可让人想不到的是那条鲤鱼经不住美味的豆饼诱惑,再次咬在另外一把鱼钩上,真可谓是:人为财死,‘鱼’为食亡”啊!
   下夜钩只是利用业余时间钓鱼,不用整天守候在江边,即使不休息也能钓到鱼,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可是天下毕竟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尽管下夜钩都是用最不好的钓鱼线,还是常有钓鱼线丢失的事情发生——兴冲冲地赶到头天晚上下钩地方,怎么甩拉锚也找不到自己下的钩了,让人好不气恼。
   一次,远远地看见有人在我下钩的地方转悠,加快脚步走了过去,还是晚了一点。等我到了地方,钩已经被人拿走了,只见有一个背影消失在江边的树林里。后来我曾找过那个孩子,想要回自己的钓鱼线,可那个孩子死活不承认,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都说“做贼三年,不打自招”,去年我回勤得利,几名学生为我接风,而当年那个“盗线嫌疑人”当时也到场了。闲聊时,说起当年钓鱼线失踪的事,我笑着问他,他仍不肯承认——尽管那些钓鱼线已经不值钱了,今天更是一文不值,可能扔在路上都没有人捡,必定那名声不好听啊!
   谁能承认呢?肯定没有人承认,那可是不好说,更不可能承认的丑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承认的。眨眼间,我离开勤得利已经二十多年了。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勤得利,更没有忘记勤得利的江边,脑海里经常浮现当年在黑龙江边钓鱼的情景。只见插在水边的柳枝在疯狂地摇曳,疯狂地摇曳,我水手抓起抄罗子,快速朝那边跑去,快步跑去,跑去……
  

共 35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老师的这篇散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了生在黑龙江长在黑龙江的人,都会垂钓或者基本都是钓鱼能手的故事,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钓鱼的用具,和各种各样的有关鱼的知识和品性,所以才能因此钓来更多的鱼。不仅解决了吃喝问题,也给曾经贫瘠的年代因为会垂钓而带来的有滋有味的生活。文章思想觉悟很高,总能从生活中发掘实际的文学题材,所以文章更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和精湛的看点。这是一篇亲身经历的写实文章,颇有纪实文学修养与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所以文章读完感慨颇多,仿佛看到了水里的鲫鱼和嘎牙子、鲶鱼等等都被摆上餐桌,味道鲜美极了。让读者都馋了呢好文推荐欣赏!谢谢老师支持!(雪落黄河边,好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9023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24-09-17 20:13:16
  又是一篇力作!推荐加精!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2 楼        文友:一渔夫        2024-09-18 06:49:57
  谢谢主编的厚爱!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6 06:55:44
  老师创作的《垂钓往事》是一篇富含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散文。老师以黑龙江人垂钓爱好为题材,讲述鱼具、鱼货、鱼、食、食鱼等系列过往生活的云烟往事,意境深远,内容丰富,佳篇力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