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闲聊(随笔)
闲聊
尚文斌
临近午饭时分,去村里菜店买一斤豆腐。称好豆腐,付了钱,豆腐还放在柜台上,人却回来了,自己竟浑然不觉。等择完韭菜,要切豆腐时方才忽然想起来,便急匆匆骑上电动车又奔了菜店。还好,卖菜的年轻媳妇从柜台底下取出那块豆腐递给了我,见我一脸的窘相,就笑着说:“叔,人上了年纪有时候就是这样。”我道完谢,就骑着电动车飞快地逃离了菜店。
回到家里 ,我一边切着豆腐一边又回味起卖菜媳妇的那句话来,便不由自主地叹息道:“唉, 看来是真的老了哟!”
忽然,一声断喝从厨房门外飞了进来: “才刚六十出头,父母都还在,你就敢说老了!”
说话间,临街的二旺端着饭碗就进了厨房。相互寒暄了几句,二旺边吃着凉皮边和我聊了起来。我就把刚才买豆腐的事儿说给了他听。二旺笑罢,就把他那次做午饭时竟把生菜油当醋调到锅里的事儿也说给我听,两个人乐得又是一阵前仰后合。把自己的故事相互“分享”完毕,我就边做饭边向他诉起“苦”来。从孩子他妈去城里经管孙女聊到我独自在家里经管两个老人;从洗衣做饭聊到干日常杂务,最后我说,现在整的我连那留着的二亩口粮地都没法种了。原本以为二旺会同情我几句,没想他听了却说:“唉,这算啥?你比我还是强多了呀!不管咋说,你孩子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孙女都八九岁了,又有了第二个孙女,可我呢,这个年龄了,不但整天有干不完的体力活,直到现在整天还有操不尽的心呢……唉!”二旺话没说完,眼圈竟红了。我忽然后悔起自己刚才开启的话题来。
二旺和我同岁,中等个儿,虽然年岁刚过花甲,两鬓却全然白了,瘦长的脸上老早就爬满了皱纹,相貌显得着急了好几年。他两儿一女,虽说女儿已经出门,可两个儿子都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却至今还是两条光棍。为了给娃问媳妇,为了积攒那天价的彩礼和昂贵的车钱、房钱,老两口一直马不停蹄。二旺在外面工地上干体力活,老伴一边照看着家一边在附近的葡萄园里给人家打工。他们辛勤地劳作,拼命地攒钱,盼望着能早点给儿子完成婚事,盼望着能早些抱上孙子,即使自己受再多的苦累也心甘情愿! 然而,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们的梦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击碎。更让他们无奈的是,从今年开始,根据相关劳务规定,年满六十岁的人在外面已经很难找到活儿了。在咸阳市工地干活的二旺也不得不回来了。他拖着病腿,吃着降压药,又作务起他那几亩收入微薄的土地来。今年添了外孙,亲家母却不在了,老伴不得不去城里给女儿经管外孙。二旺便一个人在家里过起“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的日子来。
看二旺那神情沮丧的样子,我转而又安慰起他来: “唉! 你说的也是,不过,像咱们这个年龄段没有完成任务的人还多的很呢,你打听一下,方大圆各村哪个村里没有这种情况呀?远的不说,光咱村里三十往上的未婚青年少说也下不了八九十个!”二旺放下吃完了凉皮的碗,在橱柜上扯下一截纸巾,沾了沾眼角又擦了擦嘴就接了我的话:“这些我当然是知道的,可这样的娃虽然多,那也不能让咱因此而感觉心安啊!年龄越大,娃的事情就越难办,你想想,娃娶不上媳妇,这以后不就断了香火吗?还谈啥养儿防老!唉,这往后的事情我都不敢再想了。”二旺和我是发小,平时两个人也是无话不说。所以我说话也就直白了一些:“二旺,要是实在难找,咱就把条件降低一点,不妨考虑一下给娃找个二婚咋样?”二旺听了,脸上也并没有一丝诧异的神情,他说:“唉,不怕你笑话,也托人找过,娃看上眼的,人家条件也不低呀,拖个油瓶,车、房照样不能少,人家还要看你家里的负担轻重呢,唉! 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我咋感觉生活的压力倒越来越大了啊!”我从炒锅里铲出炒好的臊子,又添上水,盖上锅盖,打开开关,就接着和二旺聊起来:“可不是么?别的不说,就说咱们这些六零后,许多人表面光鲜,其实背后隐藏的那些各自的苦衷,谁又能知道多少?真正活得滋滋润润的又能有多少?”二旺听了,竟半晌没有了言语。我知道二旺家里情况不是太好。老两口常年劳累,这个年龄段了身体都有些毛病,儿子在外面打工能挣一些钱,但是,和要完成婚事的那巨额开支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尤为关键的是,现在合茬的女娃实在难找了。
饭做好了,我准备经管老人吃饭,二旺说他得赶紧回去收拾一下锅灶,下午还要给西村盖房的人家当土工,就借故离开了。
二旺走了,他的话却仍然留在我的脑海里。吃罢午饭,刷洗完锅碗,我沏一杯茶,静静地呆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放眼望去,村子里的大街上空空荡荡的。一户又一户的大门整天上着锁,那些家门前,村委会派人清除过的荒草又密密麻麻地丛生出来。村子里尽管有水泥路和许多漂亮的房子,却也难掩人烟稀少的荒凉。远远眺望着那寥寥呆坐在门前的老人,我忽然想,那会不会就是不久的我?我忽而又想起村子里墙上的那些振兴乡村的标语口号了,于是就似乎又有了信心,对!那时候村子里流失的人住回来了,村子里会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2024.5.5于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