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忆】花缘情(散文)

精品 【宁静·忆】花缘情(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47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4发表时间:2024-10-02 08:50:34
摘要:一篇关于君子兰和杜鹃花的散文

李渔《闲情偶寄》有一卷《种植部》,是专门写花卉的,对69种草木花卉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原来我以为是介绍这些草木花卉的特性和养殖方法,阅读后才发现,实际上都是以花木起兴的抒情短文,每一篇都具诗赋的意境,读来让人顿生幽情雅趣,也就进一步理解了这书名“闲情偶寄”的意趣。
   他这样写“兰”:“‘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是已。然使幽谷无人,兰之芳也,谁得面知之?谁得面传之?其为兰也,亦与萧艾同腐而已矣。‘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已。然既不闻其香,与无兰之室何异?虽有若无,非兰之所以自处,亦非人之所以处兰也。吾谓芝兰之性,毕竟喜人相俱,毕竟以人闻香气为乐。文人之言,只顾赞扬其美,而不顾其性之所安,强半皆若是也。然相俱贵乎有情,有情务在得法;有情而得法,则坐芝兰之室,久而愈闻其香。兰生幽谷与处曲房,其幸不幸相去远矣……”
   看看,这一株兰草,“喜欢与人相俱,以有人欣赏她的香气为乐”,还有“贵乎有情”的慨叹,而这慨叹的前提则是“顾其性之所安”,这是多么深邃的见地,又是多么的体贴入微。细细体味,真是到了“人花合一”“人花同欲”的境界,要说李渔不但是个大才子,还是个“性情中人”,大约这段话可以为证。“性情中人”不仅仅是在人与人的性情之中,而且还在人与花卉草木的性情之中,这就是性情的层次,既有人文情怀,又有自然情怀。可见,不是谁都可以称之为“性情中人”的。
   今年春节,到花市买了两盆花儿,一盆杜鹃,一盆君子兰。花老板给杜鹃还起了个名字,叫“五朵祥云”,两盆花儿都开得旺盛,都清新夺目。回来后,妻子就把春节期间的一半感情给与了这两盆花,悉心程度不亚于照顾孙子。可惜,春节刚过,杜鹃就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凋谢了,紧接着,枝干也枯萎了,五朵祥云变成了五根光秃秃的枝桠,不但失却了花情,也失却了生机。妻子有点伤感,她说这杜鹃花和咱也就过一个春节的缘分,言辞间对这杜鹃的逝去有些惋惜。
   其实我是不应该买这杜鹃的,或者说买这杜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是被她短暂的娇艳迷惑了。当然这短暂的娇艳,不仅迷惑男人,也迷惑女人,妻子极赞成买这花儿,就是女人被迷惑的证据。
   买错了,被迷惑的期间并没有感觉到,是在她开败之后,我站在那干枝杈前忽然顿悟的,一种被现实情境触及后的顿悟。顿悟的缘由来自白居易关于杜鹃的诗:“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这花是不适合在厅堂里与人共享烟火的,人与花二者“三观”相异,本是有隔阂的,强求一起不得。顿悟的缘由还在于她枯萎后寞落惆怅的意境,那其中包含一种若有所思的忧怨,这大约来自李白的渲染。李白作过一首《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字里行间都是老人的无奈和对人生的心灰意冷。有这样的诗为这杜鹃做铺垫,自然会由花儿的枯萎生发出年轻人生发不出的老气横秋的遐思来。
   更何况,这杜鹃花和杜鹃鸟是让文人们经常撮合到一起的,在我读诗读史的意境中,这杜鹃鸟并不是什么好鸟。杜鹃鸟又叫子规鸟,常用“啼血的子规”来加以修饰。有的说这鸟是蜀国国王的灵魂,有的说是屈原妹妹的灵魂,不管是谁的,都是魂魄一类。对于阳气占主导地位的人世间来说,这魂魄总是阴森森的。唐代吴融有一首《子规》:“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不用理解诗词的意思,我们看看“委逝、飘荡、成血、似烟、雨暗、长吊、凄切、愁杀”这些词语,就可知诗人对这鸟的态度。关于子规鸟的诗词太多了,但大多数都寄寓了离愁别绪和忧怨惆怅。怎么也比不得“鹊噪梅梢喜报晴,催开几叶砌边蓂”的喜鹊的阳光和喜庆。
   那盆君子兰艳丽的花朵最后也凋谢了,但甘居陪衬地位的叶子毅然走到了前台,替代了花朵的艳丽,那饱含“阔、厚、绿、亮、挺”特质的叶子,倒越发显得碧绿蓬勃、青春灿烂。这花儿没有辜负我和妻子的惜爱,似乎成了这家中的重要成员。妻子说:“这盆花和咱家有缘,我们可不能亏待她。”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提到了花和叶的关系,他说:“草木之类,,各有所长,有以花胜者,有以叶胜者。……是知树木之美,不定在花,犹之丈夫之美者,不专主于有才,而妇人之丑者,亦不尽在无色也。观群花令人修容,观诸卉则所饰者不仅在貌。”君子兰,未辜负“君子”二字,既以花胜,又以叶胜,其中凝结了多少人与花的情感,怎不让人动情垂爱呢。
   今年夏天,华北大平原热得厉害,和妻子商量决定,回到坝上高原的老家暂住一阵子,以躲避酷暑的袭扰。准备出发的时候,我看到妻子站在这盆君子兰前沉思,我知道,她担心这盆花无人照料。她忽然说:“我要把这盆花儿带上!”
   出门履行听说过带孩子的,也听说过带宠物的,但没有听说过带花的,我知道这是一个慎重且充满人花缘情的决定,便在车上专门为这兰腾出了一块儿地方,拉着她回到了故乡,让她和我们一起畅享坝上草原的辽阔和夏的凉爽。这盆兰很是善解人意,非常适应新的环境,花叶茂盛不说,新叶片不断二列叠出,由鹅黄幻化为翠绿,为我们的履行增添了生机和温馨。返回的前一天晚上,我为这花洗了澡,再次安置在来时车上的位置,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君子兰啊,你是无言的生命,何尝不是炽热的缘情!
   2024.10.1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杜鹃花与君子兰,两盆花,两种宿命,便引起作者关于花与缘的思考,以精致的逻辑清晰的文字抒发胸怀。散文从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兰花的描写写起,由花及人,表达和阐释了李渔人文情怀和自然情怀。然后,切入到自己购买的两盆花,一盆是杜鹃,一盆是君子兰。然而春节一过,杜鹃花就枯萎了,死掉了。如同妻子所言:这杜鹃花和咱也就过一个春节的缘分,言辞间对这杜鹃的逝去有些惋惜。以小编的经验来说,杜鹃花的确不好养,尤其是鲜花市场买来的杜鹃,基本就是花谢既死。也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借着古人描写杜鹃的诗歌,表明杜鹃话的幽怨,甚至连带子规鸟也一并阐释了:委逝、飘荡、成血、似烟、雨暗、长吊、凄切、愁杀,这些词语。然而,君子兰则不同,花谢了,还有翠绿的叶子,还有盎然的生机,令人喜欢。妻子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方,竟然带着君子兰回老家避暑,可见喜爱程度之高。这让我们忍不住回头看看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兰花的描写,心中豁然开朗。花与花不同,人与人不同,君子兰是无言的生命,何尝不是炽热的缘情!散文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借助两盆花的现实,结合古典文学中的意蕴,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不失为一篇饱含哲理的优美散文,推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0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0-02 09:01:42
  两盆花,两种宿命,其间蕴含的意义值得品味。借助两盆花的现实,结合古典文学中的意蕴,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不失为一篇饱含哲理的优美散文。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0-02 09:02:20
  感谢李旭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李旭        2024-10-02 10:55:08
  老师客气!
3 楼        文友:李旭        2024-10-02 10:54:34
  谢谢老师的选稿,谢谢老师精彩、深刻的按语!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0-03 09:11:57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