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河边的风景(散文)
镇子北头,有一条河,名叫流鞍河;镇子南头也有一条河,名曰涎河。除了这两条主河道,镇子周围还有很多支流,都是小河沟。有水的地方,总是惹人喜爱。依然记得四年前,刚来单位报到的那天傍晚,我就去单位门口的河边散步。当时看着河边的风景和夕阳,不禁心情舒畅,随即在朋友圈写下了一段文字。
“喜欢邻水而居的地方,虽然重头开始,一切都很陌生,但是能看到水,心情就会很淡然,关键是又有可以跑步的地方了。生活要学学姜太公钓鱼的心境,淡然处之,心如止水。”
后来,我和乖常常在傍晚时分去河边散步。因为在镇子北头住,所以我们常去流鞍河的河边散步。昨天傍晚,我们又去散步了。在这几年了,我才注意到河边生长了一簇一簇的芦苇。之前也有,只是我没有留意过。芦苇丛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看到芦苇丛,就好像看到了童年。小时候,村子南边有一口芦苇塘,里面是满塘的芦苇。每年到秋收的时候,特别是玉米地收割完以后,大地恢复了原本的模样。远远望去,只剩下那一塘的芦苇在风中摇曳。每年这个时候,我们一众小伙伴就去芦苇丛中寻找野鸭蛋和野鸡蛋,运气好的话,会遇到一窝蛋。不好的话,只有一个空空的巢穴。不过我们也不会失落,每人折上一根芦苇,你追我赶的向村里跑去。
流鞍河边的芦苇,虽然没有小时候那塘芦苇多,但是也是一簇一簇的。每簇芦苇间都相隔一段距离,那是因为这些芦苇不是一家种的。有几家人在对着自家田地的河边栽上了芦苇,也有很多家没有栽,所以就造就了现在的景观。芦苇丛中有野鸭子、水鸟、鹌鹑。昨天散步的时候,我看到一只野鸭子在距离河岸很近的地方游泳。我说要去追赶它,看看能不能逮到,乖说你一定逮不到它。其实我知道,我根本逮不着它,只是想找找童年的感觉。起初,它看到我向河边走去,它仍在悠闲的游来游去。等我一到河边,它“扑棱”一下就飞走了,好像我被它戏耍了一样。
芦苇丛都在河南岸,北岸只有一棵小树,孤零零地屹立在河岸上,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感觉。在小树的东边,有位老大娘还在锛地,虽然天快要黑了,她却干得正起劲。我们在河对岸,能清晰地听到她锛地的声音,“嘣、嘣……”,低沉的响声是钉耙和大地的共鸣。
夕阳西下,月亮在正南的天空挂起。秋收已经结束,大地露出了原来的模样,有些着急的人家,已经种上了麦子。这边种麦子是把麦种直接撒到田地里,然后耙一遍,把麦种给覆盖起来就行了。我们豫东地区种地可没有这么潦草,我们都是用耧耩的,一道一道的很规矩,犹如在大地上作诗一般,优美而整齐。
其他庄稼都已经收割完了,河堤上只剩下一片一片的红薯还没有收割,它们在等待着第一场秋霜降下。霜打后的红薯叶会变黑,但是红薯也会变得更香甜。所以,每年都是在霜降以后才开始收获红薯,红薯地是田间最后的倔强。
立在地头的电线杆,犹如一个个敬业的卫兵在守候着耕过的田地,只待麦子种下,才能完成最好的使命。这些电线杆是为了配合地头的机井而栽的,为了方便灌溉农田,政府在每块可耕地的地头都打了机井,确实让农民种田方便了很多。不像之前,机井是大家集资打的,可能一个村子才有两三眼机井。每到灌溉的时候,都要早早起来去抢井,费时又费力。
在我们沿着河边散步的时候,天空犹如大幕,一点儿一点儿的拉下,慢慢黑了下来。芦苇丛中的水鸟不住地叫,蛐蛐也在不停地歌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虫儿在鸣叫,这些小动物组成了一支乐队,在奏一曲独属于田野的交响乐。
此时,晚风一闪而过,芦苇在夜幕下摇曳,伴着悠悠的虫鸣,犹如在乐曲中,舞起一支独属于夜晚的舞蹈。它们不曾想,却有人在岸边偷看,不知它们知道后会不会害羞。
西北角的天,总是最先黑下来,蓝黑色的云在天边犹如一道厚厚的城墙,遮住了白天的光芒,使夜晚来得既静悄悄又迅速。
西南角的天空,还泛着微晕,东南角率先挂起了星光。寥落的星子在云层中闪烁,星光下远处的灯火零星的点亮,渐渐温暖了整个村庄。村头一根直冲云霄的信号塔,在闪烁着红点,格外显眼。
因为镇子上河流众多,所以钓鱼这项运动应运而生,小镇因此还获得了“钓鱼小镇”的美称。镇子上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钓鱼大赛,届时还有电视台来报到,算是政府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项目。流鞍河和涎河河边,一年四季都有很多钓鱼爱好者垂钓,也算是一到独特的风景线。每次去河边散步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钓鱼,前年我也一时心血来潮,在网上买了一根鱼竿。周末的时候,我带着装备就去流鞍河钓鱼了。虽然装备齐全,但是在河边坐了一上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顿时就对钓鱼失去了兴趣,气得我回家立马做了一锅大盘鸡。
创业很爱钓鱼,他的装备比我齐全太多了。他见我没有钓到鱼,第二天给我发了一个定位,告诉我这边鱼多,于是,我就骑着电车去找他了。原来他们是在别人家的鱼塘钓鱼,到地方创业看到我的鱼竿,说我的鱼竿铅坠没有设置好。每次钓鱼要根据水的深度调整铅坠的位置,原来不是买根鱼竿就可以钓鱼的,这中间有很多学问呢。他帮我把鱼竿设置好,让我在他提前打好的窝子钓。没想到,一会儿就有鱼上钩了,可惜第一条没有拉上来,脱钩跑掉了。创业告诉我提竿不要太着急,要稳着来。第二次鱼上钩,我按着他说的办法,确实把鱼钓上来了,高兴得我赶紧发个朋友圈纪念一下。那天下午,我钓了七八条小鲫鱼,因为是别人承包的鱼塘,我们钓到大的鱼都会给他放回鱼塘。不过,我也没有钓到一条大的,倒是创业钓了一条大概三斤重的鱼。那天创业他们几个人钓了一桶鱼,他们每次钓了鱼也不吃,因为钓的太多了,懒得去收拾了,创业让我把那桶鱼拎回家了。乖挑了一些比较好的,收拾一下,用油炸了一下,剩下一些差的,煮了一下喂猫了。我对钓鱼的兴趣,也就那两天,在那次之后,我就没有再去钓过鱼了,鱼竿已经在角落里生灰了。因为钓鱼不仅让人等的着急,而且把手上弄得黏黏的,创业他们还专门买了手套,真够麻烦的。
那次我自己去流鞍河钓鱼,虽然没有钓到一条,但是却看到河中间有大鱼在搅动水面。虽然我没有钓到鱼,但是对面那人却钓了一条大的,真让人羡慕。
河边不仅有钓鱼的人,还有逮鹌鹑的人。有人爱钓鱼,有人爱养鹌鹑。来安徽之前,我只在上小学的时候见到过养鹌鹑的人,因为村里有几个鹌鹑爱好者。后来上了初中以后,就没见过他们的鹌鹑了。来了安徽,没想到又遇到了养鹌鹑的人。河边的芦苇丛是鸟类的天堂,它们在里面筑巢养育幼崽,悠闲自在,可是它们没想到会有逮鹌鹑的。每年初春和秋收之后,是逮鹌鹑的好时机。春天是它们求偶的时节,秋收后粮食都收割了,它们缺少食物,这两个季节逮鹌鹑比较容易。每天清晨和傍晚是逮鹌鹑最佳的时间,逮鹌鹑的人,还会提前录好母鹌鹑的声音。张好网之后,播放母鹌鹑的录音,引诱公鹌鹑过来。上当的鹌鹑听到录音后,就飞过来,一下就粘到网了,这可真是“自投罗网”,让人不胜惋惜。
夏天的时候,河边是散步的好去处。河边的微风,瞬间让人凉爽,心情舒畅。那些钓鱼的人真是执着,不管春夏秋冬,总会在河边见到他们的身影。夏天的时候,他们会自带一顶遮阳伞,带上水和零食,坐在遮阳伞下钓鱼吃着零食,真是好不悠闲啊。
再过半月,麦子都会种下,再过一个月,麦子就会露出嫩芽。届时,孤独的大地就会铺上绿毯。河堤上一块一块的自留地,有的会种上麦子,有的会种上油菜。油菜生长的速度总是领先麦子,在来年收割麦子之前,会先收割油菜。这边流行种植油菜,每年河堤上小块的田地或者河堤侧面都会被种上油菜。这样一可以稳固堤面,防止水土流失;二可以多收一些庄稼,一举两得。来年春天,河堤上遍布金黄的油菜花,香气四溢,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去河边春游,看着大片的油菜花,沿着河堤散步,真是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临水而居的地方,会让人们的幸福指数提升。人们喜欢水,可能是埋在骨子里的记忆。我很幸运,来到了一个环水而居的小镇。世居此地的人们,可能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对这些美景感悟不深。就像我自己对故乡的感觉,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故乡有多美。自从离开故乡,来到外地,才逐渐发现故乡的美。小镇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之前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在其他地方的时间都没有现在的地方时间长。很可能,一辈子都在这工作和生活了。小镇虽小但很美,而且还有更多的美,等待我去探索、去发现、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