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爱心】文字的灼烧烫伤我的心房(随笔)
昨天我编辑完柳絮依依的散文《美丽的村庄,希望的田野》后,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到底是什么,我一时想不清。于是,我再次返回“丁香”,继续阅读这篇文章,觉得我的编语还是可以概况文章主旨的,但那种空落感一直在加剧,让我陷入了沉思。
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是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思考、总结和主观认知的方式和手段。当文字不单单用来记录,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判断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才可称为文学艺术,属于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自古以来,文学就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代言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美好,代言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腾飞,也抨击着一个时代的卑虐,在弘扬正义的路上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足迹留下的深刻印痕。忽然明白了,好的文章是净化心灵的指标。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千古以来,不同时代的人站在不同的山尖沉思,挥动自己的胳膊,记录着赏心悦目的瞬间,而这瞬间书写着山的坚毅、水的柔情、春的枝繁华茂、秋的果实累累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在不同的层面体会和感悟着“高处不胜寒”。生命孕育的稻穗擎起有力的双手,幸福着千家万户。此刻,文字在我的心头开始灼热,以至于我汗流浃背。
是啊,“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去而又去、远而又远的水远山遥和离情的深沉凝重,怎一个“杨柳岸,晓风残月”可以释怀,睁眼天明、闭眼夜黑的时间怎一个了的。或许揪起我心中伤痛的并不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曾让我沉醉在江南烟花三月的诗词里”的美景,更是那看见了一座“快速崛起和腾飞”的增城……
我久久地站在窗前,望着十月的远山,听着课间孩子们流淌的童音。我的文字在此刻显得多么的苍白,多么的无力,字里行间没有声音的回荡,没有那种杜鹃泣血的痛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失去生命的文字,比臭水沟散发的浊气更可怕。水沟里的浊气仅仅污染四维的空气,人可以躲得远远的,通过治理,依然可以天蓝水清。但失去生命的文字会影响一个时代,给人类文明史涂上无法去除的诟病。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这种拧成一根绳的歌谣,希望能改变烫伤我心房的文字。“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雪剑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听着这样的歌曲,我或许明白了什么。
岁月是父亲耕耘土地的犁,一不小心就把犁在泥土里留下的痕迹刻上额头;岁月是母亲厨房里的菜刀,一不小心就会切伤指尖,洒落一路鲜红。文字的坚毅是需要犁的淬炼和血的孕染的,只有经历了深刻和疼痛的文字,才会在春天里绽放最艳丽的花。
生命的孕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温暖的呵护。文字的绽放更需要长久的积淀和酝酿,在潮起潮落的月夜,荡一页扁舟,去吟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曲径通幽,大道直行,或许就是这飞翔的鸥鹭身上流淌的羽毛。鲁迅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种的重复,重复成一柄利剑,直指苍穹,生命在拨云见日的霞光里光芒万丈。在这个和谐净美的时代,从山野到都市,流淌的霞光里有许多璀璨的明珠照亮夜空,在灯火辉煌的温润下,鞠躬是最有意义的。在此,我想深深地向《济南的冬天》《我的第一辆摩托车》《美丽的村庄,希望的田野》《崮山坡头等剪枝》《乾旦,镶嵌在心中的风景》鞠躬致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需要在这样的文字里去历练,像玄幻小说里的武者一样淬炼筋骨和力量,在最艰苦的环境,在生命垂危的时刻得到突破。在中国地图上,我们很容易找到长征的终点,但是,在我们的心灵里,长征永远是起点。希望我们的文字,也像长征一样永远只是起点。
喷泉之所以漂亮,那时因为肩负着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那时因为它没有退路;滴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耐得住时间的孤独;没有回音的山谷,不值得纵身一跃。当我们会说、透彻这些话语的时候而一一践行,方可携手阳光里的诗行前行,拥抱月光中的温柔入梦。
突然,我的心回到了儿时的成长之路:一碗玉米面疙瘩的满足,吊在牛尾巴上的快乐,画圈圈画出鸡兔的自豪;爬到树上掏尽的鸟窝,石子飞进马蜂窝而飞出的蜂群,拽着琵琶树枝荡来荡去的秋千;一道道数学题在我的笔下解惑,一首首古诗在我的大脑里居住。一幕幕如电影一样滑过的画面阡陌纵横,四通八达。心静了许多,那种灼烧在慢慢退去。
转身离开窗前,在文档里写下:文字的灼烧烫伤我的心房。只因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文字,亦然如此,文字的最高境界是童心看世界。文字是有温度的,只有文字回归自然,那种文字的厚重才会在广袤的世界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原创首发)
作者对“文学”的描述很到位!让我们爱好“文学”的朋友更加了解了“文学”的内涵!
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了深刻的思考,才会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