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 爱心】那年二百多袋的麦子(散文)

精品 【丁香 爱心】那年二百多袋的麦子(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0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4发表时间:2024-10-30 20:31:35
摘要:我家那年打的麦子,就是过去生产队一年的总合,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那年庄稼丰收了,我十八亩半地,打了二百多袋麦子。如果每亩最少按一千二百斤计算,应该打二百二十多袋麦子,一袋按一百斤计算,大约是二万二千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打死都不信。
   我儿时,记得父亲对我说过,我们生产队一年打下的麦子也就三万多斤,用袋子装,也就三百多袋。除交国家公粮、留足农业社的种子、牲畜饲料外,所分到农户的粮食寥寥无几,连肚子都混不饱,常常是一半粮食一半野菜地度日子。
   我家那年打的麦子,就是过去生产队一年的总和,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用农村话说,我也是瞎鸟碰了个好谷穗。歪打正着,那年雨水跟上了,每到麦子缺墒,天就下开雨了,许多上了年龄的人说,几十年了,麦子就没有这样疯打过。我开心地笑了!开心是一种选择,笑语嫣然,开心是那抹最动人的色彩,装点生活的画卷,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我为生活跟我一样而开心,而快乐、美好,为耕种每一寸土地而自豪。
   我是个农民,我就爱种地,在许多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地写过。难怪我老伴说我,一见地就没命了。常言道:“知己莫过于老伴。”不怕老伴说我,这都是真的。一次上午十二点多,我困乏了,连眼睛都不想睁,正想午睡,忽听门外人谈论地,我以为那里又有地,一骨碌爬起来,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好像都有劲了,那瞌睡跑得无踪无影。我没动声色,站在旁边听了一会,他们一伙胡扯地呢?我又回来午休了。说真的“用鬼迷心窍”来形容,丝毫也不过分——我就爱地,就爱务庄稼,这也可能是受父辈的影响吧?
   记得我那年六七岁,父亲在半山上放羊,他老人家利用放羊的空间,用镢头挖了一点地。用父亲的话说,大概有二分多地,山上地肥沃,不用上肥,也能打下粮食。父亲第一年种了玉米,没想到收了整整三袋子,救了我家燃眉之急,吃的基本上接上了。本来按理说父亲不放羊了,他老人家看到那地,恋恋不舍,后来给队长好说歹说,队长才没有换人。父亲知道,队长也清楚他在山上的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用队长的话说,你只要把羊放好,什么事都好说。
   那羊,父亲一直放了三年,我家也渡过了吃粮的难关。父亲又把节余的粮食,隔三岔五的给舅家送去些,也帮助了舅家。
   记得那年队半山的四亩多地,两家因闹矛盾,倒置一年没有耕种,第二年,队上让我领着拖拉机犁地。我一看那地里,草比人高,几棵大树被人伐后,树枝把地占了一半。我拾完树枝后,由于草太高,打草机那师傅都不干了。我好说歹说,加了些钱,才勉强打完了,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垫付了钱。
   地收拾好了,快种麦了,人都看上那地,你说我怎么能让给别人呢?不说承包费多少,打死我都要种这块地,何况为这地我又付出了许多。这地,我一包就是几年。记得那是2022年,雨水连上了,麦子出奇的丰收,就那块四亩半地,原估计两蹦蹦车能拉上,收割后,一共装了饱饱三车,后来就这装了六十多袋子,估计六千多斤,亩产最少也在一千二百多斤。
   麦子是个粗物,如果说成了,那可了不得了。那年的十八亩半地,收了二百多袋子小麦,把家里房前屋后、角角落落都垒满了。收麦时,我和老伴忙不过来,两个下午,就叫文友过来帮忙装。
   那年,一个忙天,我和老伴都累坏了,别人见了,都说我瘦了一圈,我开玩笑地说:“有钱难买老来瘦吗?只要麦子打下了,瘦上三圈我都高兴。”
   人类是快乐的,生活往往是美好的,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前景是多么的辉煌,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茉莉花,在盛大的花园里开放,犹如蜜蜂,在鲜花中飞舞,给大千世界带上了美丽的花环,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麦子的丰收,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打开天窗说亮话,那麦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的欢乐和幸福,但也导致了我卖麦子的失败。
   记得那年冬季小麦价格空前的好,每斤卖到一元六角二分,看到这么高的价格,人们纷纷卖麦,但我无动于衷,没有卖一粒麦子,我想这麦子放下,又不吃糠、不壮料,迟早卖都可以,大不了就占一摊地方,倒至最后每斤一块三卖了,就这一项少买七八千元,这七八千元对一个农民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后悔死了,真想不到吃了这么大的亏。
   一贯细腻、会过日子的老伴为此不知和我吵了多少次架,她不止一次地说道:“种那么多麦,卖不上好价,顶个屁用。”在这个时候,我只能装聋作哑,或者悄悄溜出去转转,我知道,她也是一片苦心,打下麦子,谁不想多卖几个钱呢?
   常言道:“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前面路是黑的,谁知道粮价怎么下来了。急了我强词夺理地跟老伴争辩。那晚,风自由自在地在大地上游览,带着夜晚的静谧、带着花香、带着大自然的温馨,院子的一棵小树在风中摇曳。我躺在炕上,回忆着收成,回忆起二百多袋麦子,一天的困乏随之烟消云散了,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微风吹到九霄云外,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是取之不尽的遐想,更是丰收的喜悦。
   回想父亲对我说道:那年家里困难,他给地主放牛,说好管吃管住,一年给六斗粮食,年底了父亲向地主要粮食,地主用斗给父亲量了,倒在口袋里,父亲拿回家左看看,右看看觉得少,就向邻居借了个斗一量,竟差三四升,父亲当即去寻问,地主强词夺理,一口咬定说对着呢?你拿回家了又说少。
   父亲一气之下,不干了,多干的那二十多天也不要工价了。
   以后父亲常常对我说:“粮食是命根子,没有钱都好说,没有粮食就不行了。”父亲的话,在我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清楚地知道,没有什么都行,但没有粮食绝对不行。所以,导致那二百多袋麦子一直没有卖个高价。
   那麦子,是我的记忆,是个一辈子的留念。
   (原创首发)
  

共 22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是个农民,我就爱种地,在许多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地写过"。这是社长老师惜农爱农的农耕情怀,以至于老了该怡养千年之时还连分带包还种了18.5亩地,当然土地也没亏待主人,给主人一个大的回报,当年获得220多袋成果。用父亲的话说过去生产队时几百口人每年也就300多袋麦子,这个成果可想而知。作者选题新颖,乡土气息浓厚,写乡土、忆乡土、论乡土、弘扬乡土文化、传承乡土精神、推介田园特色、有效推进全民爱农、惜农、关注农耕情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全文文笔盈实,从父亲放羊期间垦荒种地、给地主家打工被扣粮食等列举事例典型,具有全局代表性。"以后父亲常常对我说:'粮食是命根子,没有钱都好说,没有粮食就不行了'”。读了此文,有两点启示:一是父亲惜粮如金的家风传承是作者视地如命宝藏。是作者寸步不离土地耕作的精神源泉和支撑。二是只有全民严控18亿亩土地红线,牢记总书记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教诲才能端牢自己安全放心饭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好文推荐,欢迎阅读。【丁香编辑:德年黄土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1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02 16:18:48
  那年庄稼丰收了,风中弥漫的都是喜悦的味道。问候老师秋安。
12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11-04 21:58:18
  二百多袋,那岂止是麦子。那是作者对农耕的无限执着,那是汗水经历岁月沉淀的精华,那是奋斗与执念凝结的珍珠!为作者的毅力喝彩!为辛勤的成果盛赞!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