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秋声催人老(古韵)
南歌子.中秋怀人(周彦邦体)
恨那中秋月,年年照九州。
月光依旧入空楼。天上姮娥知否、世上离愁。
恰菊花香暮,犹丹桂怅惆。故人云水别无由。
天地不教团聚,怎了春秋。
暗香.风可记得我
清风无色,见弄红秋叶,涂匀春碧。
未露其踪,却有过江浪千尺。
皆欲收来两袖,谁能够、留存行迹。
但觉是、枝上分明,迎送往来客。
独立。夜寂寂。叹草木长青,人老多疾。
过功黑白。唐宋明清可相忆。
他日年华老去,尘入土、匆匆安息。
可记取、曾有我,也留点笔。
忆秦娥.秋声催人老
秋声急。梧桐树下梧桐寂。
梧桐寂。今秋叶尽,明春犹碧。
堪怜人老春无迹。惟留过往来相忆。
来相忆。年华难守,寸时应惜。
忆秦娥.中秋怀人
中秋节。年年守月年年缺。
年年缺。愁烟不散,水云伤别。
故人西去寸心裂。颜容入梦醒时绝。
醒时绝。音尘渐尽,泪眸空泄。
诉衷情令·暮秋怀人
春秋望断雁无踪。时令又近冬。
倚栏空叹霜菊,香气为谁浓。
思尽泪,念无穷。 恨难逢。
雁鱼知否,天上人间,路有几重?
【编者按】《南歌子、中秋怀人》,此词紧扣中秋怀旧主题,情感真挚深沉。上阕从“恨那中秋月”起笔,将年年月圆人不圆展现出来,然后“月光依旧入空楼”,画面感很强,让人联想到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凄婉氛围。后面借姮娥发问,凸显世上的离愁别绪。下阕以菊桂和云水之景烘托惆怅之情,最后以"怎了春秋"结束,把离愁别绪与时光飞逝关联,更添一层悲凉。《暗香》,词风淡雅又蕴含人生哲理,以淡淡的忧愁为情绪底色展开诗篇,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与无奈,最后一句“可记取、曾有我,也留点笔”传达出对“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渴望。《秋声催人老》,首句“秋声急”,给人以紧迫之感,然后便是黄叶飘零“梧桐寂”,给人一种“花开花落年年有,人无两度再少年”之感,所以引出“今秋叶尽,明春犹绿”和“堪怜人老春无迹”之句。尾句点明主旨“寸时应惜”,颇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之慨叹。《忆秦娥、中秋怀人》,仍然以中秋怀人为主题展开诗篇,中秋月圆人缺,在这种忧伤的气氛中梦到逝去故人的音容笑貌,醒后发现是黄粱一梦,这就更添一层悲凉之意,所以有“故人西去寸心裂”和“音尘渐尽,泪眸空泄”,此句将悲痛之情推向高潮,尽显思念之苦。这是四首高质量的古韵,以细腻婉转的笔触描述了对时光的珍惜,以丰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读这几首诗词,仿佛在谛听几首小提琴的曲子,曲子的基调是忧伤的,如烟如雾,如泣如诉,如梦如幻,那种忧郁的美感深入心灵,让人不忍罢听。优秀诗词,推荐欣赏![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120009】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4-11-08 16:19:04
四首古韵色调忧伤,情感真挚,格律严谨,韵脚合理,实为上乘之作。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11-09 14:11:12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点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