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集市花生缘(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缘】集市花生缘(散文)


作者:微波 秀才,201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2发表时间:2024-11-19 13:14:33


   如果售卖家里富裕出来的花生,还是赶集卖价更高。虽说庄里也来收购的商贩,可价格要低七八毛钱,庄稼人不得不精打细算。
   赶集不用起大早,早上七点从家里出发,开电动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硬化的水泥路平整宽阔,伸向远方。
   过了那条不算太宽的河,就到了爽坨村,穿过迷宫一样的村庄,就来到集市。集市位于村子的西南角,和村子只连接了一条窄窄的灰渣路。
   从我几岁时开始,就跟随大人到这里赶集,来来回回,也不知去过多少次。几十年来,它见证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路上人挺多,大多数是我们这个年岁或者是年龄稍大一点的老年人。我们得抓住时机出售花生种子,因为马上就到播种时节,种子留得多的如果再不卖,过段时间价格就会大跳水。
   熙熙攘攘的集市入口处左右摆满了车,这里的车大多是低档车,主要就是为了拉货,所以,只要锁上车门,主人根本不用操心。再往前走,就是电动车的天下,颜色各异。车上躺着几袋花生米,车子下还立着样品。车主人,无论男女,把后挡板打开就有了座位。有的就像坐在水边的姜太公,气定神闲,不言不语;有人急脾气,一会坐下,一会儿站起来,拉几下袋子里的花生米,见到行人经过,就吆喝几句……
   我骑着电动车往里开,前面不断有车挡道,心里有点着急,担心市场没有地方放电动车。你们的花生是三零八吗?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凑上前来询问。我一边答应,一边将车往边上靠了靠。一瞅那精明的目光,就觉得不靠谱,可能是个贩子。她解开花生袋子,伸手抓起一把看了看。多少钱?她问。看看今天的行情才能知道价格。我回答道。她将一颗花生米放到嘴里,一边往后走,一边说,今天货多,可能贵不了。
   想想刚进来时,路两边摆满卖花生的,再看看前边长长的队伍,也是这样,觉得贩子说得在理。车还在往里挤,恐怕大家和我的心情一样,七上八下的。在两条长龙间的夹缝里穿行,一双双期盼的眼神,迷惘又困惑,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
   终于碰到了熟人,是本村的,他们早就到这里了,所以找的位置比较好。见我来了,有人把车往旁边挪了挪,腾出一块地方,又帮我把车子推进去,将花生袋子卸下来。帮我腾地方的是个六十多岁的人,细高个,清瘦,带着口罩。花生摆在车前,自己斜倚车帮,期盼有缘人来买。我问周围人价格,谁也说不清楚。看花生的人寥寥无几,先前那个小贩也不见踪影。
   让老伴守着摊,我去看看交易行情。南边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面相有点凶,他卖花生种、渣子、花生果,还有其它东西。与其相貌形成反差的是他的机灵和滔滔不绝的买卖经,待人也相当和气,与之交易的热闹情景与其它摊位的冷清形成巨大反差。
   几个看起来悠闲自在的小贩坐在一块闲聊,眼睛却时不时地瞟瞟道路两旁。他们像精明的猎手,等待时机,然后将猎物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里。一对性子急的夫妻俩忍受不了时间的煎熬,疾步走向花生贩子的车辆。
   商贩的车边,堆积了十多袋胜利果实。见有人来,车主从聊天的氛围中回过神来,走到自己车边。男人看看成袋的花生米,又面向车主,试探着问道:今天收价是多少?车主满脸堆笑,三零八六块一,小日本五块八。两口子愣了愣神,觉得不可思议。女人不满地说,这也太贱了,上集人家三零八卖七块六,今天价格压得也太狠了。
   车主淡淡一笑,上次是上次,每一集价格都不一样。今天上了这么多货,能卖这价就不错了。不信你等着看吧,待会儿更便宜。两口子无可奈何,嘀咕了一会,又回到自己位置。太阳升得老高了,温度上升,感觉暖和多了。可是,买花生的人仍寥寥无几。又有几个耐不住性子的售卖人,陆陆续续跑到贩子车前,一阵交涉,又辗转几家,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
   那两口子不断扒拉着自己的花生,看看手机,又望望贩子,直叹气。我走到他们身边,看那花生米品质挺好,色泽诱人,就劝他们不要着急,这么好的货卖六块七八应该没问题。可男人急得火烧火燎的,嘴里不停念叨:都八点半了,还没人搭理,不知道能不能卖掉。旁边几个人也不停劝慰,可就是浇不灭他心头的火苗。两口子又是一番争论,最终把花生拉到了贩子那儿。两袋一百八十斤,六块一。成交之后,男人总算安静下来。大家都觉得太可惜,可谁也拗不过主人。
  
   二
   不知不觉,时间过了九点,大家期待的心性就像热烈起来的阳光。一个穿着紫红色夹克衫的女人看了看我的花生,抄起一把在手里端详一番,满眼挑剔,这米太秕,色气不好。说完又转向旁边的小个子,同样的手法,说花生米太潮,还有半粒。如此一番折腾,像个不辞辛苦的检测专家,就是不给价格,大伙的心悬了起来。而后,又有几个人轮流看,轮流挑剔,弄得我晕头脑胀。他们用自己的老成和狡黠控制着市场的节奏。
   脸上有个痦子的人性情有点急不可耐,个子很高,却把腰弯成九十度。即使这样,那些商贩也笑而不答。那个戴眼镜的性子稳,任凭商贩花样百出,就是一口价,看上就过秤,看不上就拉倒,七块没商量。
   买卖过程堪称一场斗智斗勇,那个白胡子老头的花生成交,老伴看着车后的路,老头和旁边的人把车推出来跟着贩子去过秤,六块五,价格还行吧。过完电子泵,把袋子一折,嗬,花生米就像用机器筛选的一样,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看到的人无不挑起大拇指,称赞老两口真会料理。女人笑了起来,我们老两口为了挑这点米一宿没睡!
   紧跟着就是我们村那家的小日本品种也被看上,共三袋,二百五十多斤,五块八。七十多岁的老头,就自己来的,腿脚不大方便,大家七手八脚,帮忙挪车,过秤,就连一旁外村的也跑过来给老头搭手,老人家激动地一个劲地道谢。就剩下半袋三零八,估计很快也能出手。
   成交达到高潮,三轮车的温馨提醒和人们的讲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我们家的花生被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贩子看上,虽然没有太高的心理预期,但六块六的价格也超过了预期的底线。帮我腾地方的瘦高个老头没有我幸运,他的一袋小日本和一袋三零八,被贩子看了一回又一回,就是没能出手。上市的花生米实在太多了。心满意足的商贩车前挤满了等待过秤的人。
   刚才腿脚不便的老人家半袋三零八终于有了下家,他的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那个小个子的花生种子没人理会,心里憋火,收拾上车说不卖了。众人一个劲地劝慰,既然来了哪有这么早就走的。尤其那个黑大汉把他一阵数落,招呼我们把他的袋子卸下来,再等等看。真没想到他人长得像黑旋风,心眼却善良得像个大哥。大家熟络起来,话多了,心也近了。
   红红火火的交易场面,热闹非凡,令人感慨。可放在左边的帮我腾地方的老人却有些失落,唉声叹气。一袋子小日本和三零八,依旧无人问津,即使有人看,也是敷衍了事。他有些焦虑,从车上下来,开回踱步,目光直勾勾地射向每一个路人。黑大汉也为其张罗着,可结果让人不太满意。刚刚放到我右边的小个子的花生又吸引了几个人,虽然暂时没有成交,可是看到商贩恋恋不舍的样子,就知道有门。交涉几句,商贩们又到别处溜达。
   那个看上小个子花生的主又转了过来,挑拣、讲价,终于成交。我让那个女贩子找了个袋子,一折两半,与小个子各自背着半袋过秤。左边的黑脸汉子有点失落,话语也少了一点。回过头来,我们劝他别泄气,高峰期还没过。
   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带着四十多的小伙走到近前,说是承包了几百亩地,还差一些花生种子。看到我旁边的那家花生蹲下伸开掏看着质量。黑脸汉子眼前一亮,赶紧介绍,你看,这花生米多齐整,色泽多好看。我们也帮着打圆场。女人把袋子弄歪,斜出了更大的断面,她手往里插得更深,嘴里说,这上下是一样的吧?你可别搀假呀!黑脸汉子笑笑,看你说的,这就是手剥的花生种,一个一个挑的。我说,都是自己家的种子,能有假吗?那黑脸的汉子一边招呼自己的客人,一边扭过头来,大姐,你看看这人面相就是实在人,错不了。
   女人招呼一辆电动车过来,上面拉了七八袋子花生,跟在后面的有四五个人。我们把那袋种子装车,女人说一块去过秤。算完帐回来的黑脸汉子开心了许多,脚步也轻松起来。
  
   三
   太阳到了半空,早晨的凉气一扫而光。不远处的田野里喷枪喷射着弧形的水线,仿佛是跳跃的琴键。有人卖完自己的花生,不愿离去,将时间留给春风和阳光的亲密接触;有的等待自己的伙伴;有的干脆到不远处的菜市和其它摊位前溜达。
   尽管我还剩半袋花生米,可心情并不糟糕,因为它的品质不好,所以也没抱太大的希望,能出手就出手,出不了手就拉回去。右边的小个子已经回家,那个黑脸汉子看看我,又看看花生,聊上几句家常,开几句玩笑,气氛不错。
   热闹杂乱的氛围逐渐冷却,人头攒动的情形逐渐消失,就像一出戏的高潮已过。卖完花生米的人,车子开走了;没卖完的,守着空落落的场景发呆。贩子们经过一轮忙碌,散落在车子旁静静养神。
   那个红脸汉子摇摇晃晃,歪着脑袋在宽阔的道路上摇摇晃晃,抓几颗你的花生,拿一把他的,嘴里不知道叨咕什么,谁也不理他。这时,两个老人穿戴整整齐齐,靠近我右边一位男子的那袋花生,仔细翻看,放到嘴里咀嚼着干湿度,说起话来文邹邹的,大概是退休的老教师吧。一番评头论足之后,就商量价钱,最后,价格降到了六块四毛五,老头也认可。那就卖给我十斤。老头说道。我们瞪大了眼睛,什么?买十斤?男人有点气恼,果决地说,不卖!显然老人也挺生气,怎么讲好了你又不卖?哪有你这样卖花生的。我们一看气氛不对,赶忙把老两口劝到一边,说,老人家,我们这个市场就是卖整袋子的,你看哪有十斤八斤卖零。
   老人还挺倔,非买不可。黑脸汉子也过来打圆场,老哥,我在这赶集都十几年了,也没见到谁这么卖的,你看看别处,在北边不远的案子上,别说十斤,就是五斤人家也买。又围上来不少的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老两口说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灰溜溜走了。趁乱之际,那个醉汉捧了一大捧花生米撒腿就跑。男人无可奈何地叹口气,自认倒霉。
   又有几辆车抽身而走,右边男人情绪低落下来。还好过来个蒙着头巾的妇女,想买一半,他迟疑半天。卖吧,怕剩下的不好卖;不卖吧,错失这样的机会又觉可惜。犹犹豫豫间,正好一个小伙子想买三十斤,在大伙竭力劝说下,两人平分了。
   经过了这番折腾,右边男人精疲力竭,坐在车子上半天才缓过神来,长出一口气。又用电动车给两位买主送去,电动车提示音似乎都变得清脆悦耳了。十点多,我们村卖花生的都回家了,我还不死心,再等会,看看有没有人看上我的半袋花生。仔细打量一番,才发现躺在袋子里的花生大大小小不均匀,皮肤有褶皱,就像一个个滑稽的黄脸婆冲着我发笑,难怪谁也看不上。老伴也看了看,可不是,因为种在地势低洼处,加上雨水少的缘故,才长成这样。
   右边的个男人也走了,我看到不远处卖玉米种子的夫妇,因为没有车辆的阻挡,仿佛就在眼前,他们和我们打招呼后,彼此变得熟络起来。他们那里顾客也不多,索性走过来,看了我家的花生,担心地说,就这,当种恐怕没人买吧!说完又看看我,怕我受到伤害似的。我笑笑,是啊,当种没人要,只要有人给价就出手。
   市场人更少了,偶尔有经过的,瞅瞅孤零零的口袋,再看看里面的花生,摇摇头转身走了。时间在飞逝,又过去了半个小时,剩下的人有点倦怠,靠在车上,仿佛眼前的花生米成了别人家的。
   我和老伴商量,天不早了,再守着也没有意义,收摊回家。随后转向旁边二位,你们哥俩就在这卖吧,我也不陪你们了,回去还有其它活要干。他们略带遗憾地说,可惜,剩下半袋没出手。我淡然一笑,没事,顺其自然。希望以后赶集的时候还和你们在一块。他们开心地笑笑,是啊!两座山永远不会挨在一块,两个人总有遇见的时候。
   我将花生袋子系好口,搬上车,回头向两个伙伴挥挥手,他们嘱咐我慢慢开。开出百八十米,刚好路过一辆商贩的车,车主拦住我,一听三零八,就招呼下车看看。因为品质的问题,我有点犹豫。打开袋子,他看了看,说这品质太次,不行!嘴里虽然说不行,可手不肯离开。我猜出他的小心思,不就是图个便宜吗?于是索性问他,你给多少钱吧?
   他眼珠子转了转,五块二吧?不行。我立马要走。他拉着我,那就给你五块三。我慢了下来,老伴断然说道,就五块四,要就要,不要就拉倒。
   他有些不情愿,身边的女人说,就这样吧!最后成交,比好的一斤差一块二,想想,既然来了,总不能真的再拉回去吧。
  
   四
   零零散散,几辆车过来,那些卖花生的以五块七八的价格将劳动成果交给了贩子,一张张被太阳晒黑的脸上,笼罩着一层无奈。商贩们过着秤,嘴角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那些倔强的人还在等,而这种等待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漫长。
   卖菜的摊位前也冷清下来,此刻,卖鞋子衣服和卖农具的成了集市的主角。西南角上的几个饭摊人气旺,坐满了食客。饭摊支起的帐篷被人气和饭菜的香气塞得满满的,几个厨师忙得不亦乐乎。
   来到集市出口,略显拥堵,突然一辆电动车挡在路中央。大家七手八脚帮骑车的老人去推,我这才发现那么多熟悉的面孔:急性子的两口子,脸上有痦子的男人,小个子男人……大家将老人的电动车推到边上,彼此热情打着招呼。
   是啊,大家因为花生集市结缘,因为彼此那颗善良,仁爱之心结缘。当热心的小个子帮老人把电动车修好的时候,大家才恋恋不舍散去,相约下次卖花生还要在一起。
  

共 531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赶集卖花生的精彩散文。文章以集市卖花生为线索,融入了引人观为叹止的花生缘。在涓涓涓如细流般的深情中,将儿时的记忆,集市的发展变化不断记起。在此文中,尤其是作者能以切身的独特视角,把卖花生农民的众生相,从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方面,刻画到令人叫绝。而收花生贩子趁机压价,可有头脑的农民也不示弱。他们对花生付出的深情和艰辛劳动, 按质论价,在成色、干湿度、和口感上虽有差别,但决不能让贩子任意苛待农民。生活不易,任何人创业也不易。在这买与卖的交易中,考量着人性,考量着人的定力。买卖的人心虽不同,却对花生的品种和品质有一种除价格外的真情实感。小市场,大社会。形形色色,人物百态。无论有否有心计,都在演绎着斗智斗勇。还有醉汉,让人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感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实,这个交易,虽说由供求决定,其实也反映着市场经济下,农民的命运和发展。作为市场交易的贩子,在这个角色中,虽说作用不可估量,但也从作者的呼唤中,看到一种有希冀正向发展的渴望。生活、市场,买卖,让情传递,让艰辛升华。关注农民,也就是关注了社会的发展。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微波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祝老师冬安笔丰,生活愉快,期许无限!【编辑:华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11-19 13:15:34
  复杂的心,深深的情。小市场尽显人性百态!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4-11-19 13:16:45
  生活不易,努力之处虽有艰辛,却能尽显人生底色!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3 楼        文友:西门望雪        2024-11-19 16:51:19
  农村生活气息浓郁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20 00:56:03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农村集市上售卖花生种子的场景,充满了浓浓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通过阅读,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热闹而又略带紧张的集市日。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极富表现力。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将集市上的人物、物品、氛围都呈现得栩栩如生。特别是对那些售卖花生种子的农民的心理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他们既期待能卖个好价钱,又担心自己的花生种子无人问津,这种复杂的心情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章还展现了农村集市上的热闹和喧嚣。商贩们的讨价还价声、三轮车的提醒声、人们的交谈声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村集市画卷。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好小说拜读学习了。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乡笛        2024-11-20 08:06:20
  文章构思严瑾,观察仔细,描写细腻,对市场,交易,农民等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引人入胜。好文章,拜读学习后受益匪浅。
6 楼        文友:微波        2024-11-27 14:28:27
  谢谢华为老师的编辑,谢谢西门望雪老师,谢谢淡淡的云彩老师付出的心血!祝各位老师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