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风雨烟水亭(散文)

精品 【晓荷·奖】风雨烟水亭(散文) ——行走九江山水间


作者:舟自横 秀才,113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7发表时间:2024-11-26 14:53:42
摘要:烟水亭坐落在甘棠湖以北碧波涟漪湖水中,四面环水,距繁华街市百多米。烟水亭弹丸之地,粉墙黛瓦,楼台殿堂小巧玲珑,殿亭楼台相连,环岛四周湖畔绿树成荫,垂柳依依,风拂柳丝,宛如阿娜多姿的少女衣裙。甘棠湖水平静如镜,静卧在雾霭缥缈甘棠湖中的烟水亭,宛如盛开的莲花,远离喧闹的市区,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幽静之地,成为文化古城一张精致典雅的名片。

【晓荷·奖】风雨烟水亭(散文) 九江北临长江,南依匡庐,简称“浔”,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位于九江市浔阳区中心地带的甘棠湖,庐山高山流水清泉汇入而成,湖水晶莹清澈,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浔阳城眉宇之间。倘若把九江城比作江南碧家小玉少女,两湖仿佛是少女明媚的双眸。浅而清亮不媚俗,纯而透澈不浑浊。山清水秀,风光旎旖,浔阳古城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元两千零二十三年,九江市投巨资进行两湖改造,耗时两年改造后的两湖旧貌换新颜,我特意环甘棠湖绕一圈,领略焕然一新的甘棠湖。当夕阳的斜晖映亭台,漫过九曲小桥走进湖中的烟水亭。
   烟水亭坐落在甘棠湖以北碧波涟漪湖水中,四面环水,距繁华街市百多米。烟水亭弹丸之地,粉墙黛瓦,楼台殿堂小巧玲珑,殿亭楼台相连,环岛四周湖畔绿树成荫,垂柳依依,风拂柳丝,宛如阿娜多姿的少女衣裙。甘棠湖水平静如镜,静卧在雾霭缥缈甘棠湖中的烟水亭,宛如盛开的莲花,远离喧闹的市区,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幽静之地,成为文化古城一张精致典雅的名片。
   烟水亭早先是城中民众祭祀先贤的香火之地,八仙之一吕洞宾早年曾当过九江浔阳县令,为九江人百姓办过不少好事。烟水亭纯阳殿中曾经立有吕洞宾的塑像,后毁于兵燹,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斗大的“寿”字,一笔九转,寓意“九转成丹”。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据说这块似“寿”似“丹”的字碑,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相传甘棠湖中浸月岛,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筑土建点将台故址,烟水亭也称为周瑜点将台。三国时期,甘棠湖与长江、鄱阳湖相通,水域宽阔,为东吴的一处水上要塞。当年甘棠湖上战舰云集。苏东坡感慨抒发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焕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雄姿焕发的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黄冈赤壁采用了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操战船,以五万兵力大败曹操号称八十万雄兵于赤壁。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初步奠定曹、孙、刘三国鼎立的局面。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沉淀了六百多年,周瑜点将台早已经灰飞烟灭。公元816年,本来仕途一帆风顺的白居易,却敢于向皇帝谏言说真话,谁知遭到权贵谗言贬谪江州司马。九江在唐朝地名为江州,州府一级行政机构,而司马在唐朝相当现在政协一类的闲官。从中央发配到地方政府,还是一个无权闲官,这个郁郁不得志江州司马闲暇泛舟甘棠湖,游山玩水的江州司马读书写作,置身湖光山色之中灵感厚积薄发写下了大量的诗文,其中描写底层歌女悲惨命运的《琵琶行》成为千古绝唱。这个江州司马始建亭子甘棠湖畔供百姓休闲之用,取《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名为“浸月亭”。
   甘棠湖原本叫景星湖,绕湖一周十余里,湖面千余亩。白居易时来运转升迁离开九江第四年。公元821年,那个在九江庐山脚下白鹿洞隐居读书的白鹿先生李渤考取功名后,他对九江怀有深厚的感情,要求调任当时江州府担当一把手的刺史。在唐朝,刺史是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相当现在九江市的市长,古代没有市委书记,刺史一言九鼎。
   李渤就任刺史后整治官吏,为九江百姓做实事,江州干旱颗粒无收,他为民请愿,使朝廷免除了江州赋税。而当时江州,一出城南门就是湖泊,要到对岸必须绕一大圈。李渤为了百姓行走方便,他组织民众在湖中修筑堤坝沟通南北,跨湖筑堤以利交通,堤上建桥安闸调节水量以利农田灌溉。后人称此堤为李公堤,此桥为思贤桥。
   西周召公爱民如子,他常在甘棠树下现场办公,为民服务,后人就常用“甘棠”二字赞颂有功德贤能的官员。江州人为感谢李渤比之“召公”将新建的堤命名为李公堤,西湖为甘棠湖,桥名思贤桥。李公堤之上梧桐树荫如盖,青年男女人约黄昏后,被人戏称为“情人路”。
   历史又过了两百多年,北宋那个写下《爱莲说》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为官讲学,他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光水色薄笼烟”诗句,称之为“烟水亭”。
   在漫长岁月的侵蚀下,两亭皆毁。历史风雨飘摇又历经漫长六百多年,明末九江关督黄腾春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寄托了九江后人对白居易和周敦颐两位贤人的怀念。明清时期烟水亭屡建屡废。至清光绪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现有规模。建国后逐年保护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烟水亭。
   流连烟水亭楼台亭阁,走进五贤阁,厅堂挂有纪念九江历史上五位与九江结下缘分的贤士和贤吏壁画。这五位名贤是东晋田园诗开创者陶渊明不与官场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园田居回到庐山脚下当农民。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廉洁奉公,减赋税,筑长堤,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江州司马白居易贬谪四年,写下文章合为时而著,强调文学作品反映时代和社会现实。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在九江为官讲学出污泥一染不尘,谦谦君子风范,代表北宋官场一股清流。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白鹿书院讲学,在哲学提出了“知行合一”命题,他一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完美人生。九江人沐浴先贤智慧的光芒,古浔阳成为江南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古城。
   走进陈列甘棠湖小划子会议小船烟水亭西厢。目睹一叶轻舟,仿佛漂泊在烟云迷漫甘棠湖,思绪飘荡在近代历史风云变幻的革命年代……
   九江是一块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策划地,也是南昌起义主力部队集结地和出发地。1927年7月下旬,叶挺、贺龙、叶剑英、高语罕和缪乾吾等五人泛舟甘棠湖,秘密商讨八一南昌起义事宜,史称“甘棠湖小划子会议”。会议结束后,叶挺和贺龙进军南昌参加起义军事行动。8月1日,英雄城南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八一南昌起义”。九江甘棠湖上这条小划子船,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诞生的一条“红船”。
   出厅阁穿过古香古色的凉亭,这是后来新筑的周瑜点将台,依栏极目眺望,远山近水,波光粼粼,天气晴好,可隐约观赏到迤逦起伏匡庐山脉朦胧的轮廓。掬一湖风光,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当夕阳收尽最后一抹晚霞,漫步甘棠湖,月上柳梢头,尽享华灯初上迷人夜色,明媚月光洒下银灰色的清辉,街市鳞次栉比高楼大厦辉煌灯火,飞光流彩倒映在碧波如镜的湖面,与满天星月交辉相映。浔阳古城一衣带水,一湖潋滟,仿佛沉淀了彩虹似的梦。在梦的斑斓处,梦牵魂绕,又仿佛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欣然赋诗一首:
   漪澜清风烟雨中,波光倩影入梦来。
   湖光山色夜阑珊,甘棠明珠烟水亭。
  

共 2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洋洋洒洒的文章中,作者犹如一位资深的历史导游,引领我们穿梭于九江这座江南名城的历史长河之中,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变迁以及独特的革命传统。文章开篇便对九江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即聚焦于甘棠湖这颗镶嵌在古城眉宇间的璀璨明珠。随着两湖改造工程的完成,作者环甘棠湖漫步,带我们逐一揭开了烟水亭及其周边历史遗迹的神秘面纱。从烟水亭的建筑风貌入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粉墙黛瓦、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在绿树成荫、湖水如镜的映衬下,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它不仅是古城的一张精致名片,更是承载着诸多历史故事的文化地标。追溯历史,烟水亭的渊源可谓深远。从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此地的传说,到其作为周瑜点将台的旧址,见证了三国时期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居易、李渤、周敦颐等历代贤士与甘棠湖结下的不解之缘,更是让这片湖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他们或在此留下千古绝唱的诗文,或为百姓修筑堤坝、减免赋税,或在此讲学传播理学思想,这些事迹都成为了九江古城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九江作为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甘棠湖上的 “甘棠湖小划子会议” 更是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条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诞生的小划子船,如同南湖的红船一般,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将九江的历史与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紧密相连。最后,作者在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之时,描绘了甘棠湖在月色与灯光交相辉映下的迷人夜景,那如梦如幻的景象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意的世界,而作者欣然赋诗一首,更是将对甘棠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整篇文章以甘棠湖为线索,将九江的历史、文化、革命等多方面元素巧妙融合,内容丰富详实,情感真挚饱满。感谢作者用如此精彩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九江画卷,佳作推荐共赏!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领略到九江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7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6 14:54:21
  此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以甘棠湖为中心,将九江的历史文化、名人轶事、革命传统等诸多元素一一展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读来令人陶醉其中,对九江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回复1 楼        文友:舟自横        2024-11-27 14:00:45
  谢谢雅评,编者按思路清晰,入木三分抓住游记散文线索,可见文学功底深厚。同时也是对作者的激励。遥祝编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6 14:56:07
  哇,从烟水亭的古朴典雅到历代贤士的故事传说,再到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这篇文章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九江这座江南名城的历史宝库,好一篇引人入胜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舟自横        2024-11-27 14:07:07
  九江文化底蕴丰厚,我写了系列散文游记挖掘九江人文景观,传承旅游文化。陆续修改一下刊发,为家乡旅游文化尽绵薄之力。祝好!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8 18:23:2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3 楼        文友:舟自横        2024-12-02 21:38:50
  精品共赏,明月同辉。遥祝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