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 成都漫行(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 成都漫行(散文)


作者:婉影 童生,9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6发表时间:2024-11-30 09:10:04
摘要: 走在北京的街头,我会感到庄重空旷而渺小,走在上海的街头,我会感到焦虑不安而自卑,而走在成都的街头,我恨不得扎进聊天喝茶的人群中,像一条孤独落单的鱼终于找到了组织,那种踏实归属和安全感,来得连自己都猝不及防,莫名其妙。一个独特魅力十足的城市,很俗、很市井、很文艺、很时尚、很慵懒、很闲适......作为一名外地游客,只能带着些许羡慕、些许嫉妒,漫行几日后,依依不舍地告别。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余生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赵雷《 成都 》
   不论是在茶馆或是酒吧,《 成都 》这首歌是必须被循环播放的,自2016年发行至今依旧火遍大江南北,俨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表。
   都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跟着赵雷的旋律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吧,感受这座巴蜀之称独特的魅力。
  
   一、烟火人间--火锅
   火锅,无疑是成都人最爱的美食。基本上一周一次的聚会,火锅就成了他们最钟爱的选择。杯盏间觥筹交错,成都的火锅,是这座城市灵魂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走进成都的火锅店,浓郁的麻辣香气扑面而来,立刻点燃你的食欲。火锅的红油锅底在热气蒸腾中翻滚,亮红色的汤底上漂浮着干辣椒、花椒和蒜片,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体验这麻辣与鲜香的交响曲。
   成都火锅的精髓,首先在于锅底。锅底的麻、辣、香、鲜恰到好处,辣椒的辛烈和花椒的麻爽碰撞出一种令人上瘾的味道,既刺激又不失层次感。而这锅底的精心调配,往往是每家火锅店的秘方。细细品味,总能吃出些微不同的韵味。成都人将火锅当作生活的享受,每一次翻滚的热汤,都像是在为平凡日子加温。满大街的火锅店,随时可以看到人们围坐在火锅桌旁,热气腾腾的锅底中煮沸的是美食,蒸腾的是亲朋好友间的情谊和欢声笑语。吃火锅时,大家谈天说地,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锅中的翻滚仿佛就是生活的缩影。
   成都的火锅文化早已超越了美食的范畴,它代表着成都人豪放、热情的性格。火辣辣的美食,总能让平凡的日子变得火热而有滋味。每一口麻辣火锅,都是对成都这座城市最鲜明的诠释:它的包容、它的热情、它的独特魅力。然而,成都的火锅文化绝不仅限于那些知名老店。走进街头巷尾的小店,那些藏在居民区或不起眼角落里的火锅店,往往是成都本地人最爱的去处。这里没有繁复的装潢,但往往以实惠的价格和地道的口味,赢得了忠实的顾客。小店里的桌椅随意却整洁,墙上或许会有几张手写的菜单和推荐菜品,气氛十分亲切。老成都人总是成群结队地在这里点上几盘毛肚、鸭肠,伴随着啤酒和小碟蘸料,边吃边聊,惬意自得。
   二、鹤鸣茶社——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
   浮生偷得半日闲,清茶一盏也醉人。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这句诗来自于—《诗经•鹤鸣》,听闻【鹤鸣茶社】的名字正是取自于此。鹤鸣茶社藏于成都市市中心人民公园里面,这间茶社创建于1923年,是成都市内最大的一家茶馆,里面有许多建筑都还保留着上世纪民国风貌,尤其是鹤鸣的门头是一个高大的牌方,看着陈旧的牌方一瞬间可以把我们拉回民国时代!
   对于茶这种日常饮品,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尤其对于成都人就是“生在屋里,活在茶铺”,只要一出太阳,茶馆便坐满了人。成都茶馆的热闹程度,会让你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盖碗茶的无比热爱!鹤鸣就是一个我们随时随地到场都人声鼎沸的地方,就算是工作日,不管大雨磅礴还是烈阳高照,鹤鸣总是座无虚席。
   因为在成都最惬意的生活便是:
   “一杯茶、一盘瓜子、一碗钟水饺
   太阳晒起、瓜子磕起、龙门阵摆起“
   看茶客们端着盖碗茶,悠闲地坐在竹椅上,瓜子甜舌,聊天、打牌、发呆,再掏个耳朵,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虚度一天的时光。
   来成都旅游的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
   “成都人是不是都不上班啊?”
   我们闺蜜几个边喝茶边感慨,成都人真是幸福,不用上班居然有闲有钱消费,在这样一个非周末的午后,茶馆一半以上居然是年轻人,哪像我等退休了还得为房贷车贷嫁妆彩礼朝九晚五的奔波在上班的路上。但当我们问过周遭很多人后,才发现成都人不是不上班,只是把上班放在第三、四、五、六、七位,而惬意的生活是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工作可以一般,吃喝玩乐绝不能将就,不得不佩服成都人与生俱来的达观闲适生活态度!
   成都茶铺喝茶基本上都是用“盖碗儿”,其实就是古代人们喝茶的茶具。“盖碗儿”由茶碗、茶盖、茶船子三件头组成,同时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叠满高山的茶杯,用小推车运送的暖水壶,服务员来回穿梭的背影和叽叽喳喳的龙门阵声音,这便是茶馆里面的烟火气。
   既然说到这里,就让我们在这里闲坐片刻,晒会儿暖呼呼的太阳吧,成都的冬日,太阳可是很难得的哦。
   三、一床宽三界窄--有底蕴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和锦里都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古街道,古街上的人、情、景、味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四处飘荡,慢慢侵入体内,使彼此之间没有距离。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成都保留下来的几条老街之一,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百年记忆。走进宽巷子,古朴的青砖灰瓦、木质门窗让人瞬间仿佛穿越回了旧时光。街道两旁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古韵犹存,门前种着翠绿的竹子和盛开的鲜花,透着一股典雅的气息。走在这里,仿佛每一处细节都在低语着成都的悠久历史。
   名家所写的宽窄书法:“眼里xx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xx那两个字确实没认得出来,不过宽窄两个字写的苍劲有力,实为大家手笔!
   宽巷子,顾名思义,宽敞大气,行人熙熙攘攘,宽窄巷子不仅是成都的历史文化地标,它还承载着许多名人的足迹。其中最著名的名人故居之一便是张澜故居。
   张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曾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重要职务。他生于四川资中 ,长期为国家独立、民主奋斗不息。张澜故居位于宽巷子的一处四合院内,青砖黛瓦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院落深深,充满了川西传统建筑的韵味。
   故居中的展览通过照片、文字、文物展示了张澜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贡献。故居内的布局简朴大方 ,屋内的陈设保留了当年的风貌,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游人可以在这里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这位伟大政治家的精神与品格。
   宽窄巷子里还保留了几处曾经的富商宅院,这些四合院式的建筑展示了当年成都商人阶层的生活和文化习俗,透过这些故居,可以一窥清末民初成都商贾名流的繁华生活。
   这些名人故居和旧宅不仅仅是对人物历史的纪念,更是成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故居,宽窄巷子将名人的风采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紧密相连,让人们在穿行其中时,感受到成都独特的文化积淀与时代变迁。
   离开宽巷子,我们转身走进了窄巷子。与宽巷子的敞亮不同,窄巷子幽静而狭长,巷道两旁的建筑显得更加紧凑,古朴的砖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阳光透过树影洒在石板路上,呈现出斑驳的光影。巷子里安静得出奇,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走在这条古巷中,仿佛可以听到旧时的脚步声,感受到过去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温馨和宁静。
   沿着窄巷子慢慢走,看到了一些精致的小店铺和艺术馆。店铺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从蜀绣到陶瓷,每一件都精巧细致,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馆则展示着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古老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显得格外和谐。游客们或是驻足观赏,或是与店主攀谈,整条巷子充满了人文气息。
   最后,我们来到了井巷子,这条最短最狭的小巷如同一条蜿蜒的小径,将宽巷子的繁华与窄巷子的静谧串联起来。井巷子虽然不起眼,却是连接整个宽窄巷子的重要一环。巷子的尽头是一处小广场,广场上经常有街头艺人表演川剧变脸或民间乐器演奏,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艺人的变脸动作行云流水,伴随着阵阵鼓声,观众们纷纷惊呼叫好,这一幕让整个宽窄巷子增添了几分活力。
   漫步在宽窄巷子,我们仿佛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自由穿梭。这里既保留了成都的历史记忆,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活力与艺术气息。每一条巷子,每一个四合院,每一间小店,都在诉说着成都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宽窄巷子,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在这片古老与现代交织的街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与记忆。
   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草堂
   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困居长安,勇于进取,积极行卷,除了考试就是献赋,总之一定要实现心中抱负。
   当他踏入四川这片土地,心境竟悄然发生改变,环境的沧桑变迁,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心中那份曾经的炽热逐渐冷却。
   贵妃在马嵬坡下的凄美转身,王孙公子在街头的落魄流离,世事如沧海桑田,繁华转瞬即逝。杜甫,这位曾经的仕途追梦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选择在成都这片宁静之地,栖身于简陋的草堂之中,与山水为邻,与诗画为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传颂千古。
   如今,杜甫草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草堂人日”文化活动。人们纷至沓来,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共同品味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草堂门口,“杜甫草堂”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赫然在目。其中,“草堂”二字更是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之手。柳公权以楷书著称,字体端庄大气,流畅自然,他所题的“草堂”二字,不仅展现了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更表达了对杜甫及其文化精神的深深敬仰。这幅字,无疑为草堂增添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杜甫对天下苍生的深情呼唤,“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是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在杜甫的茅屋前,那条栽满花木的小径,穿过草堂影壁,与四周的古木苍翠相映成趣,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大唐上元二年的春天,与山水鸥鸟为伍,与世隔绝,清丽疏淡,质朴流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如今这个喧哗浮躁的时代,这样的场景着实令人神往。
   五、丞相祠堂何处寻—武侯祠
   武侯祠与杜甫草堂一文一武相映成趣,共同构筑成都响当当的文化名片,这座君臣合祀祠庙,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诸葛大名垂宇宙!置身其内,惠陵,文武将,昭烈庙,三义庙,三绝碑......仿佛将人带回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
   那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虽然生灵涂炭,却又英雄辈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虽然刀光剑影早已黯淡,鼓角争鸣渐渐远去,湮没的黄尘古道也已了无踪迹,荒芜的烽火边城再无人记起,但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并没有被岁月带走,刀光剑影之间,三国的英雄们在纵横驰骋。有那么一个时代,中国人曾血脉贲张、肆无忌惮、精彩绝伦的活着。然而说到武侯祠,说到诸葛亮,却又绕不开一个人,那便是杜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诗仙诗圣亦不例外。
   诗仙李白的偶像是“小谢”谢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而杜甫的偶像便是诸葛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为了更靠近偶像,他选择在成都离武侯祠不远的地方修建草堂,因为那里是几百年前诸葛亮生活的地方。我想,他一定常常漫步于武侯祠的红墙小径上,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智慧气息。
   一样的红墙小径,一样的青瓦翠竹,只不过武侯祠的红墙小道更加悠长静谧,古朴曲折,草堂的更加笔直率真,各自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而如今都是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果然武侯祠与草堂,孔明与诗圣,跨越时间与空间,一个“诗圣”、一个“智圣”之间的惺惺相惜,隔着几百年遥相呼应、实现跨时空的对话。
   六、拜水都江堰
   余秋雨曾说,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在成都平原西部,一座宏大的水利工程横跨在岷江上,自两千年前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以来,用作防洪灌溉,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永久性地灌溉着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才有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的川行华章......它的水流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不求索取,只知奉献。这便是都江堰。

共 62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有内涵有感情而且有深度的游记性散文,作者由歌词带入,以诗性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为我们介绍了成都这座优美而古老,神秘而传奇的城市,不仅层次分明,而且中心突出,不仅情景交融,而且首尾呼应,写得有声有色有意境,有情有义有深度,读后令人恋恋不舍,欲罢不能。这是一篇用心而写的文章,布局合理,结构巧妙,语言精彩,文笔富有张力,值得认真细品。感谢作者赐稿,我们一起努力!推荐阅读欣赏,并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20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30 09:14:01
  文笔优美,内涵丰富,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30 09:14:36
  精美无限,值得认真品读!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30 09:15:37
  婉影老师作品写得有感情有深度,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婉影        2024-11-30 09:40:03
  谢谢王老师倾情编辑!编按高度集中深刻!!辛苦了,致敬老师!
5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12-01 22:02:32
  老师的优秀佳作,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内涵丰富,点赞学习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1 07:07:32
  诗文搭配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写作风格,足见老师的功力。周二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成都漫行》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6 楼        文友:婉影        2025-02-11 17:37:03
  谢谢梅老师关注点评!祝老师愉悦笔丰!
7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23 09:40:52
  周末清晨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成都漫行》优秀作品,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