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卷心菜(散文)

精品 【东篱】卷心菜(散文)


作者:加朋 布衣,174.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2发表时间:2024-12-07 10:37:24
摘要:对一种疏菜的情怀历久弥新,一种不起眼的小菜他也与任何事物一样,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卷心菜”是上海人的叫法,南京叫包菜,北京叫圆白菜,东北叫大头菜,学名叫甘蓝。这种菜易于储存,加之价格上的优势,当然还应当包括营养学方面的因素,着实为百姓喜爱。记得小时候家里很少吃这种菜,偶尔做上一次也因不得要领,不是很爱吃,后来家里干脆就屏蔽了这种菜的购入。于是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认为这种菜不好吃。
   真正喜欢上这种菜的是下乡之前,我和几个即将离校的同学一起去看望驻校工宣队的张师傅。张师傅是上钢三厂轧钢车间的老工人,不慎工伤失去了右臂,由于出身阶级优良,被选入了派驻我们学校的工人宣传队员,时间久了与我们这帮淘小子混得很熟,要不也不会在临别之际为了这份情谊专门去看望他。
   张师傅家当时是在浦东工人新村,普通的两小开间,这边我们与张师傅聊着天,那边师娘自己张罗起了晚餐。掌灯时分,师娘招呼我们吃饭,都有几个什么菜也记不得了,但那道炒卷心菜以其甘咸软糯,彻底颠覆了我对卷心菜的成见,以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仍然记得那个味道,而也正是因为那个味道,使我对卷心菜全面解禁了。
   经过几十年的品味,其实能做出那个味道的人并不多。最初在东北农场,基本很少见到卷心菜,当年农场种粮是老三样“小麦、大豆、玉米”,过冬的菜也是老三样“白菜、萝卜、土豆”。后期随着农场管理的相对稳定,种植结构也有了调整,有了专门种菜的行业。卷心菜也才开始大规模地加入了职工的菜篮子。在那段岁月里,对卷心菜并没有更多的记忆,倒是卷心菜中间那个硬实的胫块给我的感觉更好。一般连队食堂在切卷心菜时,总会将中间那块胫块它直接扔进酱油缸里,一早一晚捞出几块切片装盘,讲究点的再淋上几滴香油,成了每桌必备的小咸菜,咸鲜脆爽就着馒头米粥,一上桌就被一抢而光,想央求饮事员再添加一点,那门都没有。听别的农场的同学讲,他们连队在备战年代正赶上在大山里打坑道,到冬天大雪封山,或是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一颗卷心菜煮一锅汤,就是全连战士的菜,去得晚了连菜叶都见不到。
   其实卷心菜汆水再晾晒成干菜,与肉红烧也相当诱人。记得那年机关农场大片的卷心菜成熟后无力储存,管理员着急动起了心思,偶然听相邻村子里的人说过一嘴,于是有了灵感,迅速动员职工加工卷心菜,切条汆水,放在大箩里晾晒,菜干送到机关食堂,食堂管理员起初真不愿意要,用它做了一次红烧肉,菜韧肉软混然一味,深受欢迎。一下子这些干菜成了抢手货,很多人找管理员讨要,管理员碍于人情会偷偷地抓上一把塞给你,甚至还将它当成礼品偷偷地给领导家送上一包。
   斗转星移,进城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卷心菜成了餐桌上的常菜,但家常菜要做得好也不容易。一道火爆甘蓝学了很久仍不得要领,后来因为惧怕辣,就将这道菜改良了,虽然没有了川菜的味道,但经过改良确也有了一些体会,竟然成了自己的一道拿手菜,不时可以当着朋友显摆一下。由于对卷心菜的偏爱,也琢磨出一些好吃的做法,其一是按朝鲜族辣白菜的腌制方法去做,将洗净的卷心菜撕成大片,加上自制的辣酱、姜沫、蒜沫、盐糖,装罐腌制一周开坛,咸鲜脆爽,微辣带甜,用之不能自已,但得用那种扁圆型的老品种菜,现在的牛心菜可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二是红菜汤,不过做法稍微奢侈一些,配料需要牛肉原汤,加上卷心菜,西红柿、元葱和土豆,豪华一点的加入黄油和牛奶,煮出来色泽红亮,酸甜适口,西餐中称为罗宋汤,东北叫苏拔汤。这道菜一家一个味道,口味差距很大,特别是黄油牛奶的加入,让这道汤层次感丰富。感觉最好的要属上海红房子西菜馆和海拉尔宾馆的俄式做法,味道确实地道。在家做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只是土豆要炖得几乎化在汤里,使汤浓稠,味道才好。还有一招是东北特有的,就是用卷心菜腌渍酸菜,绝对是东北一绝,要比白菜腌渍的酸菜更脆爽更有味道,一般的饭店没有这种酸菜,尤其是近些年,那种扁平圆的老品种卷心菜种得少了,城里很少见到。
   而今对卷心菜的品种和认知有了新的发现,然而基于这些新发现就将它呼悠成养生佳品、菜中之王近乎形成潮流,如何的营养丰富,富含多少元素等等。其实不论你怎么鼓噪,它还是它,千万别将它神话了,就说呼悠它的那些优点要在你身上体现出来不知要吃多少,不知要吃到猴年马月呢!
   普普通通的一种菜,不仅演绎着社会的步履,也牵动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这种回忆的味道能随着时代慢慢地融化、挑出、激发或又沉默,而那个十字花科蔬菜的大家族,总是会向人们传递着丰富多彩的声色情态。

共 17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卷心菜”各地称呼各不同,南京叫包菜,北京叫圆白菜,东北叫大头菜。作者年少时并不喜欢吃它,只是因为在即将离校时吃了一道师娘做的一道炒卷心菜,从而喜欢上了卷心菜。而最初在东北农场,也很少见到卷心菜,后来种植结构有所调整才慢慢有这了这种菜。在那个时候,留给作者很深记忆的是卷心菜中间那个硬实的胫块,因为把它腌成小菜后极为爽口下饭。卷心菜汆水再晾晒成干菜,与肉红烧也相当作者印象印象特别深的一道菜,而且深受大家欢迎。后来作者进了城,琢磨着如何做好卷心菜这道菜,在做菜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一道普通的菜,不仅演绎着社会的步履,也牵动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我们怀念的也许不仅仅是那时难忘的一道菜,还有那时的岁月,那时的人。感谢投稿东篱。【东篱编辑:鲲鹏一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8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07 12:39:30
  卷心菜,我们这叫包菜。它比白菜要甜,我们这通常是炒着吃。放点油,直接炒,出锅时放几片蒜叶,若喜辣,就放点辣椒。很好吃的一道菜。加朋老师笔下的卷心菜有故事,有情感,读着有味道。点赞!谨祝冬暖,精彩纷呈!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4-12-11 14:49:17
  感谢老师的点评,其实卷心菜的作法很多,只在体验,只要上心做得好吃还是可以实现的。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07 12:59:56
  每一种菜都有一个味道,还可做出百味。加朋老师笔下菜品丰富!怀才拜读留言。远握!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4-12-11 14:51:41
  感谢老师的点评。生活就是百事百态百菜,只是理解上的不同,按照食物多样性的要求,有些菜再不好吃,也要去试试。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09 15:01:43
  十字花科的菜品很多,很早以前搜索过,小时候的大头菜有一股子AO腥味,不大好吃,但这菜便宜,产量高。现在这菜品种改良了,我家炒饼经常有它。老师用物带动文章情节,体现社会变化,是一篇上乘佳作。拜读佳作,遥祝冬暖!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4-12-11 14:53:56
  十字花科的蔬菜品种多样,已经被养生专家吹得有点大。感谢老师的来访和点评,诚邀您常过来坐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