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洧川印象(散文)

精品 【晓荷.奖】洧川印象(散文)


作者:萧垦 举人,409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发表时间:2024-12-18 10:33:25

得闲,我去洧川赶大集。洧川大集据说已有500多年历史,每逢3、6、9为集日,届时小商小贩和顾客云集,商品交易从早晨持续到下午三四点钟才结束,盛名远播。在我家乡街道上也逢集,只分单双日,一处单日逢集,另一处就逢双日,如果需要紧急采买,总有集可赶。逢集在过年时最热闹,十里八村的人们倾泻到街道上,街道就显得没有缝隙,好像蓄满水的河道,只剩了细窄的埂坝,总让人担心如同河坝的房子能不能承受住人群的拥挤。如今回家乡的时间少,好多年也没有真正赶过集了,集市上的热闹更多的只是留存在记忆中。
   从025县道向东走进洧川镇,一道石牌坊上书“望郑门”三个隶书镀金大字。挨着石牌坊左侧,三层圆形高台上立着吕蒙正的石雕塑像,塑像身着朝府,面向西北肃然穆立。吕蒙正出身洛阳,是中国第一位平民宰相,洧川人慕其德,在此葬有虚冢。吕蒙正最有名的不是身居高位,而是他那篇名传千古的《寒窑赋》,在高台基座第一层外侧,就完整镌刻着《寒窑赋》的内容,俊秀的楷体镀金字体在阳光下闪着祥和的光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寒窑赋》里关于贫贱与富贵的思辨极其透彻,对于命运的解析更是让人赞叹。命运二字颇为玄妙,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参透,拘囿其中终难通达。如何改变命运,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固然重要,可最重要的其实是大的环境,《寒窑赋》以宏大的视角深刻鲜明的表达了这一观点,留下的是无限哲思。小镇狭窄的街道上能保留如此名人盛迹,的确让人获益,只是不知,长居于此的人们能否愿意花费时间品读。
   我继续前行,不远处路北有一小街道,街口处立着一座石牌坊,上书三字隶书“马堂街”。牌坊楹联内容为:
   知识堪尊有关兴国书应读;
   寸阴可贵无益安邦事莫为。
   尊重知识,热爱国家,极富教益的宣畅无形中让小镇增加了一些沉甸甸的内蕴。楹联题刻顺序没有遵循传统的右先后左方位,似乎稍显不足。这个石牌坊应该和“望郑门”石牌坊是同一时间修建的,看上去时间不久,复兴传统文化,更应保持原有的文化韵味,才能让人真正领略历史文化的厚重。
   再往前,我顺一条丁字街道往南走,就到了洧川南城。一座祖师庙斜对着老城门,尤为奇特的是城门上竟然长着一棵柏树,长得很是茂盛。从拱形城门穿过,朝南的拱顶上刻着“洧陽門”三字,黑底灰字和青灰色的城墙一起彰显出历史的深色。只不过和城门相连的城墙太短,往西延伸了几十米就匆匆收尾,接着一道残存的土墙,往东稍长,一直到下一条街道出口。洧川,宋金时置县,明景泰时期开始修筑城墙,历经五百多年风雨,后损毁,至于如何损毁,没有详细资料考据。中华文明一直以五千年延续没有中断而自骄,遗憾的是,许多久远的历史文化遗存却毁灭于近代!2014年,洧川镇政府重修古城,恢复了一段残缺的历史印迹,但许多缺失是再也无法挽回的。
   我顺城墙内侧的台阶走上城门,见柏树跟前供奉着柏仙爷爷、奶奶的牌位,地上有未燃尽的香、纸。城门上对着祖师庙生长的柏树,看起来的确是很灵异,所以能够获得人们的祭拜、尊崇。我沿城墙向东,走在宽阔平整的城墙上,从里侧探头可以看到裸漏的灰土层层夯筑的痕迹。整个城墙的修筑略显粗糙,不知是设计者的疏漏,还是资金不足的原因,让人感慨这也算是历史的伤痕吧。
   从城墙尽头的土墙走下来,我看见街口处有石磨豆腐店,再往前的侧巷里有家“张厉害石磨豆腐”店,紧接着有一家“祖传王记根喜石磨豆腐房”。其实我一路走来,随处可见石磨豆腐店的招牌,还有醒目的“非遗传承---石磨黑豆腐”的彩旗。从我开始知道洧川时,最先留下印象的就是“洧川豆腐”。洧川豆腐,采用传统的石磨工艺,质地坚韧,保留着豆腐原有的口味,又突出它的顺滑、筋道,且有麻绳串豆腐的美谈。当然,除掉豆腐,洧川的锅盔、麻酱烩面也很有名。一个地方的烟火繁盛,总是离不开勤劳、智慧、巧手的人们制作出来的精致美食,那些美食永远拴住胃口的同时,也永远拴住乡愁。
   我继续沿着街道往北行走,回到025县道,然后再向东,阳光下的街道人来车往,繁忙而又不失安静。我的脚步安闲,目光在各种招牌间快速地移动,如果能够记住时光,那么这些所见就是以后最长久的回忆。快到街道尽头,迎面是一座阔大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厚重洧川”四字。牌坊下人车往来不断,各有奔赴,各有牵挂,各有寄托和希望。
   在品尝了一碗香喷喷的麻酱烩面之后,趁着热乎劲我赶往洧川大集的位置,大集靠近东关,在保台线公路南面开阔的露天场地上。所有车辆在大集外的街道两侧停放,人流却从各处向大集汇合。高大的泡桐树下,一排排商贩摊点逐次排开,吃穿行用,赏玩消闲,主打的就是应有尽有,敞开亲民。不同字号招牌的彩旗飘动,各种叫卖声不断,和涌动的人流一起搅动着空气,搅动着食物混合的香气,婉转升腾出一派鲜香的世界。羊肉鲜汤、麻酱烩面、羊肉烩豆腐……不同摊点前一排排摆放着低矮的餐桌,坐满了欢声笑语的食客。男女老幼,携家带口,你走我来,好像要把全部生活的热情在此尽情展示。解开羽绒服,甩开膀子,呼啦啦地吃喝呼唤,热气腾腾中忘记了所有生活的烦恼不快,没有一件事情是洧川大集不能解决的,没有任何不问题是不能舍弃在洧川大集的烟火中的。“三六九洧川走,美景美食啥都有”。“风里雨里,我在洧川大集等你”……望着一块块凝聚着生活热情的标语,恰似一张张热情洋溢地笑脸在向往我招手致意,生活令我们早出晚归,奔波忙碌,所为的一切在此刻好像都能找到答案。
   我有些不舍地走出洧川大集市场,走在保台线公路上,车辆不停歇地穿梭往来,阳光显得格外温暖,笼罩着小镇有些繁忙后的安宁。我的脚步匆匆,内心却分外平静,三个多小时的时光,能够速写洧川,也算不虚此行。
  
   2024.12.18日.夏庄

共 23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如洧川这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散发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令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感谢赐稿晓荷这篇满含韵味、将洧川的古迹风貌与集市盛景娓娓道来的佳作,引领我们一同踏上这趟充满趣味与感悟的洧川之行。文章开篇便点明洧川大集悠久的历史以及热闹非凡的景象,通过与家乡集市的对比,勾起读者对往昔集市热闹场景的回忆,也为后文深入探寻洧川做了铺垫。随后,作者沿着游览路线依次展开描述,宛如一位亲切的导游,带领我们领略洧川的各处景致。先是 “望郑门” 石牌坊与吕蒙正石雕塑像映入眼帘,《寒窑赋》镌刻其上,其蕴含的对贫贱富贵、命运等深刻的思辨,彰显出深厚的文化价值,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对小镇能留存如此名人盛迹而感到惊喜,同时又生出对当地居民是否会用心品读这份文化瑰宝的好奇与期许。接着来到 “马堂街” 石牌坊,其楹联传达出尊重知识、热爱国家的积极寓意,虽楹联题刻顺序稍显不足,但也引发了关于复兴传统文化应保持原有韵味的思考,使我们在欣赏古迹的同时,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后踏入洧川南城,那城门上奇特生长的柏树、古朴的 “洧陽門” 字样以及历经风雨后残存的城墙,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洧川悠久且波折的历史。城墙的重修虽恢复了部分历史印迹,可那些无法挽回的缺失又让人深感遗憾,而城门上柏树获得人们祭拜尊崇的灵异现象,更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让人对其充满遐想。漫步途中,随处可见的石磨豆腐店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洧川豆腐” 凭借传统石磨工艺、独特口感以及麻绳串豆腐的美谈,成为洧川美食的代表之一,与锅盔、麻酱烩面等美食共同彰显出洧川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让我们明白美食背后所承载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浓浓的乡愁与地方文化。最后来到洧川大集,这里无疑是洧川烟火气最盛之处。车辆有序停放,人流如织汇聚,商贩摊点在泡桐树下琳琅满目,叫卖声、食物香气交织成一个鲜活热闹的世界。食客们欢声笑语,尽情吃喝,仿佛在这里能将生活的烦恼统统抛却,大集所展现出的生活热情与活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它对于人们生活的独特意义,仿佛一切奔波忙碌在此刻都找到了价值所在。文章结尾处,作者带着不舍离开大集,走在公路上,沐浴着温暖阳光,内心平静而充实,三个多小时的洧川之行虽如速写般短暂,却留下了深刻且美好的印象,让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洧川的独特魅力。这篇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流畅的行文,将洧川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巧妙融合,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对洧川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在此,我们诚挚地将这篇佳作推荐给广大读者共赏,愿大家能在阅读中感受那份古朴与热闹交织的独特韵味,唤起内心深处对探寻历史、品味生活的向往与热情。【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0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18 10:34:03
  这篇文章恰似一幅洧川的风情画卷,用质朴且饱含深情的文字,徐徐展开洧川这座小镇从古迹名胜到市井烟火的全方位图景。对各处景点、美食以及大集景象的描写细致入微,情感真挚淳朴,读来如临其境,仿佛能触摸到洧川那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热闹的生活气息,是一篇触动心灵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萧垦        2024-12-18 16:25:30
  谢谢汪老师精彩编评,问好,冬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18 10:34:41
  文章行文流畅自然,情感表达细腻且富有层次。作者巧妙地以游览路线为线索,串联起洧川的历史古迹、文化传承、美食特色以及大集风貌等诸多内容,全方位展现了洧川独特的地域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小镇的别样风情,引发强烈的共鸣。
回复2 楼        文友:萧垦        2024-12-18 16:26:03
  再次感谢汪老师鼓励支持,遥握,敬茶!
3 楼        文友:何叶        2024-12-20 21:30:33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萧垦        2024-12-21 18:00:31
  谢谢何叶老师鼓励支持,问好,冬至快乐!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7 01:27:43
  周一清晨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清川印象》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萧垦        2025-02-20 22:39:09
  谢谢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