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暖】冬至,一切美好如约而至(散文)

精品 【云水·暖】冬至,一切美好如约而至(散文)


作者:阿巧 进士,1002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0发表时间:2024-12-25 13:12:30
摘要:冬已至,春不远。冬至,吃着美味的水饺,开心地闲话日常,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看窗外,三三两两的腊梅向阳而绽,香气馥郁,仿佛在诉说冬日里的浪漫与诗意,这是寒日里最动人的温暖,是对春天最美好的期盼。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记忆中,冬月里的天气格外清冷,寒风呼啸似小刀刮得人脸生疼,有时还会飘起漫天大雪,雪落无声,却把世界变得粉妆玉砌,一片洁白。每一家的屋檐下都不约而同地长出了晶莹剔透的“琉璃冰棒”,上粗下尖,像一把把长长的出鞘利剑,寒光剑影,明晃晃的,看得人心里发凉、发怵。到冬至这一天,是寒冷真正开始发威之日。冬至过后是小寒大寒节气,便要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冰封时光。
   在我的故乡,冬至是冬季的大节气,有“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之说。冬至节气有过“小年”的意味。我喜欢过冬至这个节气,因为每年到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包饺子是北方人过冬至必不可少的一道节日美食。冬至这天,无论那年的收成如何,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母亲定会忙活一上午,为我们包上一顿鲜香美味的饺子吃。母亲说:“冬至,福至,可不能错过这个节日。”从小到大,年年冬至日吃饺子,这是我们家雷打不动一个规矩。
   冬至节,天空不是阴沉沉的,就是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地吹,冻得小孩子直缩脖子,直跺脚。我小时候,算是耐冻的,虽然脸蛋冻得通红,但一般很少会冻伤,不会像小伙伴春英、梅英似的,脸蛋被寒风吹得红肿,初春结痂的时候还会变得发青,我顶多是脸上因为没有抹雪花糕而皴,皮肤有时粗糙得像树皮似的,用手一摸涩拉拉的。而耳朵就不一样了,我的耳朵也许是长得大而厚的缘故,常常冻得上面起小红硬疙瘩,到了晚上,耳朵痒得不得了,我就会用手抓挠。冬至的到来,预示着数九寒天的开始。母亲说,小孩子不吃冬至饺子会冻掉耳朵的,是真是假,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母亲冬至节包的饺子我一定会吃的,省得把我的耳朵给冻掉了,那得有多难看啊!
   每逢冬至,家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开始在厨房里叮叮咣咣地开始为包饺子而忙碌起来。最难得的就是过冬至时正好赶到星期天,我们不用去上学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和母亲一起包冬至饺子。有面有菜又有肉,搭配均衡,营养丰富,冬至饺子是我最难忘的一道无与伦比的美食,是刻在生命里的一种不变的传统习俗。母亲曾告诉我们: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意思是过了冬至,白天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冬至是值得庆贺的好日子。每一口饺子,都饱含着母亲对我们满满的深沉的爱,温暖了那寒冷的清瘦岁月,为我的童年生活注入了无限的希望。
   小孩子最容易满足,有衣穿,有饭吃,有母亲疼爱,这就是幸福。吃过饺子,我们便走出家门找小伙伴玩耍。三五个小伙伴,每个人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棉袄,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又说又笑,在雪地里扫出一片干净的地方,跳皮筋,扔沙包,玩得不亦乐乎,头顶直冒汗。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一起吟诵那首古老的《数九歌》顺口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念着念着,仿佛数九寒天一下就过完了似的,似乎一抬头就能看到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美景,姹紫嫣红的春天向我们招手问候,心中对明天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二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气之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自古就备受人们重视。
   古人认为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结,人们认为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进入冬至,蚯蚓身体像绳子打结一样,蜷缩成一团,以这种方式好过冬。麋角解,麋俗称四不像,“冬至一阳生”,阴气渐退,麋鹿头顶的角开始脱落。水泉动,由于阳气逐渐上升,此时山中的泉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不再是完全干涸或冰凝的状态。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其实,冬至的到来,让我们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千里冰雪,万里雪飘”的数九寒冬。我们天天数着日历过日子,翘首以盼春天的到来。而此时大雪像接力赛似的,一场接着一场,麦田里、树林里、沟渠边,到处白皑皑的,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平时一路向东流的小河,像被封住了似的,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们放学的路上,故意走到河岸边,有的拿土坷垃往冰面上扔,希望能张开河面上的冰,然而,那冰面结实得像石头似的,岿然不动。有的会裂开一道道白色的奇形怪状的冰花。大胆的男孩子喜欢在冰面上滑冰,动作相当丝滑,也有不一小心摔了个屁股蹲的,疼得龇牙咧嘴,不一会儿,便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小心翼翼地走上冰面,继续自己的滑冰游戏。小伙伴们在冰面上追逐、嬉戏,那快乐的场景是童年冬天最美的一帧油墨画。
   春秋时期,聪明的中国古人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个时间节点。《周礼春官·神仕》时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疫病,减少荒年人们的饥饿与死亡。唐宋时期,冬至时节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称之为“冬至郊天”。在民间,百姓会祭拜祖先,外出谋生的游子要回家过年,年终有归宿,进行家庭聚餐等习俗。北方人家家户户要吃水饺,人们见面相互问候语就是:冬至吃饺子了吗?而南方人喜欢吃年糕、吃汤圆等,图个吉利。一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体现冬至节气的重要性。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也是春之先声,是个好日子。冬至日,恰逢腊梅花盛开,暗香浮动,为寒冷的冬至日增添一抹亮色。
   古人有“数梅花”度数九寒天的习俗。数梅花,也叫九九消寒图。从冬至这一天开始,人们画九朵梅花。就像小时候撕日历一样,过一天撕掉一页,什么时候撕完一本日历,一年就完完全全地过完了,新的一年就来到了。我们先在纸上画出素梅花九朵,用黑笔勾边,每朵梅花长九片花瓣,每瓣代表一天,共九九八十一瓣。从冬至日算起,每度过一天,便用红笔日染一瓣梅花,等全部染红腊梅花的花瓣,则最寒冷的日子就算是过完了,春天已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人间。
   在漫长的冬至夜,一家人围炉夜话,小孩子用红蜡笔认真地涂染着一片梅花花瓣,花瓣散发着幽幽暗暗的香,冬日里想念春天,春天似乎就在眼前。
  
   三
   2024年的12月21日,恰逢一年一度的冬至节,难得的大晴天,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让人心情舒畅。
   也许是天意,今年的冬至正好赶上星期六,我有空好好地为家人包上一顿可口的饺子吃了。我和爱人邀请家住开封西郊的外甥来我家一起过这个冬至节。
   一大早,我开始着手包饺子。首先得和好面,让它先醒着,这样包出来的饺子不容易烂,又筋道好吃。接着,我把准备好的肉馅先倒入一个干净的盆子里,加入鸡蛋、盐、味精、饺子调料、生抽、老抽、香油等,用筷子顺时针方向搅拌均匀,放一边备用。我又把一棵大白菜用刀一分为二,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净,控干净水分,放在案板上剁成碎沫。再用布把白菜里的水分挤出来,放入肉馅盆里搅拌,这样拌出来的饺子馅子不容易出水,味道鲜美,色泽诱人,包起来也得心应手。
   我一个人又是擀面皮,又是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等外甥来到我家时,正好包完饺子。我在厨房里等锅开了,把饺子一个一个推到热水中,再用勺子轻轻地推动一下,防止粘锅底。等饺子滚开了,再点一勺子凉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味道更鲜美。姐夫几年前去世,外甥那时年龄尚小,我爱人和姐夫关系很好,他心疼外甥小小年纪没了父亲,每次打电话都嘘寒问暖,待他视同己出。客厅里,外甥和我爱人边吃着饺子,边喝着酒,边唠家常,那场景其乐融融,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别提多温馨了。
   冬已至,春不远。冬至,吃着美味的水饺,开心地闲话日常,空气中处处弥漫着人间烟火气。看窗外,三三两两的腊梅向阳而绽,香气馥郁,仿佛在诉说冬日里的浪漫与诗意,这是寒日里最动人的温暖,是对春天最美好的期盼。
  

共 3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冬至的精彩散文。文中作者回忆了故乡冬至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冬至是大节气,有“冬至大如年”之感。北方家庭冬至包饺子,母亲无论如何都会为家人准备,作者小时怕冻耳朵,谨遵吃饺子习俗,一家人围坐包饺子温馨欢乐,孩子们饭后玩耍、念《数九歌》盼春。接着阐述冬至文化,古人划分三候,它标志数九寒冬开启,春秋古人测冬至用于祈愿消灾,唐宋时官方祭天、民间祭祖团圆,南北饮食习俗各异,还有数梅花“消寒”之举,孩童冰面嬉戏画面跃然纸上。最后记述 2024 年冬至,恰逢周六晴天,作者精心准备饺子,邀外甥到家,详述包饺子流程,三人围坐共享美食、畅聊家常,窗外腊梅飘香。文章满溢对冬至节气的热爱,它不仅是一个时令节点,更是承载诸多美好回忆与传统习俗的文化符号。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亲情的眷恋,母亲忙碌包饺子、家人围坐、爱人对外甥关怀备至,亲情在冬至的烟火气中升温。还有对童年纯真岁月的怀念,冰面玩耍、念民谣盼春,童趣无限。同时展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守,从古老的三候、祭天祭祖、特色饮食到数梅花习俗,彰显民族文化底蕴,传递对美好生活向往,寒冬虽至,暖春可期,冬至蕴含新生希望。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清新流畅,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感谢阿巧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5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2-25 13:14:41
  作者围绕冬至,将自然景象、民俗传统、儿时回忆与当下生活巧妙融合。既有寒风飞雪、冰泉涌动等冬日景致,展现节气特点;又详述南北方吃饺子、年糕、汤圆等食俗差异,及古人祭天、数梅花等习俗,文化内涵丰富。儿时冬至盼饺子、玩雪滑冰、念民谣,与成年后传承习俗、阖家团聚对比,时间跨度彰显传统延续。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阿巧        2024-12-25 21:32:49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百忙之中对文章的精心编辑!编者按非常精彩,我很喜欢!老师辛苦啦,敬茶!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2-25 13:17:01
  情感真挚动人,描写细腻生动,修辞手法多样灵活。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怀念、对母亲辛劳付出的感恩、对亲情环绕的珍惜,都借冬至这一特殊节点抒发,使读者极易共情。更可贵的是,传承冬至习俗中蕴含对传统文化敬意,结尾腊梅映春,升华至对未来美好生活期盼,宛如冬日暖茶,余味悠长,让人回味再三。好文章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阿巧        2024-12-25 21:37:47
  再次感谢梦在何处老师对文章的精心编辑!冬至年年过,依然为它而感动,希望写点什么,让这个传统习俗一直传承下去。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敬茶!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2-25 18:08:47
  文章通过回忆冬至的天气、景象和习俗,表达了对这个节气的熟悉和喜爱。描述母亲包饺子的情景和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浓厚的氛围,以及对母亲深沉爱意的感激和怀念。文章还通过描绘童年时期在雪地里玩耍、念《数九歌》等场景,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冬至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的介绍,以及对古人过冬至方式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冬至这个节气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文章最后以2024年冬至节的亲身经历,通过描述自己为家人包饺子和外甥一家人的温馨相聚,再次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时,窗外腊梅的绽放和香气的弥漫,也象征着春天的临近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整篇文章充满了温暖、感恩和希望的情感。文章饱含深情,情真意浓,画面温馨动人,感染力强,让人感同身受。好文章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24-12-25 21:43:07
  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百忙之中给文章的精心留墨!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日里最重要的节气,预示着数九寒天的开始,意义非凡。冬至里的习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铭记。也祝愿云彩社长创编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4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12-25 19:15:13
  一篇有关冬至的美文,读来亲切又唯美,令人陶醉期间。冬至大如年,人们一直对冬至的重视犹如过年一样的。文章将冬天里的情景与美丽景色描写的生动感人,文字里有浓浓的亲情,更有浓厚的传承。文章情感丰沛,选材独特,文笔细腻传神。感谢阿巧老师的分享,葳蕤点赞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精彩继续!
春草葳蕤
回复4 楼        文友:阿巧        2024-12-25 21:44:32
  感谢春草葳蕤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春草葳蕤老师创作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5 楼        文友:乡笛        2024-12-25 20:23:33
  文章构思巧妙,情景交融,情感丰富,语言朴实深动,富有较强感染力,引人入胜。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阿巧        2024-12-25 21:47:01
  感谢乡笛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2-26 08:10:34
  恭喜阿巧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温暖动人,内涵丰富的佳作再次拜读学习。感谢老师支持不变的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云水,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回复6 楼        文友:阿巧        2025-01-03 15:37:39
  再次感谢云彩社长的支持和鼓励!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敬茶!
7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24-12-27 08:05:02
  喜欢阿巧老师的文章,读来有如泉水流过心间,清澈明亮沁人心扉。如一道光照进心里,是那般明亮而温暖。文中每一个场景,都触人心弦,让人沉醉。在这个寒冷冬日,读一篇温暖的文字,是幸福的事。
回复7 楼        文友:阿巧        2025-01-03 15:40:05
  感谢风萧萧易水寒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您创作愉快,生活幸福!敬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