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浪花·岁月】一生所爱归惆怅(赏析)

精品 【浪花·岁月】一生所爱归惆怅(赏析) ————读韦庄《菩萨蛮》五首


作者:吴需荣 举人,3827.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6发表时间:2024-12-29 07:34:46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实际上写的并不是取经而是爱情,其主题曲《一生所爱》更是让人感动不已。有人说,周星驰讽刺了一切,唯独没有讽刺爱情。真正看懂了大话西游,也就真正明白了周星驰的爱情观。一生所爱,是我们的理想,谁都希望能有一个所爱的人相伴一生,但事实很残酷,很多山盟海誓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走进婚姻殿堂后,却因种种不如意而劳燕分飞,留下满心伤疤。事实上,爱情也是有着有效期的,当相爱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爱情会逐渐转化为亲情,这时对对方的好,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习惯,而不再会像情侣间无条件的付出。真正一生所爱的人,反而是爱而不得的人,就像周星驰影片中的主人公。现实中,我们也许都会有这样一个人深埋心底,平时不会记起,只会偶尔触发,留下些许的惆怅和甜蜜。这个人,才是一生所爱的人。
   韦庄是重要的花间词人,花间词人的词作无非就是铺陈女子的美貌、装饰,描写男女之间的感情思念等等,韦庄当然有这样的词作,但已经逐渐将本人的真情实感融入词作当中,而不是单纯的客观铺陈。这是词这种文学体式发展的必然,也可以说,韦庄在词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转折和引领作用。他出生于晚唐,在世时经历了战乱和唐朝的覆灭,后来到了和他惺惺相惜的四川王建处,劝说王建建立后蜀,自己也当上了丞相。所以,他的生活基本还是优渥的,早期虽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秦妇吟》诗作,但后期基本还是走上了不关心民间疾苦,只关注个人感触的创作道路。
   他的《菩萨蛮》五首是代表作,是他晚年回忆自己生活种种的作品。这组词,充分表达了他生活优渥和男女情思,还有故园之思的个人情感,完美体现了他词作的特色。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他这五首词作中,读出一生所爱的惆怅主题。一般的组诗,是某一题材不同方面的合咏,没有次序限制,但他这一组词却是有着时间线和情感的递进关系。全词是:“其一、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其四、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其五、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第一首,典型的花间词题材,写我与美人缠绵后的分别。“红楼”可以理解成女子的住处,也可理解成青楼,花间词人及后来很多文人并不认为流连青楼是丢脸的事,反而认为这是文人的风流,也不避讳到处宣扬和歌姬发生的爱情故事。那些场所装饰之豪华,歌姬打扮之精美,也给了这些文人以丰富的灵感和写作题材,反而一般女子的妆容和住处实际上是没有那么繁复精美的。当然,我们以我们的道德观理解成一般女子也可以。红楼一夜缠绵以后,该起床动身了,有情人的分离总是令人伤感的,作者想必此生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情人,所以老来还是念念不忘。灯亮了,流苏帐也半卷了,披着残月出发,美人含泪告别。这里的残月指凌晨出发很早时看到的将要落下的月亮,有的词家理解为不是满月而是如钩残月也可,但引申出残月如钩,削断相思,可能有点过了。下阙是写美人送别,先弹奏镶有金翠羽的琵琶,琵琶声像黄莺一样好听,美人还叮嘱我早点回家。未登离程,先问归期,说明感情深挚,片刻不想分离,也更增离别的感伤。美人如花,既写人的美貌,又暗写花开易落,人的美貌也不会长久,当然希望分别不要长久。
   第二首,回忆自己去江南的日子,也是写江南的名篇。人人都说江南好,到了江南就不想走了。江南水乡,水碧天青,醉卧画舫,静听丝雨,那是江南的风景之美。江南多美酒,卖酒女子更是花容月貌,露出的肌肤如霜雪一样白皙。最后一句重申,江南适宜人居,更适宜年轻人在此挥霍青春,可以等老去以后再离开叶落归根,否则是要后悔的。通篇是写江南的美好,但人人都说江南的美好,暗写自己却并不一定觉得江南美好,也许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牵挂的人了吧,没有只有和她在一起,再美好的地方也是遗憾。
   第三首,写自己离开江南后回味江南,反而感到江南的美好。人就是这样奇怪,很多东西,都是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其实感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爱你的人在你身边时,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爱意,只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当时只道是寻常”,但当这个人离开你时,你可能才知道悲痛万分。离开江南以后,也许人已经变老,就想到年轻时在江南的快乐日子,鲜衣怒马,身材尽显,撩动满楼多情女子的情思。于是自己也毫不客气,美酒佳人成天相伴,在屏风围绕的床边,就像进了花丛的蝴蝶,发生了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后来看到花枝,就想到了那段生活,真是老了都不想走,就一辈子在江南多好。明显作者很喜欢江南的生活,但因为组词的主旨不是江南而是相思的惆怅,所以以这种享受时不觉得,失去后又怀念的方式,来写出生活的惆怅,这已超出传统花间词人的境界了。
   第四首是写自己在蜀生活。自己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君臣相得,生活是非常愉快的,就像在一个情深义重的朋友家饮酒。主人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别管明天有何事,夜短情深当及时行乐,莫使金樽空对月。自己也能感受到主人的深情厚谊,人生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但是,遇酒且呵呵,“呵呵”这个极其敷衍的词,分明写出了自己的心有不甘,有什么不甘,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自己心中还有当年红楼缠绵的女子,也许就是人生中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极致快乐生活中突然产生的无可名状的悲凉,才是人真正无法抗拒的惆怅。
   第五首回应第一首,也点出了主旨,惆怅还是因为思念当年的那个女子。或者说,是当年的那份纯真的感情。洛阳才子他乡老,点明了自己就是洛阳才子,终老异国他乡,与红楼女子的那份感情,当然也发生在洛阳,正如洛阳的好风光,让自己一辈子记得,一辈子迷恋。上阙写洛阳,下阙写蜀地,自己在蜀地,见到桃花绿水,鸳鸯成对,夕阳余晖,还是会记得当年那个女子,只是不知道那个女子还记不记得自己,会不会想到自己还在思念着她,会不会也偶尔会思念自己。
   诗人一般都是情感丰富多愁善感的人,他们在世间,哪怕生活再美好,都会有淡淡的惆怅,而为何惆怅,可能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上天给他们的恩赐,能让他们有细腻的感触从而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上天给他们的惩罚,让他们生活中总隐约有些苦楚。如果硬要解释,只能说人有情感,就会有欲望,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法真正满足的,这也是佛家所说的求不得苦。佛家教导世人,要放弃欲望,要变成行尸走肉,人就不会再有痛苦,不会再有惆怅。其实换一种思路,既然惆怅无法避免,那为何我们不享受惆怅,享受哀伤带来的美感?就像韦庄,他虽然生活优渥,但还是满怀惆怅,他将惆怅归结于当年寄情的那个红楼女子,也就是一生所爱。但他肯定明白,那只是个寄托,即便再见到那个女子,满足了心底的愿望,短暂的欢愉之后,他还是消灭不了心底的惆怅。唯有得不到,才会难忘,才会感人至深。人的情感何其复杂和奇怪,爱一个人,越是得不到越爱,当然时间久了,失去了激情,这个人就会深埋心底,成为一生所爱,也成为永远的惆怅。所以,不必消除惆怅,不必重温鸳梦,只要说出那淡淡的惆怅之美,能引起千百年来多情种子的共鸣,那就是作品的意义。
   调寄一首《菩萨蛮》,纪念韦丞相:“娇妻美妾红妆艳,君臣一体功名建。乱世护苍生,文坛领袖名。千秋何顺遂,犹有花间泪。惆怅见繁花,叹息雨雾纱。”

共 30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同为朝臣,韦庄与曾祖韦应物的诗词精彩且有别。韦应物仕而隐,则渐以山水田园派诗为代表。而韦庄传承诗文血脉,却成了花间词的代表。这于所处环境,个人性格,情感经历都有关系。因此,吴需荣老师首先以情入笔,展开了对韦庄,及其代表作《菩萨蛮》五首的赏析。只有以情入墨,以身入境,才能更深的体会出词人的心境,才能深刻理解其词作的感慨。同时也有助于升华原作本身的个人情感,使其成为精品的艺术感染力。对身边景的怀念,对意中情的想念,对人生路的感念,都一一潜于词中。时光逝去,择词留存,这篇赏析佳作,从作品解读,写作背景,情感脉络,意义延伸,都尽显赏鉴的能力,渊博的学识,文笔的成熟。展现了宋词的精彩,引领了读者的思维。结尾一首《菩萨蛮》把赏析文提纲契领,让读者更加钦佩韦庄的艺木感染力,和作者赏析文的掌控力。穿越时空与先人灵魂交流,传承经典筑词牌绝妙赏析。亦拙笔一阕《菩萨蛮》作结:韦庄神写词牌丽,吴需荣解文章细。纵古贯今名,山盟海逝情。赏评文力展,菩萨蛮精典。岁月逝风尘,花间剩几人。【浪花诗语编辑·望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0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24-12-29 07:36:23
  感谢老师赐稿征文,敬祝冬安事顺文丰。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2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29 16:11:50
  一番解读,又是一番情意,思念,惆怅,《菩萨蛮》里吟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