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春天】永不消逝的老葡萄树和老枣树(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春天】永不消逝的老葡萄树和老枣树(散文)


作者:稀土 布衣,1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9发表时间:2025-01-10 14:22:19
摘要:中老年会议五十年前的儿童生活,追思和感想,即甜蜜也感到时光荏苒和流水无情


   我家院子里那棵生长了三十几年的老葡萄树,还有那棵碗口粗的老枣树,在前些年翻盖房子时,忍痛被伐掉了。这两棵相隔八步之遥的老树,却永远留存于我的记忆之中。每一次,都如幼儿一般,闭上眼,就会浮现两个黑黑的圆,很快又被两个黄黄的圈包裹,而后慢悠悠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爸爸骑着自行车,一路上哼着小曲。路显得多么漫长,小儿子坐在大梁上,一路上咯咯笑个不停。后座捆绑着从县农业学校移栽的葡萄和枣树苗,它们仿若我们的战利品,松了绑、解了绳、施肥、培土、浇水,很快,欢乐和甜蜜便扎下了根。当年就品尝到了皮薄汁浓、马奶味道的葡萄。这棵葡萄繁殖力极强,每年盛产期,四邻五舍都来品尝,天天采摘仍会有腐烂的。枣树是一种专门生吃的灵枣,个头大、白皮、单面泛红。树梢上的枣先红,必须用长竹竿打,落到地上“啪”“啪”作响,如同枪响,吃在嘴里嘎嘣脆,汁甘皮甜,那滋味至今仍在舌尖萦绕,形成了食物的机械记忆。
   葡萄架下常放置一个刷着绿漆的铁腿小圆桌,是地区分监狱劳改队依照我爸爸设计的样式和尺寸,与两个弹簧沙发一同加工而成的。小圆桌覆盖着妈妈和大姐师徒精心钩制的白丝线台布,酒瓶里的插花由二姐采摘和更换,搬桌椅的力气活自然由大哥包揽。爸爸在葡萄架一角静静地端着旱烟斗,有节奏地抽吸着,小儿子围着桌面不停地用彩色蜡笔涂抹着爸爸布置的作业,一个挎着军刀别着王八盒子枪的日本鬼子军官,一艘有十八门大炮的军舰,一辆正在发射炮弹的坦克车。第二天,这些作品便会在曾经参加过抗战的刘大爷、董大爷、李大爷的啧啧称赞声中被收藏起来。
   夏天,头顶的夜幕低垂,星星明亮闪烁,周边一片漆黑,微风轻轻拂过,东头小河里偶尔传来鲤鱼翻跳落水的声音。一家人围着葡萄架下的小圆桌,新换上了浅绿色的塑料桌布,中间摆着松鹤延年的大茶壶,水池里浸泡着几个绿皮花里刀西瓜,上下浮动着。几块凉席上挤满了十几号人,有笑的、喊的、叫的,正是一天中最喧闹的时候。
   吃西瓜啦!爸爸挥刀切开一个滚圆的沙土陶间(音)西瓜,刷刷几刀,西瓜成块,接着是齐刷刷的“猪啃石槽”声。俗话说小孩肚子能盛粮,小屁孩吃死一头牛。我吃几块白沙瓤的,又吃几块黄沙瓤的,还撸一把新鲜的奶子葡萄,再嗑一把红、黄、黑各色的西瓜子,最后来一根冰糕壶里的老冰棍。
   炎热酷暑瞬间消散。
   四年级那年春天的午后,爸爸在葡萄架下用搪瓷脸盆给爷爷奶奶烧纸钱,我才首次知晓了爸爸的身世。我奶奶是被日本炮弹炸死的,爆炸地点什么都没留下。我爷爷被日本兵当作共产党密探当众处决,先灌辣椒水,再用木杠挤压滚圆的肚子,把辣椒水挤出来,再灌再挤,最后把肠子都挤了出来……我爸兄弟四个为给爷爷奶奶报仇,一同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文革期间,父母进了干校,照顾我们的是年逾古稀的姥姥。姥姥为了在冬天给我们解馋,收集许多别人扔掉的大白菜疙瘩头煮面填了当饿时的吃食。姥姥施展精巧手艺为我们制作了不但射得远还射得准的弓箭,飞得高还飞得稳的纸糊八角风筝。姥姥教我们下的“炮打日本鬼棋”或许已经失传了,她老人家在黑黝黝的地面上用树枝画了密密麻麻的棋盘,一边用两个小木棍当日本鬼,另一边用二十几个小石块当中国人。游戏规则是日本鬼连线打死前面的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死光则日本鬼赢;中国人只能用人海战术分割、围困,防止两个日本兵连线,囚死日本鬼则中国人赢。记得我无论下哪一边,姥姥总是让我赢,边下棋边讲故事。记得讲了一个我妈妈如何命大的故事,一架日本飞机投落的炸弹落入我妈妈藏身的池塘却没有爆炸,飞机飞走后,妈妈竟然爬上了那颗哑弹。讲到这时,我和姥姥就会会心一笑。即便缺少父母的朝夕相伴,我们的童年生活依然绚烂多彩。
   说实话,对于国际政治的理解尚为浅显,儿时的仇日情结依然存在。小时候一直盼望能上战场为国拼杀,最近读了一本日本律师山中顺雅写的书,书中他显然抛开了民族仇恨,认同对历史的重新审视是律师的使命,散发着浓郁的民本主义思想,认为国家是国民的孩子,国民有义务对其监护和教育(针对日本篡改史实而言)。我较为认同国民应为国尽忠、为祖辈尽孝的儒学思想,唯有民族兴、国家盛,国民才有尊严。
   12月13日,国家设立了公祭日,我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供桌上的紫提、冬枣和泛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对父辈和先烈的追思与敬仰。那两棵已消失的老树,化作大爱与英雄气节生生不息。我们紧跟父辈的脚步,铭记国耻家恨,时刻警惕日本国歌“男子汉们,让我们在太阳旗下,含笑去死”所体现的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我们有战胜全部敌人的光辉历史,当然我们也有“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更应在这和平的时代,怀揣强国之梦,让民族的尊严在奋进中闪耀光芒,让家国情怀在血脉中世代传承。
  
  

共 19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很有思想内涵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从老家的一棵老葡萄树和老枣树讲起,回忆了在大树下的很多生活场景,回忆了爷爷的被害,回忆了父母参加抗日的往事,也回忆了姥姥心灵手巧满怀大爱在艰苦岁月里的生活,最后归结到老葡萄树和老枣树的遭遇,并阐述了对如何纪念抗日如何面对当今生活的自我感悟,读后令人既有同情,也有感慨。推荐各位老师欣赏阅读,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10 14:24:39
  朴实文笔,很有深意!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10 14:25:12
  感谢老师赐稿,欢迎继续支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