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走亲戚(散文)

精品 【丁香·爱心】走亲戚(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2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83发表时间:2025-01-31 13:00:38
摘要:现在我儿孙满堂,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走亲戚都每年两茬,雷打不散。走亲戚,是人们情感的纽带,是代代传承的法宝

春节过完了,按农村人的说法把年过完了,接下来就是走亲戚。
   走亲戚传下来也不知多少年了,也无人考究,自我打小时父亲就告诉我,正月走走亲戚,串串门子,你去我家走走,我去你家串串,拉拉家长,套套近乎,看起来也就热乎多了。
   常言道:“客越走越热乎,几年不走成邻居。”这话一点不假,疫情三年,许多人把亲情都淡了,有些人幽默地开玩笑说:“这样下去,丈母娘不认识女婿了,舅舅见面不认识外甥了。”
   在陕西关中农村,人们按风俗每年正月约个时间,把所有亲戚都招呼来,包括七大姑八大姨的,主家在腊月就提前买下各类菜,这时的主家也不细了(大方),都准备得相当充足,并且买好花生、瓜籽、各色糖果。女主人提前去银行或其它摊点,换上崭新的三毛五毛、一块二块的人民币,准备给小娃伙发压岁钱。
   正月走亲戚很重要,让我深刻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记得那年我十岁多,去我舅家,外爷外婆特别喜欢我,外婆偷偷给了我一元钱的压岁钱,外爷不知道,又给了一块,我都收了。按常规一家只有一个人发压岁钱就行了。母亲知道后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说外爷、外婆家里困难,只收一个人的就行了,以后不能谁给就接。后来母亲把外爷给的那钱给外爷,可外爷死活不接。
   我也知道,那时火柴二分钱一盒,羊肉三毛五分钱一碗,一块钱要买很多很多东西。
   一般这压岁钱在农村很重要,体现一个家庭的日子是否兴旺发达,是否很一般,也是代表这个家的脸面(面子)。
   那个年代,吃的紧张,大都是玉米、高梁还有其它杂粮,细粮(麦子)很少,走亲戚一般都拿两把挂面。用娃娃写过字的本子或找些报纸一裹,用个缝衣服的线线一梱,今天我拿你家,明天你拿我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目的都不是为了那礼档,而是交换一下感情。
   父亲是挂面的老人手了,年年提前就把面挂好,捆扎好放下。
   通常情况下,走亲戚都拿一份礼(两把挂面)。而走外爷、外婆家,母亲总要多拿一份。
   记得那年正月初五我和父亲母亲去外婆家,天飘着雪花,母亲提着两份挂面,我好奇地从母亲手里抢过,要自己拿上,好在外婆跟前抢功,多要压岁钱。谁料走着走着脚下一滑跌倒了,母亲忙赶过来一看,我倒没有摔伤,只是挂面,两份中一份被摔烂了,母亲几乎哭了。父亲忙说:“己经摔烂了,换一份了吧,把烂的留下咱自己吃。”父亲忙回家另换了一份。
   到外婆家,外爷、外婆看见我来了,分外高兴,掀开紧闭的房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只见炕上坐了两个手拿长烟杆吃烟的老人。他们慈祥和善的目光望着我笑了笑,外爷介绍,那是两个爷爷,我叫了声爷爷,忙上炕去,那炕是热乎乎的,我双脚冻麻木了,上炕没有暖一会儿,说实话脚还没有暖热,我又调皮的跳下炕玩耍去了。
   大门外、院子内娃娃吼天吼地,乱成一团,三五成群地踢键子、跳绳、打猴,真是玩疯了。
   再看看厨房,雾气罩满了,那香喷喷臊子面的味道扑鼻而来,飘向了院落,充满了屋子各个角落,就连门前不远的树上,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也在欢叫着。
   那时在困难,一年到头不管怎么还得吃顿臊子面。
   记得后来,那两把摔坏的挂面,正巧外爷、外婆给我送裹童,家里也没有啥招待的,母亲就把那两把烂挂面下上,又出门借了两个鸡蛋,给外爷、外婆吃了。那次我稀稀吃了一点面,喝了不满一碗汤。
   小时候,我最喜欢走亲戚、串门子,因为去可以吃好多好多好东西,也可以领些压岁钱。奶奶常常心疼地骂我:“敬嘴馋猫,棒槌掉到油翁里,逛到底了。”话虽这样说,她老人家有个啥好吃的,就偷偷给我留下。
   我家的亲戚,我都走遍了,年年如此,以后即是走到亲戚家,奶奶、父亲、母亲不介绍,我也都知道叫啥,咋称呼。他们都说我嘴甜。我偷偷一笑,嘴甜是为了吃好东西,骗压岁钱。
   去亲戚家,大人们都谈农业社的收成,麦子的产量、生产队的收入,有时还谈谈村上的婚丧嫁娶,谁家儿子又生了个双胞胎,谁家姑娘又嫁了个军官。谁家女子又嫁了个教师。这些对我没有一点儿兴趣,我也没有心思听,只瞪着黒瞅瞅的小双眼,像听天书一样听着。有时眼里只瞅着小盘里的花生、洋糖(水果糖)发呆,心里老想着今天能挣几毛钱的压岁钱。
   我最喜欢我舅送的火落罐灯笼,那灯笼火红火红的,晚上点着一挑,仿佛像天边一颗火红的灯塔,别提我有多高兴。还有那白菜型的灯笼、飞机型的灯笼,五花八门。
   那时的生活,用父亲常说的一句话:“黄连树下拉二胡,苦中求乐呢?”在苦在累,心里是高兴的。
   以后我渐渐长大了,也不需要父母领了,有时亲戚多走不过来,父亲就把礼档收拾好,让我一个人去。
   有一次我走亲戚,听到大人们说了一句话,至今我记忆犹新,他们说道:“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不这样认为,走亲戚,不管穷富,我都爱去。哪家穷,哪怕压岁钱一分不给,我也高兴。父亲曾经对我说过:“十个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齐。”何况人呢?
   我结婚后,去丈人家多了,每年除过四时八节(各种节令)去外,还隔三差五的去看看老丈人,带上儿女去拜个年。时不时在农村古会上、庙会上碰见岳父、岳母,给买些好吃的、或多少给上些钱,这也是做晚辈的一点心意。
   我在父母的教悔下自小就特别同情穷人、穷亲戚。
   我有一家亲戚,由于人口多的原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几年可以说吃了上顿没下顿,可我还是爱去,记得那年他给了我两毛钱压岁钱,临走时我偷偷地塞在了他的被子下。
   以后我教育儿女,走亲戚要一视同仁,尊重长辈,爱护弱者。对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帮顾他们。
   现在我儿孙满堂,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走亲戚都每年两茬,雷打不散。
   走亲戚,是人们情感的纽带,是代代传承的法宝。
   (原创首发)

共 23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走亲戚,走的红红火火,走的年味浓浓,走的回忆满满,走的情深似海。年在走亲戚中温馨、祥和,快乐而幸福。回忆是一个人必须的人生路,在这条路上,家风得到传承,家训得到发扬。“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这是走亲戚走出来的执着与秉性。“树高千尺不忘本。”走亲戚不仅仅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更是一个家庭繁荣昌盛的根本。正如文中所说:“现在我儿孙满堂,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走亲戚都每年两茬,雷打不散。”“走亲戚,是人们情感的纽带,是代代传承的法宝。”“去亲戚家,大人们都谈农业社的收成,麦子的产量、生产队的收入,有时还谈谈村上的婚丧嫁娶,谁家儿子又生了个双胞胎,谁家姑娘又嫁了个军官。谁家女子又嫁了个教师。这些对我没有一点儿兴趣,我也没有心思听,只瞪着黒瞅瞅的小双眼,像听天书一样听着。有时眼里只瞅着小盘里的花生、洋糖(水果糖)发呆,心里老想着今天能挣几毛钱的压岁钱。”写的多么实在,字字句句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在新年伊始,希望各位同仁在走亲戚中阖家团圆,万事顺意,开心快乐。好文推荐阅读。【丁香编辑:金刚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3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31 13:02:40
  一篇走亲戚,走的红红火火,走的年味浓浓,走的回忆满满,走的情深似海。好文章,一睹为快。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1-31 16:49:38
  谢谢金刚指老师在新年放弃休息编辑文章,且编按写的相当不错,老师吃透了文章,也挖掘的深。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31 13:04:05
  现在我儿孙满堂,他们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走亲戚都每年两茬,雷打不散。
   走亲戚,是人们情感的纽带,是代代传承的法宝。
   祝大家在走亲戚中阖家团圆,万事顺意。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1-31 16:53:09
  走亲戚不纯碎是走亲戚,是一种感情交流,是一种相互的勾通,留言好,谢谢关注。
3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31 15:48:09
  过年了,平时难得一见的亲戚,终于有时间见见,说说心里话了。不过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人与人之间都不亲了,见了也说的少,走亲戚都成了一种形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5-01-31 16:56:29
  小罗先生讲的好,过年串串也好,亲戚虽然常见面,但交流的少,互相加深理解,促进友谊。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1-31 17:01:54
  《走亲戚》是人们留传下来的,不知多少年了。总之相互交流一下好,有利于相互勾通,说说心思话,加强互动,有利于家庭和社会。
5 楼        文友:闰土        2025-01-31 20:46:30
  很高兴拙作获精,感谢江山精品组各位老师.
6 楼        文友:娇娇        2025-01-31 21:12:00
  厉害呀又获精了!点赞!
娇娇
回复6 楼        文友:闰土        2025-02-01 22:32:42
  谢谢娇娇社长关注,又获精了,我很高兴。
7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31 23:02:52
  过去那真是“走”亲戚,由于交通工具的贫乏,一天也就走一家亲戚。而现在,严格意义上应该叫“跑”亲戚。一天跑几家,跟狼撵似的。
回复7 楼        文友:闰土        2025-02-01 22:35:44
  谢谢老师,有同感,过去一天走一家亲戚,现在一天走四五家,好像完成任务一样,哈哈哈。
8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31 23:07:5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亲情也迅速淡化。人与人之间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交流交谈交心,何来真情真话真心?
9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31 23:10:08
  老祖宗传下来的感情联络方式,却让好多人给辜负了!
回复9 楼        文友:闰土        2025-02-01 22:37:28
  老祖宗,传统不能忘,要传下去。
10 楼        文友:巧眉        2025-02-01 10:38:16
  从小到大,走亲戚,是过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每年先得把任务完成,才能做别的,如今老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没有能走的几个地方了,反而感觉没着没落了。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10 楼        文友:闰土        2025-02-01 22:39:08
  老师言之有理,好传统发扬广大,走好亲戚。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