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大肚子老闫(散文)

精品 【宁静·新】大肚子老闫(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0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3发表时间:2025-02-19 10:51:29
摘要:只是因为他善于忍耐,甚至能“忍天下难忍之事”,所以,人们才给他起了一个雅号,叫做“大肚子老闫”。

老闫的身材还算苗条,既不挺腰,也不凹肚,胳膊、腿也长得直溜。只是因为他善于忍耐,甚至能“忍天下难忍之事”,人们才给他起了一个雅号,叫做“大肚子老闫”。
   子女多的人家,需要分家另立门户,原有的宅基地不够居住,村庄便给这些人家规划了新的宅基地。宅基地的分配,是通过抓阄的形式进行的。分配的结果是,老闫成了老蔡一路之隔的邻居,老闫在路的南面,老蔡在路的北面。
   那时处于乡下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们大都穷的叮当响。宅基地虽然规划好了,可没钱盖房子,便只能临时作为大田,用来种植庄稼,或萝卜青菜等。
   老蔡认为,既然作为农田耕种,中间预留的路道暂时没人行走,扔了可惜。再说,自己与老闫宅基地的东边口,挨着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对邻里之间的通道,自己走也行,不走也行。即使堵上了,于己也没多大妨碍。于是他便趁机在属于自己地块上的路的中央,东西方向栽种了一行杨树。
   预留的路道,宽度三米,是作为将来建房子以后供人们行走的。眼见路上栽了树,被堵在西边的几户人家就不淡定了。他们对老蔡群起而攻之,要求老蔡抜掉杨树、清除障碍。因争吵激烈,老蔡家里盛水用的大水缸,被一个愣头小伙子砸的粉碎,家里的大黄狗也被打折了一条腿。村领导出面处理,因得知老蔡理亏在先,便葫芦僧判断了一个葫芦案,不了了之。
   家里遭受损失,老蔡破罐子破摔,表现出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无论何人劝说,都不为之所动,他的杨树还在路的中央直挺挺地站立着。眼见抜树无望,西面,或南面的人家,也只好在路面上,或自家的地块上,胡乱地种起树来。
   老闫在自家的地边子上栽的是一行杨树,处在老蔡杨树的南面。朝阳、光照充足,加上地里肥水充足,杨树一个劲儿地往上长。没出三年时间,老闫杨树的高度,就比老蔡的树高出了一大截。眼看着自家的树被压在了树底下,老蔡时常自言自语地说:“杨树会散发致癌物质,不除去的话,会死人的。”意思是,种杨树的人,赶紧把杨树都去掉,不然于己、于人都不利。可是没人听他的奇谈怪论,人们的树,该怎么长还怎么长。
   老蔡精于算计,是过日子的能手。他率先建起了房子,是那种红砖红瓦的房子,是祖上三代都没住过的房子。为了使院落宽敞一些,他把杨树,连同三米路道,都圈到了自家的院子里。
   后来,大约是一年以后吧,老闫紧了紧腰带,也建起了红砖红瓦的房子,也是祖上三代都未曾住过的房子。房子后面的杨树,依然长着,并且依然长得很旺盛。
   按照庄亲庄邻的关系,老闫与老蔡是表叔爷们,老蔡喊老闫叫表叔。那年大年初一的早晨,老蔡在自家喝了两杯酒,借着酒兴,去给老闫磕头拜年。
   老蔡初一出来拜年,可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一个“钻头不顾腚”、做事不地道的人,突然表现的诚惶诚恐,莫非是有所图谋?老闫的脑子里突然间闪现出了一个问号。
   果然如此。拜年的礼数完毕后,老蔡像犯了错误似的、小心翼翼地说:“老闫表叔,俺想求您一件事。听说现在白果树(银杏树)行情好,来钱快,很多地方都在种,咱庄上有的人家也开始种植了。咱不如把杨树砍掉,栽种白果树算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看他那副期期艾艾的可怜相,老闫心里就软了。他接过老蔡的话茬说:“只要你今后不再做那些不受人待见的事,咱怎么说都好。”
   老蔡说:“那是,那是,我这臭毛病今后一定要改,一定要改。”
   两家的杨树都砍倒了,老蔡在自家院子里靠近南边院墙的地方栽了一行银杏树,老闫则在自家房后原来栽杨树的地方,也栽了一行银杏树。可是,当银杏树长得郁郁葱葱的时候,老蔡却有意识地把自家院子里的污水,引入到老闫房后栽有银杏树的墙根处,时间久了,一溜墙根黑不溜秋,臭气熏天,有的树还被慢慢地淹死了。老闫一再地忍让,老蔡却一再地视而不见。
   邻居大李看理不顺,私下里找到老蔡说:“老闫是老实人,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打仗你不是人家的对手,打官司更不是对手。老闫要和你较真的话,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尽管老蔡强打精神地和大李争论了一番,并小声嘀咕了一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话,可没过几天,老闫家墙根的污水就不见了。
   老闫得知此事,对大李说:“邻里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几颗白果树的事,把人得罪了,多不好意思啊?”大李说:“路不平,众人踩。老蔡把别人的忍让当做软弱可欺。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对这样的人,就不能心慈手软。”
   话虽这么说,尽管墙根没了污水,死去的几颗银杏树,老闫也没再补种上。
   转眼间,老闫两口子到了古稀之年,他们都到城里儿子处安享晚年去了。由于房前的西半面只有两间低矮的灶房,没有院墙,再加之周围的人家都拆掉瓦房建楼房,老闫的家就显得非常落寞。
   前年春上,老闫两口子回了一趟老家。发现房前银杏树林子里,堆满了一堆一堆的柴禾垛,和一堆一堆的建筑垃圾;房门被人撬开后,里面放满了不再使用的农具。平板车、犁耙、耩子、搂地耙子……连老闫睡觉的床铺上都放满了东西。
   现在的乡下,烧菜、做饭早就用上了煤气、电器,取暖用空调,柴草基本上都变成了垃圾。种地上,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手工操作下使用的农具,早已成了古董。为什么要留存没人烧的柴禾?为什么要保存那些过了时的农具?老闫觉得费解,却又不好意思让人家把这些东西清理出去。
   百思不得其解。老闫背着手,在铺满稻草和银杏树叶的地上,走过来,转过去。突然间,他被陷入了一个齐腰深的土炕里。土坑的表面,有稻草,有银杏叶,与周围地面没什么两样,如同陷阱一般。谁能想得到这地面上有陷阱呢?
   老闫是被人从土坑里拽上来的,因摔得猛,卡的紧,老闫的小腿骨折了。邻居们证实说,门前的几个土坑,是老蔡家人挖的,是用于盛放萝卜、山芋用的土窖子。东西吃完了,闲置的土坑为什么不顺手填上?再说,挖出来的泥土怎么也没有了呢?老闫的心里充满了疑问。
   伤筋动骨一百天,老闫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又在家里躺了一个月。期间,老蔡只空手来看了一次,却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说,掉头就溜走了。至于他家里的其他人,没有一个来看望的。
   老蔡得了白内障,双眼已看不见人。按理说,这样的毛病在县医院是可以治愈的。可他不相信,偏偏要让老闫帮忙,到大城市里的医院做手术。去年春天,老蔡在自己儿子的带领下,去城里找到了老闫。老闫又委托在医院做主任医师的儿子,给老蔡做了手术。十来天的时间,老蔡就康复出院了。临走时,老闫还给老蔡买了一些价值不菲的营养品。
   送走了老蔡,儿子不解地问:“平日里,老蔡那么不不近人情,你为什么对他还那么好?”老闫说:“日子比树叶子还厚,不要与人计较,更不要与人结下怨恨。吃亏是福,宰相肚里能撑船吗!既然找到咱,说明人家有了内疚之心,说明是对咱的信任。帮人办点力所能及的事,积德,福荫后人,是好事。”
  

共 27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描写了两个性格迥异的老头,一个是大度能容天下事的老闫,一个是斤斤计较自私的老蔡。老蔡在村里宅基地预留的走路的地方种上了杨树,引起邻里的不满,老闫在自家地上也种上了杨树,比老蔡家的高,老蔡便嘀咕说杨树会散发致癌物,想老闫把杨树去掉。老蔡趁拜年的时机向老闫提出砍了杨树,老闫同意了,两家改种银杏树,老蔡却把污水引向老闫家的银杏树,致使老闫家死了几颗银杏树,老闫大度没和老蔡计较。老闫到了古稀之年到城里儿子处享清福了,后来回到老家,发现老家房门被撬,屋里堆满了农具,突然又掉到一个齐腰深的土坑里,小腿骨折了,邻居们说土坑是老蔡家挖的。老闫在医院住了一个月,老蔡来看望却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老蔡得了白内障,找到老闫希望得到帮助,老闫委托儿子给老蔡做了手术,还给老蔡买了营养品。老闫本着积德行善的心态一次次原谅老蔡的无理,体现出其大度宽容的性格。老闫的身上有着农民特有的朴实忠厚的美德,而老蔡却有着奸猾自私的性格,文章通过这样两个人的对比,告诉大家做人的道理,还是应该与人为善,多结善缘,多向“大肚子老闫”学习,这样自己也种善因得善果。文章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好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秦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9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5-02-19 10:53:05
  欣赏孙兰茂老师新作,感谢投稿宁静,祝福春安!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9 10:58:29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9 11:00:56
  一篇很有生活、引人深思的记人散文,老闫的身上有着农民特有的朴实忠厚的美德与老蔡奸猾自私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善与不善一目了然。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