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佛爷沟(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佛爷沟(散文)


作者:华为 秀才,185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1发表时间:2025-03-16 15:19:14

佛爷沟位于曹窑村西北部,处于扣门山与黑虎山的衔接处。原名龙潭沟,因沟中有一黑龙潭而得名。后因曹窑村先贤捐资修建佛爷庙,此沟便改名“佛爷沟”,一直沿用至今。
   佛爷沟呈东南西北走向,地势上东南高、西北低。东南端起于古丝绸之路骆驼洼驿站的坡下,西北端止于黄河南岸的槐扒村。站在沟东南端处向北望,此沟恰似一把利剑将扣门山与黑虎山从中劈开。佛爷沟狭长幽深,两侧沟壁山峰对峙,最窄处不过半丈。沿沟底行至扣门山、黑虎山两山断裂处,两侧绝壁高约千尺,东壁近底处有一莲花座,有钟乳石倒挂,形态万千。
   佛爷沟景色秀美,两侧的山坡上,松柏茂密挺立,灌木郁郁葱葱。逢春暖花开之时,沟内沟沿上野花遍地,争艳斗奇,耀眼夺目;夏季三伏之时,沟外上空赤日炎炎,而沟内幽静清凉,是难得的避暑之地;秋季丰收时节,沟内野山葡萄黑如珍珠、酸甜可口,霜降之后,沟坡上灌木叶红黄相杂,五彩斑斓,远远望去,令人陶醉。
   佛爷沟溪水清澈,常年不断。从沟东南始端骆驼洼东侧,泛水泉汩汩流出一股清水,向北顺沟而下,沿沟底泻入黑龙潭内,与潭水会合,蜿蜒流入黄河槐扒段。黑龙潭位于沟底上半部,约占沟长五分之一,上下落差有一丈有余。该潭近椭圆形,潭面约20平方米,深不可测。每遇大旱之年,潭上溪水干涸而潭水不竭,水量不减,甚为奇妙。
   水泽万物,有水方能生存,无水则无生命。千百年来,人们无不近水而居,靠水而活。据推测,古丝绸之路骆驼洼驿站、古藏兵洞,或因佛爷沟而建,因沟内有黑龙潭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奇水源。位于佛爷沟东南起端的骆驼洼,从唐朝开始,便是西域商队穿越山西,经槐扒渡口过黄河,沿佛爷沟而上,东至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地。因其地势平坦,面积约有20亩,且距黑龙潭较近,故被选定为驿站。当时该驿站规模较大,建房舍数十间,可停歇百余头骆驼。驿站周围商铺众多,商贾云集,人流不断,热闹非凡,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场所和商贸集散地。该洼原称西洼,因西域骆驼队过往停留而改名为骆驼洼。后因战乱不断,该驿站被毁。
   扣门山、黑虎山向北据守黄河天险,向南屏障中原平川,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军事要塞要冲。为便于屯军防守,驻军选择在佛爷沟南侧(即黑虎山东麓)绝壁之中间,凿壁修建藏兵洞,洞长约百米、宽半丈,约一人高。据洞而住,军士上山守卫、下沟汲水皆依栈道而行,一则可防敌偷袭,二则汲水便利,实为军事史上的奇观。
   更为神奇的是,位于佛爷沟上段北侧的鳖盖山,其形成亦与黑龙潭有关。相传,很久以前,此鳖盖山乃一即将成精的千年老鳖石化而成。据说有一年,天下赤旱,地裂人绝,一只百里外的千年之鳖闻知黑龙潭潭水未绝,便长途爬行往之,爬至龙潭沟(当时因佛爷庙未建,龙潭沟尚未改称为佛爷沟)上端,距黑龙潭不足一里处,便因体内极度缺水而亡,后渐渐化为一座石山。站在山对面俯视,可见鳖头、鳖脖和鳖盖,鳖尾与扣门山西麓相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该鳖盖山长约2里,鳖盖约宽1里,头颈部系山石,两侧陡峭,俗称“滚牛坡”;鳖盖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后被先民们开垦成良田约30亩。该鳖盖山如此形似,且前后段地质构成迥异,实属天造奇景。
   清朝雍正皇帝笃信佛教,其子乾隆皇帝为求国泰民安,广弘佛法,一时间全国佛风日盛。为上应合皇家兴佛之举,下教化村民广行善道,保佑地方安定兴旺,曹窑村的先贤们集思广益将建庙地址选于龙潭沟。据碑文记载,乾隆五十年(1785年),善士赵金德、曹乃端、曹元鳌集资兴建了佛爷庙。庙建于龙潭沟北侧的百米绝壁下端近沟底处(即扣门山西麓绝壁),距黑龙潭约50米。此庙建造工艺与洛阳龙门石窟类似,凿石成洞,洞内雕凿西方圣人伽蓝大士、龙王和山神像,躯体丰腴,面相圆润,顶为穹窿,一龛三室,虽自人力,疑是神功,堪称石雕艺术之佳作。
   咸丰六年,佛像严重受损,渑邑治西儒生萧口口、陕州治东杨六口为还愿功德重修此庙,金像装身。佛爷庙自修建以来,游人旺盛,每逢初一、十五及佛诞辰日、成道日,善男信女们成群结队,皆前来焚香上供、顶膜礼拜。村民及附近乡民遇家人染疾,或天旱无雨,或感诸事不顺,或求子续嗣,亦赴庙中祈祷佛祖消灾护佑、心想事成。据老人们相传,此庙甚为灵验,每逢旱情出现,凡心存善念虔诚者,到庙中求雨后,天必降甘露。许愿而事成者,至庙中还愿者络绎不绝。
   佛爷庙建成以后,曾出现了两个奇异现象:一个是不知从何方何处飞来一群白鸽,多达数百只,栖居庙顶一天然洞穴,齐飞时遮天蔽日,令人惊异。山中有猎人曾欲猎杀此鸽,持枪射之,均未伤其毫毛,甚至出现猎枪哑火怪事,致狩猎者甚为惊恐,问神汉神婆,释之曰:“此鸽乃佛爷信使,聪慧灵异,不同凡鸟,人难伤之。如若伤之,必遭灾受难。”自此以后,人们对沟中的白鸽敬畏有加,常投食喂之。另一个是在佛爷沟东南起端沟内出现一匹石马,栩栩如生。传说是佛爷来时所骑的一匹马,因马去不到佛爷庙,便在佛爷庙上的沟内化为一石马。所以该沟段又叫“石马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不幸的是佛爷庙遭受空前毁灭性破坏,佛像被砸,石碑被毁,面目全非。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远在他乡的一些佛教信徒集资重修了此庙。在中洞主殿塑“横世三佛”坐像三尊,中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并在两侧副殿分别重塑了财神像、龙王像,佛爷庙重续香火。每年,都有一些善男信女前来祈福许愿。人们祈愿父母健康,孩子学业有成,或获得好姻缘,有的为了求子。总之,这里香火一直不断。远望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头连着曹槐公路,一头连着这个有着千年文化的石庙,香气缭绕,也让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特色。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这里的庙宇住着保护信徒的神仙,再加上有山有水,让人们对保护古迹文化有了新的想法。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个体经济的风起云涌,佛爷沟附近的铝土矿资源曾一度遭到疯狂开挖。开矿者将矿渣堆向骆驼洼、佛爷沟,导致这里有着千年古迹的古丝绸之路——骆驼洼驿站遗址被毁,鳖盖山被覆盖,佛爷沟黑龙潭被填埋。古藏兵洞遗址也因黄河槐扒工程开山修路被损毁,只有佛爷庙尚存。2014年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将佛爷庙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名单并公布,2021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此庙对面曹槐公路北道牙边立“曹窑石窟寺”石碑示世。
   山水依旧的佛爷沟和佛爷庙袅袅升起的香雾,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的触动,似乎在无声地讲述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厚重,让人不禁沉醉于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之中。佛爷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人们的信仰与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必将重现昔日的美丽与繁盛。
  

共 27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写景散文。着力描绘了自己家乡附近的一处名胜古迹——佛爷沟。作者先由佛爷沟的地势地貌引入,接着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佛爷沟一年四季秀美的景色。草木葱茏,清泉汩汩,溪流潺潺,潭水悠悠莫不令人神往。古丝绸之路驿站骆驼洼,扼险而建的藏兵洞,又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鳖盖山的传说让此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优美的风景和引人入胜的传说神话故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令人心驰神往,读罢文章就就会产生一种急于赶过去一睹这人间胜景的冲动。佛爷沟庙石刻艺术令人啧啧称奇,可这些本该得到重点保护艺术瑰宝却毁于一群急功近利的愚氓之手又让人切齿痛惜。作者胸有千壑,构思缜密,立意高远,绘景状物细腻入神,讲述各种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娓娓动听,足见其博学多才。令人叹服。好文章推荐共赏,祝老师创编愉快!【编辑:陌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6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尘        2025-03-16 15:23:19
  优美的风景,动人的传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老师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华为        2025-03-16 18:38:46
  谢谢陌尘老师的一贯支持和共励。谢谢百忙之中抽空编辑!
2 楼        文友:陌尘        2025-03-16 15:28:52
  作者笔下的佛爷沟如此的美丽,若能保存完好,也不失为一处名胜古迹。恨不得见佛爷沟当年盛况,望残垣断壁而叹息。可惜可惜。
回复2 楼        文友:华为        2025-03-16 18:39:24
  再欢感谢,其许无限!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3-16 17:25:16
  文章构思巧妙,环境叙写细腻,情感丰富自然,语言朴实,一气呵成,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华为        2025-03-16 18:40:12
  谢谢乡笛老师的支持和共励,谢谢老师的一贯支持!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8 20:37:16
  佛爷沟的历史和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宗教活动,共同构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从古丝绸之路的骆驼洼驿站,到军事要塞的藏兵洞,再到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佛爷庙,每一处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痕迹。而黑龙潭的传说和鳖盖山的神奇形成,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佛爷沟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示,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探访和朝拜,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于一体的独特地方。佳作,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华为        2025-03-21 03:05:28
  谢谢云彩社长的支持与共励!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8 20:43:04
  在佛爷沟,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佛爷沟,无疑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和珍视的地方。文章深情满怀,笔触灵动优美,厚重深沉,引人入胜。恭喜华为老师佳作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期待更多精彩呈现。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华为        2025-03-21 03:06:22
  再次感谢云彩社长的支持和共励!
6 楼        文友:阿巧        2025-03-18 22:34:31
  很有历史厚重感的一篇精美游记散文。跟随作者灵动的笔触,走进佛爷沟,感受它浓郁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让人如临其境。感谢华为老师的精彩分享!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6 楼        文友:华为        2025-03-21 03:07:15
  谢谢阿巧老师的支持和留墨,向老师学习!
7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21 22:37:2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7 楼        文友:华为        2025-03-24 17:52:35
  谢谢老师留墨指导!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