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心灵】村口的那棵大槐树(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心灵】村口的那棵大槐树(散文)


作者:梅林臻 秀才,155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9发表时间:2025-04-17 05:11:23
摘要:【原创首发】不知道是母亲寄予大槐树的期许过重,还是相比我们遭受的悲悯不够深痛,直到她老人家数年后告别阳世,飞奔与父亲团聚,我们依旧没有见到瑞应灾消和祥麟威凤的祈福愿景实现,倒是枯树朽枝和亲人离落接连而至,慢慢地,我们对大槐树不再抱有太多期望,但那萦绕心间与大槐树有关的故事却一直深藏心间,多年依旧历历在目。 或许那就是经年累月永不隐退的乡愁吧!

【江山·见证】【心灵】村口的那棵大槐树(散文) “多年不曾归乡,情牵梦萦泪眠。”自从父母相继逝世后,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情慢慢开始销神铄志,不再变得惄焉如捣;这时候故乡俨然已成它乡,而寄居谋食的他乡早已变成故乡。道不是数典忘祖的弃本悖恩,毕竟深藏心中的莼鲈之思还在;也不是嫌贫爱富的虚美熏心,至少洋溢胸腔的桑梓之念尚存。不曾归乡返故,完全是因为痛失父母的蓼莪之痛作祟,那种目睹离落的剜心剖肝之痛是今生无法修复的人生悲凉,思乡念亲时唯有抱枕泪眠方能解决相思之苦。
   泪眼朦胧中故乡的记忆是那样的落寞荒芜。少了父母陪伴,故乡恰似一幅笔触凌乱的水墨画,山水依旧,却处处浸透着疏离与寂寥,再也拼凑不出往昔的温情模样。倒是那棵屹立村口的老槐树,常忆常新,总能勾勒出思乡念亲的最美记忆!
   父亲病逝前的那段日子,我的情绪低落到极点,像个失魂落魄的幽灵般,悲不自胜的神情游离,举止失措的愁绪如织,无度的悲凄愁伤和难语的追思怀念淤积心头,将自己逼迫到神思恍惚的地步。心中那种从小到达从未改变的高山仰止是从不置疑的敬重敬仰。
   多希望见到一个健硕康安的父亲。那种不愿意接受且不敢面对的折磨是平生少有的痛苦煎熬,亦如那种悲痛难言的无奈俨然成为人生的全部;整日涕泗交颐愁苦满面,不想见任何人,生怕他们无意间谈论慈祥仁爱父亲时发出的咂舌唉叹戳击我的心房;更不想说任何话,生怕他们有意聊谈的乡村过往夹杂着父亲的故事。
   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身形,全家人心痛愁伤五内如焚,求医问诊、饔飧调元、拜庙修禅等,穷尽着各种办法救焚拯溺,急切地期盼父亲安康无恙;勋昭赞德、功垂宗祊、子嗣待育等,例数着各种德品安慰鼓励,翘首跂踵地祈求父亲振颓起羸。
   但理想的丰满远比不上现实的骨感,那时候的父亲早已经癌症晚期,强装的镇定和孱弱的游丝已经透露着他生命之末和苦痛难挨,那眼神中游离的脆弱和喘息中浸透的寒凉,让整个家庭陷入一片孤寂和悲怆。
   看着一幕幕抱诚守真的匡谬正俗之举无疾而终,想着一副副憔悴萎靡的焦熬之状日嚣尘上,彷徨失措的家人实在不知道再能有什么良计妙策能瞬间让病重的父亲绝处逢生。这个时候,向村口的老槐树祈灵求佑就成了解危脱困的神方奇策。
   一向沉默寡言的母亲看着悲凄无度的家人,来一句“找槐王爷祈福显灵吧!”然后便拾掇好祭拜的器物向村口赶去。
   处于慌乱无主的家人们听到母亲的沉辞重语一下子慧光闪现,像是抓握了“挽狂澜于既倒”的稻草,又似攥住“扶大厦之将倾”的密钥,没有任何催促地跟着蜂拥跑向村口的那棵大槐树。
   那棵挺立村口多年的老槐树,没有人知道它的年轮和历史。自记事起它就像个妇孺皆知的长者般,傲然挺立在村口耀眼的位置,寂寥安闲,从不争流水之喧嚣,不抢幽篁之静谧,迎风沐雨,战寒斗暑,傲立一隅绽放着独属的美丽。
   春天里,晨曦的微光刚刚从地平线上钻出,高大的槐树枝条便招展着身姿向沉寂的村庄焕发出一抹新绿,略带寒凉的村头巷尾不时传来鸡鸣狗吠的嘈杂喧闹,新一天的奔忙劳作就在薄雾夹杂的槐花甜香中帷幕渐启。
   这时候,父亲会叼着烟卷吆赶着牛拉车先行一步到地边田畦筹划全天的农忙劳作,母亲则拉拽我们三个孩子捎带着干粮随后追赶父亲的脚步。
   那时候,特别厌烦农活农忙,先是眯缝着双眼哭闹半天,表达不想劳作的意愿,在我的吵嚷声中,姐姐哥哥也是多有微词,但没有我这样反应强烈。因为全家人都去田间忙碌,没有人照管我,只能将我拉扯着带在身边。一路上,我又吵又闹就是不愿意配合,边走边伺机逃跑。等到村口,看到高大硕壮的大槐树,我仿佛找到可以对抗的力量。奋力一搏,拗过母亲等一众人的束缚窜到大槐树上,愣是怎么呼唤,就是不愿意下来,大槐树俨然成为救赎我安乐的新贵,躲藏在它的枝杈中快乐才能翻倍。
   夏天里,炎热的天候像一副硕大无比的蒸笼,炙烤燻煮着村庄酷暑难耐。槐花的清香早已褪去,繁茂葱绿的枝叶坠满枝头,像一只擎天蔽日的巨伞,撑起一方清凉天地。粗壮的树杆扭曲盘旋,遒劲雄浑中凸显着生命的奔放,褶皱密布的树身刻满岁月沧桑,盘根虬枝向上猛窜,深褐色外衣上油渍外溢,光亮暗黑的液体顺着沟壑滴落,三五成群的蚊蝇飞来飞去,迎合着附着的蚂蚁相映成趣。
   在凉爽惬意的绿荫下,所有的难闻难看都成为不被在意的白璧微瑕。劳作奔忙的人们卸下通身的疲惫,端一碗喷香四溢的拉条子、干拌面、揪片子齐聚到大槐树下拉闲聊谎。东家的儿子上大学了,西家的女子嫁保安了,边吃边侃,不管有谱没谱,人们都愿意守在这里享受繁忙之余的那抹清闲,仿佛家舍里的卿卿我我都比不上老槐树下的胡乱吹谈,劳累困顿只有向老槐树倾诉才能得到最好的安放。孩子们渐渐停下围绕柏树疯跑狂追的脚步,看着枝头飞奔跳跃的鸟雀,听着灵动喧闹的鸣唱,在老人们的蒲扇摇曳和哄睡声中鼾声四起,迎合着蝉鸣蛙叫,共同奏唱乡村大槐树下悠然自得的夏日乐章。
   秋天里,万山低垂,金黄遍布,村口的老槐树仿佛也闻香识趣,很适应金秋染遍的靓丽,摇身一变,装扮成一幅诗意画卷。秋风恰似灵动画师,轻轻一挥笔,槐树的叶片便被染成金黄。阳光穿透枝叶,洒下一地碎金,风过时,叶儿簌簌飘落,似蝴蝶翩跹。繁忙一年的人们看着那满地的金黄和满棵的饱满,欢快喜庆的笑容堆满脸颊,一个个展露着被岁月风霜浸蚀得深沟皱壑的笑颜叼着烟卷齐聚大槐树下,像是洋溢感激之情的虔诚汇报,又像是分享丰收喜悦的幸福同享,在拉侃聊谈中向大槐树诉说心中的欢畅。
   父亲会和同村的象棋爱好者们支起一副棋盘,围坐在楚河汉界两边,势均力敌地对垒,兵刃出血地拼杀,一众观棋者缄默不语,奉行着“赏棋不语真君子”良品,手捏卷烟仰脖观战,散发的烟气弥漫四野,渐渐地升腾上窜,巨大的烟幕在伞形的大槐树下慢慢地飘散,浓浓的烟气在槐枝槐叶间纷飞弥漫,一种腾云驾雾的仙气丛生,给日渐谢幕的大槐树罩上一层仙气游弋的曼妙,再联想“槐”字里面那个跪卧的鬼,一种神秘难测顿然间游走心际,给这棵村口的老槐树平添一种风雅。
   冬天里,光颓斑驳的大槐树没有了浓绿金黄的映衬,一下子变得风烛残年,那嶙峋佝偻的躯干在粗犷凛冽的寒风吹拂下意显得那样的斑驳陆离,亦如被战火洗礼后千疮百孔的城墙,每一道裂痕、每一处凹坑,都藏匿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三三两两的孩童静坐在突兀的庞大树根边,静静地听村里皓首苍颜的教书匠讲述老槐树的故事。
   传神怪异的眼神诉说着孩子们对老槐树的惊奇赞叹,那首传唱千年的“大槐树下老鹳窝”见证着人类的文明与图腾;槐树被视为一种神树,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古人认为槐树具有某种神秘力量,能够通天达地,护佑安宁,这种观念在《尚书・逸篇》中有所体现,书中记载“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可见槐树是作为北方社树存在,是人们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的重要场所标志,承载着人们对土地、祖先的敬畏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据教书匠讲述,大槐树与阴阳五行学说关系密切,象征阳刚气旺,能驱邪避灾,早在《春秋说题辞》中提到“槐者,虚星之精。以其虚中,能容万物,故受之以槐”,将槐树与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的星象学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槐树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内涵,更使得槐树在文化与民俗的传承中被赋予无所不能的寓意。那“嗷嗷”不迭地叫嚷声不停地展露着孩子们对教书匠的喜欢。
   以前以为那些生涩难懂的怪话,都是教书匠哗众取宠的陈词滥调,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支多问,更不去联想,只是作为童年乐趣中一个小小的插曲和丰盈生活的一则则博人眼球的闹剧,并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但,母亲在面对救治父亲无计可施时做出的惊人言论一下子将困顿的神情带入到仙宫阙阁映衬的神秘神奇之中。
   在这个时候,童年经历中涉猎的与大槐树相关的故事和话题是那样的信而有征和确凿不移,那传扬多年的神槐救民、槐树显灵、老鹳窝忆亲等已经不再有杜撰猜测和编造嫌疑,反而赋予大槐树更多的期待期许。
   遐想在追思中游走,企盼在过往中穿梭,乞求在蜂拥中迷障,那一路倾注于母亲不容置疑的定夺和疾步如飞的步履的那种神奇迷幻是那样的虔诚执着,又是那样的孤注一掷,仿佛全天下也就只有大槐树才能挽救父亲生命,减免病痛带来的伤害。
   一路上,凝神屏息多不作言,一直跟随着母亲到达村口的大槐树下。按照母亲的示意,我们焚香燃烛、叩拜跪祭、念经颂禅,祈祷中难言对父亲遭受病痛的忧伤唉叹,动情处还跟着母亲凄哭不止,那种撕心裂肺的嚎啕撼树震天,响彻寰宇,像是要将所有世间的不公不平都要倾诉,宛如只有在大槐树下祈祷才能得到神灵护佑,也才能让父亲早日康复。
   为了不让父亲承受苦难,我们围跪在大槐树下无度地乞求祷告,幻想着苍天悲怜,槐树开恩,能让我们尊敬仰仗的父亲早日康安。按照母亲的叮嘱,我们分波分批地早晚跪守大槐树,点香燃烛,叩头作揖,用人世间最虔诚的方式感化大槐树,期待奇迹早日出现。
   但,不知道是母亲寄予大槐树的期许过重,还是相比我们遭受的悲悯不够深痛,直到她老人家数年后告别阳世,飞奔与父亲团聚,我们依旧没有见到瑞应灾消和祥麟威凤的祈福愿景实现,倒是枯树朽枝和亲人离落接连而至,慢慢地,我们对大槐树不再抱有太多期望,但那萦绕心间与大槐树有关的故事却一直深藏心间,多年依旧历历在目。
   或许那就是经年累月永不隐退的乡愁吧!
  

共 37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蕴含着深情和乡愁的散文作品,作看用浓墨重彩将心中的思念细细道来,写给已经逝去的父母亲人,写给村头的那棵老槐。作为全村人的活动中心,老槐有着精神图腾般地存在,父亲身前常在树下支起棋盘,于楚河汉界旁展开思维的较量。母亲曾带着孩子们来到树下,乞求老槐显灵,保佑父亲的病早日康复。作品用词考究,语言华丽。把那么多的赞美写给了老槐。老槐在作者心目中的份量可想而知。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7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17 05:12:35
  为勤奋高产的你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7 06:39:38
  谢谢老师的赞赏鼓励,向老师学习!向老师致敬!创作的道路上还需要不断向老师学习!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17 05:13:31
  清晨拜读大作,一天精神爽朗!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4-17 05:14:05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7 06:40:41
  同样的祝福送给老师,祝福老师创作丰盈,佳作鼎新!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7 06:38:03
  感谢秋语老师清晨审阅和精美编者按,祝福您快乐安康,幸福美满!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5-02 21:59:50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5-06 15:22:48
  感谢老师的关注光临,有老师的鼓励真好。愿老师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帮助指导,也希望老师多多指正指教。愿老师安康常伴,幸福常随,开心创作每一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