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恰同学少年(随笔)
上周五晚上,远在嘉兴的初中同学齐福奎通过微信发来一张老照片。当看到眼前这张久违的黑白照片时,不由得勾起了往日的回忆。
三十多年前,自己在老家刘口初中上学,这张毕业照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留影。没想到老同学还保存着这张难得的照片,真是个有心人。感谢老同学为自己带来的难忘史料,让自己又一次重温了那青葱岁月。
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了,看着照片中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有的已经叫不出名字了。是啊,岁月催人老。听说照片中当年的几位老师也已去世了,像教体音美的石万宝老师、还有代荣贵校长、刘克歧副校长。虽说如此,他们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可见,如在昨天。贤者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躬耕教坛,桃李芬芳。当年,这些老师们倾心为我们这些懵懂少年传授知识,引领做人,他们的谆谆教诲影响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今天那些小有成就的同学们,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教书,无不是老师们昔日辛勤教育的结果。春风化雨,师恩难忘。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就像细雨润物,慢慢浸透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看起来也许微不足道,却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阅过世界的宽度,才懂得他们教诲的高度。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仔细审视这张年代感十足的黑白照片,其背景是当年教室的屋山墙,师生共分为五排,第一排是13位女同学,呈蹲坐姿势。第二排是敬爱的老师们,他们中有教代数的张百泉老师,教几何的郭士其老师,教物理的朱会卿老师,后勤李永福老师,引人注目的是中间戴鸭舌帽的孙瑞卿老师,面带笑容,戴着老花镜,是照片中唯一一个戴眼镜的,他时任班主任,教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徐凤英老师,当年教生物,怀里还抱着她的女儿。说来惭愧,当年的恩师好多位如今都叫不出名字,真是不好意思。在老师的后面是15位女同学,看了半天,能叫出名字的就两个,一个是本村的瞿兰琴,一个是傅霞,其他的没有一点儿印象了。第四、五排都是男同学,四排叫上名字的有傅春杰、张文超、张付春、潘良、刘之江,仅此而已。
随后,自己将这张照片微信转发给了在老家工作的初中同学傅春杰和潘良。春杰很快回复道:我们都老了。我回复他“好多人不认识了。”“好多年都没见过。”他答道。当我向他求证第一排最左边的女同学是不是姓李时,他说是李红旗老师的妹妹,叫李红丽,现在已经精神失常了。我问他,怎么回事儿?他语音回复我说,“她上学时可能出点问题,应该是南阳粮校毕业,落下了病根,后来上班以后不幸又下岗了,病越来越重。”“唉,人生难料。”我不由感慨。当天晚上,春杰就将这张毕业照转发到朋友圈,附了一句话:谁还没年轻过呢?!还配了个笑脸表情,引来了不少人点赞。
那天晚上,齐福奎同学又跟我微信语音聊了一阵,聊照片背后的人和事,共同回想当年在刘口初中读书时的情形。其实,我们毕业后不曾相见。几年前通过同学春杰加了他的微信,我俩才算重新恢复了联系。在交流中得知,他毕业后去当兵,后来转业到嘉兴,娶的媳妇也是当年的同学,目前在嘉兴安居乐业。今年春节回老家,他邀了我和春杰、潘良聚了聚,畅叙旧情。此外知心更谁是,与君到处合相亲。也许,同窗之情,亲如手足,不会因时间而冲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又一次端详着这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毕业照,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睹物思人,怎不教人感慨。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2025-07-20